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幽魂導師 > 幽魂導師 > 

第三章 山鬼難犯

第三章 山鬼難犯

楊偉青悲然地奔往家裡的方向,發現洪水已經將自家的房子給淹掉了一半,便穿尋與小鎮的道路之間,終於在小鎮東首一塊高地上找到了母親的屍體。

鄉民們把洪水中的屍體打撈上來,全部排在這片空地上,而楊偉青的母親正在其中。此時她全身已經浮腫不堪,縱然如此,楊偉青隔着幾丈遠的距離還是認了出來,大喊了一聲“娘!”

幾個鄉民聽到了他的喊聲,吃驚的看向了他,有的人安慰道:“孩子,人死不能復生,節哀順變吧。”

楊偉青恍然地走到了母親屍體前面,他心中滴血一般的疼痛,卻怎麼也哭不出來。站在他背後一個老者看到他肩膀在不住的發顫,怕他憋出毛病來,便說道:“孩子哭吧,哭出來會好過些。”

但是不管怎麼勸,楊偉青還是一聲不吭的望着母親屍體,死死地咬着下脣,兩道鮮血從他口中流到下巴,又一滴一滴的滴落下在母親冰冷的手指縫中。

其他人心中儘管哀憐,也顧不上他。洪水到來之時,盤陰鎮將近有一半人都被捲入洪澇之中,這時候打撈上來二十多人,仍然有十幾人蹤影不見,救援依舊緊張地進行着,儘管這時候水中之人的生還機率已經微乎其微。

突然的一聲驚呼讓衆人警覺起來,只見水流中打撈出一個異樣的屍身,這人的身體腐爛得十分厲害,脖頸部位出現道道紅斑,既便是在洪水中沖泡了三天的屍體,也不會出現這般症狀。

“這人是誰?認得出來嗎?”鎮長馬思前問道,他望着這潰爛得面目全非的屍體,硬是認不出來死者究竟何人。

左右也無人回答,沉寂了片刻之後,終於有人回答道:“這個人不是我們盤陰鎮上的。”

不是鎮上的則是上游飄下來的,這倒也不足爲奇。因爲此次洪災波及十餘個村鎮,而盤陰鎮一段的河道又是水流平緩之處,所以上游的屍體在此都沉積了下來。但是,這屍體全身腐爛成如此詭異之相,當真匪夷所思了。

“這邊也有一具!”還沒等衆人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不遠處的江岸上又撈上同樣一具屍體,這一具更加畸形古怪,通體發黑,手臂上的經絡都鼓了出來。

如此還未結束,緊接着鄉民又打撈上五具這樣的屍體,接連的恐怖發現讓有些膽小的鄉民連連後退,不敢再施行撈救。

馬思前是個迷信之人,他看着七具屍體排成排的擱放在地上,突然叫喊道:“是山鬼!是山鬼發威了。”

聽着他歇斯底里的喊聲,衆人心中都是一陣發悸,面面相覷。

山鬼是常曲縣一帶民間傳說的鬼怪,據說山鬼不高興之時就會爆發洪水之災,如果是居住在山裡的居民就會被它吞入肚中,隨着洪水一起吐了出來,其狀慘至不可目視。

當下就有幾人跪了下來,對着洪浪翻滾的大河說着:“山神息怒,草芥必道把酒祭奉,莫再水相兇示。”

這條大河是長江支流,名叫玉水河,本是盤陰鎮的福氣之源,而此時在衆鄉民的眼中變得無比可畏。

救援無法再進行了,馬思前吩咐鄉親們把本鎮的屍體掩埋了,而另外七具屍體雖然不是本鎮同鄉,也不好棄之荒野,只能分開

埋葬。楊偉青看着母親的屍身被把把泥土一點一點地蓋在了下面,嘴裡發出一陣抽搐,終於哭了出來。

他一直憋到現在才哭,是因爲之前根本無法相信母親已死,知道現在看到母親被埋入土中,才反應過來這一切是真的。他在軍隊行伍中日日夜夜想活着回家見到母親,而這時他活着回來了,而母親卻再也見不到他了。

巨大的悲痛讓他無法自制,他心中再如何堅強,畢竟也只是個二十歲的少年,哭到筋疲力盡,昏睡了過去。

由於盤陰鎮大部分民房都被洪水淹沒了,鄉民們只好在高地處搭建了臨時的木屋。好心的鄉民將熟睡着的楊偉青放在最暖和的一個木屋裡,他們很好奇楊偉青從軍這一年多來到底經歷了多少磨難,原本稚氣的臉上竟然多了七分剛毅和沉穩。

一直睡到半夜二更,楊偉青才醒了過來,他沒有發出任何動靜,一個人悄悄地向盤陰鎮頭走去。

一個鄉民還是發現了他的舉動,問道:“這麼晚你去哪?”

楊偉青頭也不回,口中只說出了兩個字。

“報官!”

說道做到,楊偉青獨自一個踏上了返回常曲縣的路,同樣的一條路,來得時候是期盼和興奮,去的時候是悲痛和憤怒。

走了一夜的路,楊偉青到達常曲城區的時候正好是天色剛亮,路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他們只見一個滿臉怒氣的少年向着縣衙門方向走去,全部跟在後面,準備看熱鬧。

知縣劉炳元是個五十多歲的瘦小老頭,此時他剛剛睡醒,聽到縣衙門前的擊鼓之聲,睡眼迷離地來到前廳,打了個哈欠,問道:“是何人在擊鼓鳴冤?”

只見案臺下一個滿臉英氣的少年說道:“草民楊偉青,盤陰鎮人氏。”

“是何冤情,將告何人?”

“我告的不是人,是山鬼!”

楊偉青這話出口,縣衙門口聚集旁觀人羣發出一陣鬨笑,中間有人笑道:“這小子活得有點不耐煩了?”

劉炳元也是一臉悶怒,厲聲道:“山鬼乃草芥杜撰傳說,根本沒有其事,怎麼會讓你含冤?本官念你年少無知,不計你戲弄公堂,快回去吧。”說完又打了個哈欠,站起身來,準備往後堂走。

“大人且慢。”楊偉青急忙道:“草民卻非戲耍,前幾日山鬼發威,沖垮了河堤,讓大水把我盤鎮房屋沖垮,害得我家破人亡!”

他這話一出,劉炳元臉色立馬變了。楊偉青口中雖然明說是要訴告山鬼,其實含沙射影,在指責縣裡水利工事做得不夠,居然讓大水將河堤沖垮,導致百姓受災。旁觀的人知道其意,發出一片議論聲。

劉炳元雖然是個糊塗官,這點弦外之音還是懂的,只得支吾其詞:“天災難測,盤陰鎮百姓遭受這等劫難,本官深感痛惜,擇日定然親自下訪,安撫一方。”

楊偉青不知他爲什麼要百般迴避,便說道:“除了洪水以外,我們在水中還撈上七具屍體,面貌可怖,希望青天大老爺查清緣由,好安定民心。”

劉炳元之前還只是臉上微微不悅,等楊偉青說到這裡的時候已經難看之極,兩道鬍鬚微微發顫,狠狠地將手中案

尺一拍,怒然吐出兩個字——“退堂!”

這樣的反應讓楊偉青莫名其妙,連喊了幾聲“大人”,劉炳元還是不理睬他,憤憤然地走到後堂去了。

無可奈何,楊偉青只得離開了公堂,來到縣衙門外,看着門口那張大鼓,恨不得把它砸了。一旁的人見他出來,有的默然不語,有得則大是稱讚,只有一個白髮老者搖着頭說道:“孩子,你不明白其中事理,這樣告只會惹火上身的!”

他話剛說完,遠處三個家丁摸樣的人走了過來,對楊偉青說道:“剛纔是你擊鼓鳴冤嗎?”

楊偉青不知道怎麼回事,點了點頭。

其中一個禿頭家丁說道:“我家少爺有事相告,請跟我們走一趟吧。”

“你們家少爺是誰?我不認識啊!”楊偉青愕然說道,他望了這三人一眼,看不出他們來意爲何。

“呵呵,我家少爺很早就與閣下結識過,可能時隔多年閣下淡忘了,所以才找了個僻靜之處,想和閣下敘敘舊呢!”禿頭家丁繼續說道,臉上還帶着幾分恭敬。

楊偉青百思之下也想不起自己跟哪個貴公子有過結識,但看那三個家丁似乎沒有惡意,便跟隨他們去了。

三人把楊偉青帶到一個偏僻無人的巷子裡,分開三面,圍在楊偉青身邊,不安好意地上下打量着他。

楊偉青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轉身想走,卻被一個白衣男子擋在身前。

只見這男子二十三四歲年紀,衣着華貴,樣貌英俊瀟灑,眉梢之間卻透出一絲傲氣。楊偉青見他面生,當下問道:“你是誰?我怎麼不認識你。”

那禿頭嚷道:“這是我們常曲縣大名鼎鼎的陸舉人陸大公子,你一個鄉下佬,當然不識得他了!”他口氣中盡是挑釁,之前的恭敬無影無蹤。

楊偉青之前在船伕口中聽過了他的名頭,知道他不是善輩,謹慎地道:“你找我幹什麼?”

陸舉人微微一笑說道:“剛纔看你擊鼓鳴冤,神情激憤,不知道有什麼冤屈,想要了解一二。”

“前段時日大雨連降,沖垮了河堤,害得我們盤陰鎮幾十人家破人亡,我娘她也在洪水……在洪水中……”楊偉青憤然說道,提到母親的死,悲從中來,再也說不下去。

陸舉人眉頭微皺,點了點頭,說道:“閣下遭遇,我深感遺憾,這點銀兩,希望你帶回去,用以安葬令堂,至於申冤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說罷,從衣袖中拿出一把銀子,遞到楊偉青跟前。

楊偉青不知所措,只見他臉上似笑非笑,冷俊的眼神中讀不出是何意,便道:“多謝公子好意,只不過我孃的死讓我難以釋懷,非得跟官府討個說法不可。”

陸舉人臉色微變,說道:“那麼你是要繼續擊鼓鳴冤了?”

楊偉青毅然道:“沒錯,劉知縣一天不斷案,我一天不消停,非把那張大鼓錘破不可。”

“很好,很好。”陸舉人冷笑着說道,轉過身去,伸手做了個示意。

楊偉青沒明白怎麼回事,突然腦後捱了重重地一擊,直挺挺地摔在地上,模糊中聽見陸舉人的聲音道:“把這不識相的小子關進大牢。”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