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安祿山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陰陽詭術 > 陰陽詭術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安祿山

第三百一十六章 安祿山

接着,八卦圖猛地轟在了那老頭的身上。

瞬間,場中便蕩起一層層的硝煙。

待硝煙散去,那老頭衣衫不整的躺在地上喘着粗氣,雙眼也變回了黑色。

至於王麻子,則是癱坐在一旁,有氣無力的看着那個老頭。

“我說,咱倆鬥了這麼久,沒想到結果還是不分勝負。”那老頭說道:“也不知道下一次交手,會在什麼時候。”

“咋的了?你要死了?”王麻子開口道:“你們殭屍不是號稱不死不滅的麼?”

“我的意思是你快要死了!你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吧!按你們人類的壽命來計算,你最多還有四十年的壽元!還想着跟我交手?”那老頭諷刺道。

“這個你可以放心,你不死,我是不會死的!”王麻子突然說道:“但是我很疑惑你當時是怎麼活下來的?”

“怎麼?很疑惑?”那老頭笑道:“你不也活着麼?”

“不是我說你,你說你算盡天下之事,卻唯獨栽在了胡惟庸的手裡?”那老頭笑道:“難不成你算不出胡惟庸給你下毒麼?”

“你不也是這樣麼?還有臉說我?”王麻子一臉的鄙視的說:“難不成你算不到你的貼身太監會刺殺你?”

“等等。”我伸手打斷道:“胡惟庸?你栽在了胡惟庸的手裡?”

“確切的說,是他的前世!”那老頭補充道。

“前世,據史冊記載,胡惟庸下毒毒死的人叫劉伯溫。”我一臉震驚的看着王麻子:“你是劉伯溫的轉世?”

“那都是過去式了。”王麻子擺了擺手,眼中浮現一絲苦澀跟無奈。

“那他又是誰?銀眼殭屍啊。”我指着那老頭問道。

“他?”王麻子笑道:“你還是讓他自己說吧!”

“前輩,您。。。”我說道。

“我?我只是大唐歷史上一個罪大惡極的反賊而已。”那老頭說着,臉上露出一絲苦笑:“相信安史之亂你應該聽過吧?”

“嗯。”我點了點頭:“這跟安史之亂有關係?”

“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是誰?”那老頭問道。

“據史冊記載,是安祿山;史冊記載,安祿山先是與楊貴妃通.奸,後又起兵造反,推翻了唐朝。”我說道:“不過雖然那老鱉孫做的事不太光明磊落,但不得不說他確實是一個梟雄。只不過最後死的實在是不值,竟然被服侍了自己數十年的太監給殺死。”

“不,你說錯了。”那老頭擺了擺手:“其實安祿山並沒有跟楊玉環通.奸,嚴格來說,那並不算通.奸而是兩情相悅;而且,安祿山也沒有死。”

“怎麼可能。”我笑道。

不過我笑到一半就再也笑不出來了:“您什麼意思?”

“我就是安祿山。”那老頭說道。

這個重磅消息就如同一顆悶雷在我腦海中炸響。

他是安祿山?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推翻大唐後卻又被貼身太監刺殺而死的人?

“驚訝麼?”那老頭,哦不,安祿山笑着問道。

“您是安祿山?”我還是難以置信的問道。

說實話,王麻子是劉伯溫,這點我信!因爲王麻子雖然很少算卦,但確實百算百中,就算不是劉伯溫,那也跟劉伯溫不遑多讓了。

但這老頭竟然是安祿山?我確實有些不信,安祿山被貼身太監李豬兒殺死這是史書裡板上釘釘的事,怎麼又會變成殭屍,而且還是這種變態的銀眼殭屍!

“怎麼?不像?”安祿山說着,站了起來。

安祿山站起來之後,身上的肉皮跟頭髮都開始掉落起來。

幾分鐘後,一個英俊瀟灑的男子就出現在我面前。

跟歷史上記載的安祿山完全是兩個樣子。

歷史上記載安祿山體型異常肥胖,體重最多高達三百三十多斤,並且肚子都能耷拉到膝蓋以下;走路還要雙手提着肚子,想想就有些喜感!而且後年又雙目失明。

但現在站在我眼前的安祿山,身高八尺、身材魁梧,但撐死也就一百八十斤。而且相貌堂堂,雙目炯炯有神!我是在是沒辦法把他跟史冊上記載的那個豬一般的安祿山聯想到一起。

“沒,安前輩!剛纔我的話有些那個。。”我乾笑着說。

雖然我知道安祿山不可能殺掉我,也殺不掉我!但我還是說了句抱歉。畢竟誰聽到有人說自己跟特麼一頭豬似的都不會高興,更何況還是他這種幾近無敵的大人物。

“無礙,史冊都是勝利者書寫的,與你們無關。”安祿山頓了頓看向我:“想不想聽聽我的故事?”

“好。”我點了點頭。

一方面我是爲了拍馬屁,畢竟這麼個大高手,能結個善緣就結個善緣;以後出去了好辦事;

另一方面,我也想聽聽安祿山口中另一個版本的安史之亂,想看看當時的唐朝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就要從我的母親說起了。”安祿山說着,眼中出現一絲愧疚。

“你他孃的,直接說行麼?繞什麼彎子?”王麻子罵道。

不過安祿山並未搭理他,而是開口道:“我父親去的早,我母親又是突厥人,我從小就隨母親在突厥人部族生活。”

“後母親改嫁於突厥將軍安波注之兄延偃。開元初年,我族破落離散,我便與將軍安道買的兒子孝節,安波注子思順、文貞一起逃離突厥;遂與安思順等約爲兄弟,從此即冒姓安氏,名祿山。”

“當時的我,也才八歲而已。進入中原後,我進入了一間名叫安山寺的寺廟當小沙彌。當時的我什麼都不懂,師兄弟們也欺我是外族之人,只有師傅不會看不起我而且還很寵我。”

“我在寺院裡足足呆了十年。也就是那十年,讓我把七情六慾拋在了腦後;但是人終究是人,再如何,也逃不過七情六慾。”

“那一年,我十八歲!按當時的年代來說,十八歲已經都當上了孩子的爹了。”

“但我當時還是一個清心寡慾的小和尚,但也就是那一年,一個小女孩的出現,改變了我的一生。”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