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50章 震驚的一幕

第50章 震驚的一幕

時間轉眼到了八月,東北這邊戰事已經基本結束,陸銘看到蘇軍沒有辦法集結,也開始準備撤軍,這次撤軍,主力部隊的三十萬大軍,只是撤往秦皇島等港口,一部分回到青島。.

其他部隊已經開始撤往蒙古,而不是回到南方,陸銘這樣做的目的不言自明。

八月五日,這個平常的日軍,但卻爲人類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一場震驚世界的爆炸在今天發生。

提尼安島上,這支特別的飛行部隊接到氣象人員預測,第二天日本南部天空晴朗。

地勤人員和參加進攻的人員把用防水布蓋着的“小男孩”從組裝棚緩緩地拖到起飛線上,然後把它放進一個事先挖好的裝卸坑內。

當飛機停在裝卸坑上方時,人們就會打開機艙腹部的艙門,把炸彈用一個“大腰帶”調到機艙內,然後固定。

這天下午,蒂貝茨交給畫標識的工作人員一張紙,讓他把紙上的圖(埃諾拉?蓋伊號的圖標文字)複製到機身上,這個工作人員很不高興,因爲他爲此要錯失一場壘球比賽

。剛畫上去的標識是“埃諾拉?蓋伊”五個字,這是蒂貝茨母親的名字,她在上校年少時就鼓勵他去做一名飛行員。

過了一會兒,帕森斯戴着兩個密封的盒子,獨自進入“埃諾拉?蓋伊”號。一個盒子裡裝着鉗子、螺絲刀、扳手,另一個裡面裝着引爆裝置和相關物件,他在又小又黑的彈艙裡反覆練習裝卸這個引爆裝置。當他向湯瑪斯?法雷爾將軍彙報自己胸有成竹時,他的手因爲擦傷而不停地流血。

湯瑪斯?法雷爾關心地說:“孩子,看在上帝的份上,把我的手套拿去吧,這副手套比較保”帕森斯看着自己受傷的手指,搖搖頭說:“沒關係,不戴手套好一點,有手感。”

大概在半夜吧,機組人員們點了3道菜,舉行出發前的會餐。8月6日凌晨1:37,三架氣象飛機首先出發,直奔日本。

“埃諾拉?蓋伊”號的機務人員懷亞特?迪仁伯瑞上士習慣在飛機起飛前,用兩個小時來進行飛行檢查。因此,他很早就登上了飛機。送走“小男孩”以後,他竟然感到了一陣虛弱無力。

迪仁伯瑞最後一次檢測完後,確定一切正常,然後,他爬進了彈艙。他拿着手電筒沿着炸彈右側的狹窄通道爬行,在炸彈的鼻翼部分慢慢摸索着前進,然後又沿着左側通道往回爬。

在炸彈尾部,他被放在通道上的兩個盒子碰了一下,幾乎摔倒在地。就他所知,這兩個外置的盒子沒有什麼用處,所以他打算把這兩個盒子處理掉。

正當他彎下腰準備撿起地上的盒子時,從彈艙口射過來一束強光,迪仁伯瑞嚇了一跳,他立即爬出去尋找光源,把處理兩個盒子的事情拋之腦後了。

迪仁伯瑞出去後,他才發現那些光是強力照明燈發出的,因爲格羅夫斯將軍下令一定要拍下這件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所以此刻有很多軍事攝影師正圍着“埃諾拉?蓋伊”號拍照。

當全體機組人員登上飛機後,這兩個古怪的盒子仍然安靜地躺在炸彈尾部的狹窄通道上。

其實,這兩個盒子是帕森斯上校那天晚上放在這兒的,盒子裡裝着安裝工具和引爆裝置,屆時,帕森斯上校將用這些工具來安裝炸彈的引爆裝置。

“埃諾拉?蓋伊”號棲息在跑道上等待起飛,屆時,將有12名機組成員和它一起飛往目的地,爲了順利扔下這個四噸半重的炸彈,飛機還攜帶了7加侖燃油,這樣一來,裝載後的飛機重達15萬磅。

凌晨2:45,蒂貝茨對坐在右側的副駕駛員劉易斯說了一句:“讓我們起飛吧。”

說完,蒂貝茨踩着油門,放開制動器,開動了“埃諾拉?蓋伊”號,沒多久,飛機開始顛簸起伏。蒂貝茨知道這是因爲速度不夠,所以超負荷的飛機飛不起來。

於是,他讓飛機以每秒8米的速度全速滑行,可是眼看就要到達跑道盡頭了,飛機仍飛不起來,他們距離海邊越來越近。在千鈞一髮之際,蒂貝茨用盡全力把駕駛杆一拉,在距離跑道盡頭只有幾釐米的地方,機頭終於擡了起來。

這時,緊張萬分的劉易斯和帕森斯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埃諾拉?蓋伊”號飛離提尼安島15分鐘後,開始以7英尺的巡航高度向前飛去。

這時,帕森斯走上前拍了拍蒂貝茨的肩膀,“我們開始吧”。蒂貝茨向他點頭示意,表示可以開始組裝炸彈了。

於是,這位海軍上校和他的助手莫里斯?基普森少尉通過走道爬進彈艙,開始裝配炸彈。這是一項既精細又艱難的工作,需要連續完成11個安裝步驟。

這時,基普森舉着手電筒,帕森斯先移開鈾彈後端的鋼管後膛,插入引爆插頭,再把後膛移回原位,然後接通點火線路。他們大概用了2分鐘完成了炸彈的組裝工作。

隨後,他們二人爬出彈艙,來到控制檯進行監控,他們只需通過觀察控制檯上的彩燈,就能知道炸彈內部的一切情況。

大約凌晨4:3,蒂貝茨讓副駕駛劉易斯駕駛飛機。他回到機艙向四周巡視了一圈,他看見機艙尾部坐着四位機組成員,技術軍士喬治?羅伯特?卡倫位列其中,這位機尾射手在達到目標上空待在原位即可。

蒂貝茨問:“鮑勃,你能描述一下我們今天所做的工作嗎?”雖然,在講評會上,他已經籠統地描述過這枚炸彈,但是這還是第一次他讓大家考慮一下這個絕密武器的特性。

“上校,我不想惹您生氣。”這名射手緊張地回答。

蒂貝茨朝他笑着說,“沒關係,現在我們已經在路上了,你可以說說看。”

“我們是在運送一個化學家的噩夢嗎?”軍士問道。

“不,不完全是。”蒂貝茨回答。

“那麼是一個物理學家的噩夢?”軍士繼續問道。

“是的。”蒂貝茨說完後,將頭和肩膀伸進過道,準備再爬回機艙前部,但是卡倫向前拉住了他的腿。

“有什麼事嗎?”蒂貝茨扭過頭問。

“沒什麼,上校,我只想問我們是要投擲原子彈嗎?”蒂貝茨盯着這個軍士,回身又沿着走廊爬回前艙。他帶着一些藍綠色的膠囊,他不打算別人知道這件事,除了帕森斯。這些藍綠色的膠囊是用來分給他的手下,用在他們被俘虜後服用的。清晨5:5,這三架執行任務的飛機在硫磺島上空編排成一個鬆散的v形體,向着西北方----日本本土,急速飛去。地面上其餘的b-29飛行員們看着這三架飛機飛走了,頓時感到很輕鬆,因爲這一天,他們不需要去執行這項特殊任務。

清晨6:左右,“埃諾拉?蓋伊”號的電子專家雅各布?貝瑟爾正在監視他的儀器。在屏幕上,他看到了日本雷達在掃描。

他知道,當雷達停止搜尋時,就表明他們已經被發現。而現在,他們正處在敵人的搜索中。

貝瑟爾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其他人,甚至沒有告訴蒂貝茨,他並不想大家爲此感到不安。

半個小時後,基普森爬回彈艙,把三個綠色的插頭從炸彈外蓋上拔下來,然後插上三個紅色插頭。現在,“小男孩”不僅被裝配好了,而且它已經準備好一觸即發。

基普森向蒂貝茨彙報已完成的工作,蒂貝茨決定說出那個神秘的字眼“核”。他把開關切換到內話系統,很沉着地說:“我們正在運送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當這顆炸彈被扔下後,貝瑟爾中尉將會記錄下我們的反應,這是爲歷史紀錄,所以請注意你們的言行。”他又特別對卡倫說:“鮑勃,你是對的,我們正準備投擲原子彈,現在回到你的座位,飛機開始向上爬升了。”

7:9,當克勞德?伊瑟利上校駕駛的氣象飛機到達廣島上空時,空襲警報開始響起。這架飛機上並沒有炸彈。機長非常高興這裡天氣晴朗。

7:24,他發出了氣象報告,雲層平均高度不超過3/1,建議轟炸首選目標。之後,他返回營地,7:31,廣島上空的警報聲音消失了。

在距離氣象飛機1英里以南的“埃諾拉?蓋伊”號上,蒂貝茨已經回到了座位上。他匆匆瞥了一眼伊瑟利發回來的氣象報告,命令“目標廣島”。

半個小時後,領航員宣佈距離瞄準點——相生橋,還有1分鐘,並作了最後一次調整,飛機轉舵到264度方向,即由西向南稍轉了一點點。現在他們的飛機巡航高度保持在316英尺左右,氣流速度是每小時2英里。8:12,領航員喊道:“辨識點”,他們已經到達了投擲炸彈的辨識點。費雷比把頭低下,直盯在炸彈瞄準器上。蒂貝茨命令大家戴上眼鏡,但是他自己、費雷比和貝瑟爾卻沒有像大家一樣拉下厚厚的黑色防護眼鏡,因爲,他們必須要執行任務。8:13,一個位於廣島東部19英里處的日軍觀察站向本部報告,有三架美軍b-29轟炸機正向廣島飛來。顯然,日軍雷達並沒有發現他們。

1分鐘後,廣島上空再次響起空襲警報。

在“埃諾拉?蓋伊”號上,費雷比告訴其他成員,城市已經出現在炸彈瞄準器上。精密的計時器顯示,此刻是8點14分45秒。貝瑟爾通知帕森斯,在頻段上沒有受到日軍雷達的干擾。

費雷比說早知道了,並且打開了同步自動計時器,留給他們15秒的控制時間。這時,全體機組人員的耳機裡都響起了信號聲,一旦信號聲消失,炸彈就會被立刻投擲下去。

信號聲在8點15分17秒準時停止,費雷比大喊“投擲炸彈”,蒂貝茨立即把飛機操縱桿向右急轉,作了個155度的俯衝,這可以避免飛機被捲入“小男孩”爆炸時產生的巨大漩渦中。

炸彈投下43秒後,距離飛機下方6英里處,第3個開關準時關閉,天空頓時出現一道強烈的白光,一團粉中帶紫的煙霧和火焰翻卷而上,並且不停地在膨脹、膨脹、膨脹。

閃光亮如白晝,照亮了飛機上的所有儀表盤,彷彿它們自己發出了光芒。

蒂貝茨感到這團光芒似乎伸手可觸,後來他回憶說,他聞到了鋁的味道。卡倫獨自坐在機尾,他看到了極爲恐怖的一幕:

一個巨大的灰色球狀煙雲在不停地擠壓、膨脹,隨後翻騰而上,直奔飛機而來。

他想大聲喊叫,但是他的喉嚨裡好像被什麼東西卡住了一樣,發不出任何聲音。衝擊波重重地撞擊着飛機,人們在機艙裡被震得像木偶一樣搖來晃去。蒂貝茨以爲飛機被日軍的高射炮擊中了,他大叫:“是高射炮,”費雷比大喊:“這些狗孃養的在射擊我們。”

此時,卡倫終於能喊出聲了,隨後就不停的尖聲驚叫:“又來了,又來了。”這時,第二次衝擊波再次襲來,飛機顛簸得非常厲害。最後,衝擊波終於過去了,“埃諾拉?蓋伊”號又恢復了平靜。

貝瑟爾站起來,打開錄音機,準備把機組人員的感受錄下來。在機尾坐着的卡倫說:“一大團煙雲在快速地翻轉上升,這團煙雲包裹着一個像火一樣在燃燒的赤紅的球體,在它四周裹挾着一團又一團紫灰色的泡沫狀物質,所有的一切都不可思議。

它不停地燃燒、翻騰、爆炸,四周都是獵獵噴出的火焰,彷彿是一個巨型煤牀在燃燒……然後就是蘑菇雲來了。它幾乎和我們平行,而且一直在翻滾上升。它的顏色非常黑,但是比雲層多了一絲淡紫色。在它下面的城市一定……”。

下午2:58,“埃諾拉?蓋伊”號返回提尼安島,斯帕茨將軍和幾千名將士都在等待他們凱旋歸來。

當蒂貝茨走出機艙時,將軍就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將十字勳章別在了他的飛行服上。此時,杜魯門總統坐着“奧古斯塔”號巡洋艦正從波茨坦返回美國。他通過收音機知道了這個消息。在東京,到了晚上,蓮沼侍從武官長向天皇報告說,廣島被“認爲是新型炸彈”所攻擊,蒙受重大損失。此時,天皇露出和往常一樣擔心的表情,沒有細問是什麼“新型炸彈”。更爲嚴重的是,廣島和東京之間的通信大部分斷絕,大本營無法掌握真實情況。晚上,海軍省將從吳鎮守府傳出的情報報告給宮內省樓房裡的侍從武官室。報告說廣島受到少數幾架b29轟炸機的“特殊炸彈攻擊””市街大部分炸燬,死傷慘重。

天亮以後,廣島仍沒有新消息,只是傳聞說,受到的損失比原來推測的還要大。天皇每隔一小時便通過侍從問侍從武官室,廣島狀況如何。因沒接到有關廣島的報告,答覆總是“有了報告馬上上奏”。

午前,內閣召開了會議。接近正午,纔得到信息說,在廣島投下的可能是原子彈,死者達十三萬人以上。

在天亮以前,偵聽到杜魯門總統廣播講話說,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

內閣會議上,談到廣島受到“特殊炸彈的攻擊”時,阿南陸相強辯說:“什麼原子彈,那不過是空想。對美國的僞宣傳用不着驚慌失措。”看來軍部對國民死掉幾千、幾萬,已經毫不在意了。

午後,東鄉茂德外相來拜謁天皇。東鄉對天皇說,廣島投下的是原子彈,應該以此爲契機,收拾戰局。

“確實如此。”天皇點頭說,“已經使用了這樣的武器,再繼續打下去也沒什麼意義了。我想,應該儘快爭取有利條件,不要失掉結束戰爭的時機。”

沒等東鄉開口回答,天皇又急忙說:“事到如今,同聯合國商量條件已經晚矣!希望儘早設法結束戰爭。”午後,軍部緊急派遣的以仁科芳雄博士爲核心的理化學研究所調查團報告說,已得出結論,“新型炸彈”爲原子彈。報紙總算在這天早上報導了廣島投下“敵新型炸彈”的消息,但只提到“無視人道的殘虐的新炸彈”、“我受到相當損失”等。早刊報紙上,用整個一個版面的橫標題報導已對“新型炸彈”採取了對策。《朝日新聞》說:“例如德國的v1號炸彈出現時,英國在採取對策之前也曾出現相當的混亂和動搖。但在找到對策之後,就平靜下來了。”並說,待避在防空洞裡,就沒有什麼可怕的。當日本的技術人員趕到廣島,看到了令人震驚不敢相信的一幕,整座城市再看不見原來的影子!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遠東野望1930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