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隱蔽的歷史 > 隱蔽的歷史 > 

朔漠英豪,巍巍雄國

朔漠英豪,巍巍雄國

朔漠英豪 巍巍雄國

——小論北魏三帝及拓跋王朝的興起

中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有三:甘肅敦煌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崗石窟。其中龍門石窟和雲崗石窟均始建於北魏王朝。仰視這兩個石窟在北方湛藍天空映襯下的壯麗精美,可以依稀想見北魏帝國的強盛榮光。歷史課本對北魏王朝的描述非常簡略,寥寥數筆帶過,着墨稍多的則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遷都洛陽和漢化改革。其實,屬於鮮卑族一支的拓跋部最早遠居漠北,是個逐水草而居過着遊牧生活的小部落。《資治通鑑》中,首先出現拓跋部記載的是曹魏元帝景元二年(四卷七十七):“是歲,鮮卑索頭部大人拓跋力微始譴其子沙漠汗入貢,因留爲質。力微之先,世居北荒,罕交南夏。至可漢毛,始強大,據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公元338年,什翼犍自稱代王,建都於盛樂(現內蒙托克托),纔開始加速了拓跋部立國的步伐。而真正使北魏成爲一個穩固的、雄踞中國北方的王朝,則陸續由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和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完成。

孤注一擲的雄主——拓跋珪

拓跋部什翼犍自稱代王。此人生而奇偉,寬仁大度,身長八尺,隆準龍顏,長髮委地,相貌英偉,經過三十多年苦心經營,兼併鄰近諸部,擊高車,破沒歌部落,攻伐劉衛辰部,節節勝利。他至此自稱代王,並與同屬鮮卑族的前燕慕容氏廣結姻親,大具開國氣象。可惜什翼犍生不逢時,恰值比他更英武豪雄的前秦苻堅大帝弒苻生自立。苻堅先是滅前燕慕容氏,而後就把目光投向什翼犍的代國。被什翼犍打敗的劉衛辰往南跑到苻堅處求救,正給了苻堅大帝攻伐代國的最佳藉口。公元376年,前秦大司馬苻洛率朱彤、張蠔、鄧羌等一幫虎將,統衆二十萬勁卒進攻代國,獨孤部、白部紛紛敗退,什翼犍屬下的南部大人劉庫仁也在雲中蒼惶敗逃。急得什翼犍忙撥十萬兵馬給劉庫仁回擊前秦軍,可惜當時天道煌煌,苻家軍隊勢不可擋,石子嶺一戰代國軍隊大敗。關鍵時刻,什翼犍又身患重病,自己不能統兵打仗,就帶着一幫人馬竄逃到陰山之北。其時諸部離散,高車等部落全都反叛,四面侵逼,攪得拓跋部落惶惶不可終日。過了月餘,前秦兵因搶掠甚多,帶着無數的戰利品慢慢後撤。什翼犍稍稍喘了口氣,回到雲中安頓。什翼犍的親侄拓跋斤對自己在父親死後不得重任一直懷恨在心,就勸什翼犍的庶長子蹇君說:“王爺寵愛慕容妃,她生的兒子個個都已長大,王爺想立他們爲後,準備先把你這個長子先殺掉。如果現在不動手,大禍馬上要降臨。”什翼犍的世子拓跋寔五年前因救父親傷肋而死,故而拓跋寔君一直覬覦王位。聽堂兄挑撥,他也就信以爲真,趁着敗亡荒忽之際,他和拓跋斤帶人殺掉慕容妃所生的六個異母弟,衝入帳中,順便把什翼犍也一刀結果。可憐老英雄征戰一生,最終死於逆子之手。由此,國中大亂,部落逃潰,已經回撤的前秦大軍回師雲中,一舉滅代。深受儒家父子君臣大倫影響的苻堅大帝知道了拓跋寔君弒父的事,恨得咬牙切齒:“天下善惡的道理到哪裡也是一樣啊!”派人把拓跋寔君和拓跋斤押至長安,宣佈罪行,車裂了兩人。

代國滅亡的前五年,什翼犍的大臣長孫斤謀反,一次朝會時他拔刀直奔御座想刺殺什翼犍。當時身爲嫡子的拓跋寔徒手與其格鬥,以身護父,被長孫斤刺中肋部,傷重而死。代國滅亡時,拓跋寔的兒子拓跋珪年紀尚幼,被生母賀蘭氏帶着逃走,往依劉庫仁部。後來,苻堅兵敗淝水,北中國各部族乘亂紛起,劉庫仁的兒子劉顯要殺拓跋珪,多虧賀蘭氏機智多謀,帶着兒子逃回孃家賀蘭部,依附拓跋珪的舅舅賀蘭訥。不久,賀蘭訥的弟弟賀蘭染干見自己這個外甥越來越得衆心,想方設法要殺掉拓跋珪,但皆未得逞。這拓跋珪也是個奇童,生下來就是個大胖孩子,體重比平常的嬰兒重一倍,年紀很小就會開口說話。爺爺什翼犍死時,拓跋珪年僅六歲。逃過幾次劫禍,大難不死,加上他是什翼犍嫡長孫的身份,十七歲那年,拓跋珪在牛川即代王位,改元登國。同年四月,改稱魏王。自此之後,拓跋珪連年征伐,先後擊破劉顯、庫莫部、高車諸部,又憶恨前仇,討伐舅氏賀蘭部。一直與代國(魏國)有世仇的劉衛辰此時也派兒子直力(革是)攻擊賀蘭部,賀蘭訥向拓跋珪乞降,畢竟骨肉相連的血親,拓跋珪反擊直力(革是)的軍隊。接着,他率軍征伐黜弗部;又在戈壁上冒險行軍,連追三天,在南牀山大破柔然,斬殺不可勝計。(《魏書》中載,柔然是東胡苗裔,原姓鬱久閭,世祖太武帝拓跋燾討厭柔然人數次侵掠反叛,頭腦簡單,狀類如蟲,所以改其號爲“蠕蠕”。所以在《魏書》上面只有“蠕蠕”,沒有“柔然”)偏偏劉衛辰父子自己找死,面對拓跋珪如此雄主不僅不避其鋒芒,反而再三侵掠,趁拓跋珪伐柔然之際,又派兵攻擊魏國南部。拓跋珪大敗直力(革是)於鐵牀山,獲牛羊二十多萬頭,擒斬直力(革是)。劉衛辰連老巢悅跋城也顧不得守,奔遁而走,路上被手下所殺,傳首於魏國。拓跋珪憶起新仇舊恨,把俘獲的衛辰家族五千多人不分老少,全部殺死,投入黃河,一時間河水全部變成紅色。劉衛辰全族盡滅,只有劉衛辰的第三子勃勃逃脫,就是後來追立大夏國的那位殺人如麻、積屍成京觀的赫連勃勃。(劉衛辰並不姓劉,其三世祖劉虎在《魏史》中被稱爲鐵弗劉虎,是南單于後代。“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漢朝與匈奴和親,把些宮女和宗族遠親嫁給匈奴,後來好多種落就冒姓劉,自稱是漢宗室皇族後代。俘殺西晉稱帝的劉淵、劉聰父子本就是漢化極深的匈奴貴族,建立國家後就稱國號爲“漢”,自認爲是承襲漢祚,立漢高祖以下的多位漢帝牌位大行祭禮。後來劉曜稱帝,又改祭匈奴昌毒單于和劉淵,真正是“君王莫信和親策,生得胡雛虜更多”。這幾位劉姓匈奴漢化深到能做高難度漢詩的地步,而鐵弗劉氏則可能是扯虎皮做大旗的冒充漢代宗支,只是某個人娶過劉曜的女兒罷了。北方人把胡父鮮卑母的人稱爲“鐵弗”,部落因以爲號。後來的劉勃勃恥姓鐵弗,改爲“赫連”。《魏書》中赫連勃勃也不叫勃勃,稱爲“屈孑”,鮮卑語是“卑下”的意思,爲太宗拓跋嗣親自下令更改,以示輕蔑。漢族皇帝、滿族皇帝喜歡對謀反或與自己爭位的皇族改以惡姓,北魏皇帝則愛對不服從自己的部落和人施以惡名。)

拓跋珪在攻滅劉衛辰部的戰爭中,共獲良馬三十多萬匹,牛羊四百多萬頭,奠定了國家繁盛的物質基礎,周圍各部落紛紛降服。

苻堅攻伐東晉失敗後,北中國狼煙四起,從前的部族蜂擁叛亂,大家打得不亦樂乎。慕容垂乘苻堅敗兵之際收復了前燕的失地,自己稱帝,恢復了燕朝(史稱後燕)。慕容垂立國後,先拿自己的親戚開刀,滅掉同是慕容氏的西燕。西燕國主慕榮永在都城被圍即將之際,一面向晉朝求援,一面向當時還是後燕附庸國的北魏乞求救助。拓跋珪也知道之齒亡脣寒的道理,猶豫之下還是派兵去救援西燕。軍隊走到秀容,慕容永的西燕已經滅亡。早些時候,拓跋珪爲了巴結慕容垂,曾派弟弟拓跋觚向後燕進貢,慕容氏的年青後生們知道北魏多良馬,就扣下拓跋觚當人質。拓跋珪做事也很剛狠,堅決不向燕國獻馬,兩國的關係也就陷入斷絕的地步。

既然撕破臉皮,一不做好不休,拓跋珪不時派兵襲擾燕國邊境,侵逼那些降附後燕的部落。這些事情攢在一處,最後氣得老英雄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率八萬精兵自五原大率伐魏。此時的後燕連戰連勝,銳氣無比,且人強馬壯,鎧堅矛利,拓跋珪初聞燕軍伐魏也嚇得不輕。幸運的是,燕軍統領、太子慕容寶是個完完全全的繡花枕頭。此人“少而輕果,無志操,喜人佞已”,他的繼母段氏就曾對慕容垂講過:“慕容寶資質雖雍容華貴,但柔而無斷,太平時期能爲仁明之主,亂世戰時可不是濟世救國的雄才。如要託之以國家大業,他不一定能承負得起啊。而且,趙王慕容麟奸詐任性,總有看不起太子的意思,恐怕以後要弄出事端。”(可憐段後一派忠言,慕容寶登基後馬上派慕容麟逼迫這位母后自殺。段氏臨死怒罵:“你們兄弟連母后都逼死,怎能保國家。我不是惜死,只是想我們燕國臨滅亡也不久啊。”)可能慕容垂臨老變得昏庸,沒能聽得進賢后和大臣之言,仍派慕容寶帥兵滅魏,也想讓這位太子兵勝立威,日後更順理成章地承繼帝位。其間,燕國大臣高湖也諫勸:“魏國與燕國世爲婚姻通好。爲了索要馬匹我們不讓拓跋珪的弟弟回國,本來就理虧在我。加之拓跋珪沉勇有謀,從小就歷經艱難,志氣果銳,現在他手下兵精馬壯,不是容易戰勝的對手。我們的太子年紀太輕,現在讓他專任一方統帥,他肯定會輕視小看魏軍,萬一得不了勝,可能會嚴重損毀太子的威望!”

北魏大將張兗聽說燕軍來攻,就上言魏王拓跋珪:“燕軍新近破翟釗於滑臺,滅慕容永於長子,現傾國而來,肯定有輕我之心。我們應該假裝害怕,退兵迴避,讓對方產生驕傲輕敵之心,纔有機會戰勝燕國。”拓跋珪依計,把部落國人全部遷移向西渡黃河千餘里,以避燕軍兵鋒。燕軍一路皆捷,在五原收降魏國別部三萬餘家,停車造船,準備渡河一舉攻滅魏國。

八月,拓跋珪治兵於黃河南岸。九月,進軍於岸邊。燕國太子慕容寶整軍準備渡河決戰,忽然暴風大起,數十艘軍船漂往南岸。魏國俘獲燕軍甲士三百多,全部釋放,讓他們歸回燕軍陣壘。慕容寶出發時,慕容垂已經得了重病。到五原後,拓跋珪派人在路上截守,把燕國所有往來的使者盡皆抓獲,又押着這些人隔河對慕容寶大喊:“你爸爸已經死了,還不早點回去爭位!”慕容寶等人非常憂恐,兵士也心中駭動。魏、燕兩軍相持幾十天,趙王慕容麟手下將領慕容嵩認定老皇帝已死,暗中作亂,想殺了慕容寶奉戴慕容麟爲皇帝自己搶個新皇功臣噹噹。事情敗露,慕容嵩等被殺,慕容寶、慕容麟兄弟兩人暗中也互相猜疑。十月,燕軍燒船夜遁。當時黃河尚未結冰,慕容寶認爲魏軍沒有船不能追擊,就不設斷後的軍隊,慢慢後撤。十一月,寒流忽至,一夜暴風,黃河結冰。拓跋珪親自引兵從冰上過河,不帶輜重,只選精兵二萬騎急追燕軍。

燕軍行至一個叫參合陂的地方,忽遇大風,黑氣如堤,自後而前,飄忽于軍營之上。隨軍一個叫支曇猛的和尚勸慕容寶:“風氣暴迅,可能魏軍要追上我軍,應該派兵防禦。”慕容寶認爲已經離魏軍很遠,笑笑沒有答應。支曇猛堅持要派兵御衛。慕容麟一旁大怒:“以殿下神勇,兵士強盛,足以橫行沙漠,魏軍怎麼敢追擊我們!再妄言惑衆,定斬不饒!”和尚激動得直哭,諫道:“苻堅以百萬之衆,敗於淮南,還不是因爲恃衆輕敵啊。”司徒慕容德勸慕容寶派兵護衛,不得已,慕容寶派三萬軍士殿後。派出的巡邏兵也大不以爲然,騎行十多裡地,就各自跳下馬鞍躺在草地上睡起大覺來。

魏軍晨夜兼行,四天後於夜幕中到達參合陂西面。當時燕軍在參合陂東面的蟠羊山水邊紮營。拓跋珪連夜分派諸將,馬束口兵銜枚偷偷逼臨燕軍。日出時,燕軍起營將要東還,回頭猛一望瞧見山上鬼神一般靜靜站立的魏軍,頓時大驚猶亂。拓跋珪縱兵擊之,自山而下衝殺,燕兵赴水淹死、被人馬踐踏而死就有萬餘人。北魏略陽公拓跋遵率軍迎前堵住剛剛遊過河的燕軍,四五萬燕軍一時懵住,都放下兵仗束手被擒,迸散逃走的不過幾千人。太子慕容寶、趙王慕容麟等人因所騎的馬好僅以身免,單騎逃出,燕國陳留王慕容紹等數千將吏不是被殺就是被俘。魏王拓跋珪挑選了有才的燕臣後,想對被俘的四五萬魏軍派發衣糧遺還。中部大人王建勸道:“燕國強大,現傾國而來攻打我們,我們僥倖大勝,不如都把這些人活埋掉,燕國就空虛易取了。” 拓跋珪聽此言有理,就把近五萬魏兵全部活埋。這個數字爲中國歷史上活埋敵軍的第四名。第一是秦將白起在長平“坑趙卒四十萬”,第二是楚霸王項羽坑投降秦軍二十萬。第三是唐朝名將薛仁貴活埋鐵勒軍十三萬。唐太宗時,鐵勒九姓在天山反叛,薛仁貴領軍束戰,對方派數十個勇士挑戰,薛仁貴臨陣撥箭射殺三人,嚇得十幾萬敵軍齊齊下馬投降,旋繼被坑殺。當時軍中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說來也怪,古人一直認爲“殺降不祥”,白起最後被秦王迫逼自刎,項羽自殺於垓下,道武帝拓跋珪被兒子殺死,惟獨薛仁貴於七十之年善終。

逃竄回國的太子慕容寶深以參合陂兵敗爲恥,勸慕容垂讓他再次統兵擊魏。慕容德也勸慕容垂:“魏國擊敗太子,陛下您應該親自掛帥伐魏,以免後患。”慕容垂於是招集各處精兵,準備轉年大舉擊魏。三月,慕容垂以古稀之年,皇帝之尊,不得不親自帥兵攻打魏國。薑是老的辣,慕容垂引兵密發,越過青嶺,經天門,鑿山通道,出其不意,直奔雲中。駐守龍城的魏國撥跋虔認爲燕軍新敗,不值畏懼,不料燕軍未打過敗戰的隆城兵勇銳爭先,直攻平城,拓跋虔一戰敗死,部下皆降。這下輪到魏王拓跋珪肝膽俱裂,嚇得他想從都城逃跑,可當時屬下諸部落聽說拓跋虔敗死的消息,都懷有貳心,拓跋珪又急又怕,不知能往哪個地方逃竄。也是天不亡魏。燕軍經過參合陂,見到積骨如山,殘屍遍野,被活埋殺掉的燕軍父子兄弟見此慘狀,放聲大哭,聲震山谷。慕容垂悲從中來,慚憤吐血,在距平城三十里的地方舊疾復發。十天後,死於軍中,拓跋珪想引軍躡追,但他又怕慕容垂假死,懾於老英雄威名,這位魏王退至陰山等候消息。“死諸葛”能走“活仲達”,看來又老又死的慕容垂也能葉得年青英武的拓跋珪不敢動彈。

慕容寶聽說老爹駕崩,慌忙退軍,至中山即位。這位草包登上皇帝之位,燕國國勢不判而知。同年(396年)七月,魏王拓跋珪稱帝,改元。八月,他親率四十萬大軍伐燕。魏軍南出馬邑,絡繹兩千餘里,鼓行前進,民屋皆震。轉年二月敗燕國冀州剌史慕容鳳,進至信都。這一來,嚇得幕容寶把家裡的珍寶全部拿出來招募兵士抵禦。397年二月下旬,拓跋珪紮營於鉅鹿,晚間被慕容寶的軍隊偷營成功,大火燒及行宮,這位魏帝來不及穿衣戴帽,光着腳丫子擊鼓招兵。天亮後,魏國將士緩過神來,列隊成行,以騎兵衝擊慕容寶軍隊,燕軍大敗,萬餘人被斬首,又有十二、二萬將士逃入山中忽遇大風,凍餓而死。慕容寶一路敗將下來,中間子侄兄弟相互攻殺,這位燕朝皇帝四處流浪,憐憐如喪家之犬,於398年被自己的舅舅蘭汗誘殺於龍城。至此,後燕在北中國已不是北魏的對手。不久,它又分裂爲遼東的北燕和山東的南燕兩個小國,慕容氏至此一蹶不振。

399年,魏軍又大破高車三十多部落,俘獲七萬軍人,得馬匹十多萬,牛羊一百四十多萬。衛王拓跋儀統三萬多騎橫行沙漠千餘里,又破高車逃迸七個部落,俘二萬多人,五萬多匹馬,牛羊二十多萬。在以後的8、9年中,北魏四處興兵,征伐不已,成爲北方強國。

魏帝拓跋珪晚年,常服食一種叫“寒食散”的補藥,其中礦物質的提成物對人體很有害,使得這位不到四十歲的皇帝屢屢病發,或數日不食,或數夜不睡,精神憂悶不安,有時一晚上自言自語,好象對身旁別人看不見的鬼物說話。他上朝時喜怒無常,追思朝臣舊惡前怨,大加殺害。見到大臣臉色有異,或呼吸不調,或言辭失措,就大叫而起,親自毆打擊死在大殿之上,屍體都一字排開擺放於天安殿前。這一來朝野人情騷動,各懷憂懼,拓跋珪年青時,到賀蘭部見到自己母親賀太后的妹妹很漂亮,就對母親說明心意,要娶小姨爲妻(拓跋珪部起自沙漠,禮儀人倫不同於漢族)。賀蘭太后開始堅決答應:“不行!我這個妹妹太過於漂亮了,必有不善不吉的兆頭。而且她已經嫁人了,不能奪搶別人的妻子。”拓跋珪秘密派人殺掉賀蘭氏的丈夫,納之爲妃,生下清河王拓跋紹。拓跋紹自小就兇狠無賴,喜歡打劫行人,剝光人家的衣服取樂,又常常殺豬剁狗,荒悖無常。拓跋珪很生氣,曾經把他頭朝下吊在井裡,垂死之時才放他出來。409年的某一天,性情無常的拓跋珪公然大罵賀蘭妃,把她關在宮裡,要殺掉她。賀蘭妃派人向兒子拓跋紹求救。當時這位小王爺才十六歲,兇猛性格酷似其父,夜裡與宦官宮人能謀,跳過宮牆,衝入天安殿。周圍侍者驚呼“有賊”,拓跋珪四處摸索半天也找不到弓刀,被衝進來的逆子拓跋紹一刀殺死,時年三十九歲。又據逸史記載,道武帝時有個預言很靈的巫婆說皇帝當有飛來橫禍,惟有滅“清河”,殺“萬人”纔可免禍。於是拓跋珪派人屠滅清河一郡,又親手殺人,想湊夠一萬整數。他常常坐在輦上,手裡拿劍,直刺前面擡輦人的後腦,一人死,馬上另一人代替,每出行一次就殺死幾十人。最後,拓跋珪有個愛妃名字就叫萬人,與他兒子清河王拓跋紹私通。拓跋珪欲殺賀蘭氏,拓跋紹看到母親即將被殺,又恐私通之事泄露,於是殺掉了拓跋珪。估計道武帝臨死一瞬間,能夠恍然大悟巫婆所說的滅“清河”殺“萬人”的讖言就應驗身邊兩個人身上吧。

內和外緝的仁德帝王——太宗明元帝拓跋嗣

道武帝末年,決定立當時爲齊王的拓跋嗣爲太子。按照代魏舊例,只要立嗣子就先殺其生母。於是,道武帝賜死拓跋嗣生母劉貴人。然後召兒子入宮,當面訓諭:“漢武帝殺鉤弋夫人,就是提防母壯子弱,母后臨朝亂政,搞出呂后那樣的局面。現在準備立你爲太子,我就效仿古人的作法,這樣也是爲了國家長久之計。”拓跋嗣天性孝順,聞言哀泣不已,伏地痛哭。被“寒食散”折磨得本來就煩躁不安的道武帝大怒,怒斥兒子出宮。拓跋嗣回到自己住處,日夜號泣,拓跋珪聽此情形,又派人召他入宮訓話。左右宮人見狀,都勸他不要入宮。“皇上大怒,殿下您入宮說不定就被殺,不如先找個地方躲避起來,等皇上怒氣消解後再入宮不遲。”拔跋嗣聽勸,帶着兩個隨從跑出都城藏了起來。

不久,清河王拓跋紹入宮弒父。第二天中午,拔跋紹召集百官於端門,隔着大門,從門縫問百官:“我有叔父,也有哥哥,公卿衆人想擁立誰呢?”大家聞言都愕然失色,沒有答腔的。過了好久,南平公長孫嵩回答:“我們擁戴王爺您。”大家此時才知道武帝駕崩,但都不知死因,所以沒一個人敢出聲。散朝之後,傳聞紛紛,大家才知道武帝死因可疑,朝野洶洶,人懷異志。拓跋紹畢竟是個少年,又無人輔佐,聽說外面人情不安,只知道從府庫裡搬出大批布帛賞賜王公。

齊王拓跋嗣聽說道武帝被弒,偷偷往都城奔返。拓跋紹派人尋找拓跋嗣想殺掉他,幾次未果。百姓和衆大臣得知拓跋嗣回城,奔走相告,欣然響應,爭出奉迎。拓跋嗣在城西一露面,宮裡的衛士就把拓跋紹抓住送給拓跋嗣論處。拓跋嗣論數罪惡,殺掉拓跋紹和他的母親賀蘭妃。同年,登基爲帝,時年18歲。

明元帝拓跋嗣在位15年,禮愛儒生,好學史傳,採集經史,隆基固本,內和外輯,可以稱得上是北魏開國以來的一位仁厚的守成之主。

東晉權臣劉裕出身寒微,靠軍功步步升高,他滅了邪教頭子孫恩、盧循,又殺了自稱皇帝的桓玄,進而滅亡南燕,汲取前朝慕容宗族性喜反覆的前鑑,他殺了慕容宗族三千多人,基本上讓這一支活躍了上百年的顯赫宗族灰飛煙滅(金庸的小說又大肆編排出慕容王族,顯然就是瞎扯淡了)。劉裕本人也成爲南朝第一位平滅北方國家的大英雄。接着,劉裕又滅西蜀,直逼曾經擊滅前秦的後秦。此時的後秦國王是仁弱儒雅的姚泓在位,加之內訌連連,落得只好向拓跋嗣求援。北魏大臣紛紛勸拓跋嗣出兵助後秦,想從中撿便宜,惟有大臣崔浩勸諫:“劉裕必克姚泓。陛下您雖有精兵,但沒有良將可使。不如安靜等待,查觀局勢。劉裕滅秦後,一定返回南方篡位,到時關中可盡爲我有。”拓跋嗣大加讚賞,賜崔浩御灑及水晶鹽等奇物,然而他畢竟想從交戰雙方取利,仍派長孫嵩等將領隨時準備攻擊晉軍。晉軍不堪騷擾,在黃河北岸擺個卻月陣,以兩千七百士兵加上一百張可發尖槊的大弩,大敗魏軍,三萬騎兵被殺一萬,狼狽而還。拓跋嗣又慚又悔,忙向崔浩道歉。劉裕俘獲姚泓後,果然急忙回建康篡位,關中不久就被赫連勃勃奪佔,其時爲公元418年。留守關中的二十萬晉軍全部被赫連勃勃的夏軍殺掉。

明元帝拓跋嗣在位時,對內鞏固王朝統治,對外趁劉裕病死時進攻宋國,費了不少氣力,取得了河南一些地方,在付出相當的代價後,算得上是取得了南北朝戰爭的第一次勝利。由於長途攻戰勞頓,拓跋嗣回到平成就病死了。可以說他是北魏重要的但又是過渡性的皇帝。共在位15年,終年32歲。

一統北方的雄猜之主——太武帝拓跋燾

拓跋燾即位比較順利。在漢臣崔浩建議下,他十二歲就被立爲太子。同年就統兵遠赴大漠坑擊柔然的入侵。423年,32歲的明元帝病重,還是少年的拓跋燾受命鑑國,統駁臣下,聰明大度,已渾然有帝王之風。

拓跋燾剛繼位,柔然三萬大軍士大舉進攻,一度佔領北魏舊都盛樂。拓跋燾怒不可遏,親自率兵,收復盛樂。他又組五路大軍,渡大漠追擊柔然,使對方大敗而去。

425年,夏國主赫連勃勃死。這位赫連勃勃就是曾幫助前秦大帝苻堅滅掉什翼犍代國的劉衛辰惟一跑掉的兒子。赫連勃勃身材魁偉,高8尺5寸,姿容秀麗,後秦的國主姚興一見就很喜歡他,讓高平公沒弈於收留他,沒奕於還把自己女兒嫁給勃勃做妻室。姚興派勃勃爲安北將軍,配以鮮卑族兩萬餘戶幫助沒奕於鎮守朔方。沒幾年,這位貪暴無親的勃勃就殺掉老丈人,並領其衆,自稱大夏天王,自立爲國。勃勃改姓爲赫連,意思是家族顯赫與天相連,與自己有血源關係的部落均改姓爲鐵伐,意思是剛銳似鐵,皆能伐人。劉裕攻滅後秦後,赫連勃勃乘劉裕回朝時大舉破晉,大敗劉義真,積數萬人頭爲京觀,號爲“骷髏臺”。同年稱帝,定都統萬。赫連勃勃最出名的是他的兇殘暴虐,視民衆如草芥。他命工匠蒸土築統萬城,城牆完工一段,就以鐵錐試驗,扎進一寸,就立殺築牆匠人,並把屍體築進牆內再換一批工匠更築。製造兵器的匠人最慘,必死無疑。制弓的匠人獻弓,如果射甲不透,立殺;如果射甲透入,馬上把製作鎧甲的匠人殺頭。循環往復,反正難逃一死。他又常常喜歡坐在城上,置弓刀於側,隨便看誰不順眼就殺掉。統治末期,赫連勃勃諸子相殺,最後立赫連昌爲太子。

魏帝撥跋燾親率大軍直撲夏國。到君子津,天寒冰結,他自率二萬輕騎渡河直襲統萬,夏主赫連昌出城迎戰即敗,退入城內。魏軍在周圍殺掠一番,獲牛馬十餘萬,揚長而去。同年夏天,拓跋珪又自率輕騎三萬倍道先行,再撲統萬。到了城下,魏人知道攻城最難,就把老弱殘兵繞城示弱,把精兵埋伏於深谷之間。夏兵中計,鼓譟出城追擊。正好當時有風雨從統萬城方向順風朝魏軍而來,拓跋燾的親信太監趙倪勸道:“現在天不助人,風雨方向正和我軍相逆,衝殺看不清,將士又飢渴,不如陛下您率兵躲躲,來日再戰。”崔浩一旁叱道:“我軍千里制勝,正是掩襲不意,怎能改變主意!”拓跋燾大聲說“好!”揮兵迎前。混戰中,拓跋燾身中流箭,馬中傷倒地,自己差點爲夏兵俘虜。換馬再戰,魏帝親手刺殺騎兵十餘人,又殺夏國大將一名。魏軍乘勝追夏主到城北,赫連昌來不及入城,奔逃上邽。拓跋珪只率少數幾個直追入城,夏兵發覺,緊閉四門。拓跋珪等幾人慌忙用婦人裙子系在槊上往下吊人,才勉強逃出。夏國無主,又值天色已黑,堅城厚牆再也無用,一會兒功夫就被魏軍乘亂攻破,魏人盡俘夏國王公后妃,獲馬三十萬匹,牛羊數千萬頭,珍寶無數。天亮後魏主進城,看着窮極文采、雕樑畫棟的壯大臺榭,再摸摸堅硬得可以磨礪刀斧的統萬城牆,拓跋燾嘆道:“蕞爾小國,使用民力至此地步,怎麼能不亡國!宋朝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一》記載:“延州豐林縣城,赫連勃勃所築,至今謂之賀連城,緊密如石,斫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馬面密則城不需太厚,人力亦難功也。予曾親見攻城,若馬面長,則可反射城下功者,兼密則矢石相及,敵人至城下,則四面矢石臨之。須使敵人不能到城下,乃爲良法……赫連之城,深爲可法也。”由此可見,豐林城還不是什麼赫連勃勃的重要城池,也有“斫之皆火出”的特徵,數百年後仍然如此堅牢,可以聯想統萬城的盛景。

431年,滅亡夏國後,拓跋燾又遠擊柔然。接着,在南朝宋國已佔領黃河南岸的情況下,冒險西進,準備攻擊盤踞在青海、甘肅一帶的割據政權西涼。國主乞伏暮末聽見拓跋燾出兵的消息就宣佈投降,燒掉都城,自己帶着國人往魏國指定的平涼方向走。夏國赫連昌的弟弟赫連定此時逃奔在外,率衆襲殺乞伏暮末,沒幾天,他自己和十幾萬部屬又被青海的土谷渾(鮮卑族)部落在黃河邊打敗,人被送到魏都平城,和哥哥一起被處斬。這個號稱要一統天下萬城、皇族赫赫上與天連的國家,從赫連勃勃開始,滿打滿算才二十四年。更爲可悲可笑的是,赫連定還順手幫魏國滅了西秦。

436年,北魏攻克北燕首都和龍,滅掉北燕。北燕源自後燕。407年,河北冀州人馮跋殺後燕帝慕容熙,擁立慕容雲(原名高雲,是高句麗人,爲慕容寶養子,賜姓慕容)。不久,高雲被屬下離班殺害。馮跋平定叛亂,沒有再立慕容氏,他自稱天王,沿襲燕國國號,史稱北燕。馮跋當皇帝有22年,立國初年政治還算清明,430年病重,寵妾宋夫人不想太子馮翼繼位,想立自己的兒子,便把太子哄進宮內關起來。馮跋的弟弟馮宏聞信帶兵入宮,不僅把病危的哥哥活活嚇死,殺死宋夫人及其兒子,孩順手把太子侄子馮翼也殺掉,自己繼位天王。坐穩帝座,又把馮跋一百多個兒子統統誅殺乾淨。馮大哥真能生,馮小弟真能殺。兄弟折騰,國力日弱,才當了7年皇帝,北魏大軍殺到,馮宏一路逃跑,竄到自己的附庸國高麗。已是敗亡之君的馮宏還對從前的屬國國主高麗王喝叱擺譜,而北魏又派人來追索,高麗王乘人之危,派人把馮宏和子弟十餘人統統在北豐殺掉。439年,拓跋燾又親率兵馬包圍北涼,國王沮渠牧犍投降,北涼滅亡。至此,北中國已全爲魏朝一統,結束了100多年以來十六國紛亂相爭、攻伐不已的局面。

450年,南朝宋國皇帝劉義隆自以爲元嘉盛世近三十年,國力空前,大舉北伐,揭開魏宋第三次南北大戰的序幕。戰爭爆發前,太武帝剛剛族滅了漢族大臣崔浩。說起這位崔浩,是最令人嘆惋的一位知識分子。此人歷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太武三帝,無論是平定北方諸國還是對南朝作戰,崔浩的謀策都爲北魏軍隊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人纖研潔白,長相如美貌婦人,生性敏達,常以張良自比。平涼大勝後,太武帝在一次盛大宴會上手拉崔浩,向沮渠蒙遜的使者說:“所說的崔公,就是眼前這位。才略之美,當今無比。朕幹任何事情一定先徵詢崔公的意見,成敗在胸,沒有一點不符之處。”累積功勳,崔浩官至司徒。就這樣一個善於謀人的大家,卻不善自謀。他自己篤信道教,就諷喻太武帝滅佛。拓跋燾言聽計從,尋個機會在全國大殺和尚,毀滅佛寺,成爲滅佛帝王“三武一宗”中很有名的一位。而當時北魏上至太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信佛的人不計其數,崔浩此舉正得罪了一大批鮮卑貴族。崔浩主修國史時,又直抒其原,不避忌諱,內容涉及魏王朝先輩許多同族殺戮,荒**亂的史實。文人喜功,崔浩又把國史銘刻於石碑上,費銀三百萬,方一百三十步,想使內容萬代流傳。鮮卑貴族、諸王以及嫉恨崔浩的羣臣紛紛上言,惹得太武帝拓跋燾怒不可遏,這位還未全開化的胡人武夫,畢竟不是英武神明的苻堅大帝,他不僅盡誅崔浩全族,又族誅與崔浩有姻親關係的范陽盧氏,河東柳氏以及太原郭氏。臨刑之前,崔浩被囚於城南木籠之內,兵士數十人,在臺上嗷嗷大叫向他腦袋上小便,如此精明的文人謀士,受盡污辱。這種遭遇,爲幾千年文人功臣所未遇,以至於寫《魏書》的魏收發此感慨:

“崔浩才藝博通,究覽天人,政事籌策,時莫之二,此其所以自比於子房也。屬太宗爲政之秋,值世祖經營之日,言聽計從,寧廓區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謀雖蓋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豈鳥盡弓藏,民惡其上?將器盈必概,陰害禍佑?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北魏皇帝從道武帝開始就喜歡整族誅殺對手或者臣下,他攻克燕國都城中山後,就把出主意殺害弟弟拓跋觚的程同、傅高霸等人夷五族,用大刀慢慢挫死;討伐劉衛辰勝利後,把衛辰宗室五千多人全都弄死扔進黃河。到太武帝則更“發揚光大”,對魏國最有大功的崔浩竟連姻親都殺絕,慘絕人寰!而後到了北齊高洋滅魏後,魏國皇族幾千人全被誅殺無遺,大概也是他們先輩好殺的報應吧。

450年4月誅殺崔浩等四姓數千人後,9月,拓跋燾自領大軍南征。滑臺一役,連連上書北伐讓宋文帝劉義隆起了“封良居胥”意念的王玄漠真正到了戰場則十足草包,兵仗相接,即一敗塗地。魏軍以每日一、二百里的速度推進,連戰連捷,南朝將士百姓死傷無數。拓跋燾幾路大軍直指建康其間,宋國將軍薛安都、曾方平、劉康祖等人竭力死戰,救護了一些軍隊和城池,但總體上抵擋不住北魏大軍的功勢。魏軍很快攻打到長江邊上,大拆民房,砍伐蘆葦,聲言要造船渡江。建康城內居民驚駭,紛紛把家裡值錢東西放進籮筐裡,荷擔而立,隨時準備城破時逃命。自招兵災的宋文帝劉義隆登上石頭城,憂色滿面,直後悔殺了能打仗的大將檀道濟。雙方相持許久,魏軍補給不濟,便在一天晚上沿江舉火以示威嚇後,遍燒民舍後退兵。

415年春,魏軍回軍途中攻到盱眙城,宋國大臣臧質守城。拓跋燾在城外大大咧咧向臧質喊話,要嚐嚐南國美酒。臧質從城上吊下來兩大壇屎尿送給魏軍。拓跋珪大怒,一晚在城外築起長圍把城團團圍住,斷絕水陸交通,運東山土石填平護城河。他又寫信給臧質說:“現在攻城的兵士,都不是我鮮卑族人。城東北是丁零族和胡人,南面是氐族羌族。如果丁零兵士死掉,正可減少我大魏常山趙郡一帶的賊人(丁零族常依常山、趙郡的羣山叛亂);胡族兵士死掉,幷州賊就沒了(胡人愛佔幷州一帶反叛);氐人、羌人士兵死掉,關中賊可以滅掉(氐、羌兩族雖國家已滅,族屬繁盛,廣居關中)。愛卿你如果替朕殺光他們,倒幫了我大忙。”臧質覆信,凜然道:“我現在已完全知曉你的奸懷,童謠講‘虜馬飲江水,佛狸死卯年’,希望你有幸爲亂兵所殺,不幸的話就被我俘虜後綁在驢上送鬧市問斬。如果天地無靈,我被你俘虜,殺剮隨意,足以報效本朝。現在春雨已降,軍隊四集,你彆着急着往回跑,但請安心攻城。如果缺糧的話,我送你些軍糧。你送我做禮物的刀劍,等着我把它們向你身上劈砍吧。” 拓跋燾大怒,派釣車、衝車攻城,均不能破城。術窮之後,拓跋燾不惜人命,派兵士輪番肉搏攻城,後面立有鮮卑督戰隊,士兵前後都是死。最後,殺傷萬計,死屍堆得與盱眙城牆一樣高,仍然被勇敢頑強的南朝軍民打退,堅城三旬不撥。春天疫病頻發,魏軍水土不服,又怕宋朝水軍自淮入海與彭城的軍隊匯合夾擊,拓跋燾便燒掉攻具退走。回師路上,魏軍殺傷當地人民不可勝計,中青壯年馬上殺掉,嬰兒貫穿在槊上揮舞盤旋以爲樂,所過郡縣,赤地無遺。而魏軍自己也人馬死傷過半,國人怨恨。

魏太武帝拓跋珪攻南時,太子拓跋晃監國,爲人精察幹練,信任屬下仇尼道盛和任平城。拓跋燾有個寵信太監名叫宗愛,本性險暴,冒皇帝名義幹了許多違法的事,他和道盛等人關係又緊張,“惡人先告狀”,拓跋燾一回來宗愛就捏造對方的罪名,太武帝大怒,處斬道盛等人,太子屬下多名官員連坐處死,太子拓跋晃很快就“以憂卒”,其實就是被殘暴的父皇活活嚇死的,時年二十四。過了不久,拓跋燾又追念起這位嫡子的好處,常常落淚思憶。天天伺候在他身邊的中常侍宗愛心中疑恨,害怕哪天這位性情暴躁的皇帝追究前事起太子死因推在自己身上。於是這位大太監先下手爲強,夜裡帶人潛入永安宮弄死了這位威名卓著、不可一世的拓跋燾,時年四十五歲。

對於這位武功赫赫的北魏太武帝,史書上記載:“帝……性清率儉素,不好珍麗,食不二味;臨城對陣,親犯矢石,左右死傷相繼,神色自若;由是將土畏服,鹹盡死力。羣臣請增峻京城及修宮室,帝曰:古人有言:‘在德不在險’,勃勃蒸土築城而朕滅之。豈在城也?……聽察精敏,下無遁情,賞不違賤,罰不避貴,雖所甚愛之人,終無寬假。然性殘忍,果於殺戮,往往已殺而復悔之。”

時光再過二十年。拓跋晃的嫡長孫拓跋宏(元宏)繼位,全面漢化,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最大程度上加速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奠定了以後隋唐盛世的牢固根基,而以純種胡人進主中原的鮮卑族,無論從相貌到文化,都融合並消失在中華大家族的滾滾血脈之中。



北魏王朝世系

年號 紀年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

北朝北魏世系

登國 386 太祖道武皇帝 拓跋圭 386 16 24 39 鮮卑族拓跋部人,父爲拓跋蹇,未即位死。祖昭成皇帝什翼健(代王) 魏先世曾建代國,376年爲前秦苻堅所滅。386年拓跋圭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爲魏,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稱帝

皇始 396

天興 398

天賜 404

永興 409 太宗明元皇帝 拓跋嗣 409 18 15 32 道武帝長子 409年十月,道武帝爲其子拓跋紹所殺,嗣殺紹,乃即位

神瑞 414

泰常 416

始光 424 世祖太武皇帝 拓跋燾 423 16 30 45 明元帝長子 以皇太子嗣位,452年二月爲宦官宗愛所弒

神嘉 428

延和 432

太延 435

太平真君 440

正平 451

承平 452 南安隱王 拓拓跋餘 452 11 太武帝少子 442年封吳王,後改封南安王、中常侍宗愛殺太武帝,於452年三月矯太后令立南安王,同年十月殺之

興安 452 高宗文成皇帝 拓跋浚 452 13 14 26 太武帝嫡孫,拓跋晃長子 宗愛殺南安王,殿中尚書源賀等擁立皇孫浚即位

興光 454

** 455

和平 460

天安 466 顯祖獻文皇帝 拓跋弘 465 12 77 23 文成帝長子 以皇太子嗣位。471年傳位於太子宏,自爲太上皇,後爲馮太后鴆殺

皇興 467

延興 471 高祖孝文皇帝 元宏 471 5 29 33 獻文帝長子 以皇太子即位,年5歲,由馮太后臨朝。490年馮太后死,帝親政。493年由平城遷都於洛陽

承明 476

太和 477

景明 500 世宗宣武皇帝 元恪 499 176 17 33 孝文帝第二子 以皇太子嗣位

正始 504

永平 508

延昌 512

熙平 516 肅宗孝明皇帝 元詡 515 6 14 19 宣武帝第二子 以皇太子嗣位,年幼衝,母胡太后臨朝,帝后爲胡太后鴆殺

神龜 518

正光 520

孝昌 525

武泰 528

建義 528 敬宗孝莊皇帝 元子攸 528 22 33 24 彭城王元勰第三子 即位前,襲封長樂王。528年胡太后殺孝明帝。爾朱容廢釗,立攸爲帝。攸後被爾朱兆所殺。

永安 528

建明 530 長廣王 元曄 530 22 拓跋燾長子太子晃之後 530年9月,莊帝殺爾朱容。10月,爾朱容之侄爾朱兆佔據晉陽立長廣王元曄爲帝。12月,爾朱兆入洛陽,殺孝莊帝。次年2月廢元曄

普泰 531 節閔帝 元恭 531 34 22 35 廣陵惠王元羽之子 即位前襲爵廣陵王。351年爾朱兆,爾朱世隆等廢長廣王元曄,立恭以爲帝。532年4月爲高歡所廢,尋被鴆殺

中興 531 安定帝 元朗 531 19 22 20 太子晃之後 531年高歡起兵討爾朱氏,10月元郎爲帝。532年4月,廢爲安定郡王,11月被殺

太昌 532 孝武 元修 532 23 33 25 孝文帝子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 即位前封平陽王,532年4月,高歡廢元郎,擁立元修爲帝。534年,帝憤高歡專權而西入長安,投奔宇文泰。十月,高歡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爲帝,是爲孝靜帝,遷都於鄴,自是魏分東西,閏十二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殺,北魏亡。

永興 532

永熙 532

天平 534 孝靜皇帝 元善見 534 11 17 28 孝文帝孫,清河文宣王元亶世子 534年,北魏孝武帝憤高歡專權,奔長安。高歡另立元善見爲帝,遷都於鄴,史稱東魏。高歡、高澄、高洋父子相繼擅權。550年5月,高洋代魏稱帝,封元善見爲中山王,次年12月殺之。東魏亡。

元象 538

興和 539

武定 543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