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這本《倫理學原理》至少要十年才能寫成麼?王劍平有一種感覺,司馬光拍秦仙傲馬屁已經拍到不要臉了。
“老夫認爲要十年,他秦公子給了纔多久?看到這本《倫理學原理》真的出世,老夫當時是很生氣,甚至有些失落的。”
“俗語慢工出細活。”
“秦公子即便再有才華,幾個月之內便拿出要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做到的事,可能麼?恐怕大家也不會相信。”
“因而我很失望,覺得這書可能看頭不多了。”
“可是他再一次給了老夫驚喜。”
“先不說先前我所期望的全部沒有落空,我重點想要說的是這本書在倫理學整體上的開創性。”
“所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盤古開天,鴻蒙初判,有陰陽二氣化生萬物,清者上升爲天,濁者下沉爲地,有陰陽纔有萬物生機,所以我們做學問的經常說孤陰不長,孤陽不生即這個道理,而在學問上,我們也一直在尋求各種陰陽。”
“伊川先生說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太極者,必有兩儀四象,最重陰陽。佛家修佛有兩個很有名的方式,一爲悟,或者說是頓悟,一爲修持,講究唸佛號,讀經文,修戒律,此即佛家之陰陽。道家追尋陰陽更不用說,我司馬光做爲一個儒者,也一直在追尋着其中的陰陽。”
“也曾一次次以爲找到了,當然那些找到的未必是錯的,只是陰陽也有大小,高低,內外之別。”
“而這一次看到了這本書。”
“九九成真,這本書共分八十一章,每一章少則萬字,多則十數萬,這很恐怖。你要知道他這本書只是單講一個倫理道德,並無其他,而孔夫子的書包羅萬象,可加起來纔多少字?《論語》博大精深。可不是是一萬五千九百字,不如他整本書的一章。”
“光從字數來講,太不合常理了。”
“因此我很懷疑,懷疑其中的水份,可一讀才發現。錯了,我想錯了。”
“這本不僅沒有摻水,反而含金量出奇的高。這本書雖然是用通俗語言寫就,可是字字珠璣,極富內涵,而且越往後越深奧,一次次將問題的研究推向更深區域,讓人讀來每每有新驚喜,新驚豔,新感動。這太瘋狂”
王劍平微微點頭。“想不到司馬光也有這感覺。”他王劍平讀《倫理學原理》也是一次次感到驚豔和驚喜。
“可能大家會說,照你這麼說來,這本書不是比孔夫子都要高明?”
“這裡老夫也強調一下,佛家禪宗非常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見佛,爲何不立文字?這裡面道道很多,但是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不能盡言,無論有多麼巧妙的文筆。即便如秦仙傲般妙筆,將思想置於紙上,也是會走樣的,而且這種走樣不是一點點。而是越深奧的道理走樣就越多。”
“所以三藏十二部,曹溪一句亡。”
“三千部經書,六祖惠能一句話就能說清,但是他說的是他的,不是你的。”
“就像秦仙傲這本《倫理學原理》,宏篇鉅著。我也可以以一詞而代之,即爲己利他,可是大家聽了這話,真懂了麼?”
王劍平眉微微一蹙。
“爲己利他?”
“真是這樣麼?難道整本書就這一個意思?”王劍平搖了搖頭,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理解司馬光的話。只見報上司馬光說道:
“經誦三千部,尚且說不明白。”
“然而聖賢是大慈悲者,他傳道,是要讓蒼生早脫苦難,總恨不得一句話說完,弟子立馬便能明瞭,轉身就能用上,挽救蒼生於水火。”
“因此聖賢傳道,講究以心傳心,即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方式一下打到弟子心裡去,一下子激發他,這是無奈的法子。”
“因着這種傳道方式,纔會有我儒家的各種經典。”
王劍平微微一顫,眼裡閃過明悟:“原來如此,原來我儒家的學說是這麼回事,難怪讀來每一句意蘊無窮,回味無窮,每每思索都似有觸動。”
“果然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王劍平感慨連往下看。
“儒家的經典,是用來給人悟道用的,讀他的書,弟子悟性很重要,悟性高者,往往一句話便能悟,而後一通百通。莫道登科易,有人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故而我們看到讀書人有些讀了一輩子書,依然難得精義,有人不過稚子幼齡,卻能高中狀元,其中道理便在如此。”
“秦仙傲悟了,所以他年不過二十,卻勝卻無數苦讀詩文百年者。”
“我儒家經典是用來給人頓悟的,我一直以爲此方式是最好的,也是最恰當的,因而並沒有想過其他,比如說,一些因運道不在,而無法領略書中微言大義,無法頓悟者該如何力求上進?是不是永遠這麼讀下去,以求有頓悟的一天。”
“我是這麼想的。”
“秦公子也看到了這一點,可他的方式與我不同,他認爲可以另謀他路,所以他寫了一本書《工具論》。”
“這部《工具論》對做學問的各種方式做了硬性規定,其主旨在於讓人做學問腳踏實地,一個一個腳印,夯實基礎,然後方能繼續。”
“此書一出,天下皆驚,我司馬光亦然。”
“此方法無疑對於力求上進,偏生頓悟無門者來說是極大的福音,可於天生便有靈氣,悟穎非凡之輩來說卻是災難,因爲他將人的思維給束縛了,侷限了,讓人用死方法去思索,治學。”
“死辦法,真說起來並非秦公子原創,上古時期百姓治學求生,即是用此方法,可因爲他的效率低下,阻礙天生聰疑之輩上進,故而被淘汰了,然而秦公子卻拿出來,我司馬光豈能不反對?韓絳孫固豈能不反對?”
“正因如此,纔有了後面的事情。”
“而這一次秦公子拋出《倫理學原理》,這是一部以《工具論》方式治出來的倫理學著作,我司馬光讀了後驚訝的發現,他居然還能不斷給我驚喜,和一次次的靈感觸發,我居然在倫理學上還能夠有更多的上進空間。”
“這很讓我驚訝,同時也讓我意識到了一點,用笨方法,死方法治學未必不可取,更明白爲何佛家講頓悟,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卻還要戒律法度修行方式,禪宗說不立文字,他的文字偏偏是佛家流派中最多的。”
“頓悟,與漸悟。”
“活方法學習,與下死功夫學習,一陰一陽,孤陰不長,孤陽不生,就如人的兩條腿,缺了哪一條都有問題。”
“我們先前的治學,太過偏重於頓悟,偏重於聰明人,卻少於關懷那些因運道,或者各種外面因素而一生也無法頓悟的人。”
“我們先前治學,功利心過重,總想走捷徑,想一語而讓弟子明白。”
“秦公子卻讓我醒悟過來,無論多麼悟性非凡的人,頓悟畢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畢竟人一生能有幾次頓頓便是極爲好運了,大多數時期聰明人也得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學習,去研究,去思索。”
“無疑。”
“秦公子以《工具論》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一條腳踏實地的治學道路,他雖然是用來幫助那些較笨的人的治學工具,然而於聰明人是否真的有阻礙,百害而無一利?大家應該明白了,而《倫理學原理》這本洋洋鉅著爲何如此多文字,爲何讀來如此複雜玄奧?其原因我想不用多說。”
王劍平再次點頭:“原來如此,一是用來給人悟道的,一是用來教人的。”
他繼續看:
“這麼說司馬先生是很推崇《倫理學原理》和《工具論》?”這是阿朱的詢問,而後
“這兩部書是開宗立派的經典,這是可以肯定的,但要在儒家傳統經典和他的書之間做一個選擇的話,我恰恰反對這兩部書,依然格外看重儒家經典學說。”
“大家一定很疑惑,你不是說秦公子的書與儒家經典爲一陰一陽,是平等的,怎麼現在又?我要說的是,雖然兩者看似平等,實質上差別大着呢,甚至秦公子所倡導方式遠遠不能與先賢的方式相提並論。”
“你看了《倫理學原理》就會明白一點,他講了這麼多,最後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讓你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這就像你跳進沼澤,越是掙扎,看似有效,其實陷得反而越深。”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是很容易的,因爲只要你勤奮就夠了,真正做學問卻是很難的,必須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秦公子的方式,是取巧,逆水行舟既然前進不了,不如瀟灑一笑,乾脆轉過身,往後劃棠,這樣確實每劃一棠都能看到船在飛行,都有成就,似乎只要我們這樣一棠棠劃下去,終究有劃到彼岸的那一天。”
“可是這種飛行是南轅北輒似的行走,你越用功,真實是離成功越遠,永遠也到達不了真正的彼岸。”
“我之所以認可秦公子,是因爲這種方式可以與儒家經典學說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讓頓悟者更明白自己的處境,而不是提倡他們往後去划船。”
王劍平眼睛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