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洞其實並不叫山頂洞,本來有個十分優雅且極具內涵的名字,叫伽洛山,世人皆知麻荊麻醫仙落戶此山,那便是小一爺爺。單看名字,其實是比較令人發笑的,麻醫仙的爹當時致力於兵不血刃,對神經學相當熱衷,便給自己兒子起名麻荊,也是頗經思量的。可惜日後武林無人敢提及麻醫仙的名諱,此爲後話。
蘇散很多時候覺得麻葛很是繼承了她曾祖父的傳統,否則不會在六歲那年,皺着小巧的眉頭逼着她爺爺給自家山頭改名字。小一爺爺當時是極爲興奮的,估計是想到自己年幼時改名字的決心和行爲,私以爲自家丫頭也頗有文化氣息,當下說了一句令他日後追悔莫及的話,那便是“寶貝小一,隨便你改什麼,爺爺都大力支持!”然後一臉期待的望着當時的小麻葛。
自然,結局是比較,呃,悽惶的。當然,要看對誰而言。小一對於爺爺的支持很是滿足,吧唧親了一口撲到蘇散懷裡要桂花糕去了,小一爺爺腦袋突地一片空白,山,山頂,山頂洞...實在是...好名字...言簡意賅,頗具內涵...山頂的洞...洞?難不成是那個用來醃蘿蔔的洞?小一爺爺沉默許久,然後慶幸這個名字還挺押韻的,至少沒變成山頂草,山頂屋,山頂樹...
數年之後,山上的草木沒了麻葛的折磨,又一次恣意的長滿了山崖,蘇散便帶麻葛回山頂洞避暑。二人當時商量着研究一種新的藥物,目的是使受衆成爲感染體,向外擴展滅蚊劑,如此利國利民的事情,二人很是上心,打打鬧鬧之後不知誰扔了塊葛根進了研鉢,瞬間的爆炸縱使二人武藝高強,還是避免不了蓬頭垢面。
二人看着對方的樣子相視而笑,乾脆抓起藥粉在山林裡你追我趕玩得開心,卻不料自此江湖傳言,山頂洞多有野人出現!且描述的及其詳細,山頂洞與野人的聯繫就此落實,從此無翻身之日。
當然,自此以後,伽洛山的傳人再不敢提及自己的師承...小一爺爺發起數次改名運動,最終都被小一鎮壓,轉身便頗後悔爲什麼當初給蘇散起了這麼一個有深遠意義的名字。
小一爺爺抓到蘇散的時候,蘇散才五歲,自然也是不叫蘇散的。
五水鎮的張員外惹了些風流債,被棄的小三小四聯合起來威脅員外老爺,揚言若是不娶她們進門,便宰了員外老爺唯一的命根子,大不了玉石俱焚,兩敗俱傷。雖說外面的野花香,可家裡的那隻老虎卻是絕對惹不起的。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廟裡與兒子同歲的孤兒,自此張員外便有組織有計劃的在家裡老虎的支持下開始了對蘇散的養成,妄圖矇混過關,保護自己的寶貝兒子。只不過還沒幾天,自家老虎與閨中密友談及伽洛山時信口開河,居然開起了伽洛山的玩笑,並好死不死提及麻醫仙的名諱,摸到了更爲可怕的老虎屁股。蘇散當即被一怒之下的麻醫仙帶回了當時的伽洛山。
剛開始小一爺爺對蘇散很是嫌惡,一路上不理不睬,回到山裡也只是呼來喚去,當個童養小僕對待,明明就是將對其“母親”的憤怒轉嫁給蘇散,還美名其曰代其父母管管這紈絝小兒。可嘆蘇散雖小,但做孤兒在廟裡長大,被打罵苛責是家常便飯,更不用說能否吃的飽,人情世故雖不懂,卻也知道看人臉色行事。小一爺爺有心刁難,卻不打不罵,每天還能吃飽飯,蘇散已經很是開心,於是盡職盡責,世事都小心謹慎,一老一少倒也融洽。待小一爺爺發現自己已經硬不下心刁難這個乖巧的孩子,無奈想把他送回家團圓時,這才發現蘇散盡然是個可憐的孤兒!不是那隻紈絝的小員外...
孤兒...孤兒...
兩個字震得小一爺爺滿眼淚光,回想抓到他時雖綾羅綢緞在身,手上身上的傷痕卻還是清晰可見的,那時自己還在氣頭上,也沒有仔細思量,再細細想起蘇散的好,更是心疼的厲害,隨即便收了蘇散做徒弟。
蘇散剛開始並不見得聰明,只是能吃苦。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學起醫術自然很是吃力,但他很是珍惜山上的生活,一腔心思也只在學習藥方和武術上,心思純良而無雜念,任誰都能成就非凡,蘇散看似性情溫和,骨子裡卻很是堅韌。小一爺爺很是滿意,自此以後,便斷了與山外師兄弟的聯絡,一心一意教導這個自己帶了幾分歉疚的小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