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祁銘告訴了翩然和驚鴻那些讀書的事後,便暗自打算盡力稟告皇上,希望能爲這兩個天賦奇才的孩子創造個好的讀書學習的環境,想暗中幫着他們能進靜書閣和皇子一起研讀鍛鍊,雖然皇子四歲方入學,他們此刻剛滿三歲,但魏祁銘覺得他們的文采與自己相比都有過之而不及,說出去也許沒人信,可確實是事實,只是他答應了不告訴旁人而已,包括安王爺和王妃。
暗自拿定了主意,魏祁銘這日離開王府後就進宮求見了皇上,將這件事仔細的告訴了皇上,懇請皇上能允許他們兩人破例入學。畢竟皇上在安親王這一族中破例可是不少了。
皇帝聽得此事後,自然允諾,別說魏祁銘如此恭請了,自己本就打算等他們四歲了就讓入宮與皇子共習,如今不過提早一年而已,那翩然滿月就能言語,可不是也是大大提早,於是也滿懷希翼的應下此事,期望可以把這兩個孩子塑造成涼國日後的棟樑。
次日,一道聖旨宣入安親王府,言:即日起許安親王世子與雪舞公主入靜書閣習之。
一旨宣完,衆人自是先領旨謝恩,待與來宣旨的公公客套完後,安王爺和王妃喜滋滋的瞧着捧着聖旨的一雙兒女,一併吩咐着下人準備些明日前去讀書的物事,翩然撇着小嘴心裡滿是鬱悶,驚鴻倒還好,一臉平靜的看不出什麼。
因爲師傅在卯時(5—7時)就開始教課,王妃和王爺商量了後還是決定讓他們兩個寅時(3—5時)初和王爺一起起牀,卯時一到,宮門就開,安親王也得去上早朝,平時翩然他們起的晚,安王爺走的時候都還在夢中,現在方纔知道,原來不光學生辛苦,這當個官也挺不容易的,也必須得半夜起來往皇宮趕,一般都得在宮門開前就到正門,等開宮門了再去議事廳等皇帝來上早朝,而皇帝一般是在辰時(早上7—9時)剛到時開始朝會。這坐在第一把椅子上就是比旁人好,雖然起的也夠早,但起碼不用半夜摸黑起,難怪這麼多人都眼盯了那把椅子,從古到今前仆後繼的往上攀登,無怪忽人也。
翩然和驚鴻爲了能按時起來,這日戌時方纔(晚上7—9時)就早早的睡下了。
一清早,不對,是大半夜時,翩然和驚鴻就被服侍起居的幾個婢子奴才推推攘攘的喊了起來,驚鴻從前工作起來歷來是精神抖擻,起來早點倒也問題不大,畢竟是爲了“前途”着想嘛。可苦了翩然,因爲以前每日在家本就沒多少事,常常看書看到很晚,起牀也向來自然醒,到了這裡也終日的好吃好睡,不知不覺的自己還真的小孩子了起來,天性始然嘛,所以這會閉了眼睛讓人爲自己打理,迷迷糊糊的被驚鴻拽着到了前廳。
王爺早已起了收拾妥當了,稍微用過早飯,見翩然沒什麼胃口,也就沒多勸,趕好時辰,坐上預備好的車駕往皇宮趕去。快到正門時安親王先下了車駕,讓小廝趕車去西門那送小世子和公主讀書,囑咐完就自己前去待朝了。
翩然和驚鴻隨後也被送到了西門,兩人各有一個小廝一個小婢,到了門口,皇帝安排了個小太監正着等他們,驚鴻便讓家僕把車駕趕回正門附近等王爺下朝,倆人自己隨着迎在西門的小太監往靜書閣走去。
路上驚鴻問了下那小太監一些情況,得知除了他們外,如今靜書閣裡還有三個皇子讀書,大皇子魏灝楠現年八歲,二皇子魏灝哲和三皇子魏灝誠都是四歲也纔剛剛入學,大皇子魏灝楠是皇后所出,皇后的孃家是京中都統府第,二皇子魏灝哲是宸妃所生,宸妃前年還得一女,宸妃的家世在宮裡幾個位高的妃嬪中算是低的,其父是督洲府尹從三品的官員,三皇子魏灝誠是皇貴妃所生,這皇貴妃說起來和安親王家也有些親戚關係,是上官容月的二兄之女。孝帝並非貪戀美色之人,後宮中得寵的並不多,只聽聞年前孝帝對新晉的玉嬪較爲寵愛,這玉嬪之父乃是右丞相兼樞密使之女,年前剛滿十五就被送進了宮,據說是頗得寵愛。孝帝另外還有兩個女兒都是幾個嬪所生,後宮中數的上的在寵妃子總共不到十人,在這太平年間的帝王后宮中算是少的了。
驚鴻邊尋思這些以前聽那些丫頭奴才們的宮中傳言,邊時不時向那小太監問幾句話,不一會就到了靜書閣前了。
靜書閣名爲閣,實際上也算是一處大院,拱門硃紅,上有一金色匾額,書寫着“靜書閣”二字,沿着從門口鋪着的碎石路往內走去,院內遍種青竹,倒也是鬱鬱蔥蔥,隱約掩着其中的幾張小石桌椅,近處左邊是一排兩層的閣樓,右邊是一敞開的大屋,據小太監告之,那左邊的乃是中午偶爾休憩方便和皇子作業的地方,右邊的是靜書閣的藏書館,除了皇上的御書房外,這裡的書籍是宮中最多的地方了,比起御書房也就少寫善本獨本的珍藏之做,書類科目也算是非常詳盡完全的了,但規矩上是不能帶出靜書閣外閱讀的。
往前沿着藏書館直走上二十來米,就到了老師教習讀書的地方,此時已過了寒冬,天色這會開始變亮了,隱隱發白,驚鴻拉着翩然悄聲走入室內,翩然早已清醒了過來,好奇的打量着四下。
剛走進去,只見屋裡整整齊齊的擺着約莫十來張木製小几,小几長約兩米,寬近一米,上面擺放着筆墨紙硯和一些書籍,這小几就是書案了,書案的後側各自放置着矮矮寬寬的一方小凳,四四方方,長寬有餘,但非常矮小,正好配那小几,一般個子小點的少年坐上去剛好,若是身材高大一些的男子恐怕坐起來就屈的慌了。
往前是一張略微大些的書案,想來應是老師教學所用的書案了,上面厚厚摞摞的擺放了兩堆書在右上角,左上角同樣有文房四寶,書案上平鋪攤開着幾張大的紙張絹帛。
整個屋子裡窗戶比一般房子要多許多,而且長寬也要多上一些,光線倒是十分充裕,地面上非常乾淨,以素色爲主色調,四周的牆面並沒有過多的裝飾,僅在東面的牆上掛着一副月下荷花圖,屋子的四個角附近各自有一些蘭花盆栽。總的一眼看來,甚是清雅,靜書二字,倒也名出有實。
最讓翩然好奇的是那些書案的左前方,這會站立着五個高低不齊的男孩,年齡約莫在六到十歲之間,穿着同樣的青色小長衫,頭上梳着和驚鴻類似的小鬏,鬢角和腦後的頭髮垂下,但沒有束額的玉帶,只是用半指寬的布條綁了一下,布條後面垂下略短與腦後披散頭髮的大致長度。這些看穿着肯定不是小太監,也不會是皇子,不知道是做什麼的。
幾人見他們進來,齊齊的微微俯身作了一揖,喊道:“見過雪舞公主,安親王世子。”
翩然倒是被這齊聲聲的聲音嚇的哆嗦了一下,驚鴻會意的衝她安撫一笑,然後轉向那幾人,回了一禮,然後也有些疑惑的問:“請問,你們是?”
其中一個稍微大點的略向前一小步說:“我等是陪讀侍下。臣下乃禮部侍郎之子,張子鳴。”
接着幾個人順次介紹了自己的名字,那個張子鳴大概十歲,最瘦的那個大約八歲的是京城督統的孫子柳傑,另外那個八歲樣子的是工部侍郎的兒子凌望,最小的也是最矮的大概六歲多的是右相的小兒子玉可梵,還有個差不多六七歲的是上官仁御史大人也就是上官容月的兄長的長孫上官耀弘,他父親如今是從侍郎,翩然他們算起來倒是他的姑姑叔叔了。
翩然在這裡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當知道這裡有個按理要喊自己堂姑的人時,不由得有些好笑,衝他們尷尬的笑了笑,徑自找了個座位坐了下來,心裡計劃着明天可以起的晚些,今天來讀書的正式學生中,他們可是第一個來的。
驚鴻聽張子鳴說了他們幾個陪讀的任務,就是站在皇子身邊一起聽讀,只不過皇子坐着他們站着,還要幫着研磨拿書,雖然看起來是書童的活,但是能進得靜書閣陪讀無論對於自己的知識長進還是家裡父輩而言,都是一種恩寵,是榮耀之至的事,也只有象這些京中高官的兒子纔有機會被挑選,還要選他們中同齡人裡的出衆之人才能來當陪讀。本來就三個陪讀,因爲翩然和驚鴻的到來,昨天皇上又宣了上官耀弘和玉可梵今日進宮陪讀。
上官耀弘和玉可梵待驚鴻二人大概知曉他們的任務後,便請他們各選一人做爲陪讀。陪讀並不是一直不變的,爲了公平起見,三日就按次序一換,所以每個陪讀都有輪到各個皇子身邊的時候。
翩然聽得原來他們是和自己一起讀書的侍奉,也略略明白了些,有點象以前古時一個朝代時的“冼馬①”,她見玉可梵個頭最矮,六歲看起來和她差不多高,都將近一米卻未到一米,就選了玉可梵。
幾個陪讀來之前都被家裡人好好的教育過,這些官宦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接受很多教育,尤其禮法方面更是注重,所以並不敢多言,都規規矩矩的站好,等着其他皇子和老師的到來。
正所謂:“百轉千迴路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一會,三皇子魏灝誠先到了,翩然和驚鴻擡手一揖,驚鴻道:“驚鴻見過殿下。”魏灝誠也回了一禮,好奇的打量着這倆個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人兒,他知道自己父皇特批了兩人和他們共同讀書,自己也方纔入學不久,得知多了夥伴,心裡很是歡喜,而且聽自己母妃告誡自己說這兩人雖然不是皇子,但身份特殊,讓他要尊之敬之,似乎好象自己母妃算來還是他們的表姐呢。
這會見到了,更是新奇不已的看着他倆,只見那倆人個頭差不多都四尺①(90多釐米)有餘,一着白色長衫,下面半露錦邊墨襪,厚底青靴,腰間束有一掌寬窄的深藍腰帶,掛着一枚玉佩,下垂微淺的藍色絲絛,頭髮用同色絲帶束一小鬏,絲帶同腦後黑髮垂至近肩,額間窄窄的齊眉而上勒了一道一指寬的金絲所編嵌白玉的髮帶。另外那個倚坐在小塌墊上的女孩上身穿着粉色寬袖上衣,袖寬至手腕之上,露出裡面月白色窄袖,邊上繡有桃色花邊,衣長至膝,在腰間用一條白色鏤花的束腰不鬆不緊的纏繞了一圈,也掛着一枚玉佩,配着堇色絲絛垂下,下身着一月白長裙,隱約可以瞥見裙下穿着的那雙粉色繡鞋。
倆人臉龐乍一看似乎一模一樣,皮膚宛入白玉,臉頰微微透出些許淡粉,鼻樑挺直中不失嬌俏,任憑宮中多少漂亮的孩兒,都似不及他們的面貌。
再細一看,安親王世子目若朗星,小小年紀卻透露出一股剛毅之採,眉略粗重與翩然,顯得美麗之中不失男兒本色。而那翩然看起來更是天生柔媚之色,讓人一見就不得不心生愛憐,兩抹柳煙眉淡淡彎彎的恰到好處,明眸善睞,烏珠顧盼,真道是如那《詩經》所言:“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看的魏灝誠呆了一呆,愣是捨不得移開眼來,就那麼呆呆的看着翩然出神。
翩然也好奇的打量了下這個剛進門的皇子,也是俊秀之人,與皇帝有幾分相似,穿的是皇子的特定衣杉,一身明黃,額間抹着簡單的玉帶,腰際拴了兩條玉絛縷兒,和驚鴻差不多一般高低,皮膚很是白皙,眼睛忽閃忽閃的甚是可愛,相比之下,雖然比不上驚鴻的樣貌,但也絕對是個可人兒。
驚鴻見那皇子瞅着翩然呆了起來,心裡好笑,便微微在邊上咳嗽一聲,魏灝誠方纔回過神來,臉騰的一下紅了。屋子裡幾位陪讀也都看到了這個場景,心中暗暗有些好笑之餘也感嘆自己方纔幸好剋制有素,沒有鬧出同樣的笑話。要知道翩然和驚鴻二人確實是有讓人目不暇接的樣貌啊。
魏灝誠回過神來倒有些不知所措,畢竟他可是真真正正的四歲小孩,讀書再多教育再高,孩兒心性也是難免,此刻倒是有點害羞。
翩然瞧着他的樣子不由的笑了出聲,眼睛彎彎挑的一雙月牙,更溢的那一雙秋水似乎真的要光彩四溢了,她好笑的看着魏灝誠問:“哎,你是幾皇子你還沒告訴我呢,你叫什麼名兒啊?”
魏灝誠傻傻的回道:“我是三殿下魏灝誠。你可以叫我哥哥的……”
翩然撲哧的又笑了出來,仰着腦袋,“你父皇我喊過哥哥,如今若喊你哥哥的話豈不是亂了禮制?”
魏灝誠使勁的眨了幾下眼睛,心裡不敢相信,但見到翩然的樣子又不免不信,正想着該怎麼接話的時候的,大皇子魏灝楠與二皇子魏灝哲一起走了進來。
大皇子魏灝楠穿的衣物也是皇家專署的明黃一身,不過他個頭是這些人裡最高的,約莫高出驚鴻一個半頭,大概有一米三左右的樣子。膚色微微比旁邊的人黑了不少,想來是長期戶外照曬的緣故,與孝帝有九分相象,倒象極了以前的小冉初次遇見子弘那時八歲的子弘的樣子。額間一抹雙龍奪珠樣式的玉帶,中間並不是通常少年所嵌的玉石,而以桂圓大小般的半顆珍珠替之。腰間繫着寬寬的金絲腰帶,嵌着數粒寶石,同樣以明黃色絲絛配懸着兩塊相串的美玉掛在腰際左側,緊挨着還掛了一個淺藍的小香囊。顯得華貴無比,一身流光溢彩,也是出衆的俊秀,比別人身子稍微壯一些。
二皇子魏灝哲和三皇子穿的差不多,只是額抹不同,僅用繡金絲嵌玉璞的束之,倒有些類似驚鴻的玉帶。腰間亦是兩垂絲絛,一爲深藍一爲淡青,各有一珠子串在上面。比三皇子略高兩指,可能是身體不好的緣故,顯得的臉色較爲蒼白卻也不失清麗之態。
大皇子魏灝楠和二皇子魏灝哲進來後,驚鴻先打手一揖道:“見過大殿下,二殿下。”三皇子也道:“灝誠見過兩位兄長。”
大皇子魏灝楠和二皇子魏灝哲一一各自的回了禮,卻見翩然還坐在那裡,兩人也略微有些驚豔的看着翩然,驚鴻上前扯了下翩然道:“還不快點起來見過三位殿下。”
翩然嘟了下嘴不情願的站起來,一頭霧水的看着衆人,因爲她名分上是皇帝親賜的公主,輩分上又似乎和皇上是一輩,而且平日她一直要麼喊着晉王的名字要麼就名字帶上哥哥的喊習慣了,如今是真不知道稱叫這幾位皇子爲什麼好了。便拉着小臉看向大皇子魏灝楠和二皇子魏灝哲道:“翩然見過兩位,你們的名字是什麼啊?”
大皇子魏灝楠和二皇子魏灝哲也有些愣,平日裡禮法學了不少,從沒人這麼問過他們,倒不知道怎麼回答好了,還是大皇子魏灝楠遲疑了一下先開口回答:“魏灝楠是也。”
二皇子魏灝哲:“我乃魏灝哲是也。”
翩然笑嘻嘻看向大皇子魏灝楠,說:“那我日後該如何稱呼你們呢?我小時候喊過你們父皇皇帝哥哥,如今初來宮中,不是很懂禮法,還望你們可以教之。不知道你們喊魏祁銘作什麼呢?”
大皇子心裡也是非常迷惑,又正是瞅着翩然驚歎她的樣貌,這又被一問,倒更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尷尬的笑了下說:“這個,待日後再議。容我稟之父皇,再轉告雪舞公主。”
“你們叫我翩然就是了,”翩然揮了揮手,“別雪舞公主雪舞公主的喊,也不覺得長,府裡的人和以前的卓先生都這麼叫我的。”
三個皇子互相看看後,用力的衝翩然點了下頭。
驚鴻在一邊笑吟吟的看着他們。
卯時已經到了,不一會,走進來一位五十來歲留着半長鬍須的男子,着一身深青色的長袍衫,頭上綰着髮髻,橫着插着一枚青玉簪子,看起來倒是面目慈祥和藹可親之人。此人正是大學士羅良禮,如今在這靜書閣中教習皇子的書文,他也是當世大儒歐陽絕的弟子。
翩然和驚鴻及那幾個陪讀都站着隨三位皇子象他一揖行禮,齊聲聲喊:“見過先生。”
那男子也捧手回禮,然後示意三和皇子和新來的兩人坐下,自己往前朝大書案走去。
並排的有兩張小几,翩然和驚鴻沒來之前他們三個人按大小坐的座位,二皇子和三皇子坐第一排,大皇子坐後面。見老師讓他們坐下,幾位皇子按之前位置坐了下去,驚鴻示意翩然坐去第二排,自己也隨之坐在翩然背後。
接着,那幾個陪讀按分好的次序一一分開站好立在每個坐下的人的左側,微微低頭等着老師開口。
待坐好後,羅良禮先略略掃視了一下底下的幾個孩子,他早前也聽聞過寧親王的這一雙兒女之名,今日一見,確實是玉雪玲瓏只貌,就是不知道究竟底子如何。既然皇帝特批他們三歲就入此學習,才學方面不必深究,光這一門恩寵也是讓朝中衆人暗自思量一二。所以雖然是與皇子一同教授,可靜書閣的這一衆老師對他們卻絕對不敢存有輕視怠慢之意。
羅良禮看向衆人道:“今日安親王世子與雪舞公主也來閣中進習,這文章進度或有不同,不知小侯爺與公主可否告之老朽你們曾讀過哪些書典?可曾拜過先生讀書?”
驚鴻答:“我與妹妹在王府略讀過一些書本,因我們年幼,父王還未請先生相授,素日乃憑父王與母妃教導一二。如今得蒙聖恩得以入靜書閣與諸位殿下共同習之,感恩不待。還請先生多多指點。”
羅良禮微微頷首,暗贊果然氣質天成,三歲之人就如此識得大體,言語之中字字妥善,確屬良才。又轉看翩然道:“二殿下與三殿下日前已習到《千字文》一則,《百家姓》與《三字經》已然授過,不知公主殿下可曾讀過這些書物。”
翩然點頭言是。
羅良禮回身坐直,向五個人都看了一圈說:“既然小侯爺與公主殿下也有讀過,那今日吾接昨日之講習,先從《千字文》續講之,今日該從‘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臨深履薄夙興溫凊’講起,請侍讀將諸位案前書本翻之對應習而。”
接着伴隨了紙張的摩擦聲羅良禮開始了這日的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