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漢萬勝 > 大漢萬勝 > 

第351章 內政

第351章 內政

漢皇宮,一座充滿着古樸、恢弘、厚重、睥睨的宮殿羣。

在這裡,大漢朝歷經了它的七位皇帝陛下,也迎來了它的第八位後續者,劉弗陵。

燭火燃燒的很是透徹,就像它的新主人一樣,充滿了活力。

而得了派去之人的回稟,劉弗陵暗自一笑,果然,還是劉拓有法子。

其實,自劉弗陵第一次被皇帝劉徹帶着出現在劉拓面前的時候,劉弗陵就知道,劉拓是一個妙人,妙不可言。

他可以稱呼爲自己‘可愛的小胖子’,以至於自己驚愕;他可以不顧及形象的下廚做出豬肉燉粉皮,讓自己大吃一頓;他可以對僕役很好,看上去和旁人不那麼一樣。

劉拓的所作所爲和着自己身邊人的作爲大相徑庭,最主要的是他還能說服你接受他的理念。

一直以來,劉拓都有着自己的歪理,不知爲何,任何的歪理從他嘴中說出來就成了至理名言,這點,讓劉弗陵很敬佩。

要不然,父皇也不會那麼寵愛劉拓了。

不錯,在劉弗陵眼中就是寵愛,甚至,還有些和自己爭寵。

不過,那種感覺是真的好呀。

自己可以冒着被母親責罰的風險偷偷跑去劉拓府上吃美食聽故事,搬着一個小馬紮,和一堆人圍在一起聽着那些神幻的故事。

說起來,劉弗陵最喜歡的故事就是孫悟空了。

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一根如意棒重達十萬斤。

天吶,那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劉弗陵甚至都想象不出來。

還有清晨的晨跑,他們並不會區別對待每一個人,他們只會平等對待每一個人,就算這個人是自己,是大漢朝的太子殿下。

現在想想,那段時日仍舊是自己最懷念的。

時至今日,一切都變了。

自己失去了母親,失去了父皇,失去了那段美好時光。

劉病已,自己倒真是有些羨慕這個小子了,他可以和劉拓住在一起,可以隨時纏着劉拓講故事,可以隨時吃上那可口的美食。

時耐、嘿嘿、耳朵兄、千江、劉大、小五,這些都是劉弗陵所懷念的。

我所懷念的,你正巧擁有的。

時耐的固執,嘿嘿的嗷嗚聲,耳朵兄的啊哦聲,千江的武藝,劉大的憨厚,小五的滑稽。

如今,長姊身子有恙,卻因爲父皇喪期而不能治癒,這讓劉弗陵有些不甘,於是下令將長姊搬至漢王府上居住一段時日。

今日看來,這一步卻是走對了。

長姊心結打開,胸中那股鬱氣自然消散,這樣,病就好了一大半。

“燒烤,魚湯,還下水游泳。”劉弗陵自顧自地呢喃道,“朕何時才能如此?”

只是,這偌大的宮殿中無一人能夠回答他的問題。

夜深了,張賀走進來對着劉弗陵說道:“陛下,時辰不早了,該歇息了。”

隨着劉弗陵的登基爲帝,張賀在宮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以往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統統都變得熟絡起來。

可是,張賀卻早已經看透了一切,做好自己的分內事。

在和丙吉這位老友吃酒的時候,丙吉就笑着對張賀道:“張賀兄,現在不知有多少人能夠望着踏入你府門呢。”

張賀知道,這是一個提醒,很善意的提醒。

張賀搖頭回道:“丙兄,你還不知道我嗎?先前或許我有着凌雲之志,可隨着時間的消磨,早就煙消雲散,不知所蹤了。如今,我只盼着家門平安,僅此而已。”

現在,對於張賀來說,這個大長秋之職更像是一個養家餬口的位子。

看來,時間真能磨掉一個人所有的可能性。

丙吉點了點頭,他很瞭解這位老友。

“陛下稚嫩,朝堂幸好有着先帝的遺詔壓着,這纔沒有造成太大的混亂,不知,這樣會維持多久。”丙吉有些擔憂,對大漢朝的現狀。

臣強君弱,大忌!!

張賀對此卻有着不同的看法,“丙兄多慮了,霍光桑弘羊等人都是先帝一朝數十載的老臣,對國事輕車熟路的很,陛下雖初一爲帝,或許有些不足之處,可終究會慢慢成長起來,就如同先帝一般。”

“但願吧。”

劉弗陵看着督促自己歇息的張賀,便對着他問道:“聽聞大長秋和漢王的關係不錯,是嗎?”

張賀如實回答:“奴婢未受腐刑前是前太子劉據府上的門客,在巫蠱之事中被先帝責罰,後來見漢王等入了郡邸獄,於心不忍,便令人照看了一二,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這種事瞞也瞞不住,倒不如趁早說了,也免得這位年幼的新皇疑神疑鬼。

劉弗陵笑道:“看來大長秋也不容易,是一個重情之人,故人之子,也該如此。”

劉弗陵並不會因此責怪張賀,反倒是有些讚歎,問天下衆人,有多少能夠做到這一步。

當然,對於劉拓,劉弗陵也自是瞭解的。

希望長姊住在漢王府的這段時日能夠病癒,開心起來,這樣,也不枉費劉弗陵的一片心意了。

“陛下過獎了,此乃爲人的本分,如果連情義都無法保持本心,那也就妄爲人友了。”張賀道。

劉弗陵有些坐不住,而又沒有一絲睏意,乾脆在大殿中走動一二,時不時的挑動一下忽閃的燭火。

這大殿,父皇也曾這般過吧,一個人的日子。

“嗯,大長秋能夠如此想最好不過。”劉弗陵不知道間便已成熟,語氣也開始變得如同大人一般。“可這滿朝羣臣,朕卻是有些看不透。”

劉弗陵想起了那日大朝會上的一幕,每一個人都面無表情,劉弗陵很難想象,父皇是如何看透每一個臣子的。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張賀擡頭看了眼這位皇帝陛下,接着又轉向別處。

“陛下,這一切無非二字:利益。”張賀道:“利益是每一個人的追求,當一道政令發出的時候,誰反對自然就觸犯了誰的利益,誰大力推進自然就增進了誰的利益,自然,也有忠臣一心爲了大漢朝。”

這話,和父皇說的一般無二,看來,這天下就是一個利益的天下。

可在利益面前,還有情分,還有善良,還有淡泊。

“今日,四位輔政大臣及田丞相通過了一項決議,減免賦稅,尤其是邊關之地,鼓勵人口稠密之地的人丁遷往他處,可墾荒,可免租,可免役。”

這是一件好事,利國利民的好事。

“朕準了。”

劉弗陵笑了笑。

張賀明白,也聽得出其中意思,無非就是下面的臣子商議好了,通過了,讓這位皇帝陛下蓋上璽印,頒令天下。

“陛下聖明。”

目前,整個大漢朝無戰事,就需全心發展國力,什麼是國力,民以食爲天,自然是土地、糧食,以及人口。

土地,大漢朝廣得很,諸多地方數十里無人煙,糧食,也足夠,可還不夠。

人口,先帝爲何鼓勵婚嫁生子,無非也是爲了擴大大漢朝國力。

看來,以後大漢朝的內政要率先發展起來了。

劉弗陵對此並無不可,他很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

出了大殿,氣溫有些涼爽,這很是難得,張賀一路護送着皇帝劉弗陵回到了寢殿。

“好了,朕乏了,要歇着了,大長秋退下吧。”

張賀關門退出皇帝寢殿。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