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衣冠冢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弱冠登碧玉 > 弱冠登碧玉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衣冠冢

第三百四十三章 衣冠冢

天色漸明,晨風拂露。

耳邊潺潺的流水聲將人從美夢中拉出來,沈素期緩緩睜開眼,本是平躺在地,一睜眼便瞧見幾寸高的綠草上掛着露水,下意識想到自己的處境,朝身下看去。

但見一見寬厚的衣袍墊在自己身下,身上的衣物未沾到半滴露水。她緩緩起身,收起衣袍,但見不遠處的篝火上烤着一隻野兔子,火上竟還架着口不知從何處弄來的鍋。

她將衣袍放回船上,回身之際見池靖卿從遠處回來,便上前幾步,掃過他手中之物:“這些東西是……你去哪裡了?”

“喏,到附近的農家買來些調料與生米,回去煮。”池靖卿極爲自然的說道,“用來解決我們的早膳。”

沈素期面色掠過詫異,跟上他的腳步:“可你昨晚不是說這方圓幾裡都沒有人家嗎?”話雖如此,卻接過他手中的米,走到河邊洗。

池靖卿將烤好野兔子的肉從木架上拿下來,放在一塊較平的石頭上,以匕首且開,邊道:“近處沒有,走遠點便有了。”

沈素期也未多想,在這山野間淘米煮飯,他生火燒菜,平淡而真實。

不多時,解決了早膳,二人繼續趕路。越是靠近瓊玉城,便越可感受到空氣中的涼意。

行至瓊玉城,便轉爲陸路,池靖卿租來一架馬車,親自趕往二王府。

闊別許久,瓊玉城人仍是從前的模樣,街上人來人往,處處繁華。在這繁華之中,二王府金燦燦的匾額閃爍着光芒。

二王府時常有人打掃,直接便可入住。池靖卿帶着沈素期入府,途經一朱亭,池靖卿偏頭看去,記憶中的一幕浮現在眼前。

沈素期心聲感慨,道:“第一次見面便是在這裡,你可還……”

“記得。”池靖卿收回目光看向她,“我自然記得當年初見你時,你生得嬌小,性子卻倔強得很,但好在還算機靈。”

那時沈素期二八年華,在沈家順風順水,不諳世事,未涉江湖,後來情竇初開,沈家遭遇變故,卻也遇見了他。

時隔兩年,外面變化翻天覆地,卻未有此處沒有改變。

二人懷舊間,忽見朱亭後面閃過一道身影,沈素期面色微變,難道有刺客?

池靖卿握着她的手緊了緊,留意着前方,道:“許是熟人,我先過去看看,你在這裡不要亂動。”

說罷,他上前兩步,沈素期下意識邁出半步,又及時停住,抿了抿脣,面露緊張之色。

池靖卿走上前去,便嗅到一股熟悉的酒味,當即放下警惕,回身朝沈素期揮手示意,便又朝那靠在朱亭後的身影走去。

他躍下朱亭,將那偷酒之人嚇了一跳,但看清來人,又面露吃驚:“你你……”

池靖卿但笑不語,只看着他。

那人吃驚半響,終回過神來,放下酒壺,作勢便要跪。池靖卿上前虛攔一下:“李先生,不必拘禮,此處沒有什麼皇帝,我離開京城,便不再是皇帝的身份。”

沈素期走近一看,此人驚是李元。她稍微福身,道:“李先生,許久未見,您還是這般愛酒。”

李元側過身,避開這一禮,笑容透着股灑脫:“人上了年紀,便得有點喜好,權當精神寄託了。”

李元如今也年近四十,卻還是孤身一人,酒是他唯一的精神寄託。

沈素期聽聞池靖卿提起過李元的事情,聽他半開玩笑的說着,也不再說其他。

池靖卿掃一眼地上的空酒壺,不動聲色的收回視線,道:“二王府許久無人住,多虧了先生在此,纔沒有遭了賊人。”

這話自然是玩笑,二王府內擺設物什雖皆名貴,卻無人看着,但也無人敢將念頭打到王府頭上。

李元聽出他話中玩笑之意,搖搖頭道:“皇上盡會說笑,誰敢來此處偷盜,”頓了頓,“且大越在皇上的治理下愈發的好,連賊人也不多見了。”

池靖卿也不與他謙虛,應下這話,道:“先生怎會在此處,莫不是隻爲了王府中的酒?”

李元聽他問到正經處,神色稍正,道:“還真被皇上猜中了,我府上的藏酒也被我喝的差不多,便惦記上這的酒了,這不就擅自過來了。”

豈料竟碰上池靖卿二人回來,早知道他便躲的更加隱蔽些了。

氣氛輕鬆下來,沈素期自知二人許久未見,且自己留在此處也插不上話,道:“這府裡一時也找不到下人,不如我去沏茶,你們二人敘敘舊。”

“這如何使得,”李元率先開口,“皇后娘娘千金貴體,怎能做沏茶這等事。”這話並非故意說出,而是當真將在意尊卑之分,才說出此言。

池靖卿脣角化開淺笑,語氣淺帶玩笑之意道:“素素難道體貼一回,便讓她去吧。”

他將話說到此,李元亦不再顧慮什麼,道:“那便有勞娘娘了。”

沈素期看向池靖卿一眼,又向李元道了聲無妨,便轉身走開。

池靖卿道:“李先生,我們也莫要在此處站着了,不妨去書房對弈一局,如何?”

李元也不推辭,便跟在他身後半步遠,一同朝書房走去。

不多時,沈素期端茶進來,但二人正對弈着,放下茶便退了出去。

她獨自走在王府中,每到一處皆駐足,每一處皆有昔日的影子。

翌日下午,天色灰濛濛的似乎要下雨,沈素期身穿一件素色羅裙,眺望着桃鄉的方向。

池靖卿從她身後走過來,拿着一件粉白色的披風,披在她肩上,順着她的目光望去,道:“素素,我們出去走走?”

沈素期竟這才察覺有人走近,回身看向他,緩緩點頭。

二人徒步離開王府,朝桃鄉走去。

桃鄉自打那場大火以後,桃鄉的桃樹便再也沒有開過花,彷彿空氣中都瀰漫着燒焦的味道,雨水與歲月都無法沖刷往日的痕跡。

走到沈家近處,池靖卿倏然停下腳步,道:“素素,我們走這邊,我帶你去一地方。”

前方不遠處便是沈家的廢墟,池靖卿多半是擔心她觸景傷情才提出繞路而行的。

沈素期也並未執意要從沈家門前走過,便隨着他從另一條路而行,走了許久,眼前景色愈發陌生,她心生疑惑:“靖卿,這條路是通往哪裡的?”

池靖卿卻毫無透露之意,只告訴她到了便知道。

約一柱香後,沈素期便見前方出現兩個墓碑,卻只有一個墓。頓時想到什麼,雙腿像是灌了鉛,腳步沉重,神色怔愣。

池靖卿亦緩慢的跟在她後,無聲陪伴。

走到近處,看到墓碑上熟悉的名字,雙膝一沉,跪在墓碑前,霎時紅了眼眶:“爹……娘……”

這兩年間她極少回到桃鄉,更從未祭拜過父親,說來已是大不孝,如今一見爹孃二人的合葬墓,心如刀割,久違的窒息感再次襲上大腦。

池靖卿在她身後站着,只看着那墓碑,也未上前。

沈素期跪着往前挪動了兩步,臉頰貼上冰冷的墓碑,滾燙的淚水緩緩滑落,她如鯁在喉,悲痛萬分。

“爹,女兒不孝,兩年了,兩年纔來看您一面……”話到最後,都已泣不成聲。她孃親死去多年,悲傷早被時間沖淡,但她父親過世不久,且生前對她極爲寵溺,她如何不悲不痛。

似乎老天都被這一場久別“重逢”的父女感到悲痛,竟淅瀝瀝的開始下雨了。

池靖卿緩緩走上前,還未到她身邊,忽而停下腳步,漆黑眼眸掠過異色,餘光留意身側。

倏然,四面涌出蒙面黑衣人,不下二十人,沈素期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神經被拉回來,扶着墓碑站起來,四下看去,不由倒吸口涼氣。

他們二人此次出門未帶隨從,尚且不知對方實力如何,只怕不妙。

雨水順着額頭滑下,模糊視線,她擡手粗魯一擦,作勢要走到池靖卿身邊。後者卻將自己的披風扔過來,且退到她身前兩米遠,背對着她,身姿挺拔,頓時變得更爲高大。

黑衣人也不多言語,徑直衝上來,卻直奔沈素期。她披着池靖卿的披風,靠在墓碑上,心中默唸着天上的父親保佑他們沒事。

池靖卿身影迅速移動着動作敏捷,手中匕首閃着道道白光。沈素期看到什麼,驚呼出聲:“小心身後!”

話音未落,池靖卿身體不動,手臂向後一甩,匕首刺進那黑衣人脖子,又迅速拔出,鮮血噴射而出,瞬間被雨水沖刷。

不過半柱香的時間,黑衣人盡數倒地,池靖卿蹲下身從屍體上線索,很快便發覺這些黑衣人手腕上皆刺着一青色圖案,將圖案記下,便朝沈素期走去。

沈素期將披風還給他,將人上下打量過,見沒有傷到,才鬆了口氣:“靖卿,知道他們是什麼人了嗎?”

池靖卿點點頭:“回去調查一下便可,此地不宜久留,我們先回去。”說罷,攬着她的肩膀,便朝來時之路走去。

沈素期應一聲,倏然眼前一陣眩暈,身體一軟,倒在他懷裡。池靖卿察覺出異樣,眉頭一皺,將人橫抱起來。

回到二王府,池靖卿快步將沈素期放在牀榻上,便讓管家去找大夫,同時換下自己身上的衣物。

大夫很快便冒雨前來,一見池靖卿,連忙跪在地上:“草民參見……”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