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306章 304,我陳子初不同意

第306章 304,我陳子初不同意

第306章 304,我陳子初不同意

劉辨這哐哐哐幾個頭磕下去,根本沒給陳元反應的機會。

現在這架勢,陳元想不當這個太傅都不成了。

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位,處於專制統治者的核心位置,是皇帝統治四方的高級代言人。

直接參與軍國大事的擬定和決策,在皇帝幼小或皇室闇弱時時常成爲真正的統治者。

太子太傅,商、周兩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爲太子的師傅。

漢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

東漢秩中二千石。

太子對其執弟子之禮。

不過,在東漢,太傅實際上是個虛銜了,地位高,但是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力了。

唯一的便是這官職是跟太子息息相關的。

只要接下了這官,就代表着基本跟太子綁定了。

陳元現在也只能接着了。

這個時候要是再拒絕,那可就真的是在打漢靈帝的臉了。

那下場恐怕不會太好。

所以,陳元只能親自弓下身去,一邊把劉辨扶起一邊道:“太子如此大禮,豈不折煞微臣,既然陛下和太子都不嫌棄微臣才微德淺,那臣就勉力一試,還望太子多多包涵纔是。”

看到陳元答應了,漢靈帝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

不管怎麼說,這也爲太子拉上了一個強援。

有陳元做辯兒的師傅,就算將來結果最壞,想來也是可以保住性命的吧。

劉辨看到陳元答應了,也是十分高興。

完全沒有因爲陳元年紀輕而小視陳元的意思。

開玩笑,涿郡陳子初,如今早已名滿天下,聲震九州了。

看到劉辨對自己甚是恭敬,陳元心中也不由的泛起了幾分心思。

在歷史上這位漢少帝可是十分悽慘的。

沒做幾天皇帝就被董卓指使李儒給弄死了。

不過,劉辨的皇后唐姬倒是沒有死。

劉辯死後,唐姬迴歸故里,因節烈不願改嫁他人,後被漢獻帝下詔回到皇宮裡居住。

並封唐姬爲弘農王妃。

這說明劉辨這個人還是不壞的。

起碼有一個女人願意爲他守節。

所以在路上的時候,陳元在考慮一個問題。

難道說真的要把劉辨和劉協都弄死嗎?

這兩個人說真的,都不算什麼暴虐之徒,就是懦弱了一些罷了。

可是如果不搞死他們,劉備怎麼做皇帝呢?

只有他倆死了,劉備才能名正言順的登基。

不然劉備就有篡逆之嫌疑。

難搞啊。

實在不行,把兩人給弄到國外去算了。

一個搞到美洲,一個搞到非洲。

暫時先這麼着吧。

劉辨只要保住他的性命就行了,反正董卓會把他的天子之位給廢了的。

待陳元走後,漢靈帝悵然許久。

突然他問一旁的張讓:“你說這陳元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是的,劉宏有點看不透陳元。

你說陳元貪戀權勢吧,那根本不可能。

因爲陳元完全可以要求更高的官職和更大的權勢,可是陳元沒有,在太學祭酒的位置上乾的似乎十分帶勁。

你要說他不貪戀權勢,也不盡然。

陳元跟何進的交易,漢靈帝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漢靈帝並沒有干涉。

八關都尉雖然重要,但是給了陳元也沒什麼。

因爲現在洛陽有北軍五校,有西園八校尉,在漢靈帝看來,這足以鎮壓一起了。

陳元要八關都尉多半是想給荊州一些便利,對於這一點,漢靈帝並不是太在意。

荊州不管怎麼說也是老劉家的人,而且跟豪強頗有些勢不兩立的味道。

所以荊州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跟朝廷站在一起的。

從這一點上看,陳元還是有一些權勢之心的。

除此之外,這傢伙不貪財,不好色。

唯一有一點那就是似乎喜歡舉薦人才。

陳元在洛陽的這兩年裡,又發掘了不少的人才,能夠安排的都安排了。

不能安排也都收羅在了麾下,有的放到了襄陽書院,有的則是放在了太學之中。

從這一點上來看,陳元所謀甚大啊。

對於漢靈帝的問話,張讓沒有回答。

深知漢靈帝脾性的他,知道漢靈帝這是在自言自語呢。

шшш★ TTkan★ ¢ ○

果不其然,過了一會,漢靈帝突然冒出一句:“我觀陳子初,所謀甚大啊。”

這話把張讓嚇了一激靈。

難不成陛下想要對付陳元?

讓太子拜師是迷惑陳元的一種手段?

如果說真是這樣的話,那陛下的手段可真是越來越莫測了。

好在,漢靈帝也只是說說罷了。

沒有真的要對陳元動手。

漢靈帝不是傻逼。

不可能現在對付陳元。

對付陳元就是對付荊州。

兩年前的荊州數十高手橫掃五大家族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呢。

那幾場戰鬥陳元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可謂是驚破世人。

陳元本身戰鬥力已經如此可怕,更何況荊州還有那麼多高手呢?

除此之外,荊州還有幾萬軍隊呢。

這是鬧着玩的嗎?

要是漢靈帝敢對陳元動手,說不定荊州下一刻就敢打進洛陽來。

況且,陳元對大漢江山有沒有什麼害處,漢靈帝也沒有動他的理由。

或許陳元有着其他心思,比如讓劉備做皇帝什麼的。

對於這一點,漢靈帝倒是看的很開。

爲什麼?

因爲漢靈帝自己就是從藩王被搞來做皇帝的。

桓帝也是。

所以,在漢靈帝看來,如果劉辨和劉協真的不行,劉備來做皇帝也不是不能接受。

都是老劉家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如果是換成其他豪強之家,漢靈帝就接受不了了。

所以,雖然知道陳元所謀甚大,漢靈帝也沒有對付陳元的想法。

不僅是不想動,更是不能動,不敢動。

陳元當然不知道自己走後,漢靈帝還有這麼一出。

知道了陳元也不在乎。

現在的荊州對於拿下天下早就有了把握。

之所以現在沒有發動,一個是劉備自己的問題。

劉備不可能篡位的。

所以,要等時機。

其次便是陳元想要更加完整的保存整個大漢的元氣。

現在荊州是可以拿下天下,可是以武力橫推,必然會造成生靈塗炭。

在陳元的設想中,統一天下固然要打仗,不過最好能少打仗。

少打仗就少死人。

人口才是一切的根本。

想要少打仗,就要做更充足的準備。

而且還需要一個最好的時機。

這時機就是董卓進京了。

所以,現在來說,沒有任何人比陳元更希望董卓進京了。

時光如水,從指尖溜走。

眨眼之間,便到了漢靈帝歸天的日子。

這一日,鑑天台響起了鐘聲,足足響了四十五下。

正在東觀之中的陳元聽到了這個鐘聲,不由的怔了一下。

隨後,和一旁的郭嘉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長嘆了一聲。

陳元對郭嘉道:“奉孝,陛下去了。”

郭嘉也是精神莫名:“是啊,先生,陛下走了。”

這個掌管龐大帝國近乎二十年的人終於還是走了。

別管漢靈帝是不是明君,可是他在位一日,這天下就還能勉強安穩一日。

如今這位頗有手段,譭譽參半的帝王走完了他的一生,帝國何去何從,無人知曉。

除了陳元。

兩人感嘆了一下之後,陳元迅速的趕往宮中。

作爲太學祭酒和鑑天台副臺主,在這個關鍵時刻,定然是要發揮巨大作用的。

舊帝治喪,新帝登基等等,這一切自有朝廷法度,陳元也沒什麼好說的。

一起按照法度來就是了。

太子劉辨,也在衆人的支持下,穩穩當當的坐上了天子之位。

新帝登基之後的最重要的兩個事情是什麼?

制定年號,爲先帝上諡號。

在年號制定上,陳元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因爲在陳元看來,什麼年號都無求所謂。

再好的年號也增加不了百姓的一粒糧食。

隨便他們折騰去吧。

最後折騰來折騰去,終於定下了光熹這個年號。

接下來便是給劉宏上諡號了。

這一次,朝廷之中就開始了大斗爭了。

上諡號,官宦集團是沒有發言權的,直接被排除在外。

主要鬥爭的便是以何進爲首的外戚集團和以袁槐爲首的文官集團了。

何進想要給劉宏上一個美諡號。

文官集團當然是要給劉宏上一個惡諡了。

理由很簡單,誰讓這傢伙搞出了黨錮之禍呢。

文官集團怎麼可能對漢靈帝有好感,給他上惡諡是必然的。

靈這個諡號,看上去不是那麼惡劣,實際上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惡諡。

死而志成曰靈(立志不命也)

亂而不損曰靈(不能以治損亂)

極知鬼事曰靈(知其能聯徹)

不勤成名曰靈(本任性不見賢思齊)

死見鬼能曰靈(有鬼爲厲)

好祭鬼神曰靈(敬鬼神不能遠也)

劉宏是哪一條?

亂而不損啊。

有黃巾之亂給劉宏來一個靈,在文官看來已經是他們寬宏大量了。

何進肯定是不同意啊。

於是乎,兩大集團便鬥爭了起來。

可是何進這邊哪是文官的對手,眼看着這事就要塵埃落定。

陳元站了出來。

此時的陳元經過兩年太學的韜光養晦,氣度越發的儼然,年紀雖輕,但已經是一派宗師和重臣氣度。

陳元站立在溫德殿中,如鬆而立。

給劉宏上諡號,現在最着急的是誰?

其實是當今天子劉辨。

因爲這是要給自己老爹上諡號啊。

如果上了一個惡諡,以後他還有什麼面目去地下見漢靈帝。

而且,這是文官集團對天子權威的一次打壓。

明明白白的告訴劉辨,現在我們就是要給伱爹上一個惡諡,怎麼地吧?

這是文官集團對於新天子的一次示威。

劉辨雖然文弱了一些,但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這裡面的道理。

就算他不知道,陳元也會告訴他的。

這是劉辨登基之後第一次跟文官集團的對抗,如果輸了,那劉辨以後的天子威嚴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所以,必須要贏。

陳元其實思考過這個問題。

自己要不要出手幫助劉辨贏下這一句。

如果不出手,似乎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

靈就靈吧。

其實也不能算是太過。

畢竟劉宏這傢伙在位的時候確實幹過不少荒唐事情。

但是轉念一想,漢靈帝對自己算是不錯的了。

而且還讓劉辨拜自己做老師。

劉辨對自己也是非常的恭敬,是真把自己當老師對待了。

既然如此,陳元覺得,如果自己不出手,看着劉辨被這些文官欺負,念頭就不通達了。

這也不符合自己的理念。

所以,陳元決定出手了。

不爲其他,就爲自己的一個念頭通達。

陳元淵渟嶽峙的站在溫德殿中央,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

要知道,陳元現在不僅是一品強者,更是太子太傅啊。

身份之高,除了天子之外,不下於任何人。

陳元掃視了殿中大臣一圈,凡是被陳元眼神掃過的人,都忍不住心中一凜。

威勢之盛,可見一斑。

何進看到陳元出來,心中也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打嘴仗這活,他是真的不擅長啊。

陳元掃了一圈之後,最終目光落在了袁槐身上。

其他人也許怕陳元,袁槐並不怕。

所以,袁槐也是淡淡的看着陳元。

意思很明顯,你陳子初想要幹什麼?

看着袁槐的眼神,陳元笑了笑。

“次陽公,吾以爲先帝之諡號爲靈,這很不妥。”

袁槐依舊是一副老神在在的神情,看着陳元:“子初此言何意?”

陳元道:“靈乃惡諡,次陽公不會不知道吧?”

袁槐點點頭:“吾自然是知道的,那又如何?”

好傢伙,袁槐這是指着鼻子罵了。

“那又如何?我覺得不如何,這諡號不妥,我陳元不同意。”

袁槐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子初真要反對?”

陳元斬釘截鐵的道:“當然。”

袁槐憤然道:“先帝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蕃侯而紹皇統,不恤宗緒,不祗天命;上虧三光之明,下傷億兆之望。於時爵服橫流,官以賄成。自公侯卿士降於皁隸,遷官襲級無不以貨,刑戮無辜,摧撲忠良;佞諛在側,直言不聞。是以賢智退而窮處,忠良擯於下位;遂至奸雄蜂起,當防隳壞,夷狄並侵,盜賊糜沸。小者帶城邑,大者連州郡。編戶騷動,人人思亂。當此之時,已無天子矣。如此之天子,靈字已是美諡也,陳子初,如有何面目說不同意!”

好傢伙,袁槐是瘋了吧。

這樣的罵天子。

雖然劉宏死了,是先帝了,可是你這樣辱罵,也是有失爲臣之本分呢。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