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大唐 > 科技大唐 > 

第十七回 貞觀二年殿試出卷

第十七回 貞觀二年殿試出卷

自從上一次城門前的佈告上,說道將會在六月六號上午卯時在太極宮由李二陛下親自監督考試,舉辦一場面向全體長安城的考試。

全城的讀書人都在爭相傳告。因爲這即使考不上,靠着見過當朝天子一面都足夠這些讀書人吹夠一輩子了。

在葉家,葉繼明從李二陛下的徹夜長談中回到自己的宅院,開始着手出題。

出題的範圍這次將會是相當的廣泛。但是主要集中在六門科目以及四書五經。

至於爲何還要考四書五經,因爲要顧及一部分人的面子。這部分人主要是當今的五姓七望。

當前葉繼明這一股勢力還是比較弱小,葉繼明懂得,在勢力弱小的時候,蟄伏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選擇了一種折中的方案。

例如在卷面中,首先開創的提出了後世王陽明提出的天人合一,心學,理學的基本概念。

當前的儒家纔剛剛在萌芽期,還沒有後世宋朝發展到了心學,理學,這種地步。

葉繼明知道,如果這一次直接拋出兩大基本學派將會引起一場浩大的風波。

在卷面中寫了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讀書人,曾經苦讀,就是不曾開悟。後來這位讀書人來到了一片竹院。一連做了幾天,最終開悟。懂得了何爲致良知,並提出了天人合一。

這便是成爲聖人的核心。葉繼明知道,從此天下儒家發展到了高峰。

心裡有點愧對後世幾百年那位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所以直接把這位讀書人說成王陽明。算是對這位儒學大家的聊以慰藉。

這是僅僅關於四書五經的內容。

然後試卷的下一部分將會是關於農學的相關知識。例如水稻收成的時間,水稻施肥是怎麼施肥的。葉繼明在出卷的時候看到大唐種田僅僅是從隋朝傳播下來的隨地撒成一堆。那麼這種施肥的方法將會是開創性的。此處對應的是後世學科知識中的生物學知識。

試卷的下一部分是關於高中地理的知識,此處就是對應於古代的天文曆法的基本知識,出了一些關於地球是圓形的基本的概念,葉繼明相信,這將會是引起轟動的。

下一部分是關於化學的相關知識,這部分對應於一些煉丹術,出了一些簡單的置換方式,例如增青化爲鐵等基本事實,由於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所以沒辦法寫出更爲完全的理論體系。

下一部分是關於高中物理的相關知識,這部分知識相當的抽象化,開創的提出了牛頓三定律等內容。

最後一部分是相關的高中數學的相關知識,提出了微積分的基本概念。

其中葉繼明最滿意的是關於天人合一,王陽明的相關知識提出。這點絕對會震驚在座的各位儒家大拿的。

知行合一,致良知,這可是由理學到心學開始轉化的重要標誌,一種由理學到心學的轉化。

出完整個試卷以後,葉繼明拿到完整的試卷,呈給李二陛下過目,李二陛下過目以後看見當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這種說法以後相當的震驚,竟然有如此的說法,一下解開了多年的關於儒家學說上的問題的解釋。

李二陛下說道:“準了,這份試卷。”

李二陛下可能當時看到天人合一,以及王陽明提出的心學的觀念實在是太超前,沒有顧上看其他方面的內容,結果幾日殿試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更爲震驚的事情。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這份試卷,被後世的歷史學家說道,這是一份跨越時代的試卷,標誌着整個時代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這份試卷被後世的歷史學家命名爲明治維新試卷。

至於爲何是明治維新試卷,是李二陛下問道該給這份試卷起什麼名字的時候,葉繼明直接說道了明治維新試卷。至於明治維新是何意。恐怕只有葉繼明這位後世人才知道其中的含義。

試卷出完了,由葉繼明道後世去進行印刷出版。拿的是相當簡單的打印機。

打印完成試卷以後。封裝完成以後,放到一個地方。

``````

在佈告發佈完成以後,距離六月六日還有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葉繼明在下方寫了一個提綱,好多讀書人將會按照這個讀書的提綱進行相關的複習。

一時間,長安城,四書五經已經售完。相關的算學,農學,等書籍也售完了。雖然大家都不知道弗朗機國是何國。

但是一看到殿試,這可是當今聖上親自監考的,所以無不慎重。

閭丘衡這長安城的一位讀書人,家有薄田幾畝。在發佈佈告的這一天,這位讀書人,在街上唱着一首關於風流的詩。全文如下:

半身映竹輕聞語,

一手揭簾微轉頭。

此意別人應未覺,

不勝情緒兩風流。

在這長安街上吟唱完全詩以後,幾位後邊跟着的小廝,說道:“公子您真有才。”

“是的。公子您有才。”又一位小廝說道。

此人正是長安城的著名詩人,擅長作詩,是一位實打實的讀書人,並且出名了。

“能吟唱出此詩,絕非是一般人。”又一位公子說道。

兩人互相謙讓一陣,其中一人說道:“當今聖上,要在六月六日開一張殿試,是招收去弗朗機國的留學生。不知這位公子是否有意一同前往。”

“公子我正有此意。”閭丘衡說道。

於是兩人一同前往這發佈佈告的城牆。

兩人一同來到城牆外,看見了已經張貼好的佈告,以及準備上前讀佈告的管家趙仲隱。

兩人耐心聽着佈告讀完。

倆人結伴而行的其中一位公子,嶽少帝對閭丘衡說道:“看着佈告,這次考試難度可不小,爲兄是否有意一同報名考試。”

閭丘衡輕微的點頭,表示應了這場邀戰。

站在一旁看着兩位讀書人開始競賽,葉繼明感覺這大唐沒有白來。自己有希望憑藉提升整體的大唐科技。

大唐後世也把這一件小事記錄在的史書中,是這樣寫的:“有兩人,聽聞留學佈告,便一同前往,競之”

在發佈完佈告以後,葉繼明連夜的盤下了幾個東坊書店。又從後世進了一些關於高中課本的內容,擺上了這些書桌。

閭丘衡昨晚和嶽少帝約定以後,回家當晚,看見這家庭爲了讀書已經供養超出負荷了。

想買點書,供自己備戰這次考試。結果看見家裡的情況,並沒有開口。

母親,高芒看見自己兒子回來有些異樣,他從別人口中知道了當今陛下要殿試的消息,於是拿出了家裡僅剩的幾分影子,一大早塞給了閭丘衡。

閭丘衡像往常一樣起牀,看見桌面上有幾兩碎銀子,就知道母親的用意了。

一瞬間。淚水泉涌。立下字據,自己一定要去弗朗機國留學。

身上喘着幾兩碎銀子,來到了東坊,接連看着幾家書店,都太貴了。

突然,看見眼前,有一家明氏書店。閭丘衡來到這已經人滿爲患的明氏書店。

明氏書店的書籍相當的便宜,一本書僅僅只有一文,在五文錢一斗米的唐朝,這簡直是便宜到了極點。

隨機把店裡的書籍各自買了一本回去。買的書籍有高中生物,高中物理,高中化學,高中語文,高中數學,高中地理。以及一些習題冊。

這裡的鉛筆,檯燈也相當的便宜,一直鉛筆竟然只有一文錢,一個檯燈也就僅有100文錢。一張紙半個銅錢。還有橡皮,一個橡皮也只要五文錢。

閭丘衡買了一個檯燈,一些紙張,一些鉛筆,一些橡皮。

拿着這些內容,閭丘衡知道這是自己未來。將會在這裡。

回到家裡。已經是晚上,

幸好。這太陽能檯燈還有電。打開臺燈。屋內一片光明。

這位書生從此開始了爲期一個月的苦讀。吃睡都在屋中。

頭懸樑,錐刺股。進行和時間的賽跑。

在長安城中,還有很多這樣的讀書人,在苦讀。

有的是相當貧窮的書生,在破舊的寺院進行備戰苦讀。

有的是在家裡的四合院裡,在幾進幾齣的四合院中進行苦讀。

有的是在趕往長安的路上,因爲這裡離長安城比較近。所以連夜趕來。

這些人都開始在長安城匯聚,等待着六月六日的殿試。

爲了能夠讓所有人都能參與殿試,當時在定計劃的時候,葉繼明和李二陛下商定,不管多少人,都要開展殿試。實在不行就直接在太極殿的宮外廣場進行殿試。

當時李二陛下同意了。

葉繼明也準備依照這個標準去進行實施。

在發佈佈告的當晚,一個人來拜見葉繼明,這位人就是當朝宰相,李靖。

李靖來到自己的葉家宅院門前。地上名信。

說道:“葉小生,家有一名同年齡的小生,不知是否可以帶過去,留學一下。”

葉繼明當初和李二陛下指定計劃的時候,曾經考慮到這個問題,當時考慮到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

所以當場謝絕了。

李靖看到葉繼明爲難的表情,就知道這件事一定有當今聖上。所以長嘆一聲。

葉繼明也能猜出來原因,大概是怕五姓七望吧,當今來拜訪的便是隴西李氏的李靖。從此葉繼明也成爲了一顆棋子。成爲了對抗五姓七望的前鋒。

“這粱子是結下來了。”葉繼明長嘆一聲。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