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飛越唐朝 > 飛越唐朝 > 

第61章王霸雄圖

第61章王霸雄圖

第61章王霸雄圖

唐朝一聽,哈哈大笑:“郭子儀的擔心,也是朕的擔心,牛喜燦,朕如此寬厚的對待你們,你們有無擔心?”

“小的”,普通一聲,牛喜燦跪下,磕頭咚咚有聲,“小的既然投靠陛下,當然是忠心於陛下,絕不會做叛逆之事,請陛下明察。”

他是史思明這一次投靠唐朝的二十萬精銳的一個將軍,手中統領五萬人馬,一向是史思明的得力干將,但是投靠過來之後,唐朝只讓他帶兵一萬,而且都不是以前在幽州的兵馬,爲的就是讓他們用生不用熟,不要起反叛的心思。

“平身,朕絕沒有責怪你的意思,不用害怕,你只要說出心中的想法就是。”

唐朝的聲音平和中正,有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牛喜燦一聽,隨即說道:“鄴城一敗,史思明丟下我們,獨自逃命去啦,我們除了投降,死路一條,這是我們真心的想法,若是史思明真的在乎我們,在乎跟隨他南征北戰的這些兄弟,就該留下來和我們共存亡,可是他沒有,有的新唐將士擔心我們會有貳心,這是應該的,畢竟我們是生面孔,又是長期生活北方,可是陛下已經私下告訴過末將,不管南方北方,都是陛下的兵,他都會愛護,都會信任,就像他以前相信郭子儀大將軍一樣。我牛喜燦在這裡告訴諸位將士,是陛下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良將擇木而棲,我們會誓死效忠的,我們互相之間的不信任,並不是真正的不信任,而是沒有相熟,相信假以時日,我們就會是一家人。”

唐朝甚爲滿意,鼓掌,其餘的將士一起鼓掌,牛喜燦、鍾宇其、劉利韓、方夏等原史思明手下的將領一起跪下,感謝唐朝的寬厚之恩。

要知道,這不是一般的信任,而是真正的信任,國宴的時候讓他們和諸多新唐百官將士一起,那是完全的把他們看成是自己人,而且讓他們繼續帶兵,那是當成心腹看待啦,又怎麼能不讓他們感動?

唐朝起身,一一將他們扶起,以手撫摸其背,神色親厚,四人一一就坐,神色感激。

然後,唐朝端起杯中酒:“在座諸君,你們都是朕的股肱心腹,尤其是新近投靠過來的四十五萬人馬,你們也是,朕相信你們。諸君也看到啦,朕一向愛才,待人親厚,待兵親厚,不然的話,當年的郭子儀,寧願死,也不願做我新唐的臣,可是最後他來啦,高仙芝、李光弼這些棟樑之臣也來啦,後來,李歸仁也來啦,還有牛喜燦、鍾宇其、劉利韓、方夏你們也來啦,來或者不來,來了願不願意待下去,最關鍵的不是看你們,而是朕,是朕如何對待你們,朕承諾,絕不會虧待你們,朕會公平的對待你們,有功必賞,不過有過也必罰,你們明白嗎?”

“明白。”無數的聲音吼叫起來,將屋瓦震得簌簌作響。

“多謝,請諸君乾了杯中酒。”

諸將百官盡情吃喝,席間說些閒話。

郭子儀感嘆:“陛下,原來您早就和牛將軍他們相熟啦,難怪他們如此誠心歸降。”

唐朝微笑:“剛剛投靠過來的人,難免讓人不放心,我自然要多多關心,這是因爲他們沒有融入我們的軍隊,一旦融入,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將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要我們真正的公平的對待他們,加強軍紀,天下所有的軍隊都可以成爲我新唐的將士,項羽當初破釜沉舟,和章邯一戰得勝,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火燒阿房宮,殘暴,太過殘暴,後被劉邦所敗,烏江自刎,乃是自取其辱,他殺人手段之殘酷,讓天下人都怕了他,誰會真心歸附他?”

“陛下所言甚是,末將當初也是一心一意忠於唐肅宗最後的聖旨,想投效陛下您七年之後得到自由身,再扶持李唐的後人和您爭奪天下,可是見了陛下當初在關中的種種愛民行爲之後,我已經在後悔,再見到您用兵如神,愛兵如子,即使對待降卒,也是這般親厚之後,末將是真心擁戴陛下,您註定是一代明君,而縱觀整個歷史長河,身爲皇帝而修煉武功者,秦始皇漢武帝雖然都是高手,可是遠遠不及陛下,陛下成就至誠之道,可稱當世第一高手,甚至可以稱爲古往今來第一人,即使當年的項羽,恐怕也未必達到了至誠之道?”

唐朝連連擺手,心中卻是蜜一樣的甜:“郭子儀向來不拍馬屁,他的話的確有過譽的地方,說已經強過西楚霸王項羽,顯然未必,可是大體是中肯的,但是我把他剛纔的話看成一種他對我的期許。他當然不會知道,我是一個穿越者,知道中亞和西亞的文明,知道歐洲的文明,知道現在的唐朝,其實是當時世上最強大的國家,有了這個基礎,朕統一中國之後,緊鑼密鼓的就會出兵東征和西征,掃平日本、高麗、新羅、百濟這些國家,收服南海,統一太平洋,隨即發動對大食和大秦甚至查理曼帝國的戰爭,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不僅恢復盛唐的光榮,還要報仇雪恥,統一整個地表,將亞洲、非洲和歐洲打造成新唐帝國的版圖,這纔是世上最強大廣袤的帝國,做真正的千古一帝!至於美洲、大洋洲、南極洲,當時還處在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即使像哥倫布一樣去找到這些土地,也失去了佔有的慾望,至多以後有時間派人去開化,這是後話,現實的任務就是這些,儘快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版圖包容進新唐帝國,不然的話,怎麼配得上一個穿越人?不然的話,怎麼將唐朝先進的生產力傳播到整個地表,促進世界的文明?不然的話,怎麼當得起郭子儀古往今來最強帝皇的褒獎?

唐朝知道,郭子儀真心實意的歸附自己,最主要乃是因爲自己在武功上取得了震古爍今的成就,武功是郭子儀最引以爲傲的,可是想不到被唐朝後來居上。

“子儀謬讚啦,朕有今天,你們這些高手大將居功至偉,朕只不過是因人成事,善加運用而已,來,乾杯。”

高仙芝、李光弼和郭子儀一起舉杯,君臣相得,十分投契。

李歸仁就在這個時候屈膝在唐朝面前:“陛下,微臣這一次去鄴城勸降史思明,想不到史思明早有準備,安守忠和田承嗣、蔡希德等人的家小都在他的手中,而且他們似乎也不願意背叛史思明,微臣就是說破了嘴,他們也不願意背叛史思明,蔡希德將我遊說他的事情秘密報告了史思明,史思明立即抓了我,本想殺我,不知道爲什麼沒有立即殺,卻想不到最後蔡希德在逃亡鄴城的路上放了我,微臣有辱使命,特來向陛下請罪。”

唐朝微笑將他扶起:“你昨夜在我帳外已經負荊請罪,你兒子李思良已經替你上表請求削職,朕已經寬恕了你,真的寬恕了你,其實這不是你的錯,蔡希德忠直,他告了你又放了你,那是他把你看成兄弟,至於安守忠和田承嗣,他們和史思明情同兄弟,當然不會輕易叛變,這一次你去勸降,其實還是有收穫的,讓史思明分散了精力,以爲我們使用手段,不會在短時間裡攻打鄴城,給他造成了錯覺,其實是功勞一件。”

唐朝此言,雖然有些牽強,可是的確是很感動李歸仁的忠心,以示安慰。

“謝陛下,功勞是一分沒有的,只要陛下不怪罪,微臣感激不盡。”

“好,朕喝下此杯,這件事情就到此爲止。”

“謝陛下。”李歸仁滿飲杯中酒,歡喜無限。他看到全體將士都立功,獨獨自己寸功未立,還差點將一條性命送掉,心中愧疚,在所難免。

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哈哈大笑的聲音,一個人在國宴之中開懷狂笑,衆人驚訝。

唐朝擡頭,就看到了如風一般衝進來的舍瓦,一個光禿禿的大頭像是塗抹了一層油般發着光澤。

滿朝之中,的確也只有舍瓦纔敢這樣肆無忌憚,可是很多人都在奇怪,舍瓦一向老成持重,如此的放浪形骸,卻是罕見。

“義父何事如此歡喜?”

唐朝站立相迎,將杯中酒放在舍瓦的手中。

“好酒!”舍瓦先喝了杯中酒,才興奮的說道,“好叫陛下得知,我這一次也算是立功啦,令狐潮的數萬大軍剛剛出了劍門關,就遭到我軍的突襲,大敗而走,損失了最少五萬人,狼狽逃回劍門關求救去啦,不過我軍按照陛下的旨意徐徐撤退,一路之上並沒有見到牛僧儒前來救史思明的援軍,陛下英明,早就算準了牛僧儒不敢輕易離開成都,陛下在飛鴿傳書裡面告訴我,大軍已經佔領鄴城,史思明逃走,所以我們行軍飛快,就是要趕上陛下的犒賞國宴。”

唐朝大喜:“義父勞苦功高,朕在這裡多謝啦,請滿飲此杯。”

舍瓦再次一口喝乾,哈哈大笑。

這一次舍瓦,那是真正的高興,這纔是他真正的性情,終於在徹底的放鬆之下顯現出來,在慶功宴上徹底的釋放,他其實是一個豪爽的男人。

“好叫義父歡喜,你手中十萬騎兵的犒賞,我們早已經準備好啦,您得多敬高尚和嚴莊兩位軍師,他們可早早就將義父和手下將士的慶功宴準備好啦。”

“那是應當的,應當的。”舍瓦大笑,敬高尚和嚴莊。

當時投靠唐朝的智謀之士,除了高尚和嚴莊之外,還有劉幽求、皇甫諟、李知本等人在新唐軍中,唐朝均以高官收攬,時時的聽取他們出謀劃策。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