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壯大親日勢力,消除那些中立和見風使舵的人,讓他們去送死就好,還可以藉機削弱對手的力量,板垣隨之制定了一個攻擊計劃,鼓動那些人進攻盟軍防線。
板垣要做的也很簡單,利益,給他們大量的利益進行誘惑,因爲前幾次失敗讓這些人沒有了鬥志,這次他準備找個對方薄弱的地方,打開個缺口,這樣不用他去催促,那些本地軍隊自然就會搶着上去。
左路和右路都不太合適,板垣很清楚,如果比膽量和犧牲精神,這些**組成的遠征軍不是那些本地阿三軍隊能撼動的,除非日軍出動主力才加攻擊,還準備付出很大代價,纔有可能撼動對方的防線。
最後選擇了中路。
中路看上去很強大,主力還有英軍的幾個主力師在,不過看到他們的佈置,板垣發現了這裡面一個非常大的破綻,頂在第一線的竟然是地方部隊。
板垣雖然沒有石原的戰略眼光,但也有自已擅長的一面,他很瞭解那些英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的傲氣,因爲這裡是他們的殖民地。
同樣是本地軍隊,板垣是以利益爲紐帶,讓那些本地人形成這樣的一個概念,爲自已的利益而戰,而不是強壓。
而對方,卻不是這樣,他們肯定是以宗主國的身份強壓的,而且還有一點,對面領導這些軍隊的是本地的資本家爲首的富人集團,這更加使得這樣的隊伍沒有凝聚力,雖然有宗教的力量在主導和中和,但這樣的矛盾和隱患卻是無法消除的。
還有對方這支部隊的組建時間非常的短,軍隊如果不見血,沒有上過戰場,戰鬥力肯定高不到哪去,而據板垣掌握的情報來看,這些軍隊組建完之後,訓練都幾乎沒有,就被派到了前線當苦力。
每天都在做挖戰壕等土木作業,很多人連開槍都不會,這樣的隊伍即使有強大的火力配備和堅固的戰壕碉堡,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做出決定的板垣,先是暗中把重炮等偷偷的運到了中路,爲了保密,這個計劃只有日軍指揮部的人知道,別人一概不清楚
。
接着,是進行戰略欺騙,讓對方以爲自已即使進攻,也是從兩邊突破,爲了迷惑對手,板垣還故意進行了往兩邊增兵的舉動,對兩翼增加了進三十萬軍隊。
這樣一來,除了有限的幾個將領,所有人都以爲這次攻擊的重心是兩翼。
大量兵力的調動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陸銘這裡,其實很多人都想不通,總指揮部隊這麼會設在遠隔幾千裡的仰光,這位的架子也太大了,難道他準備這樣來進行指揮作戰不成。
就連遠征軍裡面,也有很多將領不理解,感覺這位總指揮太過兒戲,也只有高層多少了解一下陸銘的做法。
“以爲小鬼子沒有那麼快就行動,沒有想他們發動的這麼早,看來這個老對手長進多了。”楊傑看完電報之後很快就想通了板垣的目的。
“是啊,早打對他們有利,不過讓我想不通的是,板垣明知道很難取得什麼戰果,還匆忙的調集了如此多的兵力,他就不怕我們藉機進行反擊嗎?”李秋卻是有些疑惑。
“想不通先不想,從對方兵力調動來看,日軍準備進攻兩翼?”陸銘把話題轉到情報中來。
楊傑搖了搖頭,“單憑這些情報還不能斷定,按照我們的部署,兩翼看上去兵力少,戰鬥力卻是很強的,如果真的攻擊兩翼,我倒不怎麼擔心。”
陸銘心中一動,“參謀長意思對方會攻擊中路?”
“很有可能,中路看上去兵力最多,但是英國人現在把新建的本地軍隊全調到了第一線,這些人說實話,我心中根本不看好他們的戰力。”
李秋贊成楊傑的判斷,“參謀長的看法我認爲是對的,這些情況板垣肯定也是知道的,現在調兵是用的疑兵之計,迷惑我們。”
“提醒英聯邦軍隊注意,就說日軍的攻堅點很可能是中路,讓他們小心。”陸銘聽完這二人的判斷之後馬上下令。
“不進行兵力調整?”楊傑有些奇怪的看着陸銘
。
陸銘不以爲然,“中路有近四十萬軍隊,還怎麼調整?兩翼加在一起纔有中路那麼多部隊,而且還有英軍的精銳部隊在,這樣都守不住,那還不如早點撤軍算了。”
楊傑還是有點擔心,“要不讓孫將軍去中路支援一下。”
“不不,他們不能動,現在就靠他們來牽制日軍主力,這一部是絕對不能動的。”
李秋看了看陸銘,忽然向楊傑使了個眼神,意思讓他不要再說了。
這個情況被陸銘看見,不由好笑的搖了搖頭,“你們別亂猜,我所以不調整沒有別的原因,中路沒有問題的,即使對方能突破前面的防線,英聯邦的軍隊也能頂住,最多前面會吃點虧,我們如果調整,這仗會越打越大,板垣這次是做了很多手準備的。”
楊傑幾個也醒悟過來,這次是過於多慮,這些本地部隊想要一舉突破英軍防線非常難,那三個英軍陸軍師可不是擺設,他們面對日軍幾倍於他們的兵力時,都能堅持那麼久,本地這些烏合之衆想攻破他們的防線很困難。
久了銳氣一失,本地這些攻擊部隊就更加沒有辦法,加上有孫立人這支機動部隊在,也不需要太過的擔心日軍加入,如果那樣,反對自已這邊更加有利。
隨着日軍的頻繁調動,從外面看上去,形勢一下變得非常緊張,但在雙方的高層都很清楚,這場仗打不大。
就在陸銘等人全力調兵遣將時,這個時候陳誠卻突然回到了仰光。
“老弟,我是來辭行的。”陳誠還沒坐下,就說出了自已的目的。
“這個時候調你回去,國內出了什麼事嗎?”陸銘對這個臨陣換將很是反感,不知道這位委員長幹什麼。
“沒有什麼事,俊如老弟在也是一樣的。”
陸銘見他不願意說,也就沒有再問,“也行,反正這段時間沒什麼仗打。”
“不會吧,小鬼子動作頻頻,你老弟還說沒仗打。”
“局部打打有可能,大仗打不起來的
。”
見陸銘不象開玩笑,陳誠雖然疑惑,但也沒有再問,而是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委座還交代我,這次想帶點東西回去。”
陸銘一想之後也明白過來,“這纔是你過來的真正目的吧,那個空軍師現在基本組建完成,你要帶回去我想美國不會答應的。”
陳誠有點不太相信,“不可能吧,這裡不是你說了算嗎?”
“使用權和所有權是兩碼事,而且這件事我根本就沒有參與,都是你們和美國人談的,你找我真的沒用。”陸銘說完忽然反應了過來,“我說辭修兄,你們不會是碰了壁纔想到找我吧?”
見陳誠臉色陸銘就知道,自已猜的一點不差,“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考慮的,既然參與了盟軍的行動,就不要去計較那些蠅頭小利,幾百架飛機固然能讓空軍實力大增,但是這樣一來,影響很大,這個會失去更多。”
陳誠搖了搖頭,“老弟,不瞞你說,這件事我只是奉命行事,也有建議過暫緩一段時間再談,但是老頭子這次很固執,鐵了心要拿到這些東西。”
“美國人怎麼說?”
“他們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說這件事要國會授權。”
陸銘手輕敲了敲桌子,“這樣就難辦了,我是有權命令他們行動,也可以讓他們飛回國內,但是這樣一來,他們對我倒沒有什麼,但你們,想讓美國人送給你們是沒有可能的,這樣吧,你們自已考慮清楚,如果執意要這樣做,到時可能會自已掏錢買單,決定了我就馬上籤署命令。”
第二天,陳誠就找上門來,陸銘一看就知道了結果,不由搖頭。
美國這次的條件並不苛刻,最少在陸銘看來如此,這支部隊只要服役三個月,就可以全部送給對方,陳誠等人是擔心會打打仗,怕損失這些飛機才先一步提出要全飛回國。
這筆錢對南京政fu來說可不是一筆小錢,最少要半年的收入,雖然說是貸款,但這總還是要還的,委員長難怪會輸,最少他缺少一種魄力和眼光。
陸銘簽署了這個命令,美國這次沒有找他,而是找到了南京政fu,不但削減了一半的貸款,還要求對方全額支付這些款項
。
同時,原來預定的裝甲師還有一半,也直接被美國人砍掉,甚至很多物資,他們情願封存也不交給對方。
看着機場上幾百架飛機呼嘯而去,陸銘不由搖頭,這次看似乎佔了便宜,其實吃了個大虧,也不知道這個主意最先是誰提出的,讓本就在盟國面前沒有多少地位的南京政fu,更加的失分。
這樣的事情對陸銘來說只是個小插曲,包括現在日軍的攻擊行動,他都沒怎麼在意,真正讓他關心的,還是盟軍西線戰場。
遠在歐洲的戰爭表面上和東方戰場沒有很大的關聯,但是對陸銘來說,卻很重要,歐洲戰場結束的那一天,就是東方戰場決戰的開始。
歐洲戰場,雖然德軍比事先預計的多了幾個師在諾曼底,但是盟軍這個時候也沒有辦法調動這些人,不過上帝似呼和盟軍開了個玩笑,小鬍子元首不知從什麼地方得來個情報,直接給隆美爾下令,讓他把諾曼底的守衛部隊再分出一半增援加萊。
盟軍想盡辦法都沒有做到,卻自然而然的達到了,艾森豪威爾等人都如做夢一般。
爲什麼在這件事上面,隆美爾竟然沒有反對,固然有希特勒的權勢原因,主要還是他自已同樣認爲盟軍的登陸點是加萊。
埃爾文?隆美爾是二戰中德國最負盛名的將領,也是希特勒最爲寵愛的將領。稍對世界軍事史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他那個著名的綽號——“沙漠之狐”。
由於他在北非沙漠戰場的一系列驚人戰績(隆美爾率領2個師的軍隊在北非僅僅用了2個星期就讓英軍之前2個月的戰果喪失殆盡)和德國媒體和盟國媒體的瘋狂宣傳,他在世時就已成爲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人和德國人崇拜的偶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作爲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指揮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希特勒任命他爲第7裝甲師師長,並贈給《我的奮鬥》一書,在德軍閃擊西歐的侵略戰爭中,隆美爾指揮裝甲第7師衝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時,接着是阿拉斯、索姆,最後直搗法國西海岸,被法國人稱之爲“魔鬼之師”。
這樣有名的將領,其厲害肯定不用去說,但是他同樣有弱點,最大的弱點就是戰略上面,這位戰術天才,在戰略上卻很差勁
。
而且隆美爾是陸軍元帥,用他來守衛西線,面對的卻是盟軍的兩棲作戰,這個對於他來說,卻不是他所擅長的領域,盟軍的戰術欺騙才得以成功,多少和他這點也分不開的。
就在登陸的前兩天,隆美爾還趕回家裡,爲他的妻子過生日。
這個後來被稱之爲歷史上最長的一天在6月6日開始了行動,載着3個傘兵空降師的3千餘架英、美運輸機、滑翔機,從英國20個機場起飛,飛向法國諾曼底海岸,4千艘艦船和無數的登陸艇,在飛機掩護下,駛出了嚴密僞裝的英國南海岸基地,諾曼底戰役開始了!
陸銘因爲有權限知道盟軍的進展,這天他和楊傑等人放下一切事務,專門收聽歐洲戰場的最新戰報。
“司令,德國快完了!”李秋的話語中充滿了激動。
“是的,只要這次登陸成功,德國就陷入盟軍和蘇聯的夾擊當中,很快就會走向滅亡,這次我爲什麼會如此的關心歐洲戰場,這裡面關係到我們的利益所在,這些天來,發現我們忽略了一些東西,很重要的一些東西。”
“一直以來,我以爲石原襲擊中亞等地區是爲了打亂盟軍的部署,直到前幾天我才發現,石原的目的遠不是如此。”
陸銘這有點莫名其妙的話讓李秋等人震驚不已,“司令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是的,這要和這個隆美爾有關。”
這點上陸銘確實沒有說謊,他忽然記起了一件事,隆美爾這個人他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個計劃,“聯合英美,反擊蘇聯。”
這個計劃也同樣成爲了隆美爾和希特勒矛盾的主要原因,雖然有點後知後覺,但是陸銘卻深知石原這個人的戰略眼光,日本失敗的命運幾乎無法挽回,這樣的情況下還四面出擊,當時他還以爲是對方最後的瘋狂。
但後面的情況卻出乎了陸銘的判斷,特別是日軍勝利後的一些做法,這個時候他還以爲日軍是利用本地勢力來抵抗盟軍。
也直到諾曼底登陸戰發起,陸銘重點研究隆美爾這個人時,才發現他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個計劃,讓他發現了石原的真正目的
。
這個目的,就是撈籌碼!
只要握着中亞一部分地區,還有英國人的東方這個明珠,到了最後,石原可以倒向蘇聯,也可以倒向英美,把對方逼到談判桌上來。
當然,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引發美蘇之爭,所以石原還要能守住一段時間。
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石原的計劃還真可能實現,就拿英國來說,只要日本能還給他們這些地區,已被戰爭拖的筋疲力盡的英國人很可能會答應和談,甚至美國,也會被拖進和談中去。
甚至,石原連陸銘這邊也算計到了,就比如現在的戰場就好,他就算準了陸銘不會參與太深,最多穩住這些地方。
陸銘想通這一切之後,心裡不由佩服萬分。
李秋幾個聽完陸銘的話更是說不出話來,如果這些下去,最難受的還是他們。
“司令,這樣的話對我們非常不利,不管日本倒向誰,吃虧的最後是我們和我們的國家。”
陸銘點頭,“李先生的擔心正和我一樣,所以不能給石原這個機會。”
“司令有沒有什麼計劃?”楊傑直接多了。
“具體的沒有,我只有個朦朧的想法,這個總指揮在穩定那邊局勢之後,我會馬上還給英國人,我想那個時候,日軍也可能撤兵了,同時,美國也很快會看出這一點,我們這邊的大戰很可能會在歐洲戰場還沒有結束之前,就會發起。”
楊傑很是震驚,“司令是說,美國準備兩線同時作戰?”“以美國的國力,做到這點並不難,關鍵是他們自已認爲有沒有必要,以我看來,石原是小看了美國的決心,他們不會這樣的進行妥協。”李秋這時擡起了頭,“我明白了司令的想法,辭去總指揮之職,讓英國全部精力去對付那邊,我們參與反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