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頓西南二十里,布米山區谷地。
唐塔洛斯躺在自己的行軍營帳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由於伊斯塔以及約書亞等人的積極促成,父親終於在兩個月前,正式登極,成爲了迦南帝國的皇帝。唐塔洛斯雖然本身對凱達伊帝國並沒有多少好感,但在叛國這件事情上,他口上不說,但心中卻是有幾分反對的。
對於伊斯塔的做法以及約書亞對父親的勸諫之辭,唐塔洛斯頗是不以爲然。從那一刻起,他突然意識到,伊斯塔已經不再是之前自己認識的那個小男孩了,那個時而靦腆又時而調皮、需要別人呵護卻又常常反過來取笑別人的小弟弟已經不見了。
回憶往昔,唐塔洛斯從來沒有像此時這般,如此強烈地渴望重新回到童年——在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裡,有一個黑髮男孩和他承諾,作一輩子的兄弟!
可是,他們這對所謂的“兄弟”,又有多少年不曾見過面啊?六年?還是七年?
唐塔洛斯不願細想,那年從月灣鎮回來,他就再也沒見過伊斯塔。從約書亞口中知道,伊斯塔當天下午就悄悄自己跑回來了,正巧趕上西雅圖公國派人來接他。伊斯塔只好急匆匆而去。在西雅圖,他的親生父親患病在牀,正熱切等待着這個兒子的迴歸。
唐塔洛斯以爲這個小弟弟回家後,會給自己寫信,他日夜期盼,等來的,卻唯有失望。
一個月前,當他們再次見面的時候,卻已然面目全非!彼此間的陌生如同一道無形的冰冷巨牆,無情地阻擋在那裡,冷凍了他們昔日的親密,也凍寒了唐塔洛斯的心。
一個月前,剛剛坐皇位不到一個月的父親終於作下決定,一道聖旨,北伐開始。
早已經在雙河集結待命的三公國聯軍,從米典亞要塞出發,渡江北上,正面直奔七巖公國。這隻聯軍共有五個重裝步兵團、三個輕步兵團、重騎士團與輕騎兵團各三,以及一個工兵團。統計步兵12000人,騎兵9000人,工兵1500人。由身爲皇位第一繼承人的約書亞主動請纓,作爲主帥,托勒梅與塞魯卡斯兩人爲副將輔之。
而昆圖斯則率領4500輕步兵,9000騎兵從帝都迦南城悄然出發,順着蘇美爾河一路北上,在邊境處渡河而西,一頭扎入荒無人煙的橫斷山脈地區。沿着崎嶇的谷底山路繼續西行,潛入七巖公國西南部的山地。
這是唐塔洛斯第一次從軍出戰,一路來的窮山惡水讓他充分體驗到了作爲軍人的不易——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存、隱匿行跡、並保持行軍進程,需要的又何止只是強健的體魄?
殘酷的環境能夠檢驗一個人的意志是否足夠堅韌。
讓唐塔洛斯十分懊惱的是,這次出征的士兵們的素質明顯達不到周圍環境對其的要求。從出發到現在,一直都有人掉隊又或者直接充當了逃兵。兩天前,當他們在布米穀地駐紮下來時,所剩步兵已經不足3000,而騎兵稍好,還有8000多人。
這或許也和他們的身份有關。這些步兵多爲平民,沒什麼身份,隨軍出戰不但沒有什麼俸祿,還要自帶武器裝備。他們參軍的目的只是爲了勝利時能夠“搶劫”點財物以及得到些獎賞。逃兵對他們而言,影響不大。而騎兵們則不同,他們大多爲貴族子弟,一旦成了逃兵,失去的東西會讓他們承受不起的。
唐塔洛斯越想心情越不好,他起身出帳,在夜色清冷中來到昆圖斯的主帳。
“三皇子殿下!”帥帳外侍立的衛兵見到唐塔洛斯,連忙就地跪下施禮。
“說過說少次了,我不喜歡這個稱呼,再說這是在軍中,以職務相稱就是。我只是個副將!”唐塔洛斯對皇子殿下的身份一直都沒有好感,他寧願自己是個將軍。
帳中,昆圖斯正在燈下假寐,聽見唐塔洛斯進來,連忙起身相迎。唐塔洛斯看着他一臉的緊張模樣,知道說什麼他也不會改了,索性直接無視。
“約書亞那邊有什麼消息來麼?”唐塔洛斯對皇子身份的唯一好感,就來自於這裡——他可是毫無顧及地問頂頭上司一些問題,並且一定能得到滿意的答覆。
“喏,這是今天信鷂帶來的,”昆圖斯說着,從簡易的行軍桌上拿起一張紙條,“大皇子殿下已經在拖雷頓的東面駐紮七天了,可羅德斯特依舊龜縮城中,拒不出戰!”
“七巖的援軍方面呢?”唐塔洛斯看完紙條,深吟道。此刻在他的臉上竟再也看不到兒時的那種憨蠻,有的只是沉靜。
“毫無動靜。”
“元帥大人,你怎麼看?”唐塔洛斯疑問。
昆圖斯有點誠惶誠恐,低頭微微深吟,道:“情況有點不對。羅德斯特不出戰,這還好理解,或許他是爲了等待援軍,但巖盔城方面卻絲毫沒有增援的動向,這就有點……”
“嗯,確實。難道這裡面出現了什麼差錯?”
“我也曾懷疑是我們的行蹤已經暴露,但細想又覺得不可能。我們的行軍路線全部都是人跡罕止之地,七巖的‘眼睛’根本估計不到這裡。再者,我也十分相信尼洛的能力,他的手下都是盜賊工會的高手,任何斥候也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的!”
“但他終究還是讓我們遇上了一次七巖的斥候。”唐塔洛斯輕聲說着,“一次或許就足夠讓人有所警戒了!”
“尼洛處理的很乾淨!”
“如果,您的斥候一去之後音訊全無,長時間不見返回,您就不懷疑嗎?”
“呃……”
正在昆圖斯不知道如何回答之際,一陣急促地馬蹄聲突然響起,打斷了他的尷尬,卻也驚起了他的冷汗。
“噗——”一隻火箭掛在了營帳的布頂上,火舌吞吐,映紅了兩個人的臉……
“你的尼洛或許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能幹!”唐塔洛斯一邊往外奔,一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