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243章 石原的野望

第243章 石原的野望

隨後,陸銘以總指揮的名義,一下給了本地人三十個師的編制,在給這些本地勢力的命令中有這樣的一條,誰先組建完成這些編制就歸誰。

這個編制可不是單純名義上的,盟軍還提供配套的武器裝備,軍餉和補給等,同時還會派出教導隊來進行訓練。

這等於是天上掉餡餅,本來偷偷『摸』『摸』組建勢力的親英勢力,得知這個事情不是玩笑之後,沒有人再坐得住。

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政治團體紛紛冒頭,不到十天,來登記的地方武裝人數就超過了三十萬,經過篩選,留下了二十萬人,一下緩解了兵力不夠的困境。

三十個陸軍師,接近五十萬,這個數量還不到一半,後面的編制名額就成了各大勢力的競爭目標。

“哈哈,司令這個計劃等於多了百萬大軍,妙,太妙了!”司令部裡,接到報告的李秋忍不住搖頭晃腦。

“呵呵,這纔是第一步,讓那邊的人員抓緊,我們要爭取在一個月內,組建最少五十萬大軍起來。”

“日軍那邊現在有什麼舉動?”

聽到陸銘問起,這次回答的是楊傑,“日軍這次舉動很奇怪,他們的主力有意識的往後縮,前面只有二個師團在繼續突擊,他們的目標是想追上陳誠集團,把他們拖住。”?? 遠東野望1930243

“我已經給孫立人下令,讓他們突入日佔領區,採用襲擾的戰術,拖延住日軍。”

陸銘搖了搖頭,“這還不夠,命令空軍,出動中遠程轟炸機,全力轟炸這追擊的日軍師團。”

“好。”

“司令,這個給盟軍總部的報告上,我們是不是委婉點,我擔心英國會出面阻攔。”李秋有點擔心英國人反應過來之後,會進行阻攔,只要他們不笨,就會看出這後面尾大不掉的重大隱患。

陸銘想了想,“沒事,這事瞞不了多久的,日軍都這樣做了,還在乎我們這樣做,雖然英國會損失點利益,相比於全部被日軍佔領組成親日政權,這點利益算的了什麼。”

隨着幾路大軍的匯合,再加上撤離時留下的大片地域,本地軍隊爲了爭搶那些地盤,追擊的速度一下慢了下來,陳誠等人趁這個時機,馬上在東面組織起了第一條防線。

親英勢力也全部被武裝起來,稍微整頓下就被調到了前線,按照陸銘的部署,用一部分英聯邦的軍隊和他們配合,組成了西面防線。

孫立人部則突入到有日軍兵力的地區,進行『騷』擾和破壞,幾次主動出擊之後,有效的牽制住了擔任攻擊的日軍主力。

解圍英軍主力的行動很順利,加上日軍本來就沒有多少軍隊在,其實英軍本身就能衝破那些本地軍隊的包圍,只不過他們沒有那個膽量。

陸銘出動了一次大規模的空襲,幫助這些英國人完成了突圍,隨着他們的匯合,和杜聿明集團組成了中路防線。

這樣一來三路大軍組成的三大防線,牢牢的控制住了對方的攻擊線路。

兵力對比上,在這邊陸銘手上就有遠征軍的三十多萬軍隊,英聯邦的二十萬軍隊,加上本地武裝的三十萬軍隊,總兵力達八十多萬,這還不算孫立人部這幾萬人。

日軍方面,其中本地軍隊已經發展到150萬之多,加上二十多萬日軍,兵力正好是陸銘的兩倍。

兩邊指揮官都知道,這些部隊的數量根本不能代表雙方的實力,盟軍方面,幾乎佔領了大部分的制空權,加上完備的後勤,戰力並不比對方差。

親日勢力有過幾次試探『性』的攻擊,不但沒有撼動這裡的防線,還被反擊時追殺了上百里,進攻的勢頭一下受阻。?? 遠東野望1930243

這些地方部隊可不會去拼命,看到前面沒有機會,他們的重心馬上轉到了內部分享勝利果實中去,根本沒有心思去進攻。

這樣的情況出乎了盟軍的意外,他們沒有想到陸銘一上任,增援部隊都沒有調出,幾次調整就完全和日軍形成了對峙,讚歎的同時也不忘嘲笑米爾德的無能。

陸銘的這一做法英國最先反應了過來,把這些地方勢力武裝起來,到時他們還怎麼去管理這些地區,這等於和獨立沒什麼兩樣,而且擴軍的數量還特別多,按照這個計劃,是要擴軍上百萬的。

英國纔多少陸軍,總不可能全部調到這裡來平『亂』吧,英國第一個坐不住。

在盟國的例行會議上,英國代表第一個站出來責陸銘,要求他派出自已手下部隊增援,而不是現在這樣的擴軍,這是藉機發展自已的勢力。隨後,英國政fu還多次來電責問,對此,陸銘沒有理會。

雙方最後越鬧越大,英國這次的立場非常強硬,不出兵馬上換將,另找人來擔任這個總指揮。

看到這個情況,連美國也着急了,派出以馬歇爾上將爲首的調查團,親自飛到了仰光。

陸銘親自到機場迎接,這次同他一起的還有英國的代表。

一坐下,英國代表就迫不及待的質問陸銘,“將軍閣下,爲什麼你們還不派出援兵,這些地區不能有失,這對我們大英帝國非常重要。”

陸銘看了眼英國代表,“現在我是總指揮官,什麼時候出兵是我的事,貴國無權干涉,另外我要聲明一點,盟軍並沒有要求我必須派出這邊的軍隊,我想先生可能理解錯了當時的協議。”

被堵得啞口無言的英國代表無奈的望着馬歇爾上將,可惜,對方不理他。

雙方隨後進行了一些官面上的談話,就是爭吵,李秋把英國代表駁的啞口無言,下午,馬歇爾和陸銘兩人單獨的進行交談。

這次馬歇爾過來並不是要談什麼增兵的問題,而是想了解陸銘的整個計劃,也不是真心的爲了調停雙方的爭議。

現在美國人心裡很着急的,參謀部想破頭都想不出這位陸總指揮準備幹什麼,上百萬大軍組成一條防線之後就沒了下文,消極的防禦根本就防不住對方。

一開始,盟軍總部看到陸銘集中兵力,還以爲這是要趁這個機會重點突擊,打『亂』對方部署的,沒想到根本不是哪回事,盟軍的優勢就是武器先進,火力強大,優在於攻,而不是防禦。

這也是馬歇爾坐不住的原因,如果消極進行防守,對方就能充分發揮兵力上的優勢和本地人的特點,關鍵還是對方軍隊發太過迅猛,要是再守過幾個月下來,面對的軍隊就不是這一點。

陸銘看出了馬歇爾的來意,也沒有瞞他,“參謀長先生,你是不理解我會做出這樣全面防禦的態勢來吧,其實你們看到了其中的危險,但沒有發現對我們有利的一面。”

“哦,陸將軍請說。”

“參謀長先生無非是擔心對方發展過快,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就和將軍來說說攻和守之間的考慮。”

“我軍如果主動攻擊,有利的方面在於我們兵員素質和武器裝備有很大優勢,這點我也清楚,取勝的機會很大,甚至能奪回大部分地區,但這裡有個非常大的隱患,戰線過長。”

馬歇爾點了點頭,陸銘說的這些他也有考慮過。

陸銘笑了笑,“打個很簡單的例子,享受過自由之後的人們,如果再面臨剝削和壓迫,大多數人都會起來反抗的,我們攻過去之後,等於陷入無盡的泥潭之中,到時我們的對手就不是日軍,而是這些本地軍隊,打仗會死人的,還會死很多人,這個仇會越結越大,到時根本就不能化解。”

說這些話陸銘不是沒有根據的,越戰就是很好的例子,美國那時打了十多年,什麼也沒有收穫到,還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況且這邊還不是安南這小地方可比,加上這邊人的信仰,結下死仇,到時真正的寸步難行。

再說陸銘手下的主力全是自已的同胞,他根本就不想讓他們犧牲在這無意義的戰爭中去,打擊日軍是他們的義務,幫英國搶回殖民地,這不是他的事,也不會去做。

馬歇爾聽後久久沒有回話,他同樣在考慮這個問題,越想越覺得陸銘說的很有道理,如果因此和本地人大戰不休,真中了日本人的圈套。

同時,他也發現在這件事上面,好像中了英國人的計,難怪英國代表會那麼急迫的要陸銘主動發起攻擊。

明白了陸銘打算的馬歇爾將軍完全的放下心來,“陸將軍,再和我說說你這防守,要知道,我還沒有聽說單靠防守取得勝利的。”

“好,其實我這也不全是防守,我手下有一支部隊正和日軍主力糾纏,要不然也沒有現在這麼順利。”

馬歇爾想到了什麼,“哈哈,難怪我們很奇怪,那支杜將軍的隊伍會擺脫日軍,原來你還有這一手。”

“關於這個防守,看起來很消極,其實也多少有點迫不得已才做的,主要是爲肅清和平穩內部矛盾爭取時間,另外我是這樣考慮的,日軍既然能武裝本地人和我們抗衡,我們當然也可以武裝起本地人來反擊,這個方面,我們同樣有日軍沒有的優勢。”

“馬歇爾上將也清楚這邊的情況,我們的盟友英國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在精英階層中這一塊,如果放手讓他們組織起來,我們在背後提供幫助,完全不用我們出面,就能做到很多我們不想做的。”

以馬歇爾的精明,他一下就理解了陸銘番話的真正目的所在,“陸,這樣做、這樣做到時很難收拾的。”

看到馬歇爾震驚的樣子,陸銘不以爲然的笑了笑,“先生,我是軍人,取得勝利是我最大的追求,後面究竟會出現什麼情況,那可不是我能控制的,也不是我需要關心的。”

“可是這樣一來,這樣一來……。”馬歇爾說不下去了。

“是等於讓這裡完全獨立是吧,這不真實反法西斯聯盟的目的和貴國的政策嗎?”

馬歇爾被陸銘堵的說不出話來。

這裡對英國的重要,馬歇爾當然清楚,真如陸銘這樣一搞,不管是親英還是親日的勢力取得最後的勝利,都等於是脫離了英國政fu的掌控,也許不用多久,等政權穩固,大英帝國這個宗主國就得靠邊,英國人所用急,也是同樣看到了這點。

現在這樣的情況,馬歇爾也不能做決定,也沒有權利去做這樣的決定,但從心裡面來說,這更符合美國的利益,便於在東方更好的發出美國的聲音。

“陸將軍,你這個計劃先不要去公開,我明天就回去向總統報告。”

“不不,我什麼計劃都沒有,對方可是比我們的兵力多一倍,能防守住就很吃力了,進攻我可是不敢的。”

一大一小兩隻狐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後哈哈大笑。

第二天,代表團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離去。

機場,知道內情的李秋看着飛機遠去,忍不住大笑。

他們早就有過商量,這件事要順利實施,必須把美國拉到這一邊,正如陸銘事先判斷的,爲了自已的利益,美國肯定會成爲自已的有力支持者。

馬歇爾回去之後,美國在這件事上面的態度一下改變了很多,英國雖然跳腳,但是卻沒有辦法。

不過陸銘也不完全沒有給英國人面子,最少那些親英勢力的控制,就由英國的軍隊負責,這下英國鬧了一陣之後也就沒有再鬧。

石原是爲數不多幾個看出陸銘計劃的日軍高層,他暗自心驚的同時也有些僥倖,要是陸銘早點擔任這個總指揮,日本想取得這樣的戰果根本沒有可能。

盟軍在歐洲戰場有大動作的情況已經明瞭,如何趁這個短短時間內,爲自已增加實力,是眼前石原最迫切需要做的事,想想大本營一些人還叫囂要增兵,他不由搖頭。

從小到大就比較另類的石原,並沒有因爲年齡的增加而改變這個脾氣,在很多人認爲不能放棄這些地區時,他卻首先提出要主動放棄,爲這件事情,連天皇都來過問。

東條英機更是氣得直跳,幾次公開說要撤石原的職,可惜這次沒有人敢附和他,甚至有人反責,要求他下臺。

石原對這些根本不在意,他現在考慮的是讓這個局面保持住,最好是日軍全面撤離之後,這些地方也能變成他們的後勤基地,這個時間也不用很久,有一年就夠了。

只要現在這樣的局面維持一年,石原就有把握把美國『逼』到談判桌上來,這個不是玩笑。

德國法西斯滅亡已經可以看見,石原還有這樣的把握,他是看到了英法等老牌帝國的衰退,雖然他們在西方戰場贏了,但是他們不是沒有新的對手,蘇聯,就是他們的下一個對手。

而美國也是一樣,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落後一步就會步步落後,這個時候的日本就可以作爲一個重要的籌碼,來『逼』美國人。

想通這些,石原給板垣的命令幾乎和陸銘同樣,不要急於進攻,抓緊建造一條穩固防線,同時,加大扶持親日勢力,並用大魚吃了雨的辦法,逐步蠶食那些小勢力,最後建立完全親日的政權。

對那些重要資源,包括一些英國建造的重要工業基地,石原的要求是能搬走的一件不能留,不能搬走的也要控制在自已手中。

遠東戰場經過一段的熱鬧之後,有慢慢的陷入到一段詭異的平靜中。

歐洲戰場,盟軍的霸王計劃已經到了最好關頭。

盟軍在對面擺開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陣”,這些由英國電影製片廠的佈景道具師們設計的“登陸艇”、“彈『藥』庫”、“醫院”、“兵營”還有那些看上去很真實的“飛機、大炮、坦克”。

盟軍諜報人員甚至有點半公開的在中立國家中收集法國加萊海岸的詳細地圖,英國建築師在沿海顯眼的地方製造起“油船碼頭”,還配備了發電廠和貯油罐等等,另外,一支上“百萬”人的集團軍調往東南沿海,準備進攻加萊。

作爲擔任防禦的德軍元帥隆美爾,這時也被盟軍搞的有些『迷』糊了,最好他也不能判斷盟軍的真正登陸點,彙報到希特勒那裡之後,小鬍子用力的一揮手,“看來,盟軍要在加萊海岸登陸是確定無疑的了!”

元首都做了決定,隆美爾不再去考慮這些了,立即下令加強加萊海岸一帶防線,幾天之內,海底海灘密佈地雷,海岸構築起了堅固隱蔽的炮臺,佈置了反坦克陷井和溝壕堡壘。希特勒還把最精銳的15集團軍集中到這一地區,歸隆美爾指揮。加萊已成爲德軍“大西洋鐵壁”最堅固的一環,不過即使這樣,部署在諾曼底的德軍,也留下了7個陸軍師,這點是盟軍沒有想到的。這個時候,離盟軍的登陸時間只有半個月。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