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齊半仙家石子路、黃泥路好歹也算是有路!可到陳頭鄉壓根就沒有一條象樣的路!加上一場大雨劈頭蓋腦地從天上倒下來,澆得邵易宇跟沒頭的蒼蠅似的在深山老林裡到處亂竄,好幾次差點滑進山溝應了半仙的話!
最後總算祖墳上冒青煙,趕在天快黑的時候看到了一戶人家,邵易宇如溺水的人抓住了一塊浮木,想都沒想、看都沒看,完全是出自本能急衝衝地跑進去投宿!
門一打開,出來一個駝背的老人,挑着一個白燈籠,上面寫着一個“義”字!邵易宇心中一跳:這種燈籠是古代“義莊”的“專用”燈籠-說白了,也就是給死人用的燈籠!
(注:義莊,是農業社會的產物,一個大家族之中,有的窮,有的富,富有的拿出錢來辦義莊,義莊之中包括學校、公田、祠堂等設施。在歷史文獻上,最早有記載的義莊是北宋范仲淹在蘇州所置。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義莊的內容在漸漸縮窄,到了近代,幾乎只用來宿放棺柩。
有些宗族義莊是爲家族死者停靈所設,修得如同廟宇,豪華大氣;有些義莊是“慈善機構”如寺廟、道觀所建,相當於古代的“公用太平間”,專門“收留”無主之屍!因爲這些人多數死得不明不白,或者是含冤而死的,所以一般來說“義莊”的怨氣特別重!
民俗知識,題外話,一帶而過!)
不過邵易宇可沒有這種“天眼通”的本領,有沒有怨氣、鬼氣可看不出來!好在老頭在燈籠的照射下還有影子在地上晃啊晃的,邵易宇才鬆了一口氣!
老人因爲背駝得厲害,頭都倒勾到自己褲襠了,邵易宇向他說明了來意,老人才緩緩擡起頭來!
他不擡頭還好,這一擡頭邵易宇大吃一驚:只見老人臉上、頸上長滿了大大小小的肉瘤,疙疙瘩瘩地看着人身上直掉雞皮!讓人想起了《巴黎聖母院》裡面的卡西莫多!
邵易宇心道:“他雖然不是鬼-----不過恐怖程度也差不多了!”
老人渾身上下就一雙眼睛較爲明亮,看了看邵易宇後緩緩轉身:“人不是蝸牛,沒辦法揹着房子到處跑!小夥子,進來吧!我們是虔誠的佛教徒,我們會好好招待你的!”
聽到老人說他是佛教徒,邵易宇心中頓時生出一種親切感,加上老人談吐不凡,邵易宇終於肯跟着老頭踏入了這鬼才肯住的義莊!
人有信仰,就會懂得謙卑,爲人處世也會有所敬畏!加上佛教不求今生修來世的思想讓人安忍現狀,將一切“身逢苦逆”均當成“業障”默默承受,有利於社會“安定”,從隋唐時代開始中國古代帝王就十分重視對宗教的利用,同時宗教也依附於政治實力快速發展!在國外也是同樣如此,有些國家歷史上甚至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局面,可見宗教對塵世的影響之大!
在民間還流傳着一些宗教上找不到的“神鬼定律”:如“三年不說夢,神鬼都不動!”,又所謂“人不言鬼,鬼不言佛”,這老頭說他是佛教徒--至少不會是鬼或者歹人了!
穿過庭院,老頭停下腳步打斷了邵易宇的“奔逸性思維”:
“到了!”
然後緩緩伸手打開了房門,配合着老木門“吱呀”地一聲打開,老頭低聲吟道:“裡面還能再住一位呀!”
一股寒風夾着冷雨橫颳了進來,吹得老頭手上的白燈籠忽明忽暗,照得裡面模模糊糊,什麼都看不清楚!邵易宇好奇地伸過腦袋向屋裡張望!
這時一道巨雷在頭頂閃過,照得裡面如同白晝,雖然時間短暫,但終於還是讓邵易宇看清了屋中之物-竟是一口口白皮薄木棺材,其中有一口棺材蓋大開,裡面空無一物!
老頭枯如槁木的手指朝向這口棺材,喉嚨裡嘿嘿低笑,又重複了一句:“這裡面還能再住一位呀!”
剛纔巨大閃電彷彿劃破了天際,一連串的閃電和雷聲緊接而來,老頭臉上忽明忽暗,大大小小的肉瘤隨着老頭恐怖的笑聲不停地抖動,反射着慘白的雷光直射邵易宇瞳孔!邵易宇膽子再大也嚇得大叫一聲轉身欲逃!
這時院子裡燈光大亮,五道黑影從房間裡一躥而出,齊齊向邵易宇奔來!
邵易宇下意識地右手摸到腰間,只聽得一個女子高叫道:“爺爺,發生什麼事了?”
四周燈籠大亮,原來五道黑影不過是五個人而已,其中一名中年婦女身穿緊身睡衣跑了過來,問明瞭事情的來由後將老頭罵了一頓:“爺爺,我看你也是老糊塗了!這是義堂不是客廳睡房,你怎麼把客人引到這來了?!深更半夜想嚇死人啊!”
老頭艱難地擡起頭豎着燈籠四下照了一下,喃喃道:“看我!真的是老糊塗了!”
少婦看邵易宇面色蒼白,咯咯笑道:“這位先生別怕,我們是陳頭鄉人,替村落看管義莊-義莊你也知道,陰氣太重,人見人怕,所以村子裡的人就將它遠遠設到這來了!你要去陳頭鄉?明天一大早翻過那個山頭就到了,不過下這麼大雨,別說開車了,就連走路去困難,只怕那些羊腸小道都讓泥石流給衝了!反正明天再說吧,您先去這邊客房歇着!-----對了,你來我們陳頭鄉有什麼事啊?-----算了、算了!當我沒問,下這麼大雨,您還是先進屋吧,有話明天再說!”
少婦劈里啪啦地說了一通後麻利地指揮其它的人:“柱子,傻愣着幹嘛?去把客房鋪起來!二弟,燒壺水給客人洗洗腳,弟妹,你帶巧兒先進屋睡吧-哎呀!爺爺,您就先去睡吧,別跟在裡面瞎摻和了!”
少婦倒也挺能幹,東指揮、西比劃讓邵易宇很快泡了個熱水腳,有了一個乾淨的被窩!
雖然外面雷雨交加,這兒又是義莊,但邵易宇累了一天,腦袋一沾枕頭就立刻睡着!
第二天雨還沒停,邵易宇只好傻乎乎站在屋檐下看雨!昨晚的那個能幹少婦正坐在大廳搓麻繩:“你起來了啦?爺爺,柱子回來沒有?”
老頭駝着背正在爐子邊生火,聽到這話還沒來得及回答,門“砰”地開了,柱子穿着蓑衣跑了進來,抺了抺身上的雨水:“沒法走了!前面的路給衝了!蘭花,快衝杯水給我!”少婦倒了一杯水給柱子,柱子一飲而盡,然後到處找毛巾擦身子!
少婦也倒了一杯給邵易宇:“下這麼大雨,只好委屈先生多住一晚了!”
邵易宇這才明白柱子這麼一大清早出去竟是給自己探路去了,心中感動不止,接過茶水後連連稱謝:“謝謝、謝謝!又要多叨擾大家一天了!”柱子正在教巧兒編竹籃,巧兒卻一個勁要媽媽,柱子在她屁股上打了一下:“弟妹,帶好孩子!”然後向邵易宇擺了擺手:“客氣個啥!你不嫌棄我們這是義莊就行了!”
雖然義莊是給鬼住的地方,但這兒卻處處洋溢着濃厚的人性味,邵易宇看着這些樸實勤勞的佛教徒,心中流過陣陣暖流!
閒來無事,邵易宇只好回房睡覺,免得少婦又想起問他是幹嘛的,自己無法據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