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305章 303,這父子倆沒一個省油的燈

第305章 303,這父子倆沒一個省油的燈

第305章 303,這父子倆沒一個省油的燈

ωwш ✿TTKдN ✿¢ ○

說實話,漢靈帝這一手直接把陳元給整了個措手不及。

完全沒想到漢靈帝會來這麼騷的一個操作。

讓自己做太子的亞父和老師,這是要把自己跟劉辨捆綁啊。

這要是放在其他時候,陳元說不定也就認了。

可是劉辨是什麼人?

漢少帝,弘農王。

而且還活不了幾年就被李儒給毒死了。

陳元根本就沒打算就這個劉辨。

因爲不管是劉辨還是劉協,都死了纔好。

他們死了,劉備纔有機會,才能夠名正言順的正位天子啊。

不然劉備就要揹負篡逆的名聲。

別看如今荊州勢力如此強大,可是一旦揹負篡逆的名聲,那打擊可就大了。

漢室四百年的名聲可不是鬧着玩的,深入人心。

在很多人心中,這天下就應該姓劉的來坐。

是的,不要覺得這個觀點很不可理解。

其實非常好理解,天下已經被姓劉統治了四百年了。

四百年是多麼長的時間啊,這是多少代人的時間。

某些人心目當中就覺得天下就該姓劉。

張角爲什麼起義時要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啊。

因爲只有蒼天死了,老天爺的兒子,也就是天子纔沒有了統治天下的神聖和理由。

你爹都死了,你這個兒子還有什麼理由再坐天下啊。

蒼天劉天子,黃天張天子。

便是如此。

這也是爲什麼漢室會殘酷鎮壓黃巾之亂的原因之一。

因爲張角這傢伙試圖挖老劉家統治天下的根子,破壞劉氏天下的神聖性。

別說天子要努力鎮壓了,天下任何一個姓劉都不會對黃巾有什麼好感。

包括劉備。

劉備再怎麼仁義,他也是劉家人。

天然的就要站在劉家的角度考慮問題。

黃巾想要打倒他們老劉家,這其實跟刨老劉家祖墳沒有什麼區別。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幹就完了。

至於後來爲什麼會招降黃巾,因爲後來的黃巾早就沒了什麼政治綱領了,也沒有什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想法了,已經徹底的淪爲山賊盜匪,這樣的叛軍自然是可以招降的。

因爲他失去了政治屬性。

這纔是爲什麼前期鎮壓黃巾的時候,基本上不會招降的原因。

因爲有張角在,黃巾軍就有一個政治核心,他們就由政治訴求。

而後來呢?

張角三兄弟一死,政治理念無人繼承了。

黃巾的屬性直接就變化了,成爲了散亂的山賊盜匪。

這樣的叛軍對朝廷來說就不那麼重要了,甚至不值一提。

這也是爲什麼張角死了,朝廷就認爲黃巾之亂基本就算剿滅的了原因。

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黃巾之亂在東漢末年的作用和意義。

它是第一次對劉氏天下的神聖和合理性提出質疑並付諸行動。

從此開啓了天下羣雄的野心之路。

這纔是把黃巾之亂作爲漢末動亂起源的理由之一。

因爲它嚴重的動搖了漢室天下的神聖和理性,嚴重的打擊了朝廷對地方的實際控制。

可是陳元要是不答應呢?

他覺得要是自己不答應,可能今天這一關就有點不好過。

漢靈帝絕對是在試探自己,試探荊州。

陳元有點爲難。

媽的,當皇帝的沒有一個好人,都是屁眼黑透的貨色。

希望大哥以後別變成這樣的人才是。

好在,陳元足夠機敏。

他先是對漢靈帝道:“陛下,微臣德薄才淺,且閱歷甚少,恐不足以擔負教化太子重任,微臣以爲子幹公是一個比臣更適合的人選。”

死道友不死貧道。

子幹公對不起了。

爲了天下大業,只能犧牲你一下了。

聽到陳元推薦盧植,漢靈帝眉頭不自覺得抖動了一下。

他當然知道盧植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選。

可是盧植此人,即便不擔任太傅,不做太子亞父,他定然也是會竭力效忠的。

漢靈帝自問自己看人應該是沒太大問題的。

盧植雖然出身豪強,但是此人挾幽朔之氣,高壯質烈力與寇角,以衛君存國爲己任,有真勇矣。

說實在的,歷史上的劉備以興復漢室爲己任,雖然有喊口號的嫌疑,但未免沒有受到盧植的影響的可能。

所以,盧植是可以信賴的大臣。

只不過,盧植性格剛烈,屢次直言犯上,讓漢靈帝不是很喜歡。

所以他纔會想把盧植遠遠的給打發出去,免得看到心煩。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是把盧植召回來的時候了。

盧植回到洛***有穩定朝綱,能起到定海神針一般的作用。

只不過,既然盧植不用再繼續拉攏,這個太傅給他就沒有太多的必要。

所以,漢靈帝擺擺手:“子幹朕另有它用,不適宜做太子之師,先生雖然年少,但是德高望重,才學深厚,天下皆知,做天子之師綽綽有餘,難不成先生是覺得太子不堪造就,故此纔不願屈就嗎?”

好傢伙,漢靈帝這是直接逼宮了啊。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元如果再拒絕,就有點說不過了。

太傅之職位可以接,但是亞父絕對不能要。

因爲一旦接受了所謂的亞父,後果不堪設想。

故此,陳元道:“既然陛下不以臣卑鄙,託臣以如此重任,臣就只能勉力一試,但是亞父之稱,臣實不敢當,還請陛下莫要爲難臣。”

說着,陳元躬身拜了下去,久久沒有起身。

漢靈帝看着陳元,眼中閃過莫測的神情。

陳元的意思很明顯了。

太子的老師我可以做,但是亞父我絕對不要。

如果伱要強行給我,那我就辭官了。

這裡面透露出的政治意圖讓人忍不住深思。

此舉意味着,荊州支持太子,但是也是有限度的支持,不可能跟太子綁死在一起的。

漢靈帝自然領會到了陳元的意思。

所以,漢靈帝在想,如何處置陳元。

至於殺了陳元?

漢靈帝沒有想過這個事情。

陳元是他立起的一個牌子,如果殺了陳元,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天子威壓何在?

殺是不能殺的。

可是能不能軟禁呢。

想了想,漢靈帝覺得沒有什麼意義。

軟禁了陳元又能怎麼樣呢?

除了交惡荊州,其他殺用也沒有。

罷了,總歸是接受了成爲太子的老師,如此想必將來可以保太子一命了。

劉辨是漢靈帝跟何皇后的嫡長子,按理來說,劉宏時候,劉辨繼承皇位,有舅舅大將軍何進的扶持,天子的位置應該是很穩的纔對。

可是,漢靈帝沒有這麼天真。

因爲何進遠遠沒有他前輩的能耐。

所謂的前輩就是以前的外戚大將軍。

何進這人真的是給漢朝外戚大將軍們丟臉。

他堂堂一個大將軍,居然無法掌控朝局,你說可笑不可笑。

漢靈帝早就看穿了自己這個小舅子的德性。

自己死後,這傢伙估計穩不住朝政。

所以,漢靈帝這纔要給何進找一些幫手。

盧植是一個,陳元也是一個,當然還有其他的人。

如果有這些人相助何進,應該是可以穩定大局的。

可是,漢靈帝還是低估了何進的能耐。

在歷史上,想必漢靈帝也做過一些安排,可是事實如何?

事實就是,何進還是被人給弄死了,成爲他人手中的刀。

漢靈帝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先生請起身,先生能做太子的老師,乃是太子的福氣。”

說着,漢靈帝吩咐一旁的張讓:“去把太子請來,讓他當着朕的面給先生行禮拜師。”

張讓此時是非常羨慕的嫉妒恨的。

想這陳元原先不過是一個小小寒門落魄子弟,當年還要巴結自己呢。

現在呢,竟然一步登天,太子都要拜師了。

想想,張讓就覺得心裡不平衡。

他多想現在太子拜師的人是自己啊。

在他想來,如果自己成爲了太子的老師,那自己的餘生可就安穩了。

儘管心中思緒萬千,但是張讓卻不敢表露出分毫。

其他人不知道天子的可怕和恐怖,他還能不知道嘛?

外人都傳什麼,阿父,阿母的,那都是扯淡。

天子的精明和恐怖之處,或許只有他們這些宦官才知道。

想想一個掌控帝國十幾年快二十年的人,是一個簡單人物嗎?

以大漢這個尿性,如果手段不夠,分分鐘就可以換一個天子的。

漢靈帝穩坐天下二十年,靠的可不是運氣,而是他的能力和手腕。

有一說一,漢桓帝和漢靈帝這兩個人雖然在歷史上評價都不太好,可是不可置疑的是,兩人都做了二十年左右的皇帝。

在東漢歷史上也算是在爲時間長的了。

能夠做二十年天子,能說兩人沒手段和能力嗎?

自然是不能的。

而且桓和靈,這兩個諡號並非是什麼惡諡。

桓更是美諡。

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動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

漢桓帝能得到這個諡號,說明漢桓帝還是做出了功績的。

漢桓帝十四歲登位,三十六歲暴崩,在位二十二年,但其真正親政是從二十八歲開始的,時間只有短短八年。

在這八年裡,國內經濟持續發展,對外作戰連戰連勝,降烏桓、壓鮮卑、伏南匈奴諸部、誅休屠各各部首領,邊塵平靜,國內人口劇增,在籍人口達5600多萬,比西漢任何一個時代都多,達到了古代中國土地承載量的上限。

這樣的人,你能說他不厲害嗎?

爲什麼我們總覺得漢桓帝不行呢?

那是因爲大家習慣把桓靈兩個連在一起,以爲漢靈帝乾的一些事情,就覺得漢桓帝也不行。

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

而且漢靈帝也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是個昏君。

關於這個問題,作者君說過多次了,就不再重複了。

總之,桓靈二帝,雖然不能說是明君,但也不是什麼昏君。

東漢之亡,並非在這兩位天子。

根子上還是光武帝。

因爲劉秀起家依靠的就是豪強,整個東漢,就是一步豪強逐漸壯大,國家實力逐漸減弱的歷史。

到了桓靈二帝這個時候,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別說是這兩個人了,就算是把光武帝擡出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不要總去說這兩個皇帝不行,要怪就怪他們的祖宗光武帝。

張讓老老實實的去把太子劉辨喊了過來。

劉辨此時已經十四歲了,但是身形看上去並不是多麼壯碩,甚至看上去有些柔弱。

這讓陳元有些納悶。

皇室自然不缺修煉功法,按理說劉辨應該也修煉了纔是。

爲何看上去如此柔弱呢?

似乎看出了陳元的疑惑,漢靈帝道:“先生,是否覺得太子太過柔弱了一些?”

陳元沒有避諱,直接點頭:“正是,太子乃皇室貴胄,功法資源都不缺,爲何看上去似乎一點修煉的痕跡都沒有?”

漢靈帝苦笑一聲:“不瞞先生,辯兒不知是何原因,就是無法修煉,不管是神魂之法還是鬥戰之法,皆無法入門,故此才顯得柔弱了一些。”

好傢伙,原來如此。

這難不成就是傳說中的天生廢體?

這很符合一般的網絡小說主角的模板啊。

廢材體質,一朝覺醒金手指,從此龍傲天,狂拽酷炫吊炸天,走上人生巔峰,征服世界,開一個大大的後宮。

不過,可惜了這個世界的主角已經是我了,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漢靈帝說完,擡手招過劉辨,一指陳元道:“這位便是太學祭酒陳元陳子初先生,子初先生學識通達天人,且兼具五德,乃真君子也,故此我讓汝拜於先生門下,以弟子之禮侍奉先生,汝可有異議?”

漢靈帝看似在詢問劉辨的意見。

實際上呢?

劉辨沒有選擇的餘地。

而且他相信,劉協不會害他。

況且,陳元的名聲他也聽說過。

對於陳元的過往事蹟,他也是很佩服的。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劉辨因爲不能修煉的原因,不僅身體柔弱,就是性格也柔弱了一些。

自然不會反對漢靈帝的意見。

因此,漢靈帝一說完,劉辨便道:“子初先生之名,兒臣早就如雷貫耳,兒臣能夠拜在先生門下,是兒臣的榮幸。”

說着,劉辨便走到陳元面前,直接大禮參拜。

哐哐哐,就磕頭了。

那個利索勁,陳元都沒反應過來。

這劉辨不一般啊。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