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學浪子闖江湖 > 易學浪子闖江湖 > 

第二十一章呂道長傳易班小天

第二十一章呂道長傳易班小天

易學浪子闖江湖

作者北國紅豆

上回說到班小天爲呂道長看相,話雖未說明,其實已經很透徹了,因此上這呂老道是大驚失色!

面前這小後生是何許人也?年紀輕輕易學造詣竟如此精湛,真乃奇人也!

呂老道不禁發出連連感嘆!想起自己偌大年歲跟一個後生娃娃掙個短長,前思思後想想真是後悔莫及,看來自己是真的莽撞了。

想至此,呂老道連忙一拱手,面帶愧色道:“小師傅,老朽多有得罪,多有得罪,都是老朽老眼昏花。”

班小天一聽,就知有事,趕忙陪笑道:“老先生,這是何話,你何罪之有?”

呂老道嘆了口氣,說道:“前番我見小師傅巧演雙簧算卦看相,我以爲是不務正業騙人錢財,本想警示一下小師傅,因此上故意找來十幾個婦女爲難於你,沒想到小師傅是果真人如其才,名負其身,果然好神技,易學造詣如此精湛,再下佩服佩服,因此上我才說自己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班小天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心裡的疑雲也頓將失去。聽面前這位老先生一說,才驗證了自己剛纔的想法,這老者果然是那十幾個婦人的幕後主使!既然說出來了,而且這老者本無惡意,見老者道歉,班小天也就釋然。想想老頭這般年歲,想來也是得高望重之人,庭着這麼多人跟自己一個年輕後生晚輩道歉,這令班小天是十分感動,急忙說道:“老先生不必客氣,你是擡舉晚輩了,何罪之有!何罪之有!”

一句話說的二人是哈哈大笑,爺倆頓時成了好朋友忘年交。

笑聲過後,就聽呂正科說道:“小師傅,我觀你看相算卦到和早年一位大師很是相似!”

班小天問道:“是嗎?但不知這位大師姓字名誰?”

呂老道說道:“提起這位大師,他長我十幾歲,早年我在黃山腳下曾一睹其風采,若問他是誰,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半路相師班長祿,如今定居在廣州佛山。”

班小天一聽面前這老者提起了自己父親的名字,就知道此人和易學定有淵源,趕緊改口道:“請恕晚輩失禮,不知老前輩您是?”

呂老道說道:“我就知道你會問,不妨事,不妨事,我乃武當山玉虛宮呂道長是也,俗名呂正科。”

班小天一聽是肅然起敬,自打一來武當,就聽說有一位呂道長,易學功夫十分了得,尤其是解籤本領更是高人一籌,素有神籤王之稱。

如今見真人現身於此,急忙撣撣身上的塵土,屈身施禮,是大禮參拜,呂老道趕緊攔道:“小師傅,不必如此!”

班小天對呂老道說道:“老前輩,您當我是哪位,我就是剛纔您提到的半路相師班長祿,就是我的父親,我就是他的兒子叫班小天。”

“你待怎講?你是班長祿大師的兒子?你叫班小天?”

“老人家,我的確是班長祿的兒子,我叫班小天。”

呂老道聽罷,不由得上下打量起班小天來,他看了良久,點點頭說道:“你確實是班大師的兒子,行爲舉止和年輕時的班長祿一般無二,而且特象年輕時的班長祿。哎呀,原來是賢侄到了,果然身手不凡。”

見呂老道稱自己爲賢侄,班小天立刻改稱呼道:“哪裡哪裡,是愚侄眼拙,在師叔老前輩面前賣弄了。”

一番話,又說的二人是哈哈大笑,班小天趕忙叫過公孫旺前來見禮,等公孫旺見過禮後,這呂老道更是欣喜非常,看到易學後繼有人是甚感欣慰,尤其當他得知班小天是班長祿之子後更是高興!老頭樂得一直合不攏嘴!爲什麼?因爲他知道自己的一身易學本事有了傳人了,這是多少年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當一個良師遇到個自己認爲可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弟子是多麼不容易啊!尤其象班小天這樣的易學奇才,年輕後生。最特別的是人家班小天家學淵源極深,佛山班氏在易學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凡是想學易學的,一提起班氏一族無不仰望至極。易學,人家是當今的領軍人物。因此上,今天呂正科道長遇到了班小天,可謂是上天賜給的緣分,是老天讓他倆成就這段易學佳話,這也是班小天成名武當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呂老道的栽培,班小天即使易學再高,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機遇,也只是在人海之中苦苦摸索,當機緣巧合,當班小天有幸結識了呂正科道長,班小天才漸漸走上了易學巔峰的道路,當然這是後話咱暫且不提。

單說着呂老道,自從一見班小天,得知他是半路相師班長祿的兒子後,喜歡的了不得,執意邀班小天去道觀一敘。班小天一看,這卦攤也出不了了,盛情難卻,尤其是自己遇到了易學高人,說實話自己打心眼裡也想結交這樣的人物,再加之人家是前輩,因此上和公孫旺一起,被呂老道拉着,說說笑笑的來到了玉虛宮。

呂老道千載難逢遇見了可以傳授易學的班小天,這讓老道長興奮至極,當問及班小天如何來武當時,班小天就將自己的以往經過說了一遍,呂老道是感慨萬千,如今的年輕人象班小天這樣執着的人太少了,尤其一個年輕人奉易學爲精典,視易學爲生命,敢於爲易學而浪跡江湖,吃苦受罪,這樣的年輕人簡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上,這更增強了呂老道將自己的絕學傳給班小天的決心。

一連幾天,班小天兄弟兩個都住在玉虛宮裡,每天晚上,這呂老道和班小天都聊天到很晚很晚,這一老一小是相見恨晚,說不完的心裡話,道不完的易學經驗,這樣一來,班小天的易學水平無形之中又增加了好多,比之自己以前不知又增強了多少倍。

這呂老道實在是太喜歡班小天了,這千載難逢的易學天才,多少年才遇到一個?因此上趁熱打鐵,他將自己總結的命理經驗通通都說給了班小天,尤其是自己一身的抽籤解籤的本領更是無私的傾囊而授。雖然班小天家也有解籤秘籍,但易學界猶如武林,門派衆多,因此上雖都是解籤,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之處。

呂老道無私傳易,這令班小天非常感動。雖未拜師,也有師徒名分。

班小天執意想拜呂老道爲師,這呂老道是執意不肯,說只做忘年交而已,如此一來,更令班小天肅然起敬。如今的易學界,象呂老道這樣的口耳相傳的獨家絕密易學資料,要想得到它,學會它,豈止千金而能得?這也就是班小天,機緣巧合,恰逢老道人呂正科,也是班小天的聰明才智打動了呂老道,這呂老道纔將一身易業無私授受,堪稱一段易學佳話。

班小天本就是易學天才,本身易學功底又頗深,資質又特別聰明,只十幾天的功夫,這呂道長傳授的所有易學本領是融會貫通,尤其是算卦抽籤解籤的本事與自家的解籤秘籍融合在一起,更是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今的班小天,短短十幾天,通過和呂老道的促膝長談,其易學造詣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已經成了易學界數一數二的人物,所欠的只是歷練火候而已。

見班小天小小年紀,如此聰慧,易學又如此觸類旁通,呂正科是高興異常,尤其自己的一腔易學本事有了傳人,心裡更是欣慰。他知道班小天遲早都要走的,因此上,這呂老道盡可能的將自己的易學經驗告訴給班小天,使班小天將來在江湖上好有個準備,以備不實之需。

說到這裡,我是不禁感慨,如今象呂老道這樣的高人簡直太少了,如此無私如此慷慨,真的令人佩服。大多的易學高人都不願將自己的一腔易技輕易傳給他人,有的持技炫耀,有的甚至攜技終老山林,以致千古易學絕學失傳,這到不是這些個高人自私,而是不像呂老道那樣,遇到一個肯將自己易業託付終生的人,若不如此,誰不想自己的所想所得流傳後世?只是沒有遇到合適之人而已。因爲緣分,班小天遇到了呂正科,這呂老道遇到了班小天,這千古家傳絕學才得以延續,真是可喜可賀,萬幸之致!

也許太喜歡班小天,作爲老前輩,他知道一個易學高手如何在茫茫人海立足,他更懂得人活在世上,你只要沒脫離紅塵,勢必離不開功名利祿,他知道班小天還年輕,除了在江湖歷練外,目前最主要的是如何出名,如何在易學界標明掛號,如何揚名立萬,這纔是班小天最最需要辦到的。而這一切,也只有他呂老道才能幫班小天完成。也只有如此,他呂正科的一腔易業纔可以在世間流傳。想至此,呂老道眼珠一轉,有了,不如就在武當來個比易大會,只要班小天能勝出,那麼他就可以一戰成名。

打定了主意,呂老道要爲班小天巧設易擂!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