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前奏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天下末年 > 天下末年 > 

第820章 前奏

第820章 前奏

朱儁說的一切,皇甫堅壽明白嗎?

也許明白,也許不明白,也或者根本不用去明白。

他相信叔父的抉擇不會錯,在軍事部署、行軍作戰方面,朱公仍舊是在今天下有着赫赫威名的名將。

次日,皇甫堅壽才率領五千步卒出營,直接向西北的蒲吾進攻。同時,有傳人聯絡統帥狼騎的魏續,請其劫掠真定以西諸縣邑,爲大軍日後部署,掃清障礙。

而身在高邑城外的朱儁大軍,僅僅只是不斷地打造攻城器械,絲毫沒有進攻堅城的想法。

不過,朱儁不擔心長子安危那是假的。故而,派了數名使者入城,與趙將文丑相會。

朱皓不論是生是死,總得有個消息。

……

雁門關東。

滾滾狼煙掀起,蹄聲呼嘯馳騁,數不盡的騎士以及戰馬,更是鋪天蓋地而過。

呂布身在中軍,與諸將士一樣,在這蕩起的煙塵中,縱橫着駿馬,向前狂奔。

“報!”

一快起飛奔而來。

中軍諸將不由扯住繮繩,而左右兩翼各部部曲見中軍停下,也紛紛駐足。

“啓稟大將軍,前軍斥候與趙軍騎兵斥候相遇。”

聞訊,呂布不禁擡頭環視一週,只不過身邊僅是將士、旌旗、煙塵,根本看不出什麼。

這讓呂布不由皺起眉頭,問道:“兩翼可有異常?”

“回大將軍,兩翼斥候方剛來報,並無異常。”

身旁曹性立即拱拳彙報。

呂布這纔鬆下眉頭,問向斥候:“可曾派人去打探趙軍主力?”

“回大將軍,已派斥候前去。不過趙軍斥候也不少,還請大將軍責一部兵馬策應,蕩清趙軍斥候。”

“準,命前軍一部將士,協助斥候行動。”

“諾!”

隨着斥候離去,呂布也轉頭再度問向曹性:“此距雁門關山口還有多遠?”

“最多十里。趙軍多是步卒,斥候必遠灑二十里,吾軍可先至關口。”

“傳令各部,常速前進。時刻準備換馬禦敵,告訴成廉,旦有異情,立即來報。”

“大將軍放心!”

“走!”

停頓了短短片刻,萬餘狼騎再度揚起馬蹄,繼續向北前進。

前軍成廉比呂布還要提前一步知曉斥候遇敵的消息,待接到中軍軍令後,立即派出一部騎兵,協助斥候。

而在前軍之前,便是斥候交鋒的站場了。

漢軍斥候皆是騎兵,而趙軍斥候皆是胡騎,孰優孰劣不易斷下。

狼騎自是不用多說,天下驍銳。何況其軍斥候,更是百裡挑一。但烏桓精騎,善射之名不下於草原勁旅,控騎之術,尤勝狼騎。

而控騎之術,在斥候交鋒之中,顯然會佔有更大的優勢。

正面大軍交戰,胡騎不比中原騎兵甲械精良,也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挪轉展現自己的技術。故而,多是敗績。

但幾人,幾十人的交戰規模,顯然還是胡騎佔盡便宜。

兩軍斥候,交錯混雜,不斷地爲身後的大軍開拓視野。

數裡之間的區域,全都是斥候在相遇、交鋒,直到擊敗對方,繼續前進。

雁門關地處句注山之中,扼守着唯一一條連接雁門與晉中的要道。

扭扭曲曲的山道,莫說是萬餘人了,便是數千人的部隊,都難以行進。至於處在險要的雁門關下,更是最多隻能供應數百人進攻,大軍完全施展不開。

當然,雁門關是一座要塞,更是一座要塞羣。北面的山道、南面的山道之間,更是橫着十幾座軍寨。

南山口,顯然是一處非常重要的地方。

趙軍自戍夫山西進晉中,早就傳到雁門郡治。新任郡守與駐紮在雁門郡的北軍主將王服商議一番後,早早便安排人馬南下,駐守南山口。

如今,坐鎮在南山口的正是張遼。

北軍甲師甲校校尉!

再度掌握軍權,雖然職位以及權利都比在晉王麾下低了很多。但對於被拘禁在晉陽城內數年之久的張遼來說,無疑是一次新生。

站在南山口軍寨寨樓上,眺望着外面的局勢,張遼不由得心中逐漸激動起來。

東南蹄聲震天,定是自家的騎兵來援。而東北方向,也是雷聲滾滾,必是趙國所屬的烏桓騎兵。

不需要看到,張遼心中都能知道即將碰面的兩支軍隊,都是何等威勢。

夾在中間的南山口,便宛若那驚濤駭浪之下的舟船。是安然無恙,還是風雨飄搖,就看這場仗怎麼打了。

打的好的話,趙軍幾無反手之力。打不好的話,那就是趙軍勢如破竹,直逼晉陽的局面了。

當戰場逐漸清晰之際,南山口外,已經是酣戰不休。

伴隨着前軍一部兵馬的出動,烏桓騎兵亦是出動數千騎,針鋒相對。

戰事規模從十餘處小戰場,奔逐之間漸漸匯聚到中央地帶,兩軍各收攏本部兵馬,再度揚塵交戰。

呂布率領中軍與成廉匯合後,也在觀望着戰場。

數千烏桓騎兵,正面交鋒,一部狼騎足夠了。

而烏桓人的後方,韓猛更是謹慎小心,步軍原地紮營,騎兵悉數待戰。

晉陽從哪裡抽調出來的漢騎,韓猛並不知曉,斥候也從未曾越過漢騎斥候的封鎖。敵軍的具體情況,一概不知,由不得自己不小心。

相聚甚遠,兩軍主將自是看不到,不過斥候的頻頻來報,也表明了這場大戰前的試探,有多麼激烈。

一隊隊騎兵,在戰場之中縱橫遊走,時而舞刀弄棒,直衝對方行列腰肋,時而揚鞭長去,遺塵百步。又或是尾隨追之,張弓即發。或是踏破煙塵,刀掠鴻影。

觀戰的兩軍主力,都心照不宣的沒有增兵。誰都明白,這只是大戰前的開胃菜,現在還不是一站定勝負的時候。

只是,時間流逝之下。

烏桓騎兵很快便紛紛脫離戰場,奔回主陣。而漢騎則是縱馬躍步,耀武揚威片刻後,才調轉馬頭。

不可否認,烏桓騎兵的實力並不差勁。若是給予他們漢軍一般精良的武器,局面或許就是另外一種情況。

但顯然,趙國君臣也不想自己養的鷹兒展翅高飛,尤其是趙國騎兵實力不逮之際。

最顯然的情況就是,披甲漢軍中了三五矢,有時還能舞刀衝擊。

這種來自科技力量的碾壓,更加的震撼人心。

兩軍錯過,南山口寨外,恢復了平靜。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