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董宛 > 董宛 > 

(3)

(3)

董宛的心裡臥了一個謎,她很想直接了當地找沈子貿問一問,但自那日早飯後,沈子貿卻鮮少露面,一連四五天,董宛也沒見到他的影子,董宛心裡也納悶不知道他在忙些什麼。

不過即使真碰到他,她也知道自己並不一定能問的出口。幸好汪美然也擔心,打發二平去立人學校打聽,二平回來苦着臉說他連二少爺的影兒都沒見到,只聽同班的女同學說二少爺在忙着開會,聽說要辦什麼校報,二少爺是主要的負責人。汪美然聽了雖然嘴上說了兩句,但看那神情卻不像是惱的,自己的兒子有這份本事她心裡自然也是高興的。

董宛聽了心裡也是高興的。但還多了一份苦澀和羨慕,苦澀的是沈子貿和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人,雖然他們同齡,但他是有新思想的新青年,而自己就如沈子貿所說是一件陳年的古董。羨慕就更不用說了,沈子貿行動自由自在,可以進新學堂學知識,而她呢,從小到大就像只籠中的鳥,即使有一天籠子打開了,她卻已經不會飛了。

日子依然乏善可陳,這天沈子商難得留在家裡吃午飯,飯後,董宛幫着丫頭們收拾好桌椅碟碗,才起步回到落紅軒。

她還以爲沈子商直接回商號了,可是打開門卻見他坐在書桌前,低頭正看她放在桌上的那本帳目書,她一下子愣在了門口。

“怎麼了?”沈子商擡起頭來問她。

“啊……沒什麼”她才緩過神來,關上門,轉過身來卻不知道自己是該走過去還是該做些什麼,莫名的心裡就一陣慌。

“聽媽說你想學一學帳目?”沈子商隨口問。

“是媽說以後要用的上,要我有時間學一學”董宛中規中矩地答道。

“那你自己的意思呢?”沈子商默默地看着董宛,董宛感覺到他的注視,臉一陣發熱,不過她還是擡起頭輕聲說,“我平時沒什麼事,在家呆着也是無聊,所以也想學學”

沈子商點點頭,沉了一會兒才說,“那你換件衣裳,呆會兒和我一起去先鋪裡看看吧,正好嘉禾也在,我和他說一下”說着他站起來,“我在門外等你”就走了出去。

董宛垂着頭等他走過去,心裡的驚喜這才顯露在臉上,她脣角掛着笑,像輕盈的燕子一樣飛到屋裡去換衣裳了。

外面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毛毛雨,兩輛黃包車一前一後在一條繁華的街口停下來,沈子商付了錢,回頭對董宛說,“往前再走幾步就到了”說着就向前走。

董宛點了點頭跟在他身後,她好奇地向街道兩旁打量,這條街很寬也異常繁華,儘管細雨霏霏,人流依然是熙熙攘攘,兩邊都是各式各樣的鋪面,可見這是上海的黃金地段。

沒走幾步便看到不遠處黑底綠字的大招牌,上面是古樸凝重的三個大字“寶粹行”,就是那兒了,董宛在心裡說,跟上沈子商的腳步。

店鋪外站着幾個人在輕聲議論着什麼,有一兩句飄進董宛的耳朵。

一個說,“哎,看見沒,那邊就是上海有名的瓷器行‘寶粹號’,聽在上海有三家分店,另外在天津也還有分號呢,買賣火的了不得,沈家的財力在大上海也是數一數二的”

董宛心裡一動,寶粹號居然在天津也有分店,她還是第一次聽說,以前住在天津怎麼也沒聽母親提起過呢?

只聽另一個說,“有錢有什麼用,有錢難買好身體,沈家大少爺長得一表人才又懂經商之道,可這天下就沒十全十美的,聽說這沈家大少爺是個跛子,前一陣成了親,我聽看見的人說沈家的少奶奶天仙似的,嫩的能滴出水來,別人家的新娘子都是新郎官背進去的,可沈家的新媳婦可委屈了,偏偏嫁了個跛子,只能讓沈家大少爺牽驢一樣牽進去……”一陣笑聲傳進耳朵。

董宛立刻唬的臉都白了,她自己是不怕的,只怕沈子商聽到。她扭過臉看他,見沈子商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他嘴角緊抿着,腳步變得急亂起來。

他連看都不看她就急促地向店鋪走去,平時根本就不太明顯的腳此時因爲疾走而變得異常的跛,她幾乎都跟不上他了。

她知道他肯定是聽見了,心裡着急,也顧不上什麼禮法,碎跑地跟過去。寶粹號門前有很高的門檻,沈子商前腳剛跨進去,後腳就被門檻拌了一下,他身子一搖晃,董宛嚇的驚叫一聲,連忙跑過去,扶住了他的胳膊。

她從沒見過沈子商的臉色這樣嚇人,他英俊的臉上幾乎冒起了青筋,一雙黑瞳像是裝滿洶涌的海水動盪難測,又像受了傷的獅子的眼眸,讓人看一眼,不僅心驚而且心痛。

她記得杏兒說過沈子商的腳是沈家的忌諱,而那一隻跛腳在別人來看並不算什麼,可是對於心性高傲的沈子商來說卻無異是一道無法抹去的傷疤,即使是別人不經意的一抹目光他都無法承受。

她一把扶住沈子商,她的臉色也蒼白的嚇人,沈子商扭頭看向她,他的瞳仁收縮着,那裡的痛楚像利刺一樣刺痛了董宛的內心,可是董宛不知道,別人的議論如果是一把刀,而此時她的蒼白以及她的攙扶甚至只是她的存在都無疑是一把更鋒利的匕首直直刺入沈子商的內心,讓他的自尊他的尊嚴都像碎片一樣剝落。

沈子商一把推開了她,力道大的驚人,董宛後退了幾步身子就飛倒下去,她並沒有驚叫,只有淚水滑下她的臉頰,而此時她倒下去的身子被一雙手牢牢地抱住了。

董宛回過頭來,含淚的眼睛對上一雙溫潤如玉眼眸,曾嘉禾將她的身子扶正了才放開了她。

“我去分號看看”沈子商只是狼狽地看了他們一眼就衝出屋去。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