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牛元武
七日之後,唐朝命令李南靖爲先鋒,章仇兼瓊和高名揚爲副先鋒,帶兵一萬五千,逢山開路,逢水架橋,進軍靈武,唐朝親率中軍騎兵二十八萬五千,浩浩蕩蕩,緊隨其後。
消息傳入靈武,李琳升帳,討論禦敵之策。
“諸位愛卿,新唐叛逆來勢洶洶,賊首唐朝親自來犯,三十萬騎兵,戰力強悍,我朝當以何策馭之?”
牛僧儒首先出班:“陛下,臣已經等待這一日很久啦,現在靈武兵精糧足,我朝有六十萬精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陛下無須擔心。”
李琳一聽,臉色緩和了一些:“可是賊勢強大,唐朝有萬夫不當之勇,手下驍將極多,據說這李南靖曾經是中原第一高手,前丐幫的幫主,我朝可有人能夠抵擋?”
牛仙客就憤然出班:“陛下,臣不才,願意帶兵迎戰李南靖,如若不勝,甘願斬首。”
李琳搖頭:“你武功高強,足可抵擋李南靖,可是你乃我朝統帥,怎麼能貿然與之交手,有失身份,再議。”
封常清隨即出班:“陛下,臣手中有驍將牛元武,足可抵擋李南靖。”
李琳笑起來:“你說的可是十三碗將軍?”
封常清笑:“回稟陛下,正是此人。”
封常清負責招兵的時候,提供飯菜,聽說有人一連吃下十三大碗,待到接見,發現其人形貌雄偉,武功高強,力大無窮,遂加重用。
“很好,牛臣相,你看此人可否重用?”
牛僧儒順水推舟:“臣也看好此人。”
李琳遂發佈命令:“着牛元武帶兵三萬出城,擺下陣勢等待李南靖。”
“是,陛下。”牛元武接令而去。
卻說李南靖的前鋒部隊,一路之上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連年征戰,中原之地,到處是蕭條景象,十室九空,松柏森森,時有白骨露於原野。
這一日李南靖正在行軍,忽然接到飛鷹傳書,取下一看,卻是鳳蕭從靈武發回的消息,牛元武陳兵於野,等待新唐先鋒對戰。
高名揚最近武功晉升化境,自願請纓,唐朝允他做了副先鋒,正要立功,見了傳書大怒道:“牛元武無名之輩,居然敢帶兵阻擋,末將請令去會會他。”
李南靖頷首:“小將軍的武功厲害,我當然是放心的,不過陛下臨行的時候吩咐啦,萬事小心,牛僧儒狡猾奸詐,保不定在城門口布置下什麼陷阱,你去挑戰牛元武,章仇兼瓊將軍爲你掠陣,我後面接應,如何?”
“謝李將軍關照,小侄感謝。”
當下高名揚引兵五千,火辣辣的來到靈武城外,擊鼓納罕,在城外叫陣。
李琳攜牛僧儒等一干李唐將領在城頭觀看,見到高名揚全裝慣帶,英氣勃勃,忍不住高聲喊叫:“高將軍,你可認得朕,當年你年幼的時候,朕還親口餵過你吃食呢?”
李琳的武功不怎麼樣,明勁巔峰的樣子,可是善於結交,而且長得倜儻風流,在朝中很有人緣,要不是這樣,李隆基也不願意廢長立幼,想要扶他做儲君。李亨死,前朝的舊臣很多都選擇投靠李琳,自然有其原因。
聽到這個話,高名揚只好在戰馬上欠身:“見過永王。好叫王爺得知,如果是在私下裡,我一定和王爺話嘮家常,可是現在是兩軍陣前,請恕末將無禮啦。”
兩個人都是內力高強之輩,說出來的話遠遠傳出去,兩軍皆聞。
牛僧儒大怒:“叛國之賊,陛下以禮相待,居然口出狂言,你可知曉當年的永王爺,現在已經繼承李唐天下,即將收服叛逆,削平四海,你怎敢用舊時稱呼來對待你的恩人?”
高名揚早有準備:“牛僧儒,你這閹人給我聽好啦,當年你排擠我父,身爲屬下起不服之心,妄想掌握安西都護府的權力,多行奸佞,還有何面目斥責於我父子?實話告訴你吧,若不是永王爺身邊有你這樣的佞臣,我父子和李光弼大將軍都不會選擇投靠唐朝陛下的,現在兵臨城下,廢話少說,可願開城迎戰?”
這邊早已經惹惱了牛元武,帶領三萬大軍,開了東城門,潑辣辣的衝出來,兩軍對峙,用弓箭射住陣腳。
牛元武提一柄大砍刀,約有一百五六十斤,騎在一匹黃驃馬上,指着高名揚:“叛國之賊,認賊作父,看我取你首級。”拍馬舞刀,徑來邀戰。
高名揚惱怒:“無名倉夫,也敢大言不慚。”長刀一橫,躍馬迎戰。
兩將在沙場前捉對廝殺,雙刀並舉,翻翻滾滾的鬥了三十回合,兀自不分勝敗。
章仇兼瓊心中驚詫:“李將軍,牛元武雖然無名,想不到真有好武功,是否要末將下去相助?”
李南靖搖頭:“高小將軍心氣極高,若是讓人相助,即使得勝,恐怕也會暗怪我們的。”
章仇兼瓊醒悟:“不錯,高將軍如此小小年紀,武功竟然到了此種地步,的確是少年英雄,和郭璦柴榮有得一拼。”
李南靖頷首:“就是因爲郭璦和柴榮立功甚多,高小將軍這才請纓,想不到居然遇到了硬手。”
兩將又鬥了三十個回合,忽然城上鳴金,牛元武唾吐了一口,罵道:“今日饒你性命。”縱馬首先退卻。
高名揚冷笑一聲:“大言不慚,給我殺!”
他手中的五千精銳騎兵一得到命令,潮水一般的攻擊牛元武軍後路。
牛元武使開大砍刀,帶領後軍且戰且走,很快退入了靈武城中。
城樓上,牛元武有點氣急敗壞:“大元帥,這—— 這這究竟是怎麼啦,末將正要擒了那小將軍,城上爲何鳴金?”
牛仙客的黑臉紅了紅:“元武,你不要說這種大話,你們互相戰鬥了六十餘回合,依然是勝負未分,就算我不鳴金收兵,你也未必能對付這高名揚。這小子我知道的,從小到大,高仙芝都悉心栽培,小小年紀,武功居然已得了高仙芝的真傳。”
牛元武隨即不敢頂撞:“大元帥說的是,我—— 我的確沒有勝他的把握。”
事實上,牛元武膂力沉雄,而且武功嫺熟,天生神力,平常的將領,別說抵擋他六十多個回合,能夠走上三招兩式的,都是寥寥無幾,可是高名揚竟然行若無事的和他相鬥,不見困窘。
牛僧儒十分惱怒:“陛下,區區一個高名揚,我軍中都無人可以拿下,成何體統,臣願親自領兵,去會一會這忘恩負義的小子?”
李琳搖頭:“相國,就算你出手擊敗了這小子,也沒有什麼大功勞,何必去爭這些閒氣?新唐的前鋒到了,唐朝的中軍也快到了,卻如何是好?”
牛僧儒不答,看着城下的高名揚,忽然彎弓搭箭,射向高名揚的頭頸。
城下有人聽到風聲,趕緊叫起來:“將軍小心。”
說時遲,那時快,一隻羽箭帶着風聲已經到高名揚的腦後。
高名揚忙翻身躲避,羽箭順着他的左耳擦過,血流滿地。
這一次偷襲,牛僧儒蓄謀已久,化境中期高手的能力,準確的感應到高名揚驕傲得勝,心無防備,而李南靖和章仇兼瓊也已經收兵下寨,果斷出手偷襲,差一點得手。
高名揚驚出一身冷汗,不敢再靠近靈武城樓,就地駐紮。
唐朝的大軍在三日之後抵達靈武城外,隨即安營紮寨,依山傍水立好寨柵,命令大軍封鎖靈武四門,只等牛僧儒帶兵交戰。
高名揚前來請罪,耳上包布:“陛下,末將有罪,未能殺了牛元武,挫了我軍氣勢。”
唐朝嘆息:“年輕人,總喜歡把天下事看得輕易,不過這一次激戰牛元武,你勝了一陣有功,朕給你記下功勞,不過戰場兇險之地,冷箭飛舞,以後要多加小心啦!”
“謝陛下,末將記住啦。”
“射你冷箭的人,朕已經查出來,你不想知道嗎?”
“是誰?”
“牛僧儒。”
“謝陛下。”高名揚憤憤而去。
郭子儀微笑:“陛下,你爲什麼要告訴他?”
“朕愛其才,擔心他大意有難,這是爲他好。”
“可是高名揚明明知道三日之前陛下沒有到達靈武,他會相信您的話嗎?”、
“你說的話,朕難道不信?年輕人,我們得刺激他,否則的話他會覺得自己武功已經天下無敵,相信經此一戰之後,他的性格會收斂一點,郭璦和柴榮,纔是真的少年老成,愛卿是真會培養。”
郭子儀惶恐:“陛下謬讚啦,是這兩個孩子自己聽話,我——我沒有做什麼。”
唐朝搖頭:“你就不用在朕面前謙遜啦,朕知道的,他們有今天,全靠你,朕這段時間一直讓他們隨身伺候朕,你心中不高興了吧?”
“說哪裡的話,朕的兒子,就是陛下的兒子,您何時想用,隨時命令就行啦,臣榮幸之至,怎麼可能心中不高興呢?”
唐朝嘆息:“郭子儀就是郭子儀,說假話也這麼直接,你放心,朕只是在考察他們,過些日子,朕會讓他們回到你軍中的,不必擔心。”
“多謝陛下。微臣勸降牛仙客和封常清的事情,還要稟告陛下。”
“對啊,辦理此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