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的驢友 > 歷史的驢友 > 

§無量山水

§無量山水

§無量山水

明代後期的紹興人王思任,是個奇才。清人攻入城中,他發誓不入城取食,遂餓死山中。這麼一位氣節之士,一生耽愛山水,在其《遊喚》序中寫道:

夫天地之精華,未生賢者,先生山水。故其造名山大川也,英思巧韻,不知費幾爐冶,而但爲野仙山鬼蛟龍虎豹之所嘯據,或不平而爭之,非樵牧則緇黃耳。而所謂賢者,方如兒女子守閨閾,不敢空闊一步。是蜂蟻也,尚不若魚鳥,不幾於負天地之生,而羞山川之好耶?

這通議論發得怪,卻很好。先有名山大川而後有賢者,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些名山大川到了今天,雖然並不爲仙鬼虎豹所嘯據,而相繼被開闢成旅遊風景區,但以仰慕之心情而親近山水者,卻又是少數了。

中國曆代文人,比較注重生活的質量及品位。出名的才子學者,沒有哪個不喜愛山水。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蘇東坡的前後兩篇《赤壁賦》,都是遊江的餘緒。朱熹在廬山主持白鹿洞書院,晚年聽說有人發現了三疊泉,因腿腳不便不能親臨,便請人把三疊泉畫成立軸,掛在書房欣賞。比之古人,今人親近山水的態度,到底差得多了。

今人不是不喜歡旅遊,而是旅遊的方式和目的,都不及古人的高妙。試想一下,乘一隻小木船過三峽,和站在輪船的甲板上游三峽,能獲得同樣的感受嗎?

還是這位王思任先生,對於旅遊的方式,也是格外講究。他在另一篇文章《紀遊說》中寫道:

予嘗謂官遊不韻,士遊不服,富遊不都,窮遊不澤,老遊不前,稚遊不解,哄遊不思,孤遊不語,託遊不榮,便遊不敬,忙遊不慊,套遊不情,掛遊不樂,勢遊不甘,買遊不遠,賒遊不償,燥遊不別,趁遊不我,幫遊不目,苦遊不繼,膚遊不賞,限遊不逍,浪遊不律。而予之所謂遊,則酌衷於數者之間,避所忌而趨所吉……

他的講究簡直苛刻到了迂腐的地步。如他所舉,這二十三種旅遊皆不可取的話,那麼今人的旅遊就完全沒有辦法進行下去了。當然,他首先反對的“官遊”,倒的確是大敗人意的事。

我總以爲,遊名山大川是一件難得的韻事,但官場上的事,卻是大俗。如果遊山玩水仍不忘官場,前呼後擁,車轂相接,遊山的樂趣就早已去掉了大半。

古人云,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這是講融合。“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是一種融合,物我相悅;“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是另一種融合,物我相吸;“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更高的融合,物我相忘。現代人過於強調物質,導致了庸俗的享樂主義,這種傾向對我們的生活起了毒化作用。“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這是我小時候讀的第一首詩,淺顯易懂,算是我人生的第一堂旅遊課。我幾乎從童年起就熱愛山水,但懂得山水的意義則是中年以後的事。我認爲山水自然中蘊含的美感,有益於我們的宗教生活和感情生活。在蕪雜的人世間,宗教與感情是社會穩定的最爲重要的精神因素。耽於山水會使一個人厭煩塵世的生活,而去尋找那種幽玄的境界。但是,暫時拋開手頭的事務,到自然中旅遊幾天,讓心鬆弛下來,得以療養,相信是恢復生命激情的最好的方法。

生命有限而山水無量。風也罷,花也罷,雪也罷,月也罷,這些抗俗的雅事,在混凝土的森林中是找不到的。爲了不讓我們的靈性被物慾吞沒,還是應該到山水中走一走。用王思任的話說,這叫“避所忌而趨所吉”。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