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一勞永逸的金屬字模(求票票求訂閱)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第457章 一勞永逸的金屬字模(求票票求訂閱)

第457章 一勞永逸的金屬字模(求票票求訂閱)

雖然只是一個型號的,而且還比較小,但是這個邊長八毫米的字體跟現代的書本印刷體相比,已經是很大的了,其字體面積差不多和普通香菸的橫截面積一樣大,因爲大部分的香菸直徑就是八毫米。

“燒,當然要燒,先燒出來一批,試試印刷效果,如果不行,我們再換其他材質的。

不過說到其他材質,我倒是想出一個主意,或許可以做到一勞永逸。”羅衝立刻拍板決定道。

“首領,什麼叫一勞永逸?”白起不解的問道。

“一勞永逸就是,咱們只要幹一次,以後就再也不用刻字了,而且每個字只需要刻一個就行,然後就可以大量的複製出來。”羅衝微微一笑,爲自己突然想起的一個方法感到十分高興。

“有了膠泥活字,字倒是可以不停的印出來,難道活字的泥塊也能複製?!”

白起一臉震驚的樣子,他覺得這事很扯淡,簡直是在侮辱他的智商,畢竟他可是親自跟着同學們刻了幾個月的字,這其中的辛苦他是深有體會的,可是這話從首領的嘴裡說出來,又沒來由的讓他覺得可信,畢竟首領可是無所不能的天子,那就是老天爺的兒子啊。、

“沒錯,用金屬活字,我們可以用錫鉛合金來鑄字,當然,想要做到一勞永逸,光是金屬活字可不行,還必須先做出一批字模出來,這樣只要我們有了一批字模當作標準,以後再想鑄造活字,直接把模具拿出來澆鑄一個就行,這樣我們以後就再也不用刻字了,而且字模保養的好的話,流傳幾千年都沒什麼問題。”羅衝越想越興奮,自己怎麼早沒有想到這個呢。

兔子的印刷術世界文明,從早期的雕版印刷,到後來的木活字,膠泥活字,銅活字,錫活字,鉛活字,幾乎應有盡有,只是卻沒有得到推廣,這固然是有原因的,但是這些原因在羅衝這裡統統不是問題,老祖宗已經走了幾千年的彎路,把最正確的方法告訴了自己,自己沒理由還會重蹈覆轍。

最早的雕版印刷因爲工作量太大,所以衍生出了活字印刷技術,但是活字的材質一直在進化,可是卻一直沒有得到推廣,反而雕版印刷的技術一直延續了幾千年,就因爲老祖宗們走了太多的彎路。

最早的木活字,因爲木材吸收墨水之後,很容易膨脹變形,使的利用率極低,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要重新刻字,而且由於畢昇發明的定版技術,是用松枝和蠟把木活字粘在鐵盤子裡,印刷之後拆解活字十分麻煩,還要把粘在上面的松脂和蠟一點點刮下來,及其繁重的工作量甚至比雕版還麻煩,讓人不得不望而卻步。

再後來用了泥活字,印版吸水變形的問題倒是解決了,但是排版定裝的技術卻還是老樣子,依舊是用膠粘,印刷之後拆解起來還是一樣的麻煩。

之後又聰明人改進了排版定裝技術,從原來的用膠粘換成了用木框擠,把所有的活字放在版框裡,再用東西塞緊,用完之後直接就可以取出,使的分解活字的工作量降低,讓活字印刷開始興起。

但是木活字和泥活字還是有重大的缺點,那就是不耐用,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完蛋,也不利於保存,於是就有人想出了鑄造金屬活字,寄希望於提高活字的使用壽命。

可是換了金屬活字之後,新的問題又產生了,首先就是價格,早先的銅活字價格十分昂貴,畢竟銅這東西可是古代的貨幣,用錢鑄活字,這一般也就皇帝舉國之力才能玩得起,一般人誰有這個財力。

後來爲了降低價格,又出現了錫字,可是錫和銅都有一個金屬活字的共同點,那就是印刷效果不好,兔子古代用的印刷墨水全是水墨,說白了就是用水和墨塊融化之後形成的水性墨汁,但是水在金屬表面上會自動凝聚成小水珠,沒辦法把墨汁均勻的吸附在金屬活字上,所以金屬活字一直沒有得到推廣,這個主要還是涉及到金屬表面應力的問題。

再後來的鉛活字,那就是印刷術流傳到歐洲後,又從海外反哺回來的,至於爲什麼金屬活字在西方用的那麼廣泛,一是因爲他們的文字都是字母,翻過來調過去就那幾十個,所以檢字的工作量都十分輕鬆,工作效率高,二就是因爲歐洲人用的墨水,那是油性墨水,可以輕鬆的均勻吸附在金屬表面上,兩方的優勢整合,這才成就了西方的金屬活字印刷技術。

但是以上的這些問題,對於羅衝都不算問題了,首先,羅衝定下的貨幣爲銅和銀,而造活字用的卻是錫和鉛,這就不存在拿錢鑄字的現象,成本也就大大的降低了,而且錫和鉛這兩種金屬,熔點都只有二三百度,所以冶煉和鑄造的火工成本就大大降了下來,畢竟又不需要像銅鐵那樣,動輒就一千多度的熔點,拿個鐵鍋燒木柴都可以融化錫鉛,甚至連木炭都用不着,成本何其低也。

再有就是,羅衝已經知道了金屬活字印刷的正確用墨,那就是油墨,然而油墨這東西對目前的漢部落來說簡直不要太多,豬油牛油羊油這樣的動物油就不說了,桐油,漆油,花生油,大豆油,麻籽油,光是植物油就有五種以上,甚至山上的鬆籽採回來都可以榨油,不過是產量太低罷了。

現在只要用油替代了清水,再用墨塊放在油裡面研磨,就可以得到最簡單的油墨,至於哪一種效果最好,只要稍加實驗就能知道,對於羅衝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至於墨棒,山上的墨窯一直在不停的燒,一個墨窯的產量現在足以支撐整個漢部落使用,畢竟現在整個漢部落的幾萬人裡,會寫字的也不超過兩千,會寫幾千個字的,連五百人都湊不出,就這麼點文化人,能用的了多少的墨。

最後便是羅衝說到的一勞永逸之法了,那就是造一套字模,然後批量澆鑄,畢竟文學推廣之後,過上百八十年,漢部落的新文化肯定會誕生,到時候印書什麼的又不可能只讓政府來印,肯定會有民間的印刷行,但是到時候他們怎麼印刷呢,自己製作活字太耗時間了,浪費人力物力,這個時候,羅衝的字模就派上了用場。

如果有人想開私人的印刷坊,那就可以直接找官府申報,到時候由官府拿字模直接澆鑄一套鉛錫活字,私人印刷行只需要掏錢就行,這樣就能直接買到一套國家標準的金屬活字印版,可以說既划算又方便。

至於私人有沒有這個財力來政府購買活字印版,羅衝覺得是沒問題的,用的金屬是鉛錫,這兩樣東西說值錢就值錢,說不值錢就一文不值,銅和銀是貨幣,鐵能用來製作工具和武器,鉛錫只能當作青銅合金的少量添加劑使用,單獨拿出來幾乎一點用都沒有。

除了錫可以用來當作焊接的焊料,尤其是鉛,這個時代能拿來幹嘛,除了造活字一無是處,而且由於超低的熔點,鉛錫的冶煉成本那麼低,所以即便是拿來造活字,除了人工費可能貴一點,材料的成本連人工都不會超。

這樣一來,價格低廉的金屬活字就能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民間的印刷坊多了,書也就多了,書多了就會很便宜,書便宜了就利於文化的傳播,更利於教育的普及,可以讓人人都買的起書,上的起學,人有了知識才能有見識,才能更容易讓國家富強。

所以說,這個想法實在是利國利民的一項仁政,羅衝越想越激動,忍不住立刻實施這個計劃。

羅衝立刻打發了白起,讓他把第一批的膠泥活字送到瘸子那裡去,先把這個燒出來再說,然後又讓大嘴去準備一批蠟錠,用失蠟法先刻出一套字模出來,之後就是回收漢部落早期的青銅器,比如青銅農具,斧子之類的,用鐵質的全部換掉。

任務很快下達了下去,大嘴的辦事效率也很快,當天就送來了一大堆蠟錠,說起來漢部落已經很久都沒有用失蠟法澆鑄東西了,因此這些蠟也一直閒置着,所以大嘴才能很快的拿出來。

有了蠟塊之後,第二天羅衝就開始帶領300個學生刻字,這次刻的是字模,所以和之前的膠泥活字完全不一樣,字模是什麼東西,那就是一個模型,這東西做好之後是可以反覆運用的,所以每個字只需要一個就行。

當天羅衝就用鉛筆在紙上打好田字格,然後用毛筆寫出來一萬個字,而且沒有一個是重複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刻的都是正體字,也就是說字是正的,印出來的纔是反字,因爲這個主要是用來鑄模用的,不是拿來印刷。

之前的那一套膠泥活字,因爲是拿來印刷用的,所以每個字都需要刻最少十個,多的都要幾十個,幾千個常用字硬是把工作量翻了十幾倍,再加上學生們都還不會寫字,刻字的手法也生疏,所以進度十分緩慢,但這次不同。

羅衝給300個學生每人發了35個字,加起來就是一萬多個字,且每個字都不一樣,讓他們用兩節課的時間刻完,也就是兩個多小時,由於他們此前都有了大量刻泥活字的經驗,手法嫺熟,再加上蠟錠這種材質也比較軟,刻起來十分方便,而且這次刻的還是正着的字,讓他們幹起活來更加的順手,有手快的學生竟是半個小時就完成了任務,這讓羅衝非常的高興。

這就相當於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套字模,進度神速。

第二天,羅衝就讓大嘴把這些蠟錠收走,然後用白色的耐火高嶺土調成粘稠且容易流動的漿糊,再把這些蠟錠都插進去,等晾乾之後再加熱把融化的蠟液倒出來,然後把凝固的蠟塊重新切錠,換成另一個字號的大小,再次給羅衝他們送過去。

拿到新蠟錠的羅衝,這一天又組織300個學生刻了一萬多字,只是這次和昨天刻的大小不一樣而已。

拿到模具的大嘴也沒閒着,當天就開始冶煉鉛礦,澆鑄出第一批鉛錠,等第三天的模具徹底乾燥之後,這傢伙就按照羅衝的吩咐,把之前的青銅農具回爐融化,再按照青銅和鉛一比一的比例熔鍊合金,把合金的熔點直降到600度左右,再用這些鉛青銅合金澆鑄字模,當天就完成了,而羅衝這個時候也已經帶着學生們刻完了三個型號的字模。

拿到這些字模之後,大嘴也每天能夠澆鑄出來一批鉛青銅字模,效率大幅提升。

一個星期之後,羅衝就已經拿到了五個型號的金屬字模,最小的一批邊長五毫米,和現代書本上的字體差不多大,這個既可以印書,也能拿來和大號的字配合使用,大字印刷正文,小子印刷註解,配合起來就能印刷字典,這種工具書肯定是銷量最大的,有多少都能賣出去。

五個型號,國家標準一號字,五毫米長寬,國標二號字,八毫米,三號字一釐米,四號字1.5釐米,五號字兩釐米,小到字典的註釋,大到印刷告示,有這五個型號,基本上就可以適應所有的需要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因爲這些字模都是正着的字,是不能拿來印刷的,所以還要用這些字模來澆鑄反字,這個就是真正的目的了。

先做出一個木盒子,然後把耐火土和成軟泥,裝在盒子裡,需要澆鑄什麼字,拿出一個相對應的字模出來,然後字朝下往泥裡一戳,這樣一個反字體的模具就出來。

要是想把一個字澆鑄十幾個,就用同一個字模多戳幾下,最後把這個戳滿窟窿的模具用鉛錫合金澆鑄,一下子就出來了十幾個一模一樣的反字出來,這個纔是最後用來印刷的金屬活字。

這樣羅沖和300個學生,就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直接完成了上千年的任務,有了這些青銅合金的字模,以後就再也不用刻字了,需要澆鑄新印版的時候,只要把字模拿出來放在耐火泥裡壓幾個坑就行。

等用完了再把字模洗乾淨,裝在木箱子裡,裡面墊上毛布,再澆上桐油,最後封存,這金屬的東西,只要用油一直養着,保存千年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此,羅衝的心願也就達成了。

~~~~~~~~~

月底收月票了同志們,有月票的支持下(≧ω≦)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