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騎探知孫桓在他們的對面安營紮寨,文聘飛馬快報去告訴淵蓋蘇文。當時淵蓋蘇文已經到了秭歸,淵蓋蘇文生氣的說道:“孫恆這等小輩也敢和我抗衡嗎?!”
史萬歲和張須陀說道:“末將自從投靠將軍還未立下功勞,請將軍讓我們前去斬下此人人頭!”
淵蓋蘇文說道:“好!兩位將軍的能力我是深知,但是各位將士還不知道,就請兩位將軍在此戰大顯身手了!我派遣彭鐵豹,彭鐵彪,彭鐵虎彭家三兄弟去爲你助陣,你們領兵三萬即日去對陣!”
史萬歲一臉興奮的領命,張須陀也只得苦笑一聲,因爲自己和史萬歲兩個人是降將,淵蓋蘇文明顯是不放心讓他們兩個是單獨領兵,纔派遣彭家三兄弟跟着自己,若是自己和史萬歲兩個人有一點反心,恐怕便會被這彭家三兄弟斬首了。不過史萬歲的心思就簡單多了他本來就只是一個單純的武將,而且是跟着自己的主公劉繇一起投降的,只要有仗可以打,他便知足了。
不過,張須陀雖然知道這是淵蓋蘇文並不信任自己,但是張須陀也是胸有大志之人,男兒生於天地間,當然以生前身後名最爲大。張須陀也十分的想證明自己,之前劉繇是一個守土之輩,現在淵蓋蘇文乃是有雄心壯志的人,若是可以得到他的信任,爲這種人打天下,纔是張須陀的抱負。所以張須陀十分希望可以通過這次戰役來證明自己
史萬歲和張須陀二個人告辭了淵蓋蘇文,聯合先鋒,一同進軍,列成陣勢。孫桓聽說張須陀和史萬歲來了,帶着自己的兵卒。雙方對峙,孫桓着李異、謝旌站在營寨的前面,看到荊州軍中出來兩員大將。正是張須陀和史萬歲。史萬歲在張須陀的示意下,拿着自己的武器,出陣喊道:“孫恆小兒還不出來受死?”
孫恆也說道:“你們兩個人先是跟了劉繇,現在又跟了這個什麼淵蓋蘇文,見風使舵的本事真的是天下無敵啊!”
史萬歲聽到之後大怒,也不和他再多說了,挺槍直取孫桓。孫桓背後的謝旌,驟馬來迎。兩將戰有三十餘合,謝旌敗走,史萬歲乘勝追了過去。李異見謝旌敗了,慌忙拍馬輪蘸金斧接戰。史萬歲和他交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吳軍中副將譚雄,見到史萬歲十分的英勇,李異不能戰勝他,就放了一個冷箭,正射中史萬歲所騎的馬。
那馬忍痛逃回本陣,還沒到門旗邊,撲地就倒,將史萬歲掀翻在地上。李異急忙上前輪起大斧,望着史萬歲的腦袋就砍。忽然一道紅光閃過,卻是李異的人頭落地了,原來張須陀見到史萬歲馬回,正等待接應,忽然看見史萬歲的馬倒了,李異趕來,張須陀大喝一聲,劈李異於馬下,救了史萬歲。乘勝追殺,孫桓大敗。兩邊戰了半日,各自鳴金收兵。
第二天,孫桓又率軍前來。史萬歲和張須陀一同齊出迎敵。
史萬歲立馬在陣前,單找孫桓交鋒。孫桓勃然大怒,拍馬輪刀,與史萬歲大戰三十多回合,最終氣力不加,大敗回陣。史萬歲和張須陀兩位大將追殺入營,彭鐵豹,彭鐵彪,彭鐵虎彭家三兄弟在後面驅兵追殺。
史萬歲奮勇當先,殺入吳軍軍隊中,正遇上謝旌,被史萬歲一槍刺死了。吳軍的軍隊四散奔逃。荊州大軍得勝收兵,只是不見了張須陀。
史萬歲大驚說道:“若是張將軍有什麼閃失,我可如何是好!我史萬歲絕不獨活!”說完,史萬歲便綽槍上馬去找尋張須陀了。
史萬歲走了不過數裡的路程,只見張須陀左手提着刀,右手則是生擒帶了一個吳將。
史萬歲便問道:“這是什麼人啊?“
張須陀笑着回答說道:“我在亂軍之中,正遇仇人,所以活捉來。”史萬歲看過去,原來是昨天衝他放冷箭的譚雄。史萬歲非常高興,與張須陀同回本營,便把譚雄斬首示衆。再寫了戰表差人趕赴淵蓋蘇文處報捷。
孫桓折了李異、謝族、譚雄等許多將士,力盡勢孤,餘力並不能再抵抗荊州軍,就差人去找後面的孫權求救。
張須陀對史萬歲還有彭家三兄弟說道:“現在孫權軍勢敗,正好可以趁機劫寨。”
彭家三兄弟說道:“孫桓雖然折了許多將士,但是朱然水軍現在還紮營江上,沒有絲毫損傷。今天要去劫寨,如果水軍上岸,切斷我們的歸路,這可怎麼辦?“
史萬歲說道:“這種事很容易啊!可以我率領五千士兵埋伏在山谷中;等朱然來救援的時候,左右兩軍一齊出兵夾攻,一定會取勝。”
張須陀說道:“不如我們先使小士兵假裝投降的士兵,將劫寨事告訴朱然;等他看到火起,一定要來救援響應,再令伏兵截擊的,那麼此役必勝。”彭家三兄弟覺得可行,便同意了張須陀的計策來行事。
再說朱然知道孫桓損兵折將,正打算前來支援,忽然哨騎帶着幾個小卒前來投降。
朱然問他們爲什麼來投降,這幾個小兵說道:“我們是史萬歲帳下的士卒,他這個人十分的暴躁,動不動就毆打我們,實在是不把我們當人看,所以我們幾個前來投降,並且我們還知道十分機密的事情。”
朱然問道:“哦,有什麼機密的事?”
這幾個小兵說道:“今 天晚上史萬歲要乘機偷襲孫將軍的營寨,約定舉火爲號。”朱然聽畢,就讓人前去通知孫桓。
報事人走到半路,便被率先埋伏好的史萬歲給殺了。朱然和他的手下們商量,想要帶兵去救援響應孫桓。
部將崔禹卻是說道:“小卒的話,並不能完全相信。如果有了什麼疏忽,則我們的水陸兩軍都要完了。你只應該穩守水寨,我願意替您一行。”
朱然聽從了他的意見,於是讓崔禹帶領一萬軍隊往去救援孫恆。這天晚上,彭家三兄弟兵分三路,直殺入孫桓寨中,四面火起來,吳軍大亂,尋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