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臨行前賦詩明志
影片檔案
拍攝年份:1979年
黑白/彩色:彩色
出品: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陳立德
導演:李光惠、齊興家
攝影:李光惠、王吉順
主演:達奇 飾演 吉鴻昌
白德彰 飾演 霍金龍
張沖霄 飾演 老周
左夫 飾演 周光遠
孫敖 飾演 聶慶明
李英 飾演 孫梅
榮耀
影片榮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1980年《大衆電影》第三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作爲一部成功的藝術作品,它是新時期文藝百花園中昂首怒放的一朵鮮花。
歷史背景:“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指日本帝國主義爲侵略中國東北製造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自行炸燬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爲,以此爲藉口,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炮轟瀋陽城,於次日佔領瀋陽。到1932年2月整個東北淪陷於日本之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精心策劃和長期準備,爲實現其獨佔東北進而滅亡中國的圖謀所採取的一個決定性步驟。
【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變,亦稱“一·二八抗戰”。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犯上海的戰役。1932年1月28日午夜,蓄謀侵佔上海的日本帝國主義以保護僑民爲藉口,出動海軍陸戰隊由虹口租界向閘北中國守軍發動突然進攻。在全國人民抗日熱潮推動下,駐上海的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鼑、軍長蔡廷鍇率部奮起反抗。在英、法、美等國的“調停”下,5月5日,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議》。
人物背景:吉鴻昌
吉鴻昌(1895~1934)抗日愛國將領。原名恆力,字世五,河南扶溝人。早年參加西北軍。1929年起任寧夏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第十軍軍長、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兼第三十軍軍長。1931年因拒絕進行“剿共”戰爭,被蔣介石強令出國。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回國。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天津繼續進行抗日活動,同年十一月被國民黨特務刺傷被捕,後在北平陸軍監獄英勇就義。
光影故事
一
一九三一年秋的一天,在西北軍第二十一軍的駐地上,響起一陣號聲,緊接着,戰馬的嘶鳴聲和一陣急促的步伐聲由遠及近地傳來。霎時間,一支龐大而整齊的隊伍出現在寬闊的草坪上。在由騎兵和步兵排列成的威嚴的“門”字形隊伍前,十多個逃兵排成一排,等待着即將到來的槍決。他們都光頭赤足,無精打采地垂着頭,靜寂的會場籠罩在沉重壓抑的氣氛之中。
師長霍金龍正在巡視隊伍。忽然,傳來一聲緊張而急促的叫聲,“軍長到!”只見一個騎着大白馬、相貌威嚴、眼裡充滿凜然正氣的軍人來到隊伍前。他就是軍長吉鴻昌。霍金龍迅速跑上去向吉鴻昌報告:“這幾個混蛋是昨天從前線跑回來的逃兵。”之後將幾張傳單遞給吉鴻昌。
吉鴻昌看了後十分惱怒,果斷地命令:“執行!”
接着,士兵挨個兒地向臨刑的人敬完酒後,霍金龍發出行刑口令:“舉槍!”執法兵立即推彈上膛,舉槍瞄準。突然一個臨刑的青年士兵轉過身來狂喊:“不。軍長,我們死得不明白!我們不是逃兵,是弟兄們推我們回來,找你問一樁事。”
“問什麼?”吉鴻昌急促地問。
“爲什麼要打共產黨?”
“就爲救國救民!”吉鴻昌不假思索地。
“可老百姓爲什麼倒喜歡共產黨?”
“誰說的?”吉鴻昌厲聲問。
青年士兵理直氣壯地說:“你自己也看到了:爲什麼當年跟軍閥打一仗勝一仗,可如今跟共產黨就打一仗敗一仗呢?”
吉鴻昌聽了這位士兵的話,內心受到很大震動,一時竟無言以對。霍金龍看到了軍長的窘迫,便舉起指揮刀準備執行。突然,吉鴻昌堅定清晰地命令道:“放開他們!”
這是一座舊式府第的客廳,設備簡單。吉鴻昌的軍部就設在這裡。吉鴻昌從廣場回來後,複雜而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在廳內急促地踱來踱去,思索着青年士兵的話。他出神地看着桌上放着的幾張油印得很簡陋的傳單。警衛員老周剛把飯端進去,他就火了,厲聲吼道:“你給我出去!吃了大半輩子糊塗飯還吃不夠啊!”
這時秘書聶慶鳴拿着一份南京發來的追問剿共情況的急電向吉鴻昌報告。吉鴻昌惱怒地喊道:“不!我決不幹這樣的事!你就告訴他們,說我還沒想好!”
聶慶鳴窘迫得無話可說。屋裡顯得異常的靜寂,空氣開始沉悶起來。這時,霍金龍從外面走進來,打破了廳內的沉悶空氣,吉鴻昌見了霍金龍,把他拉到自己面前坐下,劈頭就問:“金龍,你說,到底誰是土匪?”
霍金龍惶惑地答道:“當然是共產黨,總司令才調我們來圍剿他們。”
“爲什麼當然是共產黨?”吉鴻昌說着站了起來。
霍金龍不解地說:“我就知道軍人應該服從命令。”
“命令?”吉鴻昌頓了頓,“要是一個人不問是非邪正,誰給骨頭就聽誰的話,那跟狗又有什麼分別?”
霍金龍略有領悟地思索起來。最後,吉鴻昌決定偷偷到蘇區去看看。
這一天正是桃花豔陽天,陽光明媚。美麗的大別山青山綠水,遍地的禾苗又鮮又嫩,生機勃勃。寬敞的馬路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打扮成淳樸莊稼人的吉鴻昌和警衛員老周在人羣中行走着。吉鴻昌看着街上的一幕幕,不禁沉思起來。
在紅軍政治部一間簡陋的農舍裡,吉鴻昌把路條交給了紅軍女隊長孫梅。孫梅看了路條問:“你們有病求醫,不到信陽去,爲什麼偏到這小村子裡來?”他們正被問得語塞時,正好政委周光遠從外面進來,孫梅把路條交給政委並向他彙報了情況。周政委沉默了一陣後,望着吉鴻昌,忽然用正經而親切的聲音低聲說:“我說老兄,你裝的可有點不太像啊!”
“什麼?”吉鴻昌幾乎激動得要跳起來,“你說什麼?”
周政委平靜地微笑着,仍然善意地低聲道:“這是咱們背地裡說。騙外行當然夠了,可要知道,我搞這行就搞了兩年哩!”
吉鴻昌幾乎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處境,性急地問:“你怎麼看得出來?”
“還用問嗎?”周政委含笑道,“你一坐就告訴我:標準的西北軍軍人姿態!”
吉鴻昌這才恍然大悟,見身份已被看穿也沒再說什麼。當他得知眼前的這位政委就是周光遠時,顯得異常興奮,他激動地說:“沒想到,打敗我的人,是像你這樣文質彬彬的呀!”
隨後,周政委向吉鴻昌宣傳了共產黨的政策,並且還透徹地爲吉鴻昌解釋了一些令他困惑的問題。最終,在周政委的感召下,吉鴻昌做了一個決定,併發誓說:“從今天起,吉鴻昌決不向紅軍開一槍!”
吉鴻昌回到軍部後不久,國民黨嫡系軍隊的賀部長便來了,並且還帶帶來各色綢緞、古玩玉器、洋錢和土特產,說是奉了蔣總司令之命到河南來向在剿共前線浴血奮戰的全體戰士表示慰問的。吉鴻昌在禮品盒裡抓起一把金條氣憤地說:“中央有錢打內戰搞這個,爲什麼不像共產黨那樣給老百姓做點好事?!”說罷把金條猛摔在地上。
對於蔣介石下達的進攻共產黨部隊的命令,吉鴻昌堅決不從。最終,賀部長看出吉鴻昌已徹底背叛黨國,便把上校、憲兵等叫進屋來,用違抗中央要受軍法審判、同情共產黨就地正法對吉鴻昌進行威脅。吉鴻昌冷笑了一聲,泰然地坐下說:“你以爲這麼幾條槍就能把我嚇唬住嗎?讓我下命令打內戰,辦不到!”
賀部長聽了之後,氣急敗壞地吼着讓一個憲兵繳下吉鴻昌的槍。突然隨着一聲槍響,賀部長的軍帽被打落在地上。老周飛也似地衝上前來,一把抓住賀部長的衣領怒吼道:“告訴你這兒不是南京,你給我老實點!”
賀部長已嚇得龜縮成一團,討好地望着吉鴻昌:“吉軍長,千萬別動武,一切都好商量……
最後,在聶慶鳴的調解下,老周放開了賀部長,聶慶鳴過來從地上拾起軍帽畢恭畢敬地遞給賀部長。賀部長轉身剛要走,吉鴻昌叫住他:“等等,我決定了!”
“什麼?你決定了?”賀部長驚喜地問。
吉鴻昌從身上拔下小手槍放到桌上,然後堅定地說:“我決定辭職!”
一九三一年九月,吉鴻昌懷着渴求真理的願望,準備從上海出國考察。這時,“九·一八”事變爆發了,日本
人佔領了瀋陽。面對日益嚴重地民族危機,吉鴻昌猶豫了。這時,聶慶鳴又送來了蔣介石的急電。吉鴻昌看了這封催他出國的電報,憤怒不已,只得憤恨地說:“走!”
二
一九三二年,吉鴻昌在環球考察的旅途中,聽到了日本帝國主義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的消息。他滿腔悲憤,毅然中斷了考察旅行,趕回祖國。這時,賀部長在碼頭安排了很多記者,他想搶在共產黨前面,讓吉鴻昌一錘定音,安心歸順國民黨。當吉鴻昌下船剛走上碼頭時,一羣記者便涌了過來,有個記者問問道:“吉將軍,請您談一談回國的觀感!”
“有!”吉鴻昌嚴正地看着他們,拿出一張寫着五言詩的紙來,“這就是我要說的!”
“什麼!”賀部長驚恐地瞪着大眼,又看着那張紙顫抖地念:渴飲美玲血,飢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他咬牙切齒地說道:“這簡直……太可怕了!”
隨之,賀部長便命令他的手下嚴格監視吉鴻昌
夜晚,吉鴻昌在燈下,認真閱讀着一封出國前孫隊長在上海交給他的信。此時,他正焦急地等待着共產黨的通知,看到老周推門進來,便問道:“還沒有人來?”
“別等了,軍長。這一年多沒有訊息,誰知他們還記不記得!”老周說完搖了搖頭。
正在這時,外面的門鈴響了。吉鴻昌急忙走到院子裡,見是孫梅,十分興奮地說:“嘿!我早就等着啦!”說着便熱情地把孫梅讓進屋裡。
在屋內,孫梅含笑着問吉鴻昌:“吉鴻昌,這次你看到中國的希望了嗎?”
吉鴻昌深有感慨地說:“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就是你們。快告訴我,黨在哪裡?我不能再等了!”
孫梅充滿感情地說:“黨一直在你的身邊。吉將軍,周政委特地趕到上海,就是爲了迎接你的勝利歸來!”
“我什麼時候能見到他?”吉鴻昌急忙問。
孫梅低聲告訴他說:“周政委爲了迎接你已經到了上海。”
遼闊的大海,海水衝擊着岩石。在這裡,吉鴻昌終於見到了日夜思念的周政委。他向周光遠傾訴了自己要求參加黨組織的迫切心情。周光遠聽完吉鴻昌講完後,莊嚴向他宣佈已經決定接收他爲中國共產黨黨員,同時把準備在天津組織抗日同盟軍的任務交給了他。吉鴻昌眼中閃現着興奮的光芒,緊緊握着周光遠的手,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
汽笛長鳴。一列火車沿津浦線向北急駛。吉鴻昌來到天津後,在自己的住所——紅樓客廳裡,召集了各路的師長一起商討組建抗日軍隊。東北師長鄭桂林把自己剩下的部隊交給了吉鴻昌領導,在座的各路師長也都紛紛表示聽從吉鴻昌的指揮。抗日情緒十分高漲。此時,霍金龍領導的部隊已經在長城一線集結待命。
由於多日的勞累和激憤心情,吉鴻昌生病臥牀。共產黨派來了剛從醫科大學畢業的陳玉玲來照顧他,當陳玉玲說相信吉鴻昌打日本鬼子一定不會退縮時,吉鴻昌感動至極,他猛然從牀上跳了下來,說道:“謝謝你,好姑娘!你完全治好了的病!往後你記住,我有了病就照這麼看吧!”
不久,霍金龍從部隊趕了回來,向吉鴻昌稟報了部隊情況後,吉鴻昌覺得現在一切都妥當了,便決定明天就在長城上狠狠揍日本人。最後,在吉鴻昌的請求下,周政委派孫梅作他的黨小組長。
雄偉莊嚴的長城依着險峻的山勢蜿蜒起伏。十幾匹馬馳騁在崇山峻嶺間,最前面是吉鴻昌,霍金龍、孫梅、陳玉玲等跟在他後面,他們縱馬躍上長城,遙望着壯麗的塞外風光。
長城上下。士兵漫山遍野,旗幟迎風招展。吉鴻昌看看集合完畢的隊伍正期待地望着他,就大聲命令道:“弟兄們!察綏抗日同盟軍已經正式成立。爲了救國救民,抗擊日寇,我帶領你們打衝鋒!”
隨着吉鴻昌的一聲令下,千軍萬馬飛也似地從長城上奔馳下來,霍金龍在戰旗映襯下,飛奔向前。城堡下硝煙瀰漫,騎兵隊伍風馳電掣般衝入敵軍,殺得日僞軍狼狽逃竄,隨着勝利的進軍號聲,抗日同盟軍連克察東四城,獲得首戰大捷。
在多倫城外一座大廟內,各路師長圍在地圖前研究戰情。林萬鵬穿着雨衣從前線回來報告說,多倫城防堅固,又有飛機助戰,實在攻不上去。吉鴻昌、鄭桂林等相視無語。吉鴻昌心情急躁地走到香爐臺前,鄭桂林也跟着走來,把火柴燃着舉起給吉鴻昌看,並啓示道:“軍長,自古以來,兵不厭詐呀!”軍長會意地拿起一柱香向火湊了一下,興奮地迴轉身來。
吉鴻昌隨即命令各師撤出戰鬥,同時又命令霍金龍在明天晚飯後準備四十擔乾柴。霍金龍接受命令後,不解地對老周說:“軍長怎麼了,準備乾柴幹什麼?”老周打趣說:“大概軍長要吃烤羊肉吧!”
由於鄭桂林的啓示,吉鴻昌部署了一個裡應外合的戰鬥方案。經過五個晝夜的血戰,抗日同盟軍終於攻克了塞外重鎮多倫。同盟軍的隊伍在吉鴻昌率領下通過站滿歡迎羣衆的街道,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多倫城。
萬里晴空下,草原上響着悅耳遼闊的簫音、馬頭琴音和富有塞外特色的歌聲,同盟軍的士兵們正在和牧民們一起跳舞唱歌,歡慶勝利。吉鴻昌也和羣衆一起享受這勝利後的歡樂。這時,聶慶鳴送來蔣介石的急電,並報告說:“中央大軍包圍了張家口,五路軍指揮被暗殺……”吉鴻昌憤怒地看完電報,這種緊急情況下,爲了穩住了軍心,他走近地圖,說道:“國民黨封鎖長城,進佔熱河,只不過擋住了我們的後路!可前面的多倫還在我們手裡。我們正可以通過多倫,從內蒙古草原,把日本鬼子趕出東北去!
隨着吉鴻昌堅定的聲音,抗日同盟軍的大隊在寬闊的草原上前進着。士兵們都戴着“誓死救國”的臂章。
途中,吉鴻昌和各師長正蹲下看着地圖,研究戰鬥部署。忽然上空出現了敵機,吉鴻昌、霍金龍等迅速指揮部隊隱蔽。這時孫梅和聶慶鳴從瀰漫的硝煙中衝了過來,孫梅下馬來到吉鴻昌面前報告說:“林萬鵬叛變了,並且把多倫交給了日本人……”
吉鴻昌聽後憤怒不已,多少天來的勞累和突然進發的怒火一起涌上心頭,吉鴻昌嘴裡吐出一大口鮮血,昏厥過去。
沒多久,吉鴻昌醒了過來。這時鄭桂林急馳而來,報告說:“宋哲元派來了談判代表。”霍金龍“嗖”地拔出戰刀說:“我宰了他!”吉鴻昌決定親自去見他。
一座大廟前的高臺上,吉鴻昌和各師長與國民黨代表馮先生分坐在兩邊。馮代表旁若無人地說:“我們的條件是:如果吉將軍停止單獨行動,執行中央政令或是交出軍隊,中央立即委任吉將軍……”
“就這些嗎?”吉鴻昌打斷他說,“叫我吉鴻昌賣國求榮,過去不成,現在你也休想!說着,吉鴻昌從老周手裡拿過刀來猛力一砍,桌子被一劈兩半。他接着說:“你回去告訴你們的總司令,這就是我們的回答!”馮代表嚇得龜縮着退了出去。
經過抗日同盟軍的指揮官們的商議,最終,吉鴻昌決定趁機佔領長城的獨石口,從華北挺進。隨後,他命令霍金龍把長城一帶的敵人引到兩邊。
長城獨石口險峻的關隘上,“誓死報國”的大旗飄揚着。士兵們高舉着槍,歡呼着,向關隘兩旁的山頂上衝去。吉鴻昌身披斗篷,望着衝上來的士兵們。
不久,在北平軍分會寬敞豪華大廳裡,一名國民黨將軍向賀部長報告說:宋哲元中了吉鴻昌調虎離山計,長城已被抗日同盟軍搶佔,威脅全華北。”
賀部長聽後非常惱火。他遵照蔣介石的訓示,寧可把華北交給日本人,也不讓它變成共產的天下。隨後,他指着地圖對這個將軍說道:“吉鴻昌的部隊正在密雲同日軍對峙,他們的目標是日本人,對於後邊……讓日本人利用我們的旗號悄悄地從背後開過來!打他個冷不防!”
黃昏時分的長城,在晚霞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雄偉壯麗。順治山勢搭下的帳篷裡,抗日同盟軍的弟兄們三五成羣地圍在一起。松林裡,孫梅向吉鴻昌分析敵情,同時提醒他說:“敵人這樣鎮定。一定有鬼。北平捎信來說,國民黨和日本人有新的勾結。對敵人的行動得格外小心!”說着把信交給吉鴻昌。
清晨,長城披着金色的晚霞。衝鋒的隊伍在原野上嚴陣以待。龐大的進攻隊形,中間是騎兵,兩邊是步兵。吉鴻昌和軍官們騎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突然,從遠處傳來了槍炮神,吉鴻昌皺起眉頭,沉思着沒有說話。這時,陳玉玲騎馬飛馳而至,她面紅氣喘,十分激動,勒馬叫道:“軍長,鬼子從國民黨那邊殺出來了!”
激烈地戰鬥又開始了。頓時,戰場上一片火海,硝煙瀰漫。抗日同盟軍在敵人炮火和飛機轟炸下,傷亡慘重,形勢危急。吉鴻昌立即組織衝鋒掩護大部隊突圍。
經過五天的殘酷戰鬥,抗日同盟軍損失很大。傍晚,戰士們在山谷深處休息,吉鴻昌來探望受傷的戰士。吉鴻昌走到陳玉玲身邊坐下,陳玉玲告訴他藥都用光了。吉鴻昌安慰她說:“你放
心,弟兄們不安置好,我是不會離開這支隊伍的。”
吉鴻昌說完,又和霍金龍等來到草棚探望重傷的鄭桂林。鄭桂林艱難地睜開眼道:“大哥,不要管我,我不行了……”他繼續說:“大哥,我們受騙受夠了,蔣介石這個獨夫民賊,中國的命運要斷送在他手呀!”
“不,我現在真正看到了中國的希望!”吉鴻昌囑咐他要好好休養,然後走出草棚。鄭桂林欠起身來,不捨地望着他們離去。
吉鴻昌等人走後,鄭桂林拆下“誓死救國”的臂章,熱淚從他的雙眼簌簌地淌了下來。他掏出手槍對準自己的胸膛,悲憤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到死去的弟兄後,霍金龍悲憤欲狂,他拔出雙槍喊道:“軍長,讓我去拼死也比這樣好受!”衆士兵也高喊着向軍長請戰。
吉鴻昌緊鎖雙眉,心裡激烈地鬥爭着。這時,聶慶鳴急步走來,把一封信交給吉鴻昌,報告說:“賀部長來電報指示,只要軍長離開軍隊,才能讓紅十字會來這裡接收傷員。”
吉鴻昌聽他說完,用低沉的聲音說:“我答應,但有一個條件:所有受傷的官兵都到達可靠地點之後,我才能離開!”
三
吉鴻昌離開軍隊以後,根據黨的指示,又回到了天津,繼續從事抗日活動。
此時在南開校園正舉行着盛大的集會,在擁擠的遊行人羣中,吉鴻昌仍穿舊軍衣,披斗篷,手裡拿着禮帽,站在高臺上發表者慷慨激昂的講演。臺下高舉着抗日標語的遊行隊伍,洶涌地前進着。已經來到天津的周光遠聽了他的講演,非常讚賞,誇獎他已經變成一個宣傳家了。吉鴻昌受到誇獎,有些不好意思,但卻掩飾不住心中的愉快。他說:“過去我光以爲衝鋒打仗纔算個兵,現在我才覺得自己真像個兵了。”
隨後,周光遠向吉鴻昌傳達了黨的一個新任務,同時囑咐他這幾天要特別小心,爲了黨的事業,要特別愛護自己。
與此同時,在國民黨特務組織——藍衣社的辦公室裡,馮先生正在和叛徒聶慶鳴商議如何對付吉鴻昌。
“你只要把他弄出來就行了。”馮先生想了想,“吉鴻昌心眼最直,你跟他這麼多年,還不能打這點注意嗎?”
“這……”聶慶明苦苦思索着,終於說道:“我倒有一個辦法,不知行不行……”說着,便貼近馮先生的耳朵。
吉鴻昌回到紅樓住所的這天深夜,周圍異常寧靜,他坐在桌子前俯首寫着,陳玉玲悄悄來到他身邊,吉鴻呂拿起寫完的稿子讓她看。她問道:“寫的都是您自己的經歷?”吉鴻昌無限感慨地說:“是啊,明天新的一切就要開始了,趕緊叫過去的一段結束吧!”他站起來問:“金龍還沒有回來?”陳玉玲告訴他金龍遛馬去了。又問起孫大姐,陳玉玲說:“她來信說讓我跟着軍長,只管朝前走!”
“只管朝前走!”吉鴻昌不住地重複着這句話。他若有所悟地說,“人就應該是這樣的,那些沒有氣節和廉恥的人活着像一條狗,死了也和狗一樣!”
這時,聶慶鳴推門走了進來,陳玉玲便拿了那篇稿子走了。吉鴻昌問聶慶鳴情況如何,他說:“那些人好像不相信我們。”
“什麼人?”
“南京來的胡漢民那一派的代表,他們同意抗戰救國,就是想當面跟您談。”
吉鴻昌聽罷沉思起來,半晌沒有說話。過了許久,他下定決心,決定自己去一趟,說着拿起衣帽讓聶慶鳴通知老周去套車。霍金龍這時走進院子裡來,見吉鴻昌要親自去談,就說:“那好,我和你一塊兒去。”
在國民飯店一高等房間裡,吉鴻昌悲憤地痛斥着蔣介石、汪精衛之流的漢奸賣國的奴才相,同時宣傳抗日同盟軍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英勇奮戰的精神。突然,門縫裡伸進一支手槍把吉鴻昌身旁的鏡子打碎了。霍金龍見情況有異,急忙操起一把茶壺把吊燈打碎,趁着室內的一片漆黑,大喊:“軍長,快跑!”
很快,吉鴻昌身邊的共產黨員都被國民黨特務秘密逮捕了。
在敵人的審訊室裡,吉鴻昌巍然地站立着,面對敵人不斷地威逼利誘,他始終堅貞不渝,毫不動容。當馮先生陪着笑臉讓他提供名單上的共產黨人員信息時,吉鴻昌被激怒了,他的語氣充滿了悲憤和仇恨:“笑話!想從我吉鴻昌的嘴裡出賣朋友嗎?要殺要剮,就我一個!”接着,兇殘的敵人在他身上實施了各種各樣難以想象的酷刑……
被酷刑折磨得日益憔悴的吉鴻昌,表情依然威嚴鎮定,目光堅定。蔣介石見他始終態度強硬,不肯低頭,便決定要將他立即槍決。當叛徒聶慶鳴向吉鴻昌表示甘願用自己的性命來爲他擔保時,吉鴻昌大怒,“用不着,拿你們的性命來擔保,我活着會比死更難受!”
不久,周光遠秘密來到監獄,向吉鴻昌傳達了中共中央的一份電報。當吉鴻昌得知黨將盡一切力量營救自己時,他激動地沉默了一陣後,又堅定地說:“到這兒,我就沒打算活着出去,請你轉告黨,把這些力量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吧!”
終於,行刑的時間到了,吉鴻昌和霍金龍向自己的戰友一一告別。他來到孫隊長牢獄前,把一塊金錶交給了她,“這塊金錶是我最後的家產,就算我交給黨的最後一次黨費。你拿着它,將來好出去打鬼子!”
陰霾的天空,飄落着雪花。吉鴻昌和霍金龍走到草坪中間,神情平靜坦然。“拿椅子來,我們要坐在死!”在吉鴻昌的要求下,憲兵急忙搬來了兩把椅子,放到他們身後。
“要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槍!”吉鴻昌泰然坐在椅子上,向憲兵要求從正面開槍。執行的憲兵戰戰兢兢地舉起槍,他因恐懼而痛苦地叫了一聲,手裡的槍掉到地上。
“還沒到我們動手的時候,你就害怕了嗎?”吉鴻昌輕蔑地冷笑道,“不中用的東西,給你們的主子爭點氣!把槍撿起來!”
憲兵又拾起槍,舉了起來。
“開槍吧!”吉鴻昌威嚴而憤怒地瞪着大眼,用力高呼,“中華民族萬歲!”
雪花紛飛的陰霾天空,兩棵青松筆直地聳立着,彷彿要刺透那沉重的烏雲。
“中國共產黨萬歲!”吉鴻昌竭盡全力高聲喊道。
“砰!”一聲槍響劃破天空……
點擊點評:人物傳記·傳統戲劇手法的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這是一部描寫我國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的英雄事蹟的傳記片,表現了吉鴻昌從一箇舊軍人到一名爲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獻身的共產黨員的轉變過程,歌頌了吉鴻昌烈士的崇高民族氣節和忠貞不渝的革命精神。
影片用傳統戲劇手法表現吉鴻昌這個頗具戲劇性的傳奇英雄,在富於戲劇性的情境中塑造人物,展示性格,使得這個形象具有可親可敬,可歌可泣,個性強烈的感染力。
在藝術上,影片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注重細節描繪,情節絲絲相扣,使整部影片充盈着悲壯的藝術氛圍,這一切都大大增添了影片的魅力。
回望精彩
影片對成爲共產主義戰士後的吉鴻昌,既以宏偉和壯烈的場面,濃墨重彩地展現他的正氣凜然、肝膽照人的英雄壯舉,又以動人的細節,展示他內心的情感,鮮活地展現出吉鴻昌充滿豐富的人生意蘊和強烈的民族精神的藝術形象。
最後,吉鴻昌慷慨就義,是影片的**部分,也是最感人的部分。臨行前,吉鴻昌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鏗鏘詩句,面對劊子手,大義凜然地說:“我是爲抗戰而死的,不能跪着挨槍,我死了也不能倒下,我要坐着。我爲抗日而死,光明正大,你們不能從背後開槍。我要親眼看見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他正是基於這樣的崇高精神境界,英勇無畏,從容樂觀,端坐在椅子上,面對敵人的槍支,英氣逼人,使殘暴的劊子手膽戰心驚。影片就是通過這種扣人心絃的情節和故事,把吉鴻昌的浩然正氣,生動而形象地展現了出來。
星光:李光惠
李光惠,1924年3月5日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1941年考入僞“滿映”養成所第二期學習美術。1943年畢業後任僞“滿映”放映員,1945年任攝影助理。
1945年日本投降後,李光惠加入了東北電影製片廠。1948年起,他拍攝了《回到自己的隊伍中來》、《平原游擊隊》、《青春的腳步》、《紅孩子》、《朝霞》、《爐火正紅》、《奇襲白虎團》等影片。1975年,他與齊興家合作,共同執導了影片《吉鴻昌》。
《吉鴻昌》顯示出李光惠深厚的美學功底,像刑場處決“逃兵”和長城誓師等場面,都很有辛稼軒的“沙場秋點兵”的味道,而塞外奪珍,海邊約會的鏡頭則很像國畫長卷,結尾處,吉鴻昌就義則用了追加色光,有舞臺戲的感覺。此時又配以高亢的京劇唱腔,都使人有一種人生悲劇進入**的感覺,那樣的壯烈、昂揚,使整部作品在傳統美學的原則下結合得十分緊密,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