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張沐遲遲不能入睡,腦子裡一直想着今天宋大人說的話。他本就是無所事事,他也知道自己手藝不精,可雕刻這件事是當下他全部的寄託。考試中舉當朝爲官本是他的夢想,可努力過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走這條路,原本這條路是他從小給他的爹媽以驕傲的路,現已是讓他的父母家人失望的路。去跟匠人做學徒學一門手藝,他沒興趣。去做工、做夥計、做雜役,他又不想。幸得會一點雕刻,就連這最後的心理慰藉,今天也被一語戳碎。天亮後他要做什麼,去跟父親回鄉種花,做一名賣花郎?走街串巷,沿街叫賣?他不敢再想下去,因爲本意他不想,可是沒有辦法。他不能在這樣一直這樣下去,自己家並不是豪門富戶,自己的父母終日的辛勞他也看在眼裡。
夜已深至,張沐做了一個噩夢。青縣的醉仙巷是青縣有錢人消遣娛樂的場所。燈紅酒綠,豔歌笙笙。濃妝豔抹的女子在二樓翹首以盼,不住的往樓下張望,搔首弄姿,極盡妖媚。而這花柳巷也正是賣花郎常來的地方,這裡的女子正需要各色的鮮花來妝點自己。說不定遇上一位富少公子哥爲了搏美人一笑,會包下花籃裡全部的花,還會給不少賞錢。夢裡也是夜裡,過了子時,一賣花郎在花柳巷裡大聲叫賣着,張沐在後面默默的跟着他。來回溜了好幾圈,也沒見得有青樓女子來購買鮮花,也沒見有公子哥來包下整個花籃,這時賣花郎回頭看到了一直尾隨他的張沐。賣花郎神情慌張,忙把手伸進花籃裡,道:“你是誰,你要幹什麼?”張沐神情冷漠:“跟着你。”賣花郎更緊張了,天上有朵雲,這時正好遮住了天際皓月,巷裡深的看不見人。而他聽見張沐在笑,那種冷到骨子裡的笑。賣花郎從花籃裡抽出一把刻刀,將花籃扔到地上,彷彿遇到煞星一般,大叫道:“你跟着我幹什麼,你要幹什麼,別過來!別過來!”張沐的聲音彷彿就在耳朵,又好像在很遠:“我要跟着你啊!”雲散月明,張沐就站在賣花郎身邊,輕聲道:“扎。”說罷解開了胸口的衣服,皮膚在月下顯得慘白慘白。賣花郎手在抖,聲音也開始顫抖:“你到底是誰,你到底要幹什麼。”張沐面露猙獰,猙獰的臉色在月下更爲瘮人,賣花郎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手,發瘋的戳向張沐的胸口。
賣花郎好像使盡了全部力氣,癱坐在地上,而張沐還站在他對面。胸口只有有幾道劃痕,不見血跡。張沐問道:“扎完了?這下該輪到我了?”。張沐突然一把扼住他的脖子,生生從地上抓了起來。賣花郎還在掙扎,不停的拍打張沐的手臂、肩膀。張沐並沒有要停下的意思,只是加重了手上裡力氣,張沐一直盯着賣花郎的眼睛,放聲大笑。賣花郎停止了掙扎,氣絕於張沐之手。張沐撿起一朵豔紅的罌粟花,聞了聞,放在外衣的口袋裡。轉身消失在夜裡。月光照在賣花郎的臉上,赫然是一張慘白的張沐的臉。
天已大亮,張沐驚醒。夢裡是他殺了賣花郎還是他殺了他自己,不得而知,他只記得那朵鮮豔的罌粟花。張謙已經正在廚房跟大江準備今天的菜餚。他特意買了幾斤肥蟹,正在親手醃製,張謙的老母親最喜這一口,李氏正在烙胡餅。張沐呆坐了一會,起身穿衣,今天要跟父親回鄉,看看閒田,找幾個善養花的能手,待立春一過,就要開始種養花了。穿好衣服,準備出臥房去大堂時,張沐在自己外衣口袋裡摸到了昨日被宋大人嫌棄的小豬木雕。
李氏給張沐準備了胡餅和辣湯,吃完就要跟隨張謙回鄉了。小江包好新作的蟹子,又包上了幾斤肥牛肉,提上幾斤大酒,放在板車上。張謙囑咐了李氏幾句,就拉着張沐趕着黃牛板車回鄉去了。父子二人坐在板車上,老黃牛慢悠悠的拉着車。日時正值初春,還有些許寒意,天地萬物還沒有復甦。從青縣到鄉里的這條官道平坦寬闊,道路兩邊的柳樹還沒有冒出新芽,料峭的春風吹拂這萬物,待到立春之時,這萬事萬物就應該醒了,等待而來的是一片生機,新的開始。張謙看着身邊的張沐,道:“賣花郎這活計,我猜測你應該不喜歡。我自己也考慮過,我的意思是,咱們先當做一回營生做做,畢竟宋大人比我們有見識。你若是喜歡,咱們就繼續做。假如說不喜歡,我在幫你想別的出路。”張沐點頭道:“也是我太沒用了。”張謙面有歉色:“哪有的話,還有昨天那宋大人的話,你不必掛懷。你的娘跟奶奶都是很喜歡你的木雕,別扔下。”張沐低頭不語,點了點頭,眼角有些苦澀。父子之間的話本來就是不多的,張沐懂父親的意思,他也知道這個男人所考慮的每一步都是爲了自己好。
李老爺子和老伴見兒子孫子回家,甚是高興。日至午時,張謙帶的肥牛肉跟蟹子,還有二斤大酒,準備跟老爺子喝上幾杯。老爺子又讓丫鬟做了幾道小菜,湊夠兩葷兩素,也算是小家宴。張謙跟老爺子說了下昨日宋大人給張沐提點的賣花郎活計。老爺子聽罷思忖良久,讓老伴又拿出了一個小杯,給張沐倒上了一杯酒。老爺子尤其敬重讀書人,而宋大人又是在京都汴梁爲官六載的學士,眼界自然是比他們這種鄉村小民要開闊的多,他雖說不能預見賣花這一門活計以後可以做到什麼樣子,他還是選擇相信宋大人的建議。老爺子舉杯,甚是開心道:“不管這條路,能走到什麼樣子,最起碼是一位有見識有學識的人給指點的,張沐啊,這是個機會,好好把握。”張沐點頭,也飲盡了杯中酒,有點苦澀。
張謙留張沐在鄉里,並囑託其父親在十里八鄉找尋種花懂花的行家裡手,待到立春時節,就要張羅準備種植。他回縣後,便會拖人打聽時興的、各色女子喜歡的、甚至青樓女子喜歡的花,多種植些合他們口味的花,好讓張沐這門生意做起來順利些。張謙回城前,託他的幾位童時好友,麻煩其打理下他的那兩處閒田,並送上城裡的大酒數斤,肥牛數斤。一切安排妥當後,便拜別老父母,回青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