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章 洪濤(二)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  > 

第四七章 洪濤(二)

第四七章 洪濤(二)

天就好象是被誰捅破了一樣,連續着陰雲密佈,一連幾天都見不到太陽的蹤跡,倒是這雨一直沒完沒了,一會兒是淅淅瀝瀝的小雨,轉眼間又變成了瓢潑之狀,到傍晚的時候稍稍停息了片刻,天一黑,便又開始下了起來。

劉興華雖然是坐着吉普車,但是此時的這個速度也並不比坐船快上多少,一路之上道路難行,許多地方都是水窪和泥濘,司機就是想要開快點也開不起來,又怕熄火,只能使勁兒地轟着油門。他們早上很早就從武漢出來了,出來的時候天還沒有下雨,但是才走出了漢陽地界,雨就下了起來,越近中午的時候下得便越大,雨水連成了一片,就好象是從天而降的瀑布。吉普車的行駛很慢,就彷彿是汪洋中的一條小船在廣袤的原野上飄搖着,雨大的時段,雨霧甚至擋住了司機的視線,令人看不到前面的路。

“劉省長,我們還是先找個地方避避雨再走吧?”司機老楊向劉興華建議着,雖然他開了二十年的車,還是擔心會出安全事故。

“前面是什麼地方?”劉興華問道。

“東荊縣!”老楊答着。

劉興華愣了一下,馬上點着頭,道:“那今天我們就先到東荊縣吧!”

司機老楊如得到了赦令一樣,連忙點着頭,再一次加大了油門。

快到縣城的時候,雨便小了許多,剛剛過了一個小村莊,眼見着就要趕到縣城了,劉興華卻發現公路上忽然就多出了許多的人影,老楊不得不放慢了車速。透過車窗,劉興華看到一羣穿着軍用雨衣的士兵,正沿着公路向左面高處的河堤上去了,跟着這些士兵的左右前後,還有許多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百姓,拿着鐵鍬、籃筐等工具混雜其中,也是一樣地向跑向河堤。劉興華馬上感覺到了形勢地異常,連忙讓老楊停下車來,他也顧不得外面的雨還未停,毫不猶豫地打開了車門,跳下車去。

“傘!省長,給你傘!”司令連忙取過座位旁邊的一把黑傘遞過來,但是劉興華卻渾然不覺,已然衝進了雨霧裡。

“老鄉,你們這是做什麼呀?”劉興華攔住了一個趕路過來的人,大聲在問着他。

這個老鄉看了他一眼,也許覺得能夠坐車來的人一定是當官的,所以說話還比較客氣,他告訴着劉興華道:“東荊河被江水倒灌了,大水漫堤了,我們是來護堤的!”

劉興華一怔,馬上意識到了這裡形勢的嚴峻性。東荊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也是穿貫東荊縣全縣的母親河,全縣幾乎所有的灌溉和飲用的水源都靠着這條河。如今長江的水位過高,東荊河的河水無法順利進入長江,反而令江水洄流,沿着東荊河的河道反向流進東荊縣,此時只是河水漫堤,如果一旦這道河堤破裂,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那個老鄉沒有再多跟劉興華說些什麼,急忙忙地隨着人羣奔向河堤。劉興華愣了愣,又看到身邊一個戰士跑過來,忙拉着他問道:“小同志,你們是哪個部隊的?”

這名戰士看了他一眼,腳步卻沒有停,隨口應着:“七十二軍二一五師的!”

聽到這個番號的時候,劉興華不由得一陣驚喜,他已經有很久沒有聽到七十二軍的消息了,誰知道卻能夠在這裡遇上自己的老部隊。

“省長,你看,你都溼透了!”司機老楊打着傘來到了劉興華的身邊,關心地說道。

劉興華卻不以爲意,馬上回身上車,對着他道:“老楊,快點,我們先去縣委!”

“是!”司機老楊應着,也趕忙回到了車裡,再一次小心翼翼地沿着滿是水窪的公路向縣城趕去。

也就是二十多分鐘,劉興華便來到了東荊縣的縣委大院門口,當聽說來的是副省長的時候,看門的這一位警衛簡直不敢相信,在他看來,省級領導到來,自然應該是前呼後擁的,哪裡象劉興華這樣寒酸的只是開着一輛吉普車,帶着一個司機。

看到這個警衛不相信的樣子,司機老楊又氣又恨,只得如實地告訴着他:“這真得是省裡的劉副省長,我們本來是要去荊州專署視察工作的,路過你們東荊縣,劉副省長要到你們這裡來看看,不信你可以叫你們縣委書記出來!”

這相警衛愣了愣,卻是告訴着他們:“李書記不在縣委,他去東荊河大堤了!”

“那你們縣長呢?”

“張縣長也不在,他也去東荊河大堤了!”

“那麼現在你們這裡誰負責?”

這個警衛愣愣地看了他們半晌,還是屈服了,最終叫過來了一個主任。這位姓趙的主任第一眼就認出了劉興華來,馬上熱情地迎了上去,直將這名警衛驚地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劉興華記得上一次到東荊縣來的時候,便是這位主任專門負責的接待自己,此時他也沒有心情來跟這位辦公室主任敘舊,當即讓他帶着自己去東荊河的河堤。路上,他向這位主任詢問着此時東荊河的汛情,這位主任倒也沒有隱瞞,如實地進行着彙報。

“東荊河大堤已經有半個多月就這麼泡在洪水裡了,這水一直就沒有退,大堤多處出現了管涌,要不是發現及時,只怕早就潰堤了!”趙主任告訴着劉興華。

“爲什麼不分洪?”劉興華問道。

趙主任答着:“縣裡也討論過,大家都覺得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分洪,把洪水放進北垸裡去,那裡地勢窪,可以有效地降低東荊河的水位,確保東荊河大堤的安全。”

“既然有這個方案,爲什麼沒有實施?”劉興華又問道。

“是因爲張縣長的反對!”

“張義?”劉興華愣了一下,馬上又問道:“他爲什麼反對?”

趙主任答着:“如果分洪,那麼北垸那邊十萬多畝的早稻就會全部絕收,那裡是我們東荊縣的糧倉!”

劉興華點了點頭,想了想,又問道:“如果東荊河大堤決堤呢?”

趙主任看了他一眼,答着:“如果東荊河決堤,那麼我們整個縣都會泡在洪水裡,而且跟我們比鄰的三個縣也會被殃及。”

劉興華皺起了眉頭來,悠悠地道:“十萬畝稻米,和四個縣的生靈,敦輕敦重,這還分不出來嗎?”

趙主任愣了愣,又道:“根據上面的水文報告,今天夜裡長江的第五次洪峰會通過我們東荊縣,江水一定會倒灌更多,所以李書記認爲,爲了保證安全,今天晚上之前必須要分洪,爲此,他已經讓各級幹部組織疏散了北垸地區的老百姓,而且他的這個提案也獲得了專署和省防總的支持,但是張縣長卻還是認爲沒有到必須分洪的時機,所以他們兩個人爲此爭論也很久,如今都跑到大堤上去實地察看水情了!”

聽完了趙主任的情況介紹,劉興華越發得覺得張義的確是有問題了,在這種不必要冒險的情況之下,他如此得執著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

走上東荊河的大堤,如今這裡已然成了一個人聲鼎沸的工地,此時的雨已經在漸漸的停下來,但是人們的熱情卻是異樣得高漲着,這裡面有解放軍戰士,有周圍的鄉民百姓,有縣城裡的店員工人,還有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大家不分彼此,不分你我,分工有序地扛着沙袋、挑着土方、搬着石頭運上河堤,每個人幹得都十分熱火朝天。

但是,面對着此種的場景,劉興華卻有些擔心,他已然注意到了大堤之內的河面,果然就像是趙主任所說的那樣,河水幾乎是與大堤的高度持平了,這條原本並不起眼有東荊河,如今卻也是浩浩蕩蕩,水面寬闊得堪比長江了。河的南面地勢稍高,但是也可以透過八百多米的寬度對岸,看到那個河堤上許多人忙碌的身影,只不過,河的那面是另一個縣了。

“這是兩道堤,裡面那道堤已經被水漫過了,我們如今站的這道堤是外堤!”趙主任告訴着劉興華。

劉興華怔了一下,他依稀記得當初第一次到東荊縣的時候,這裡只有一道堤的,於是問道:“怎麼多出了一道堤?”

趙主任笑了笑,告訴着他:“東荊河的河堤是去年重修的,由張縣長親自主抓,本來是一道堤的,但是他堅持修成了兩道堤,一內一外,內低外高。而且爲了討要資金,他跑上跑下,沒少求人,最後還是讓他修成了!”

劉興華忽然就明白了張義爲什麼如此有信心的原因。

正走之時,驀地便有個人影從旁邊躥了出來,在劉興華還沒有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這個人已然來到了劉興華的面前,馬上立正起來,對着他敬了一個禮。

劉興華怔了一下,這個人穿着雨衣,披着雨衣的帽子,遮住了他的整張臉,令他看不到這個人的面孔。他正遲疑之間,卻見到這個人緩緩地拉下了自己的帽子,劉興華不由得驚地睜大了眼睛,忍不住地叫道:“咦?王大虎,怎麼是你呀?”

王大虎笑着點了點頭,對着劉興華道:“老軍長,您都來了,我能不來嗎?”

劉興華還是有些不解,隨即問道:“我是來視察工作的,大虎,你呢?”

王大虎笑道:“我們七十二軍是被軍區派到荊州來抗洪的,二一五師就負責東荊縣。”

“我聽說你已經榮任七十二軍軍長了,怎麼還冒着雨親自跑了來呢?”劉興華問道。

王大虎道:“坐在辦公室裡那能叫抗洪嗎?呵呵,老軍長,你不是也跑來了嗎?”

劉興華愣了愣,跟着哈哈大笑了起來。

“對了,老軍長,你見到張義了嗎?”王大虎問着他。

劉興華搖着頭,答着:“我也是剛剛過來,正要去找他。”他說着,又看了看王大虎,問道:“大虎,張義原來可是你手下的團長,你見到他了嗎?”

王大虎點了點頭,笑道:“我一到這裡,就見到他了,呵呵,要不是這該死的洪水,他怎麼也應該請我喝酒了,雖然這兩天我們兩個天天見面,但是他卻連一口水都沒有請我喝過,老軍長,一會兒你見到他,一定要好好的罵罵他纔是!”

“要罵,你自己去罵好了!你也曾是他的領導,不是嗎?”劉興華答着。

王大虎聽着,也不由得哈哈笑了起來。

越過王大虎魁梧的身體,劉興華的目光卻盯在了他身邊帶着的那個警衛員的身上,這個警衛員已經把雨衣脫了下來拿在手上,他的身上卻是全副武裝着,扎着武裝帶,還跨着個手槍盒,黑色的槍柄露在外面,十分顯眼。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來,對着王大虎道:“大虎,你這個軍長跑過來是當監工呀?還是來察看情況的?”

被劉興華這麼一問,令王大虎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了,十分詫異地道:“當然是來察看情況的!”

“既然你是來察看情況的,爲什麼還要帶着警衛,帶着槍呢?”

王大虎怔了怔,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回答了,從他當師長的時候開始,他的警衛就一直是這樣全副武裝地不離他的身後,他從來也沒有覺出過有什麼不妥。

看到王大虎尷尬地樣子,劉興華語重心長地道:“大虎,如今不是戰爭年月了,是和平建設時期,如果你想要更接近羣衆,那麼,就把你的官架子甩掉,別讓人一看就對你敬畏三尺!”

聽到劉興華如此一說,王大虎的臉馬上紅了起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