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龍之國度 > 龍之國度 > 

章六 鐵色巖盔

章六 鐵色巖盔

馬車在帝國公路上奔馳,畫面是一成不變的一往直前。唯一變換的是——光與暗的交替,日與月的輪轉。

經過了五天的顛簸、煎熬、擁擠,呃——還有“李白哥哥”口中的所謂溫暖,伊斯塔等人所乘坐的馬車,終於在一個薄霧輕寒、天色微泛魚肚白的清晨,來到了巖盔城的城門外。馬車一停,幾人都迫不及待地跳下馬車,藍儂更是差點因腿麻而跌倒在地。如果沒有西摩在一邊及時伸手攙扶的話,估計“差點”兩字就可以省略不用了。

只有阿姆斯壯坐在車裡,完全沒有動換的意思,而事實上,他本人是非常非常想離開這個憋屈的小地方的——即便是再強壯的人,也有痠軟無力的時候啊!

城門還沒有開,外面的大道上已經排出一條不短的隊伍來。在清新溼潤的空氣裡,伊斯塔長長地做了幾個深呼吸。涼意沁人,頓時讓他精神了許多。他往前走了幾步,擡眼望向朦朧晨霧籠罩下的雄偉城牆。

青灰色岩石由於霧氣的浸染,表面已經溼潤,看上隱隱有着微弱的光澤,仿若黑鐵。厚實的牆體上極爲規律地分佈着一些長形方孔,一眼望去如同盔帽上鑲嵌的鏨釘。而高高的城牆之上則是巨齒般的城垛,每個城垛上面又蹲了一尊黑石雕塑,石像造型各式各樣,但主題卻都一樣——那就是憤怒中的公牛!

憤怒的公牛奔騰於鐵色巖盔之上,這就是蘭伯堅尼家族的家徽!

巖盔城,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達西亞王朝時代,息鷹堡即爲它的前身。一直以來,它都是以軍事重鎮的身態出現在歷史的紙頁筆間。兩百年前,當弗魯西奧•蘭伯堅尼將軍領軍東征到此時,便立馬喜歡上了這個地方。於是,在之後的帝國青史上,它又以“巖盔城”這個名號、七巖公國國都這個身份,留下身影,並一直活躍到現在,或許還有未來。

蘭伯堅尼家族從來不缺乏激情與想象力,再加上弗魯西奧•蘭伯堅尼本人原本就偏愛具有異域風情的建築格調,於是巖盔城在重建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走上了完全不同於帝國其他城市的建築路子。

正如其名,整個巖盔城就是一個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巨大的牛角盔,圓形的城牆就是它的盔帽,而東西兩邊城牆上聳立的尖形瞭望塔,則是那一對怒刺蒼穹的牛角。

整個牆體下寬上窄,造出了一個平滑的弧度。但即便如此,上面最窄處的頂部甬道,依舊足以讓四位騎士寬鬆地齊頭並騎而行。其規模之浩大,歎爲觀止!

那是種異樣的美感,是粗獷野蠻和細膩優雅的完美結合,是鐵血戰爭和建築藝術深層交融的產物!

“第一次見到它時,我就曾被震撼,現在見到,依然還是震撼!讓一個爲戰爭而存在的軍事城堡擁有了其藝術價值,或許,也只有蘭伯堅尼家族才能做到吧!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家族啊!”李•拜伊走到伊斯塔的身邊,感嘆道。

“伊塔里亞、希底拉、凱達伊與古代達西亞,四種建築風格的夾雜融合,造就了它的不朽。”伊斯塔雙眼不離巖盔,幽然輕語。

“哦?沒想到你竟然對建築有過研究!”李•拜伊驟然興奮,他突然發現在自己的身邊竟然潛伏着一個“準”知己。

於是,兩人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建築來,開始伊斯塔還只是淡然回答個一兩句,到後來,兩人越聊話題越多,伊斯塔的心也漸漸熱絡起來,也說的越來越多了。

其他幾個人一臉茫然兼無奈地看着兩個人互噴,卻聽不懂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麼。“好無聊啊!”艾黎亞打着哈欠對其他幾個也在打哈欠的隊友說。

“城門開咯!”眼尖的艾黎亞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後,終於看到了曙光。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李•拜伊感慨,伊斯塔點頭同意。其他的隊友們齊唰唰地瞥給他們兩人無數白眼,鋪天蓋地,遮雲蔽日。

輕鬆地通過了城門守衛的盤查,一行人在熟悉此地路況的李•拜伊的帶領下,直奔俑兵工會而去。

由於是大清早,工會大廳裡的人並不算多,伊斯塔以隊長的身份在工會的俑兵團隊備案處註冊並備案了自己小隊的資料,這代表着,“緋紅之愛”小隊從此時起,在七巖公國境內已經屬於官方承認的正式組織了。

整個過程都是比較順利的,至少在沒有出現關於隊徽的爭執之前,可以這麼說。

當備案處的那個小老頭問起需不需要同時把隊徽也註冊一下的時候,艾黎亞興奮地跳出來表示同意,並且幾乎是下意識地把目光瞄向了“緋紅之愛”的吉祥物——伽羅的身上。是的,艾黎亞一直都近乎頑固地堅持着伽羅作爲小隊吉祥物的想法。

伽羅本能地予以反對。

於是大家衆說紛紜,除伊斯塔和李•拜伊沒加入討論外,其他五個人竟然有不下於十二種的不同想法……

解決這類爭執的方法有很多種,少數服從多數、高壓手段消除異己、退而求其次,又或者直接從根源解決,撤銷引起爭執的提案。

但顯然,這些方法在此時,都起不到消除問題的作用。最後,還是李•拜伊被他們的爭吵弄煩了,他大喊一聲:

“你們抽籤決定吧!”

如此這般,隊徽才終於決定下來,那是墨蘭索的想法——緋紅色的、用古荷安語寫出的“愛”字。

古荷安語是“翡翠之主”的牧師們才學習的一種語言,傳說是“翡翠之主”爲了傳“翡翠聖典”予人類,才創造的文字。那本神賜的聖典,也就是這世界上的第一部“翡翠聖典”,現今就供奉於帝國首都君臨城的“聖典大教堂”中。之後流傳於民間的“聖典”則是各種不同語言的翻譯本而已。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