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先前將秦仙傲高高捧起,說得如何強大無匹,舉世無雙,感情這個強大,這個舉世無雙是錯得舉世無雙,它的價值就是用來襯托儒家學說高大的小丑,他越強大,就越醜陋,便越能襯托出儒家的正確和光輝無比。
王劍平嘴張着,眼裡都是感嘆。
什麼是大宗師,什麼是真正的厲害人物,這就是能執掌一黨,當上一國之相的大人物,同樣是反擊,人家的反擊就是那麼讓人拍案叫好。
“陰陽陰陽,何謂真正的陰陽?就像黑夜與白天,沒有夜晚的黑暗,就襯托不出白天的光明,沒有餓過肚子的人,往往難以體會溫飽的幸福,學問之道亦是如此。”
“聖賢之道,我們一直以來都強調了正確,卻忽略了錯誤其實也是有價值的,秦公子用《工具論》,用《倫理學原理》提醒了我們……”
……
司馬光的這篇採訪稿在天下引起了廣泛的轟動影響。
要知道世人多愚昧,而北宋雖然是封建社會中經濟非常發達的朝代,可是普遍人們的生活還是很困苦艱難的,大多數就算有心想要去鑽研倫理學,也是有心無力,更何況真正對倫理學用心到骨子裡去的又有幾個?
司馬光的名聲是數十年積累起來的,瘦死的駱駝比馬肥,再加上司馬光是有名的君子,除了六歲那一次外,平生向不說謊,向來不做虧心事,道德上是完美無暇的。
道德上完美無暇。
學問上天下屬一屬二。
名氣上亦是少有人能比肩。
再加上學問之事,很多人自己心裡完全沒底,司馬光一出手,這評價就等於是權威。衆人一聽便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整個大宋無數城池,無數書院。普通百姓、士子階層都爭論起這篇採訪稿的觀點起來,而這大體分爲兩派。一是以普通百姓佔大多數的挺秦派,這一派論人數那是絕對佔據着巨大的優勢。
畢竟普通百姓們最信的是神仙國,儘管司馬光不認爲神仙國存在,可是老百姓有自己的堅信,對司馬光雖然也很佩服,可是更知道司馬光不是神,也未必比秦仙傲聰明。
而這一次《倫理學原理》雖然司馬光總是說是秦仙傲寫的書。
可老百姓絕對相信秦仙傲所說,是來自神仙國的書籍。神仙國的書籍,你司馬光說他走錯路了,這不是讓人笑掉大牙麼?
因此越是相信神仙國的人,就對司馬光所言嗤之以鼻。
當然,司馬光畢竟名氣太大,也不是沒人相信司馬光所言,只是普通百姓中,這樣的人畢竟太少了點,普通百姓大都挺秦。
士子階層則是反過來。
《倫理學原理》一出,士子階層是受衝擊最大的。
畢竟他們自小所學的就是倫理道德。信奉的就是儒家的三綱五常、仁義禮恕等等,如今一看《倫理學原理》才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在信奉一個錯誤的東西。
就好像一個認賊作父。認父爲賊的人,突然有一天知道了真相,這帶來的痛苦自然是巨大的,不敢置信,也不想去相信。
這時只要有一個理由,一個很不錯的理由出現,往往他們便能夠繼續矇騙自己。
這時司馬光采訪稿一出。
偏偏還說得是很有道理。
於是另一派則是以士子、讀書人佔據了絕對優勢的挺司馬派,這場爭論中,有時挺秦者也會突然想通。倒入挺司馬派,挺司馬派者也會有人轉身加入挺秦派。
而武道界的頂尖大佬們。一個個也看到了這一篇精彩絕倫的訪談。
“三藏十二部,曹溪一句亡。司馬君實好手段。有這一篇採訪錄談,別說秦仙傲只是這麼區區幾部書,就算真有三千部鉅著,也被你一句話而消滅了,這纔是‘秦公三萬冊,司馬一句亡’。”
“好一個司馬君實,秦仙傲如此宏篇鉅著在你眼中成了錯誤的典範,偏還說得如此有理有節……”
“初看司馬君實很是讚賞秦仙傲,我還有些疑惑,倒不是秦仙傲這部《倫理學原理》不好,而是它再好,你司馬光也沒必要如此吹捧吧,誰知最後奇峰突起,說秦仙傲神技雖然巧妙天下無雙,偏生是屠龍之技,屠龍之技,再強大又有何用?司馬君實很陰險。”
“司馬君實說了大實話,唯秦仙傲態度讓人疑惑,司馬君實這樣的採訪錄,他居然任其發表在報紙上?是氣度,還是另有陰謀……”
……
程頤、呂公著、孫固、韓忠彥、文彥博……一個個很是感慨。
秦仙傲以《工具論》方式治倫理學,這麼快便拿出成果,而這成果居然……他們乍看除了驚異於真用《工具論》治上了外,內容倒並不高深,真正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完全找不到錯誤,可是再一看,便大爲驚喜,再往下看,這驚喜化爲拍案叫絕……
越往後,書中難度升高,論敘越發深入,而他們看得就越發頂禮膜拜。
這很不得了。
要知道他們這種人,就算年輕時苦讀四書五經,對其中的言論也從未頂禮膜拜過。
而如今更是達到這種級別,可以說任何經典都已經無法給予他們太多驚喜了,儒家學說只是他們守護的對象。
而如今對一本新書竟然產生了一種一生中從未有過的頂禮膜拜的感覺。
他們看書時走火入魔受傷。
可不僅僅是對抗書中的道理,也不僅僅是書中論敘越來越玄奧,使他們心神消耗過甚,更有這種頂禮膜拜所產生的心靈失守。
這時司馬光一篇採訪適時出現,這一篇採訪稿在天下引起巨大的轟動效應,讓無數心靈失守,對儒家倫理道德很信奉的士子階層迷茫中清醒過來,重新回到儒家學說,儒家道德追捧的原路上。而對他們這些大佬,也同樣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知道了《倫理學原理》雖然好,但他的好,是從反面論敘的得妙,與他們所信奉的是背道而馳的,可用來做反面教材,卻不適宜真正去信奉。
很快程頤訪談出現在報上。
“秦仙傲好的只是方法,《工具論》治學方式適宜於笨人,用這種方式去治學,即便收穫是錯誤的,可總比什麼都沒有收穫要好。”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對與錯有時是一念之間,你理解了錯,知道了什麼是錯,有時反而更能轉向到正確道路上,所以我不排斥用《工具論》去治學,畢竟司馬君實說得好,頓悟可遇不可求,在無法頓悟之前,爲什麼不用笨方法去治學?”
……
而後呂公著訪談也出現在報上。
“悟性高者做事,看一而知十,向來是從整體去思索,悟性低者,則看山是山,我舉個例子,我聽說某些地方治病,哪裡痛,便用刀子將哪裡割開,去觀察爲什麼痛,去找病根,這種方法就是笨方法。”
……
韓忠彥訪談:
“秦仙傲的做法是從細處,小處着手,一步步來,這是一種步步爲營的方式,就比如說你要到一個地方,但中間有一條深不可測的深淵,你怎麼過去?”
“這時便看出人的悟性來。”
“悟性越高者,越能用最好方式輕易渡過,而最笨的便是爬下深淵,秦公子的方式就是提倡你找不到路時,不妨一步一步爬下深淵,終歸有一天能夠爬下淵底,而後從另一邊攀爬而上的,這似乎是正確的……”
……
文彥博:
“爲何講究悟性,爲何《工具論》是笨方法,因爲大道往往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用言語說不清,比如四季變化,風雨雪晴,其道理若用《工具論》來治,如何治?”
……
程頤、呂公著、韓忠彥……這些大佬們訪談中一個個都豎起拇指對《倫理學原理》一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不僅都認爲是神書,而且評價也十分有內容和實質。
可也都認爲書雖然寫得好,可是方向錯了。
按理說方向錯了,停止就是進步,可他們認爲學術上,思想上並不存在這一條規律,因此一個個不反對研究《倫理學原理》,用《工具論》去治學。
這一篇篇訪談出現,所謂三人成虎,一個司馬光,很多老百姓不賣帳,可再加程頤、再加呂公著,再加上……一個又一個大佬都這樣說。
漸漸的挺司馬的越來越多。
當然鐵桿的相信神仙國者還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畢竟秦仙傲與司馬光等人一次次的拼鬥,最終都證明司馬光等人是錯誤,這太明顯的,不是花言巧語能夠抵消得了的。
整個大宋無數人爲此爭議,奇怪的是秦仙傲一直沒有發言反駁。
秦仙傲怎麼啦?
爲何不阻止,反而讓司馬光、程頤、呂公著等人這樣在報上怦擊自己?無論是挺秦派,還是挺司馬派,甚至整個武道界包括司馬光、程頤等本人一個個都十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