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勝利之鋼蟻雄心 > 勝利之鋼蟻雄心 >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中蘇條約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中蘇條約

政客的話歷來不可靠,誰相信誰是傻子。

張治中等前方指揮官,向南京軍委所提交的報表如下,殲滅日軍一萬二千多人,其中現役海陸軍七千六百餘人,由日僑組建的義勇軍五千餘人,而華夏自身的損失極其慘重,軍隊傷亡爲一萬五千人。

另外,百姓的傷亡爲七千六百餘人。

老蔣等人看到這個數據,真是既喜歡又悲傷,九一八事變時,數千日軍就能佔領瀋陽,數萬日軍就能吞併東三省,而在長城會戰時,數十萬華夏軍隊,打不贏數萬精銳日軍。

真是無能之至,喪權辱國。

現在終於揚眉吐氣了,僅憑五六萬華夏軍隊,就能殲滅了一萬多日軍,雖說是有些運氣的成分,但無可非議的是,華夏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嗯,至少是階段性的徹底勝利。

看來距離抗戰勝利並不太遠了。

當這份內部戰報,傳到劉少將手中時,他也激動不已,歷史已經發生變化了,於是很慷概的拿出了大洋與法幣,請蕪湖機場內所有官兵喝酒,並揚言不醉不歸,然而酒會還沒正式開始,就被南京的憲兵們請去喝茶了。

某人只好去禁閉室內醒酒了。

將此戰傷亡往小的說,南京也是有苦衷的,一則希望中日大戰就此打止,不要繼續再擴大了,哪怕真需要華夏犧牲一點國家利益,才能換取中日之間的和平,老蔣等人也願意這麼幹,華夏實在是太弱了。

第二,是給彼此一個下臺階,希望中日仇恨,不要越結越深。

最後,纔是給自己一個面子,因爲只有將敵人的損失說小了,才能突出華夏損失較小,信不信就看智商了,反正老百姓又搞不懂。

總的來說,此次收復日租界之戰,中日雙方都損失慘重,只是雙方都不願意挑破罷了。

於是日軍乾脆再不要臉一點,聲稱此次虹口(駐滬日軍所在地)戰役,日軍只有二千多士兵,外加千餘義勇軍,在十多萬敵軍的圍攻下,直到彈盡糧絕,纔不得不接受英美之和平建議。

虹口戰敗的原因是,大川內傳七少將玩忽職守,竟然私自丟下部隊,在橫濱的藝伎館中買醉,而谷川清中將太過喜歡海軍,將司令部設在龍驤號航空母艦上,導致在8月20日夜,駐滬日軍羣龍無首。

因此在華夏軍隊發起突然襲擊時,數千駐滬日軍竟由一箇中佐在現場指揮,最後該中佐爲了掩護部下突圍,以及數千傷員的安危,只好親自留下來殿後,爲了婦女兒童的安危,才接受了華夏軍隊之和平協議。

看到日軍的通報時,劉亦誠也被氣笑了。

日本鬼子的滿篇謊言,簡直無懈可擊,這些數據有沒有錯呢?

沒錯。

因爲日軍說的是“虹口戰鬥”,因爲到了“鬼子奮勇突圍”前夕,也確實只有這一點人了。

可能是翻譯的錯誤,將“虹口戰鬥”翻譯成了“虹口戰役”。

這下好了,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爲日軍是從8月13日開始,到21日結束的八九天中,日軍就只損失了三千多人,而十多萬華夏士兵攻擊了近十天,還遭到日軍飛機和軍艦的輪番轟炸,真實損失絕對要加一個零。

而在事後,無論華夏人也好,還是日本人也罷,絕對查不到8月20日以前的交戰數據,要不就套用某將軍的原話,“13日我們並沒交戰”,要麼就是大幅度的闡述南京空戰,以及中日軍隊的調動。

這下好了,許多人還以爲,上海虹口戰事打了近十天,敵我損失十比一。

口水畢竟是口水,又死不了人。

隨着虹口戰事的結束,整個華夏的民心士氣爲之一振,連華北的抗戰軍民都亢奮了起來,在南口與張家口一帶,奮戰殺敵的華夏軍隊,在聞訊之後,曾經一度發起了反衝鋒,讓日軍鬼子的氣勢爲之一挫。

至此整個華北戰事出現了反覆。

虹口大捷,導致華夏政府對於“和平”,又產生了莫名的期望。

自七七事變以來,蔣介石等南京的政要們,曾幾次三番召見歐美的駐華大使,比如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美國大使詹森、德國大使陶德曼、意大利大使柯萊、蘇聯大使波格莫洛夫,與法國大使那齊雅等等,希望他們能代表列強,能出面調停或干涉中日之間的戰事。

但日本政府極爲傲慢,曾公開宣佈,“不歡迎任何第三國的調停”。

1937年7月26日,陶德曼大使對蔣介石表示,“雖然德國願意調停,但日本已聲明不接受第三國干涉,因此調停不會收到成效”。

老蔣在無奈之際,只好向陶德曼大使表示,如果中日戰爭繼續發展,必將導致華夏在中蘇關係上,極有可能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老蔣有以此要挾德國出面調停的意思。

當這一談話,被傳回柏林時,柏林也感到很棘手,對日的態度也逐漸變得生硬,7月28日,希特勒指示德國駐日大使狄克遜,要他鄭重警告日本政府,“希望日本,不要把中日衝突,升級爲戰爭”。

面對德國的警告,日本政府施展了“拖”字訣。

日軍重申彼此的“反共產國際協定”,闡明他們對德國的價值,同時加快了對華夏的侵略,還向德國人暗示,“中日衝突”將很快結束,時間不會超過三個月。

因爲日軍的作戰目標,是擊敗南京老蔣的中央軍。

在他們看來,只要中央軍一敗,南京政府的大佬們,爲了他們自己的統治穩定,只有向日本帝國主義妥協一途,那時即使蘇聯紅軍想插手,也爲時已晚了。

當上海虹口被華夏軍隊收復,淞滬會戰的第一階段結束時,德國這才意識到了不妙,因爲所謂的中日衝突,早已變成了中日戰爭,而且是一場長期化的戰爭。

柏林正在猶豫之際,又爆發一件國際大事。

8月21日下午,華夏外交部長王寵惠,與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爲蘇聯援華志願軍參戰,做好了前期準備。

並在該條約中規定,“斥責以戰爭爲解決國際糾紛之方法”、“約定不得單獨,或聯合其他一國或多數國,對彼此進行任何形式之侵略”。

“倘若兩締約國之一方,受一個或數個第三國侵略時,被締約國約定,在衝突的全部期間之內,對於該第三國,不得直接或間接予以任何幫助,並不得進行任何行動或簽訂任何協定,致該侵略國得用以施行不利於受侵略之締約國(即中蘇兩國不得中途與日德媾和)”。

該條約的簽訂,令德國軍政兩界大爲震驚。

對德國外交部而言,是一次極其沉重的打擊,導致德國國內的許多中立的鴿派勢力,發生了很大的動搖,柏林很快做出了反應,暫時終止向華夏供應德械軍火,要求外交部門採取鮮明的親日立場。

老蔣等人卻通過外交渠道,努力向柏林作出解釋。

與之同時,日本因戰爭爆發,急切需要經濟利益,與歐美各國的經濟摩擦加劇。

甚至連德國在華的傳統貿易項目,都受到了日商的衝擊,因此德國人又微調了立場,指示德國軍火供應商,可以繼續向華夏提供軍火,但是需由丹麥貨船運送,並通過新加坡的一家英國公司中轉。

早已瘋狂的日本鬼子,又豈會如此善罷甘休。

他們反而加快了登陸上海的步伐,連很多準備投向華北的物資,也一一投向了上海一帶。

原定於8月23日登陸的部隊之中,臨時又增加了一個常備師團,以及一個臺灣旅團,而且派駐淞滬一帶的日本海軍艦隊,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強,對日軍現有戰機的改裝,也加快了時間表上的進程。

華夏軍隊也沒睡覺。

張治中的第九集團軍,張發奎的第八集團軍,顧祝同的第五集團軍,劉建緒的第十集團軍,以及陳誠的第十五集團軍等等,都加快了休整和增援,尤其是張治中部與陳誠部,已經在吳淞口一帶集結,大肆修建各類永備型工事,隨時準備反登陸作戰。

8月22日,日軍從臺灣與航母上起飛的偵查機,無論從架次的數量上,又或是深入內陸的深度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南京的老蔣、何應欽和白崇禧等人,都意識到一個問題,日軍大規模登陸在即。

唯一的喜訊就是,在天台山上的防空雷達,已經安置成功。

該雷達站的警衛,共有五十多人,另外還有技術維護人員七八人,倘若沒有特殊情況,是每十五分鐘,向南京總部發送一次電報,爲了避免日軍起疑心,還在臺州設立了肉眼觀通站,爲真正的防空雷達作掩護。

同時,劉少將帶着螞蟻機器人,對已有豹式戰機進行了全面升級,另外從川西飛機制造廠,運來的二百多架豹Ⅱ戰機,逐漸裝備到一線部隊。

某人還秘密的,從川西運來五十架飛熊Ⅱ型轟炸機。

與原有的轟炸機大隊混編之後,就有近百架中型轟炸機,終極目標正是日軍的航母。

飛熊Ⅱ型轟炸機,源於飛熊Ⅱ型運輸機,經威利·梅塞施密特的重新設計後,各種性能參數已有大幅度的提升。

該機與德軍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相比,也毫不遜色,而且通過法肯豪森的幫忙,甚至請來了斯圖卡的現役飛行員,對華夏飛行員進行緊急培訓,據說效果還很不錯的。

飛熊Ⅱ型轟炸機,標準乘員2人,高3.2米,長12.8米,翼展15.2米,空重3.8噸,最大起飛重量6.8噸,配備了兩臺星型發動機,功率輸出爲2×1200馬力,最大平飛速度536公里,巡航速度276公里,飛行半徑2800公里,理論升限1200米,爬升率每秒6米,裝有六挺12.7毫米機槍,在機翼的下部可吊裝2×750公斤的航彈。

相對螺旋槳時代而言,飛熊Ⅱ型是一款高空高速轟炸機。

在沒安裝炸彈時,也習慣讓它兼職爲高空偵查機,因此蕪湖機場有十六架飛熊版偵查機,大約每兩小時升起一輪,對浙江的東南方,以及上海的東北方進行偵查,隨着日軍航母集羣的到來,高空偵查的重點,逐漸向東海海域傾斜。

8月23日拂曉,日軍發起登陸作戰。

日軍聯合艦隊以陸奧、長門等戰列艦爲先導,向淞滬一帶的獅子林、川沙口、張華浜等華夏陣地,進行大規模的炮擊,盡力爲了陸軍登陸灘頭清掃障礙與明暗工事。

隨後還從一干航空母艦上,起飛了一百多架九六式艦戰,爲日本九州、朝鮮濟州和臺灣松山等機場,起飛的二百多架九六式陸攻,提供必要的空中掩護,以便陸攻機羣向登陸的縱深要地發起攻擊。

隨着日軍艦炮與敵機的狂轟濫炸,標誌着淞滬會戰的第二階段——日軍的全面登陸淞滬,拉開了序幕,面對衆多的300毫米與400毫米的艦炮,華夏陸軍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唯有空軍方面還能想些辦法。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