首頁 > 論美國的民主 > 論美國的民主 > 

第68章 概述美國境內的三個種族的現況及其可能出現的未來 (9)

第68章 概述美國境內的三個種族的現況及其可能出現的未來 (9)

在美國南方我遇見過一個老頭,他同一個女黑奴曾經長期非法同居。他們生了幾個孩子,這些孩子出世後就成爲了父親的奴隸。這位老人曾多次想把自己的權利傳給這些孩子,至少給予他們自由,但是經過多年的努力,他都沒能克服立法當局爲解救黑奴所設下的障礙。在這期間他已經年老,並且即將離開人世。當時,他主動向我講述了他的幾個兒子從一個市場被拖到另一個市場,離開母親的愛撫被送到一個陌生人手下被鞭笞的情景。這一可怕的情景,使老人心中已經衰竭的思維又活躍起來。看到他在受着絕望的痛苦折磨,我也領悟了大自然真會雪洗法律使它蒙受的恥辱。

這種災難無疑是可怕的,但這就是蓄奴制的同一原則註定要在現代產生的必然結果嗎?

當歐洲人從另一個種族中掠取奴隸時,大多數人都認爲這個種族比其他種族低下,唯恐將來和它融合在一起,於是便妄想使蓄奴制長存,因爲他們認爲,在奴役的極端不平等與人們獨立所自然產生的完全平等之間,是不會出現能夠持久的中間狀態的。歐洲人覺得這似乎是真理,又始終不確信,因此從他們與黑人打交道以來,其行爲就有時受利益和高傲的偏見所支配,有時則受他們的憐憫心所影響。他們先侵犯了黑人的人權,後來又教會他們明白這些權利的珍貴性和不可侵犯性。他們對奴隸開放了他們的社會,但當奴隸試圖進入這個社會時,他們又狠心地將其驅逐出去。一方面他們希望奴役黑人,另一方面又身不由己地或者不知不覺地使自己受到自由思想的影響。他們既不想喪盡天良,又不敢伸張正義。

既然無法預測何時南方人會使自己的血與黑人的血混合起來,他們會甘願冒着自己毀滅的危險而允許黑人獲得自由嗎?而且,他們既然爲了拯救自己的種族曾用鐵去對付黑人,難道現在爲了達成這個目的而採取更有效的一些手段就不可以原諒嗎?

聯邦南方所發生的一切,在我看來,既是蓄奴制的最可怕結果,又是極其自然的結果。當我看到自然秩序被推翻,聽到人性與法律作着徒勞無功的鬥爭而呼叫時,我覺得不該怒斥製造這些罪惡的當代人,而要憎恨享受了一千多年的平等之後又使得奴隸制度重現於這個世界的那些人。

此外,不管南方人盡了多大努力去維護蓄奴制,他們也永遠達不成目的。被基督教斥爲不義和被政治經濟學指爲有害的而僅存於如今地球一角的蓄奴制,在現代的民主自由和文明社會中決不是可以持久存在的制度。它將來不是被奴隸推翻,就是被奴隸主廢除。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預料都將發生嚴重的不幸。

南方黑人的自由如果得不到承認,他們也遲早會以暴力去取得;而如果承認他們的自由,他們很快又會濫用自由。

美國聯邦長久存在的機緣是什麼和威脅着它存在的危險是什麼優越權力的根源存在於各州而不是聯邦——構成聯邦的各州願意隸屬聯邦一天,聯邦就能夠存在一天——促使各州繼續聯合下去的原因——聯邦的存在對抵抗外敵和防止外敵入侵具有什麼功用——上帝沒有在各州之間設立天然屏障——沒有使各州分裂開來的物質利益——從發展和聯合南方與西部中,北方可以得到好處,南方可以由此從北方和西部那裡得到好處,西部也能夠從其餘兩方得到好處——讓美國人聯合起來的非物質利益——輿論的一致——聯邦的危險是來自於各地居民的性格和感情的不同——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其主要危險之一是聯邦的迅速擴大——人口向西北移動——勢力向這方面發展——這種形勢的快速發展引起的激情——這樣下去會使它的政府變得強大還是軟弱——聯邦的不同跡象——政府內部的改革——荒地——印第安人——銀行業——關稅——傑克遜將軍聯邦的各州得以維持現況,一部分有賴於聯邦的存在。因此首先必須探討聯邦的未來命運如何。在進行這項探討之前,我願意先肯定一點:即如果現存的聯邦解體,組成聯邦的各州也不會恢復最初的獨立的狀態,這是毫無疑問的。在那時將會出現幾個聯邦來代替現在的這一個聯邦。這些新聯邦將在什麼樣的基礎上建立我不想過多研究,我只指出可能導致現存聯邦解體的幾個原因。

爲了實現這一目的,我不得不折回老路,把已經敘述過的幾個問題再談一下。

我知道,讀者可能會指責我重複。但是問題的重要性尚有待於研究,這也就容易理解了。我寧願多說幾次,免得讀者讀後還不解其意。我寧願自己捱罵,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問題。

1789年憲法的制定者們,曾一再努力使聯邦政權除了具有獨立性以外,還具有另外一種優越權力。

然而他們受到了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本身條件的限制。他們當時的任務不是要組建一個單一國家的政府,而是要讓幾個各自享有主權的州聯合起來。另外,不管他們是否願意,都得使這些州共享國家的主權。

爲了讓人更好地瞭解這樣分享國家主權所造成的後果,我需要簡略地區分一下主權的內容。

依其本身的性質來說,有些事務是全國性的,即管轄權只歸於作爲一個整體的國家,只能委託代表整個國家的某幾個人或者某個集體來行使。戰爭和外交方面的工作就可以算作這種事務。

還有一些事務是地方性的,他們只歸於各地方政府管轄,由該地方政府作相應處理。編制地方的預算就屬於這種事務。

還有一些事務是混合性的,從它們涉及各地的個人或者單位方面來說,它們是全國性的,而從國家本身不必出面處理這方面來說,又是地方性的。比如,有關公民的民事活動權利和政治活動權利的調整問題就是這種事務。任何社會體制都包含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因而這些權利就與全國公民有着同樣的利害關係,但無關國家的生存和繁榮,因而不是非由中央政府進行管理不可。

因此,只有戰爭和外交這兩項必要的事務,其管轄主權是屬於國家的。只要是組織健全的國家,不管其社會契約建立於什麼基礎之上,都得有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上述兩大類事務。

雖有普遍性但非全國性的事務,就像在最高的主權和最低的主權之間漂移着的一堆遊浮不定的東西。這些事務我把它稱爲混合性的。它們既不完全屬於國家,又不完全屬於地方,而是根據各省或者各州所達成的協議,以不損害聯合的目的爲條件,分別交給全國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去處理。

其情形最常見的是:由幾個人聯合組成最高權力當局,國家再由最高權力當局來建立。在最高權力當局設立的全國政府之下,只能有個體的或者集體的權力分別代行小的一點主權。因此,全國政府不僅要主管本質上屬於全國的事務,而且理所當然地要處理大部分的混合務。地方政府只擁有一小部分主權,這對本地方的福利是不可缺少的。

有時由於聯合之前的歷史狀況,最高權力當局系由早已存在的幾個政治團體所組成。地方政府這時就不僅管轄在性質上完全屬於地方的事務,而且要管理全部或者部分無明確規定的混合務。這是因爲聯合起來的幾個國家或地區還擁有聯合之前的主權,或者繼續行使其主權的最重要部分,而只是同意讓中央政府去行使那些不可缺少的職權。

當全國政府除了本身性質自帶的特權之外,還可以規定主權中的混合性權限時,它就具有了一種優越權力。它不僅自身有廣泛的權力,而且也可以干預自身之外的權力,所以人們擔心它會剝奪地方政府固有的必要的特權。

相反,如果授予地方政府以規定混合務的權力,社會上就會出現反對中央政府的趨勢。優越的權力就這樣留給了地方政府,而全國政府卻無法擁有,所以人們害怕全國政府會因爲失去維持其存在所必需的特權而垮臺。

因此,單一的國家就有走向集權的自然趨勢,而聯邦國家則有走向分裂的自然趨勢。

現在,就用這些通行的觀點來評述美國的聯邦。

在美國,就把決定地方事務的權力完全留給了各州。

另外,各州還保留了規定公民的民事行爲能力和政治行爲能力的權力,調整公民之間關係的權力以及對公民進行審判的權力。按性質來說,這些權力是全國性的,卻不一定非屬於全國政府不可。

我們已經說過,在國內聯邦政府以一個單一的獨立體行動時,才能以全國的名義發號施令。對外它代表國家,領導全國力量共同對敵。簡而言之,純屬於全國性權限的事務都歸它主管。

這種主權的分享中,乍看來聯邦的主權好像大於各州的主權。但深入考察一下就會發現:聯邦能夠分享的主權事實上是較小的。

雖然聯邦政府主管的工作非常廣泛,卻較少見到它去辦理。雖然地方政府辦理的事務很小,但是它從來沒有停止工作過,每時每刻人們都能感到它的存在。

聯邦政府對全國的普遍利益非常關心,但是一個國家的普遍利益,對個人的幸福來說只有難以預料的影響。

相反,對本地居民的福利,地方政府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聯邦政府保障國家的獨立和強大,但是這與個人沒有直接的關聯。各州負責維護各自公民的自由,對他們的權利進行調整,從而來保護他們的生命財產和整個未來。

聯邦政府疏遠百姓,地方政府則與人民近距離接觸。只要地方政府一聲令下,人民立即便可以行動起來。中央政府依靠少數希望領導它的優秀人物的熱情,而地方政府則是依靠一些二流人物的關心。這些人只希望在本州掌權;他們貼近人民,對人民有很大的權威性影響。

和聯邦政府相比,美國人對州政府的期待和恐懼更多些;從人心的自然趨勢來看,依附於州政府的美國人顯然多於依附於聯邦政府的人。

美國人的習慣和感情在這方面是與他們的利益一致的。

當一個國家實行主權分享和聯邦制度時,將長期存在遺風、習俗和慣例與法律的鬥爭,並且中央政府受到了法律所不容許的壓力。而當人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單一的主權國家時,這幾個因素就將起到相反的作用了。假如法國變成美國那樣的聯邦共和國,我毫不懷疑,一開始它的政府就會比美國的聯邦政府更強而有力;而美國如果把它的政體改成法國這樣的君主政體,我覺得美國政府將要長期軟弱無力。當英裔美國人建立國家時,地方政府的存在已經是既成的事實,鄉鎮和所在的州之間必要的關係也已經建立起來,人民已經習慣用共同的觀點看待一些問題和像代表一項特殊利益似的專心於某項事業。

作爲一個龐大聯合體,美國聯邦是一個只能給愛國主義提供捉摸不定的對象的存在;而各州具有固定的組織形式和明確的地域範圍,來執行居民們知道和重視的一些工作。州政府的想法就是它那塊土地上的人民之所想,它珍惜人民的財產就像珍視自己的那樣,對待家庭、遺風、現在的工作和未來的理想均是如此。所以其往往不過是個人自私心的一種延伸的愛國主義,只存在於州,幾乎不會涉及聯邦。

因此人們的利益、習慣和感情都趨於將真正的政治生活集中於州,而不是集中於中央。

只要考察一下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在其職權範圍內如何行使職權,很容易就能夠看出兩種權力的差異。

每當州政府與一個人或者一羣人交涉時,它都是使用明確的和命令式的語言。聯邦政府與個人對話時也是如此,但它與一個州交涉時,就會改用談判的口氣,來解釋它的動機和爲它的行爲辯解,也就是要討論和商量,不能直接下命令。在憲法規定的權限上,如果兩類政府發生爭執,總是州政府敢於提出自己的權利要求,並採取堅定的措施維護自己的權利。聯邦政府在這期間則要闡明自己的道理,訴諸全國人民的良知、國家的利益和榮譽。它要見機行事,與爭執的州談判,不到迫不得已決不能採取行動。乍一看,人們還以爲掌握國家大權的是州政府,而國會只是代表一個州罷了。

因此,聯邦的立法者們儘管作了種種努力,但是仍如我以前所述,聯邦政府從本身的性質來說是軟弱無力的,比其他任何政府都需要被統治者的支持來予以維護。

聯邦政府的目的不難看出,它就是要順利實現各州繼續聯合的願望。這個基本條件已經實現,這表明聯邦政府是明智的、靈活的和有力的。立法者們當時是要把聯邦政府組織得既能像一般政府那樣鎮壓個人的反抗,又能戰勝人們對公共決定的故意抵制,但是他們預先沒有想到的是聯邦可能解體或者幾個州可能主動退出聯邦。

今天聯邦的主權既然常與各州分享的主權產生糾紛,因此不難預見聯邦會有支持不下去的時候。甚至我認爲,難保兩者的鬥爭不採用激烈的形式進行。聯邦政府每逢受到頑強的抵制時,總是會作出讓步。經驗已經表明:迄今爲止,一個州只要堅持主張,要求得到滿意的答覆,它的堅持肯定會成功;而當它完全拒絕執行聯邦的命令時①,聯邦也只能聽任它自由行動了。

聯邦政府雖然擁有自己的權力,但是國家的現實條件卻不利於它的行使②。

美國的領土遼闊,許多州都相距甚遠,人口卻又分佈在仍有一半是荒野的國土上。聯邦政府如果用武力去使各州屈服,就會使它陷入類似獨立戰爭時期英國所處的境地。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