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黨的領導與法治建設
○鄧小平
一、反對“以黨治國”的觀念
這些同志誤解了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解釋爲“黨權高於一切”, ……甚有把“黨權高於一切”發展成爲“黨員高於一切”者,……結果黨的各級指導機關日趨麻木,不細心地去研究政策,忙於事務上的干涉政權,放鬆了政治領導。
假如說中國是一個半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國家,則反映到黨內的是:共產黨員一般缺乏民主的習慣,缺乏民主政治鬥爭的常識與鍛鍊。
假如說西歐共產黨帶有若干社會民主黨的不良傳統,則中國黨或多或少帶有一些國民黨的不良傳統。某些同志的“以黨治國”的觀念,就是國民黨惡劣傳統反映到我們黨內的具體表現。
黨提出三三制的政策之後,在我們晉冀豫區,曾遭受到黨內一部分人的抵抗,這也是忽視民主和“以黨治國”的觀念在作怪。最近雖有不少轉變,但徹底糾正這種錯誤觀念,還需要一個教育與鬥爭的過程。
幾年來,“以黨治國”的思想曾經統治了某些區域,甚至有些區域的領導同志還長期存在着這種頑固的思想。它所造成的惡果也不小,主要表現爲:
第一,這些同志誤解了黨的優勢,以爲黨員包辦就是絕對優勢,不瞭解真正的優勢要表現在羣衆擁護上。把優勢建築在權力上是靠不住的。“一二九”北平學生運動時,宋哲元用了自己的權力——軍隊、監獄、警察、大刀、水龍去對付革命的學生,試問我們能說當時的優勢是在宋哲元手上嗎?這當然是說不通的。過去我們有些高唱優勢的同志,認爲共產黨員佔多數了,天下是我們的了,因而可以爲所欲爲了,於是許多過左的錯誤由之而生,中間分子對我不滿,進步分子非常不安。
第二,這些同志誤解了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解釋爲“黨權高於一切”,遇事幹涉政府工作,隨便改變上級政府法令;不經過行政手續,隨便調動在政權中工作的幹部;有些地方沒有黨的通知,政府法令行不通,形成政權系統中的混亂現象。甚有把“黨權高於一切”發展成爲“黨員高於一切”者,黨員可以爲非作歹,黨員犯法可以寬恕。其結果怎樣呢?結果非黨幹部稱黨爲“最高當局”(這是最嚴酷的諷刺,不幸竟有人聞之沾沾自喜!),有的消極不敢講話,有的脫離我們以至反對我們,進步分子則反爲我憂慮。結果羣衆認爲政府是不中用的,一切要決定於共產黨。於是要錢的是共產黨,要糧的是共產黨,政府一切法令都是共產黨的法令,政府一切錯誤都是共產黨的錯誤,政府沒有威信,黨也脫離了羣衆。這實在是最大的蠢笨!結果黨的各級指導機關日趨麻木,不細心地去研究政策,忙於事務上的干涉政權,放鬆了政治領導。結
果黨員“因黨而驕”,在政權中工作的黨員自高自大,盛氣凌人,自以爲是,看不起非黨員,自己可以不守法,不遵守政權的紀律和秩序。甚有少數黨員自成一幫,消極怠工,貪污腐化,互相包庇。於是投機分子混入黨內,從各方面來破壞黨。幾年來,我們在這方面是吃了不少虧的。
第三,這些同志尚簡單避複雜,主要是他們自己不相信自己的主張正確,怕見人,怕通不過,以爲一切問題只要黨員佔多數,一舉手萬事皆迎刃而解。殊不知這是麻痹黨腐化黨的使黨脫離羣衆的最好辦法。首先是關起門來決定複雜的政策問題,必然發生錯誤;其次是把非黨幹部、把羣衆看成任人擺弄的傀儡,必然脫離羣衆,引起羣衆的反對;再次是黨和黨員都會因此麻痹,失掉對於新事物的知覺,而逐漸腐朽。民主政治的好處,正在於它能夠及時反映各階級各方面的意見,使我們能夠正確地細心地去考慮問題決定問題;它能夠使我們從羣衆的表現中去測驗我黨的政策是否正確,是否爲羣衆所瞭解所擁護;它能夠使我們對事物感覺靈敏,隨時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夠使我們黨得到羣衆的監督,克服黨員墮落腐化的危險,及時發現投機分子以及破壞分子而清洗出黨;它能在民主政治鬥爭中提高黨員的鬥爭能力,使黨更加接近羣衆,鍛鍊黨使黨成爲羣衆的黨。
總之,“以黨治國”的國民黨遺毒,是麻痹黨、腐化黨、破壞黨、使黨脫離羣衆的最有效的辦法。我們反對國民黨以黨治國的一黨專政,我們尤要反對國民黨的遺毒傳播到我們黨內來。
(選自《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二、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
我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黨的領導,這四個堅持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
第三部分,講講堅持黨的領導,改善黨的領導。
上面說的八十年代的三件大事和四個前提,任務都是很繁重的。但是,我認爲,只要堅持並且改善黨的領導,由此帶動其他工作,我們的任務就能夠完成。我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黨的領導,這四個堅持的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我們這個黨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黨,是領導社會主義事業、領導無產階級專政的核心力量,是無產階級的、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覺悟的、有革命紀律的先進隊伍。我們黨同廣大羣衆的聯繫,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是六十年的鬥爭歷史形成的。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夠改變的。確實,在這個問題上,現在也很有些思想混亂。有些青年,
迷信資本主義社會的所謂民主。一九五七年就有個“輪流坐莊”的說法,現在那些所謂“民主派”, “西單牆”那批人,也在做這個文章。所以,現在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從根本上說,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當然也就沒有剛纔我們說的三件大事和四個前提。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沒有黨的領導,艱苦創業的精神就提倡不起來;沒有黨的領導,真正又紅又專、特別是有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隊伍也建立不起來。這樣,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祖國的統一、反霸權主義的鬥爭,也就沒有一個力量能夠領導進行。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那些對此暫時抱有某些懷疑態度的純潔的青年,只要多經歷一些時間,最後還是會同意這一點的。
可以回顧一下我們走過的道路。中國革命,沒有中國共產黨,能夠成功嗎?不可能的。不要小視我們的黨。最近我看到一個材料,黨的四大時只有九百多個黨員,就那麼九百多人的一個黨,實現了國共合作,推進了北伐戰爭。以後革命失敗了,只有我們的黨才能夠經得住十年的血腥恐怖,百萬大軍的“圍剿”,二萬五千裡的長征。因爲有黨的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千難萬苦的奮鬥,終於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黨也犯過嚴重錯誤,但是錯誤總還是由我們黨自己糾正的,不是別的力量來糾正的。就是粉碎“四人幫”,也是由我們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來實現的。中國一向被稱爲一盤散沙,但是自從我們黨成爲執政黨,成爲全國團結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結束了。只要我們黨的領導是正確的,那就不僅能夠把全黨的力量,而且能夠把全國人民的力量集合起來,幹出轟轟烈烈的事業。資本主義國家的多黨制有什麼好處?那種多黨制是資產階級互相傾軋的競爭狀態所決定的,它們誰也不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在資本主義國家,人們沒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理想,許多人就沒有理想。這種狀況是它們的弱點而不是強點,這使它們每個國家的力量不可能完全集中起來,很大一部分力量互相牽制和抵消。我們國家也是多黨,但是,中國的其他黨,是在承認共產黨領導這個前提下面,服務於社會主義事業的。我們全國人民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即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並在最後實現共產主義,所以我們能夠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我們黨同其他幾個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這個方針要堅持下來。但是,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動搖了中國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亂,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
(選自《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