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朝陽郡的漁業扶持政策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第919章 朝陽郡的漁業扶持政策

第919章 朝陽郡的漁業扶持政策

牛尾在咸豐郡整頓着改革的事情,詹茂也已經到了瓊州島南邊的觀海郡這裡,觀海郡人口雖然不多,但是當地可以用來耕種的土地卻有不少,好好發展一番,將來也能成爲一個產糧大郡。

而且這裡就是瓊州島的南部海岸,同樣也可以發展曬鹽,或者漁業捕撈,將來的發展潛力一點都不小,只是目前受限於人口限制,只能進行一些基礎的農業生產。

詹茂有過管理數千人的大部落經歷,現在又有整個官署吏員的輔佐,管理觀海郡的幾十個村莊完全沒有問題。

在和其他人一起到鐵砧的新化郡開過會,取過經,瞭解了當地的情況後,也很快着手處理了起來。

姜宣同樣非常有經驗,他本來就管理過數千人的部落,後來又和堅盾一起管理過牧野郡的地方事務,雖然主要以堅盾這個牧野郡郡守爲主,但當時郡裡的農業方面卻主要由他來管理,堅盾負責大局還有牧野郡的畜牧產業。

現在姜宣來到朝陽郡後,也將農業放到了首位,朝陽郡的餘氏族雖然獲得了四條拖網漁船,但是目前的海產品主要還是郡內自銷,最多再往崖山郡這裡賣一些,根本沒什麼銷路。

再加上就四條漁船,總共也用不上多少人,最多也就是女人在家裡補一補漁網,其他大多數的百姓還是被安排着從事農業生產了。

漢部落以農爲本,再加上羅衝今年新弄出來的五年計劃,總之好好經營農業總是沒錯的,至於那些海產品,正好用於養殖未形成規模之前的肉食補充。

朝陽郡的百姓很苦,很窮,窮到每日只能以吃海鮮度日,但是姜宣就決定改變這個情況,他決定在今年下半年就實現朝陽郡的糧食自給,讓這裡的百姓也能過上吃米的日子。

同時爲了給當地百姓增加收入,姜宣也決定將當地的漁業捕撈更好的發展起來,他找到了刺史薛青窯,又找到了瓊州大都督楊峰,決定讓朝陽郡製作鹹魚幹或者醃魚,專門供應瓊州六郡的軍需。

瓊州六郡的軍隊就有上萬人,這些軍人總是要吃肉的吧,那麼多的肉食從哪來?海魚就成了一個最好的肉食來源。

首先它不用佔用當地的農牧資源,不會影響當地的農牧業發展計劃,再加上現在海產品的銷路不償,但是每次出海的收穫又頗爲豐盛,基本上每次出去都能次次爆倉而歸,魚多的船艙都裝不下。

這樣的情況,海魚的價格肯定非常便宜,漁民爲了多賣一點錢,而且爲了讓四條漁船不至於天天窩在港口裡,所以也願意低價批發給軍隊,現在除了軍隊這裡,別的地方几乎也沒人買他們的魚。

薛青窯和楊峰都非常支持,首先這也算是軍隊支持地方建設了,再有就是用海魚來當肉食來源,確實比豬肉羊肉便宜,反正軍隊需要採買食物,買誰的不是買,從草原牧民那裡購買羊肉同樣需要錢,而且路途太遠,運輸又不方便。

楊峰在採買了一批海魚後,覺得這些五花八門的魚肉確實非常不錯,又直接推薦給了架海郡那裡的跨海大橋工地。

大橋工地上有戰俘,士兵,工匠近一萬五千人,這些人每天干重活,同樣需要大量的肉食補充,海里的廉價魚肉自然就成了非常合適的來源。

軍方和工地的兩張大訂單砸下來,餘氏族自己所掌握的四條雙桅拖網漁船一時間竟有些供應不上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姜宣再次和薛青窯還有羅衝聯繫,希望能增加他們朝陽郡的漁船數量,這樣也好擴大漁業規模。

信息傳到羅衝這裡,他本來也有發展漁業的想法,只有漢部落的漁船多了,漁民們纔會走出更遠,漢部落才能不斷的從大海中汲取財富,然後讓人意識到海中資源,爲以後繼續拓展海外勢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樣第一可以讓漁民們摸一摸周圍的海域情況,甚至畫出一張海圖出來,二是讓人們看到海中的財富,使他們的目光聚焦到大海上。

至於別的,比如什麼發現新大陸,甚至殖民海外,羅衝反正覺得自己這輩子沒什麼機會了,小羅成倒是有機會可以試試。

爲了實現這兩個戰略性的目標,羅沖決定給予海洋捕撈業一定的政策扶持,主要從兩方面下手。

第一,要有更多的船。

漁船肯定是很貴的,別說漁民們自己買不起,就算漢部落現在的一些富戶也不一定能夠買的起,所以羅沖決定使用目前漢陽郡和汝陽郡這裡已經形成的租船制度。

部落成立漁政官署,然後從銀行借錢造船,再租給註冊爲漁民的百姓,讓他們租船出海打漁,所獲收益除了上交漁船的租金,還有日常的維護,剩下的都是他們自己的收穫。

然後租借多少年後,再將這條船的產權轉給使用它的漁民。

這就有點現代貸款滿房的意思,不過要比貸款買房還要自由一些,漁民們並沒有成爲房奴,必須每月還款多少多少,那樣的壓力實在太大。

這個租賃制度,你要是覺得收益太少,不太划算,你大不了不租,反正用了多長時間的,就結算多長時間的租金,不用了就一分錢不用花,相對來說就自由了很多。

至於想要漁船的產權,那就足夠了多長時間的年限之後,這條的產權就自動轉給誰。

這樣對漢部落來說,雖然回本慢了一些,先期投入太大,但是可以快速的擴大漁業的規模,對戰略佈局顯然是有好處的。

第二,就是興辦更多的海產品深加工企業。

海魚這東西,它可不只是能用來吃而已,而且就算是吃,也有各種吃法。

比如可以在瓊州島和拓海郡那裡興辦罐頭廠,將海魚製作成各種口味的罐頭,以此來延長其保質期,這樣就可以將魚罐頭銷往草原還有北地的八郡,從而擴大消費市場,畢竟沒有消費,你怎麼帶動生產。

而且常吃海魚對身體也有多種好處,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即可強身健體,豐富內地百姓的菜單,還能讓沿海百姓更加的富裕,當然漢部落也能從中收到不少的稅收。

而且深加工方面還有其他的利用,比如魚的內臟,可以做成有機肥料,賣給農民用於肥田,畢竟光指着糞便也不一定夠用,除非養殖業非常發達,有大量的牲畜糞便可以滿足堆肥的需要。

魚的骨頭和皮也可以打碎後磨成粉,製作成飼料,用來養殖豬牛羊,甚至是陸地的淡水魚蝦養殖,還有雞鴨鵝等禽類,這些都是非常高的營養,禽畜經常食用魚粉還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魚肉給人吃,製作成魚乾或者罐頭,魚皮魚骨餵養牲畜,製作飼料,就連最沒用的內臟,也能拿來製作有機肥。

光是這一項深加工,就能帶動一整個農牧產業鏈。

而且工業方面的影響也同樣不能小覷,發展漁業,首先得有船,那就得有造船廠,這就能養活多少人,做罐頭還得有鐵皮罐頭廠,玻璃廠,陶瓷瓦罐廠,這些負責包裝的企業。

而且東西生產出來還要銷售吧,運輸到漢部落全國各地,又能帶動起整個帝國的運輸行業,這又是一筆收入。

總之,發展漁業不僅能開拓人的視野,還能爲漢部落帶來海量的財富,將來光是每年從這些相關產業收稅,都是一筆天文數字,這個先期投資是怎麼算怎麼值。

.

.

.

這章2500+字,明天開始日萬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