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死亡代理人 > 死亡代理人 > 

正文_第25章 蓄意已久的謀殺

正文_第25章 蓄意已久的謀殺

“第五、有個有趣的現象,馬龍說馬寅明的錢包裡曾經放過姚罌的相片,說明馬寅明很可能暗戀姚罌,這是很耐人尋味的。姚罌的確長得很漂亮,據她大哥田揚說她的男朋友可以裝一卡車了,那麼馬寅明暗戀她也是有可能的,既然說是暗戀,就是說姚罌也許並不喜歡馬寅明,她不太可能會給馬寅明照片,那麼馬寅明錢包裡姚罌的照片是從哪兒來的呢?”

“另外,陳琳琳的母親說陳琳琳暗戀一個男子,這名男子據說是個大衆情人。除了鬱蓮,其他三名死者的感情之事都有些異常。麪包車浸泡在水裡的時間過長,毀掉了很多線索,我們只能在很有限的線索中推斷此案兇手一些信息,我推斷,兇手很可能是一名男性,車上至少有一人和他相識,很可能他就是麪包車的司機。該兇手應該是一個具有一定的反偵察能力之人,也是個智慧型罪犯,對本市的地形也較熟悉,他恰到好處地利用了死亡之濱的特殊地形,最狡滑的是,他讓麪包車沉入海底,這樣爲他的逍遙法外提供了很多有利因素。我認爲這是一起有計劃有預謀的謀殺案。”

我在發表這一番長篇大論時,大家都側耳聆聽,不時有人頻頻點頭,說明我的推斷是得到大家認可的。

司馬衝對我的總結拍手稱快,“不錯,雷隊這兩天收穫挺大,基本上有了些頭緒。其他人還有什麼補充沒有?”

王長樂看了看我,說:“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蓄意謀殺勿庸置疑,但是兇手是怎麼讓四名女子在如此安祥的狀態中死去的呢?”

“這問題提得好。”我說,“我想兇手一定是在麪包車墜海之前做了手腳,導致她們在海里不知不覺、沒有痛苦地死去。據法醫的初步判斷,他們是溺水而死,我想很可能在掉進海里之前就昏迷了,昏迷原因等屍檢結果出來後才能知道。”

司馬衝點點頭:“是的,現在下結論還爲時過早,一切要等驗屍報告出來後再下結論。”

一直默不作聲的工作組唯一一個女性餘秋說:“我總有個感覺,這四人都有些神秘,而且他們都是單身,這就有些奇怪,鬱蓮已經三十歲了,馬寅明和陳琳琳也二十八了,爲什麼都沒有找對象?”

“這也沒什麼奇怪的,都市人現在都流行晚婚。”

“晚婚可以,但是應該有男女朋友啊,這有些不正常啊。”

“餘秋說的有一定的道理。”我說,“奔三十的人了,沒有談戀愛的確有些問題,從家屬提供的情況看來,這幾個人對男女之事不是不感興趣,而是他們當中有些人有暗戀的對象,例如馬寅明暗戀姚罌,陳琳琳暗戀一個‘不該愛的男人’。這四名死者的背景和社會關係毫無相似之處和交叉點,本應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塊的,而他們又是怎麼認識的呢?又是怎麼走到一起的?我想也許是有一種共同的愛好或者是他們參加一種特殊的活動。”

“在一種集會中認識是完全有可能的,現代的年輕人喜歡參加各種活動。”

“但我想也許是這一次自助遊才互相認識的吧。”

“錯,一般都是朋友纔會組織去自助遊,互相不認識的人怎麼可能會這麼做?”

司馬衝點點頭:“是的,可以確定的是他們之間是朋友,至少是互相認識的。”

“如果真是一起蓄意謀殺,那麼這個推斷是極有可能的。但是兇手到底是誰呢?有沒有可能是四名死者當中某個人?”

“刑事偵查的重要突破口是搞清楚兇手的作案動機,這樣可以把犯罪嫌疑人的調查範圍縮小。犯罪現場留下的痕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他的作案動機,兇手殺死這四人的動機是什麼?四名死者身上攜帶的現金、銀行卡都在,基本排除了因財起殺心的可能,就剩下情殺和仇殺了。”我說。

王長樂說:“兇手也許跟這四人都有過節,我們是不是可以從四名死者生前的仇人身上入手,挨個排查?”

“是的。”我說,“我們下一步的重點是調查四名死者的社會關係,以及最後一次見到他們的人。長樂,你這幾天抽空去電信公司打印出他們七月份到八月12日前的通話記錄,重點要找出和他們最後幾個通話號碼。”

大家討論了一會,發現案情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相象,於是大家都沉默了。

司馬衝說:“下面我們進行一下具體分工。任命雷振爲組長,由他負責,組員分別是王長樂、餘秋、肖默、趙常青和寧肯,你們五人有什麼事都向他彙報。”

司馬衝逐個看了看工作組的四人,沒有人有異議,他接着說“從今天開始,希望你們把主要精力都投到這個案子中來,儘早破案。案件造成的影響非常壞,外界的羣衆說什麼的都有,我不希望重蹈去年那宗4.25兇殺案的覆轍……”

司馬衝突然欲言雙止,下意識地看看了看我,然後接着說:“不要再讓羣衆對我們失望了。我們要爭取儘早破案。這起案件驚動了市長,市委市政府有關同志來電問過此案。”

我鄭重地點點頭,看着司馬衝的雙眸爍爍閃光,我轉向法醫肖北:“肖醫生,你那邊的屍檢報告要抓點緊。”

“沒問題,明天就能出結果。”肖北說,這是個有着二十年屍檢工作的中年男子,在刑警大隊工作了十年,參與偵破了十來起重大要案。

“現場,現場,還是現場!”司馬衝總結性地說,他是個有着二十五年偵破經驗的老刑警,古桐市多起大案要案的偵破均出自他之手。

司馬衝說:“一般的刑事案件得以偵破都是藉助於細緻地研究案發現場,現場能看出很多問題來,兇手除非不做案,只要做了案就一定會留下痕跡,這就叫做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但是本案有些特殊,現場被破壞太嚴重了,這也是兇手希望達到的目的,正像剛纔雷隊說的,該兇手是一個具有一定的反偵察能力之人,也是個智慧型罪犯,我們要有思想準備,對付這樣的人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司馬衝的話讓大家都感到肩上的擔心沉甸甸的。

屍檢報告在發現墜車四天後終於出來了。他們的死亡時間確定爲8月11日18:30至19:00之間。

屍檢報告最大的收穫竟然是四名死者體內都存留着一種快速致人昏迷的迷藥成份“安非”,且他們體內迷藥的劑量幾乎一致。

姚罌的屍檢報告顯示:她的處女膜並未破裂。這讓我等人感到很費解,這跟田揚所描述的姚罌男朋友有一打的說法似乎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對於四人全喝過加了迷藥的水這個驚人發現,我馬上想到那些怡寶牌的飲用水空瓶以及八瓶沒開啓的水。

我立刻讓肖北拿八瓶水去化驗,並把四個空瓶拿出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瓶身,終於在四個空瓶的瓶底上都發現了一個細小的針孔。

果然不出所料,八瓶水裡也都檢測出“安非”的迷藥成分。

調查小組決定召開第二次案情討論會,餘秋和肖默加班趕出了案情的幻燈片等展示資料。

第二天,案情討論會正常召開。

看着幻燈片,我首先發言:“屍檢報告顯示,四名死者體內都含有目前世界上最快致人昏迷的成分爲“安非”的迷藥。我們前天會議上假定了蓄意謀殺已成定論。四個空瓶說明他們四人都喝了帶迷藥的水,我們昨天也假設過馬寅明是兇手,但他也喝了礦泉水,如果他是兇手他喝下礦泉水後怎麼實施謀殺?那麼只能說他並不是兇手,而且兇手絕對不在這四人之中。”

王長樂說:“我同意雷隊的說法,從他們體內均有同等劑量的迷藥看來,可以肯定,這起謀殺是預謀已久的。而給他們下迷藥的人很可能就是兇手,不是兇手至少應該是同夥。”

肖默說:“我覺得兇手之所以給他們四人吃迷藥就是爲了能讓自己脫身並實施謀殺計劃。”

我點點頭,望向別的同事:“你們都談談自己的想法。”

趙常青說:“我覺得那箱水的來源很有問題,我們如果能夠追查到水的來源,就能找到兇手。”

我讚許地看着寧肯:“對,這是一個目前看來較簡便快捷的渠道。買水並帶水上車的人嫌疑最大,他也很可能是直接實施謀殺之人。”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