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遠遠地看見段珪脅迫何皇后過來,盧植大喊:“段珪逆賊,怎敢脅迫太后!”
段珪回身就跑。太后從窗戶中跳出來,在緊急救助才得以倖免。昊匡殺人內庭,看見何苗也提着劍出去。昊匡大喊:“何苗合謀殺害哥哥,當共同殺之!“
大家都說:“願斬圖謀哥哥的賊!”
何苗要跑,四面包圍定。砍爲粉身碎骨。袁紹又命令士兵分頭來殺了十常侍家屬,不分大小,全部都被滅絕,有很多沒有鬍鬚的人也都被殺死了。
曹操一邊救火宮中的火星,一邊請求何太后代理大事,派兵追擊張讓等人,尋找少帝。
張讓、段珪劫持着少帝及陳留王,冒着煙突火,連夜逃到北邙山。約二更時分,後面喊聲大起,人馬趕到;當前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大喊“逆賊休走!”張讓見事情緊急,於是投河而死。
皇帝和陳留王不知道真假,不敢高聲,我在河邊雜草的內。兵馬四散離去趕,不知道皇帝的存在。皇帝和陳留王趴到了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餓,互相排擠而哭;又怕別人知道,忍氣吞聲躲在草叢中的。
陳留王說:“這裡不可以久戀,必須另尋活路。於是,二人用衣服”相結,爬上岸邊。滿地荊棘,黑暗的中,不見行人。正沒有辦法的時候,忽然有流螢千百成羣,光芒照耀,只在皇帝面前飛轉。陳留王說:“這是天助我們兄弟啊!!”
於是隨螢火蟲飛行,漸漸地看到道路。走到五更,腳痛得不能走,山岡邊看見一堆草,皇帝與王躺在草堆的背叛。草堆前面是一所莊園院。莊園主當夜夢見兩個紅日墜落在莊後,驚覺,披上衣服出門,四下觀望,見莊後雜草堆上紅色光沖天,忙去看,這是兩人躺在青草畔。
莊主問:“兩個少年是誰家裡的兒子?“帝不敢回答。
陳留王指皇帝說:“這是當今皇帝,遭遇十常侍的混亂,逃難到這裡。我是皇帝弟弟陳留王的。“
莊主大吃一驚,拜了兩拜說:“我先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堅毅的。因見十常侍賣官嫉妒賢才,所以在這隱藏。”於是他攙扶到莊,跪着進獻酒食。
再說閔貢趕上段珪,抓住問:“天子在哪裡?”他說:“已經在半路走散,不知道去哪。“貢就殺死段珪,把他的頭掛在馬脖子上,分兵四處尋找;自己卻獨自騎着一馬。隨着路追尋,偶然來到崔毅莊,他看見首級,問他,貢說詳細,崔毅引進見皇帝,你我痛哭。
貢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還都。”崔毅莊上只有一匹瘦馬,劉備與皇帝乘。貢和陳留王一起騎着一匹馬。離莊就行,不到三裡,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校尉淳于瓊、右校尉趟萌、後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一行人很多,數百人馬,接著皇帝。你我都哭。
先使人將段珪首人到京城號令,另外換好馬和帝和陳留王騎坐,簇帝返回京城。先是洛陽小兒歌謠中說:“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逃北邙。”到這果真應驗的預言。
皇帝走了不到幾裡,忽然看見旌旗蔽天,塵土遮天,一支人馬來到。百官失色,皇帝也大爲震驚。
袁紹策馬出來問:“什麼人?”
繡旗影裡,一個將領出來,厲聲問:“天子在哪裡?“
皇帝發抖不能說話。陳留王勒馬向前,大聲說:“來的是什麼人?”
董卓說:“西涼州刺史董卓在此。”
陳留王說:“你來保駕的,還是來劫持皇帝的?”
董卓回答說:“臣當然是來保駕的。”
陳留王說:“既然來保駕,天子在這,爲什麼不下馬?”
董卓大吃一驚,慌忙下馬,站在道路的左邊。陳留王去撫慰董卓,從開始到結束,並沒有什麼不對的話。
董卓暗中奇的,已經有廢立皇帝的想法。當天回到宮中,見到何太后,都痛哭。檢查宮中,卻是不見了傳國玉璽。
見了傳國玉璽。
董卓屯兵城外,每天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驚惶不安不安全。董卓出入宮廷,毫無忌諱害怕。
後軍校尉鮑信,來見袁紹,說:“董卓一定有異心,可以現在想辦法除掉他了。”
袁紹說:“現在朝廷剛剛安定,還是不要先動董卓的。”
鮑信見王允,也去說了這件事情。王允說:“還是需要在商議商議的。”
於是鮑信自己帶領本部軍隊,到泰山去了。
董卓引誘何進兄弟部下的士兵,全部歸他掌握了。
私下對李儒說:“我想廢帝立陳留王,怎麼樣?
李儒說:“現在朝廷沒有主心骨,如果要做的話,就要趁現在,遲就有變化了。明天在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說明廢立;有不隨從的人殺了他,樹立您的威信,現在正是時候,董卓大喜。”
第二天大擺會,邀請公卿。公卿們都害怕董卓,誰敢不到。董卓接待百官到了,然後慢慢到園門下馬,帶劍入席。
酒過數巡,董卓命令停止音樂,然後厲聲說:“我有一句話,衆官聽一下吧。”
大家都側着耳朵等着董卓發話。
董卓說:“天子爲萬民之主,沒有威儀不可以繼承祖宗宗廟和社稷。現在皇上懦弱,不如陳留王如何聰明好學,可承接大地位。我想廢掉皇帝,立陳留王,衆大臣認爲什麼問題嗎?”
諸位大臣都害怕董卓的殘暴,不敢說話。
座上一人推案而起,站在席前,大喊:“不可!不可!你是什麼人,敢發大語?天子於是先皇帝嫡子,毫無過失,怎麼能隨便議定廢立!你想成爲篡逆嗎?“
董卓看了看,原來是之前的幷州刺史,現在是執金吾的丁原。
董卓怒斥說:“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於是掣佩帶劍要殺丁原。
當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高昂,威風凜凜,手持方天畫戟,一雙冷目緊緊的盯着董卓。
李儒急忙進言說:“今天是喝酒的地方,不可以談論國政;來日到都堂公評論不慢。“
衆人也都勸丁原,丁原上馬離開了這裡。
董卓問官員說:“我所說的話,符合公道嗎?
盧植說:”“您錯了。從前太甲不明,伊尹放逐了桐宮;昌邑王登上王位才二十七日,造惡三千多條,所以霍光祭告太廟而廢棄的。現在皇上雖然小,聰明仁智慧,並沒有分毫過失。你是外郡刺史,從來沒有參與國政,又沒有伊尹、霍光的大才,什麼可以強迫君主廢立的事?聖人說:有伊尹那樣的心志就可以中興朝廷,沒有伊尹那樣的心志便是篡奪了。”董卓大怒,拔劍上前想殺死種植。
侍中蔡蔡邕、議郎彭伯勸諫說:“盧尚書天下人失望,現在先殺了他,恐怕天下震驚。”於是董卓作罷。司徒王允說:“廢立的事,不可以酒後互相商,另一天再討論。”
於是百官都散。董卓按着劍站在園門,忽然看見一個人騎着馬持戟,在園門外來回馳騁。董卓問李儒說:“這是什麼人啊?”
儒者說:“這是丁原義兒:姓呂,稱布,字奉先,您需要躲避一下。董卓於是進入園偷偷避開。”
第二天,人報丁原率軍城內外挑戰。董卓發怒,率軍同李儒出來迎接。
雙方對峙,只看到呂布頂束髮金帽子,分開百花戰袍,唐獅像披上鎧甲,把獅蠻寶帶,越馬挺戟,隨着丁建陽出到陣前。丁建陽指董卓大罵:“國家不幸,宦官弄權,使萬民生靈塗炭。你沒有寸功,居然說要廢立皇上,膽敢擾亂朝廷!”
董卓還沒來得及回話,呂布飛馬直殺過來。董卓慌忙逃走,丁建陽率軍襲擊。董卓的軍隊大敗,後退三十里安營紮寨,聚衆商議。
董卓說:“我看這個呂布不是普通人啊。如果我能得到呂布,便不愁得天下了!”
帳前一人出來說:“您不必擔心。我與呂布同鄉,知道他有勇無謀,見利忘義。我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呂布拱手投降,您看如何?”
董卓非常高興,看了過去,原來是虎賁中郎將李肅。
董卓說:“你將怎樣說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