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 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 

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

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

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

朱元璋的臉徹底黑了。

夏之白已在直接指桑罵槐,在說自己在自欺欺人。

大明上下,根本就不存在多少‘士’,上至自己,下至官吏,全都是‘地主’出身,只是因爲過往‘士’的身份太過尊顯,因而朝堂上下的讀書人,都趨之若鶩,都樂於讓自己去標榜爲‘士人’。

這也導致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便是上下失秩。

他想創建的天下秩序,是官之下皆爲民,而且要嚴格控制官的數量。

因而即便是現在,大明正式的官員,數量依舊是不過萬的,絕大多數都是‘吏’、‘胥吏’、以及一些服役的‘士吏’,這部分‘吏’是沒資格享受免役及以身份抵刑罰等特權的。

這在夏之白看來,是一種極端專制皇權政治下,十分兩極的鮮明等級階級化社會。

但.

大明這些所謂的‘官’,實質上是‘地主’,而地主在他朱元璋的心目中,就是一羣‘民’。

所以才造成了如今紀綱混亂。

讓一羣披着‘士’衣裳的中央‘地主’,去管理地方的地主、民戶,自然達不到他想要的大治社會,反而會加劇天下的同流合污,上行下效,造成社會的不斷潰決,因爲大明的‘官’、‘吏’,隨着時間會混入越來越多三教九流之徒。

而他竟妄圖讓一羣‘地主’去講操守講道德。

這不是在對牛彈琴自欺欺人?

朱元璋鐵青着臉,手持奏疏的手,已是青筋暴起。

朱標見狀,連忙給朱元璋倒了一杯茶水,勸慰道:“父皇,夏之白向來口無遮攔,父皇切莫因此傷了身體。”

朱元璋深吸口氣,看了朱標一眼,擺手道:“咱沒事。”

“咱就是心中堵得慌。”

“這個夏之白就這麼不待見咱?非要把咱當成天下的大地主?”

“以前說咱視百官爲長工,視百姓爲奴隸,現在更是指名道姓說咱是天下的大地主了,咱推翻暴元的統治,在他眼裡,就這麼不痛不癢?”

“咱是有私心。”

“但咱又有哪裡做錯了?”

“要被這夏之白一次次指着鼻子怒罵?”

朱元璋怒紅着臉,雙手用力的錘擊着桌子,眼中的怒火無處釋放。

朱標也被朱元璋的暴怒嚇住了,臉色被嚇得發白,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多喘。

朱元璋此刻猶如一頭怒獅,心中的殺意達到了極致,只是作爲一個坐穩天下近二十年的帝王,他最終還是讓自己強行鎮定了下來,他氣歸氣、惱歸惱,但也不得不承認,夏之白的話是有幾分道理。

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勳貴,就沒幾個高門大戶出身。

就算是李善長,也就是個士紳,跟過去的貴族,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大明有士嗎?

或許有。

但這些人爬不上來。

他奉行的是五湖四海,也崇尚的是實用主義,只要能對治理天下有用,就都會得到重用,但這些年下來,真正佔據朝堂的,更多的還是郭桓這種屍餐素位的官員。

他們無近慮,同樣無遠謀。

這些人臭味相投下,還很容易拉幫結派。

浙東集團、淮西集團,這兩個集團,他費了不少力氣纔打壓下去,而今的他,根本就沒有多少餘力,能在天下做篩選了,這一代人的時間過去,大明培養的士人,也多是‘一丘之貉’。

這纔是讓朱元璋揪心的地方。

經過這三次大開殺戒,他已感到改變這種社會趨向的困難。

甚至於根本就不可能了。

朱元璋緩緩閉上眼,讓自己徹底鎮定下來。

他知道。

夏之白之所以寫這麼多,就是在指摘自己當下錯判了形勢,也錯判了天下格局,繼而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如果自己認識不到錯誤,不能做出改正,大明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至積重難返,江山傾覆。

朱元璋重新拿起了放大鏡,再度看起了這份厚厚的奏疏。

“對天下的認識錯了,自然會走入歧途。”

“想重新認識天下,只能從天下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傳統政治體系日趨腐敗,舊有的體制結構內部已被破壞的情況下,只能從最基礎的方向去抓。”

“土地!”

“天下的一切,都建立在土地之上。”

“因而唯有從土地着眼,才能看到土地之上的一切。”

“處於天下最上方的是皇室、外戚與功臣勳貴,以及官僚,他們是當今勢力最龐大的大地主階級。”

“他們是大明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也都附屬於大明。”

“他們是堅定的站在大明一邊,但又極端的落後跟反動,也會不斷阻撓其他有生力量向上,這部分人是最希望維持現狀,也最不願意接受變化的,一定程度上也是最壞的。”

“他們具有相當的權勢,掌握着相當的錢財,卻沒有太多的堅守,若是天下有難,這部分人只會求榮取辱。”

“他們本身的特性就註定會是大明長存的敵人。”

“其次便是縉紳跟無身份地主跟‘吏’。”

“他們應當劃入中產階級的隊列。”

“這部分人是十分矛盾的,很容易被拉攏,也很容易被分化,他們的目的混亂,但作爲地方地主,同樣是保守且勢利的,若是觸及到自身利益,也會變得十分尖銳,受到朝廷針對時,也會表現的十分痛苦,若是受到朝廷安撫,也會感激涕零。”

“這部分羣體註定是搖擺不定的。”

“其下,便是自耕農、手工業者,一些掌握了一定知識卻沒足夠能力獲得生員身份的知識人,這一個階層,可以被分爲小資產階級,這一個階級,目前是天下的大多數。”

“對於自耕農,遊歷北疆,目前而言,這部分人是有餘錢剩米的。”

“而據我觀察,這部分人的發財觀念極重。”

“他們最想成爲的便是地方的中產階級地位,日常見到那些具有大片土地,不用自己耕地的地主,對於那些有一定身份的地主,更是羨慕不已,垂涎數尺,只是這類人膽子小,他們怕官,也害怕動盪,稍有風吹草動,就惶恐不安。”

“這批人本質上是接近無身份的地主,帶有一定的中產階級的屬性。”

“而手工業者,就目前的天下情況,勉強能自給自足。”

“他們也想發財,但大明的體制,尤其是定額制,還有朝廷強橫的壓榨,在阻礙着他們發財,這部分人對於朝廷是最不滿,也是帶着最多怨氣的,因爲他們有手藝,有生產能力,卻因爲朝廷的要求,辛辛苦苦勞作,只能從朝廷手中換取微薄的錢糧。”

“而這類人目前天下很多。”

“僅是竈戶、漕工等,人數已達百萬。”

“這是真正的‘百萬漕工’。”

“至於沒能力獲得生員的知識分子,這類人目前在大明生活很困苦,上不上,下不下,那一襲長衫脫下去,也不願脫下。”

“隨着朝廷年年加‘役’,這類人的生活是越來越悽慘,這類人平時唉聲嘆氣,若是天下真的有變,這類人是最有動力去推動的,也是最能發出鼓譟力量的。”

“其次便是半無產階級。”

“所謂半無產階級,便是半自耕農,貧農,小手工藝者。”

“半自耕農,則是不能自給自足的農民,他們雖手中有一定的田地,但其食糧普遍不夠用,需租別人的田地,或者出賣一定勞動力,以資彌補,春夏之間,青黃不接,也會高利向別人借債,重價向別人賒糧。”

“這部分人雖生活艱苦,但勉強能苦中營生。”

“至於貧農,則是無田但有一定生產農具有居所的農民,主要替人傭耕。”

“這類人生活最爲困苦,常年受到地主剝削,在荒時暴月,更是隻能向親友乞哀告憐,即便是豐年,也只能勉強維持生活,於艱難竭蹶之中,勉強度日。”

“對於後續的小手工藝者,主要便是倡優等下九流,例戲子與藝人。”

“這類人從身份上處於社會的底層。”

“他們雖有自由簡單的營生手段,且係一種自由職業,但他們也常常受到各種壓迫跟剝削,而且日常家庭負擔之重,收入跟支出往往不相稱,更是時有貧困的壓迫和居無定所的恐慌。”

“他們和貧農大致相同。”

“至於最後,則是一無所有者。”

“這類人最多的是奴僕。”

“其次便是街頭小巷不時能看到的轎伕、糞夫等人,他們除了有一雙賣力氣的雙手,便什麼都沒有了,還有就是居無定所,沒有田地,只能替人傭耕的長工跟忙工。”

“這類大明也很多。”

“以此等方式對天下做出更爲簡單明瞭的劃分,才能更好的認識到天下的目前狀況。”

“大明長治久安的敵人也昭然若揭。”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