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飛越唐朝 > 飛越唐朝 > 

第73章天狗食月

第73章天狗食月

第73章天狗食月

這是一個美妙的夜晚,皓月當空,彼岸曼陀羅的歌聲優美,讓所有燕國的將士都沉浸其中,就連史思明,也是陶醉啦:此女絕代美貌不說,更是多才多藝,怪不得大食前朝哈里發對他念念不忘,現在的哈倫哈里發也對她虎視眈眈,當年將她私帶到中原,教她武功,讓她心中從此有了自己,乃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藉助此女,不僅可以請來大食的二十萬精兵,還因此結交到不都法王,從大秦借兵二十萬,這是多麼難以置信的事情?

“父皇,今夜兇險,你看看天上。”

正在這個時候,史朝清叫了起來,指着天上的明月。

此時的史思明,閒着無事,正和諸將一起賞月。

衆人向天上望去,一隻巨大的天狗張開了血盆大口,漸漸將月亮吞入腹中,天地無光,黑暗籠罩世間。

明晃晃的圓月之夜,忽然之間變成漆黑的夜,反差之大,令人驚恐。

“這是何徵兆?”蔡希德大爲驚恐。

史思明不答,隨即狂喜:“這是機會,千載難逢的機會,今夜無月,正是我軍偷襲唐朝的絕好時間,突然之間漆黑一片,唐朝必定沒有準備。”

“陛下聖明。”就連不都法王,也是一起附和。

史思明歡喜無限:“事不宜遲,立即召集所有將領,按照預定計劃,立即秘密出擊。”

“是。”史思明的命令很快的傳遞下去,整個潼關都沸騰啦。

史思明知道,唐朝手中雖然只有三十五萬兵馬,可是唐朝善於行軍佈陣,手中將士更是精銳異常,若是正面交手,未必一定可以擊敗唐朝,他深知自己手中的精銳騎兵,只有二十三萬人馬,其餘的,都是步兵,算不得是燕國最精銳的部隊,若是不佔便宜,說不定還有反被唐朝擊敗的可能。

在天狗吞月之後一盞茶左右的時間裡,潼關城門開了一條縫隙,蔡希德帶領前鋒部隊十萬人馬悄悄出北門,馬蹄馬口包布,摸黑直取唐朝所在的中軍;與此同時,尹子琦領兵十萬出南門,偷襲唐朝哥舒翰部,田承嗣出東門,進攻唐朝章仇兼瓊一部,史思明親率十萬騎兵出西門,進攻李玉所部,他深信自己的實力,擊敗了李玉之後,立即前去接應蔡希德,共同攻打唐朝的中軍,此外,史朝清和安守忠帶領十萬步兵守城,負責接應,以防萬一劫寨失敗唐朝趁機搶城。

史思明如此迅速的出兵攻擊唐朝,擺明了就是要趁着天狗吞月攻唐朝一個措手不及,這是劫寨的基本要領,他善於用兵,當然不會拖沓。

蔡希德帶着大軍摸到唐朝中軍之前的時候,見到新唐並沒有什麼準備,前軍發一聲喊,摧枯拉朽的攻了進去,想要直搗中軍,擒拿唐朝。

轟隆聲中,包括蔡希德在內,無數的燕國將士掉入了陷坑,無數燈籠火把亮起,唐朝在火光之中高叫起來:“燕軍已中我軍埋伏,殺!”

無數的柴草燃燒,將營帳都燒成白地,在熊熊烈火之中,還有無數的火炮爆炸,那是唐朝的突火槍營引爆了火藥,蔡希德差一點被炸斷一隻胳膊,幸虧武功達到化境,反應神速,居然躍馬跳出了陷坑。

可是就算是如此,蔡希德身後掉入陷坑的八千將士,也是死多活少。那是因爲就算有人的運氣好,沒有被陷坑中的鐵釘刺死,沒有被火燒死,沒有被突火槍的火炮炸死,也死在唐朝大軍如雨一般的箭矢之下。

隨着唐朝下達進攻的命令,兩軍混戰,幸得蔡希德手中的是曾經縱橫幽燕的精銳騎兵,久經考驗,臨危不亂,立即支起盾牌防守如雨的箭矢,並沒有崩潰,唐朝身邊,早有準備,隆多貼身護衛唐朝之外,郭璦和柴榮帶兵攻擊,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已經殺死蔡希德手中近三萬的人馬。此時的蔡希德,在諸多貼身死士的保護下,且戰且走,想要退入潼關,可是很快被唐朝親自指揮的御林軍截住,一場大殺,唐朝長弓在手,親自射殺了蔡希德手中三十七名將校,擊得他潰不成軍,蔡希德的兒子蔡焯姚也被唐朝一箭射死。

蔡希德知道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一聲大吼,命令所有燕國將士反殺入唐朝中軍,在幾處戰壕和營帳之間集結,拼死抵抗,任憑唐朝百般勸降,依然不爲所動。

唐朝嘆息:“這纔是真正的精兵,就算是戰至最後一人,恐怕也不會投降。”

在這期間,唐朝和蔡希德幾番交手,玄鐵劍在手,攻勢凌厲,本來有可能擊殺他,但是他身後死士甚多,往往在他面臨絕境的時候,身後心腹以死相救,保全了蔡希德的性命。

戰場上不同於江湖中的決鬥,唐朝以往可以發射冰器偷襲,致人死命,可是戰場上每個人都是捨生忘死,警惕性極高,而且大多身上都有護甲,唐朝的冰器難以發揮最大效力,可就算是這樣,唐朝帶給蔡希德的壓力,也是泰山壓頂一般,一個又一個的戰壕被唐朝佔領,手下死屍枕藉,在後來不到一個時辰的之間裡,又損失了兩萬多人馬,剩下的五萬人拼死衝擊,想要衝出唐朝的包圍,可是在唐朝的調度下,一批又一批的燕國將士橫屍戰場,根本就衝不出去,郭璦和柴榮很快將部隊集結,配合唐朝手中御林親兵的攻勢,徹底的將蔡希德的兵馬圍困。

就在蔡希德即將要絕望的時候,新唐的將士被人殺死無數,被人強行打開一個缺口,卻是不都法王手持流星錘,瞬息之間連殺數十人,給他強行打開一條通道,帶兵衝了進來,大聲說道:“陛下有令,立即撤退回潼關。”

蔡希德大叫:“遵命。”

當下帶領大軍跟在不都法王的身後,強行殺開一條血路,衝出重圍。

柴榮和郭璦隆多等人想追,卻被唐朝舉手阻止啦。

“陛下,這是好機會,爲什麼要放過?”郭璦甚爲可惜的說道。

唐朝說道:“蔡希德手中的,是燕國真正的精兵,若是一定要全殲他們,代價太大,殺他五萬餘人,已經大獲全勝,不必多所殺戮,朕自有主張,你們立即整頓兵馬,搶奪潼關!”

“是。”所有人遵命。

他們立即醒悟過來,唐朝之所以放過蔡希德這幾萬殘兵敗將,並不是仁慈,而是保持兵力,好奪取潼關。

很顯然,唐朝的目的是要奪取潼關。

其實,唐朝之所以讓蔡希德離開,還有一大原因,就是一時之間的確擋不住不都法王的流星錘。這種沉重兵器,在戰場上使用,的確是大大的佔了便宜,若是要強行阻止他,勢必親自出手,他以新唐皇帝之尊,雅不願自失身份,而且不都法王此來並不是空身,身後還有史朝清和安守忠的十萬兵力,繼續廝殺,自然沒有太大的便宜。

卻說唐朝的中軍之外,尹子琦的十萬兵馬被哥舒翰殺得大敗,死傷極多,足足損失了七萬人,其實並不是尹子琦無能,而是他手中的十萬兵馬,並非燕國精兵,都是步兵不說,而且頗多老弱,面對舊唐朝真正的精兵,當年曾經令安祿山頭疼無比的精兵,中了埋伏,自然是一場屠殺。

此外,田承嗣的十萬兵馬也被章仇兼瓊、李南靖、班林、辛白江、藍鯨等人痛殺,損失了近三萬人馬,狼狽逃竄。田承嗣手中這十萬人,和尹子琦手中的,都是步兵,非是燕國最厲害的部隊,沒有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最主要的,不是章仇兼瓊等人無能,而是章仇兼瓊等人手中的兵馬不足,只有五萬人馬,若不是使用埋伏陷坑火攻爆炸的策略,甚至有不敵的風險。

進攻西門的史思明,信心滿滿的攻打李玉,本以爲操必勝之算,擊敗李玉之後再去接應蔡希德,想不到一聲啊呀,天崩地裂之後,掉入了陷坑,隨即遭受鐵釘之刺,火燒之苦,突火槍之轟,還有無數的羽箭射殺,傷亡慘重,一個時辰不到,損失二萬精兵。

可是史思明畢竟是史思明,久經考驗的他很快約束住自己的人馬,搶奪了幾處新唐駐軍的營帳,穩住陣腳,一邊派人快馬回到潼關,調集史朝清和安守忠兩人守城的最後十萬機動人馬出城,扭轉戰局!

他是拼啦!既然中了唐朝的埋伏,一場決戰在所難免,乾脆就將最後的十萬人馬拉出城,拼個魚死網破,他心中想的是:就算中了唐朝的埋伏又如何,現在的形勢,唐朝手中只有三十五萬兵馬,一旦我潼關的十萬人馬一拉出來,就可以扭轉戰局。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高仙芝和李光弼在火光之中出現,帶領大軍前來攻打。

這可是兩隻大蟲,各人手中的人馬雖然不多,每人只有隨身一萬兵馬,可是他們一帶兵殺到,給史思明造成的殺傷力,非常恐怖,短短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史思明手中又損失一萬精兵。

他手中這十萬人馬是燕國真正的精兵,本來什麼都不畏懼,可是面對高仙芝和李光弼,盡然抵擋不住。

現在史思明明白了,新唐西面李玉的防守看似最弱,其實卻是最強的,這幾個月之中,郭子儀高仙芝和李光弼下了死力氣訓練精兵,各自訓練了三萬人馬,雖然臨戰的時候被抽調了二萬人,可是這僅有的一萬精兵,在高仙芝和李光弼的率領下,竟然發揮了超燃的戰鬥力,史思明抵擋不住,且戰且走,在他干將神劍之下,所有的兵器一觸即折,往往出劍必見血,李玉的幼子李薴也被史思明一劍殺死,倒也難以抵擋,被他殺開條血路,衝出去啦。而就在這個時候,史朝清和安守忠的十萬兵馬正好來到,他隨即命不都法王去救蔡希德。不管怎樣,蔡希德的精兵,纔是燕國最精銳的騎兵,能夠多保全一個,燕國就多一分力量。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