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能數學家 > 全能數學家 > 

第六六章 教學開啓

第六六章 教學開啓

星期一,高三年級六個班,被數學老師通知,晚自習統一由三三班楊帆同學講解期中考試試卷。

轟動學校。

這是附中成校二十年來,前所未有的舉動。如果說平時相互幫襯,交流都過的去。

這一回是什麼?是公開課。

別說自己學校沒有,放到整個吳州,都不會有。讓學生當老師代課,到底是怎麼意思。

楊帆這個名字,最近一月,在學校裡真是持續轟炸,各種舉動匪夷所思,當代數學學霸名至實歸。

涉及到講課,是不是太過了?

六點五十分,階梯教室已經人頭攢動,高三六個班,全員到齊。

高一高二年級,數學老師已經要求每班派出二到五位班幹旁聽,不是爲了聽卷子題目,而是爲了聽數學思維。

陳長億安排各班級坐下,第一列高一一班,居住安置。每班兩排,至第十二排。兩側也有剩餘位子,前方交給旁聽的高一高二學生。只有如此,各位老師纔沒有意見。

“大家記得帶好手機,或者錄音筆。”陳長億大聲叫道。

“陳老師,都帶了。”

“我們有準備。”

陳長億點頭,望向左側後方,那裡高中數學老師全員到齊,也一樣帶齊電子設備,而右側後方,是有疑惑的各級散亂人士,初中學生老師,高中其他科目老師。

就連校長瞿孟修也在那堆人裡,這一次公開課,學校非常重視。

一看時間,差不多到點了,等待已久的主角也已經到了門口。陳長億把講臺留給他,自己跑回高中數學組。

楊帆到講臺前,攤開卷子,雙手撐着桌子邊沿,神態冷靜嚴肅。

“沒什麼好緊張。”楊帆暗道,“也不是第一回了,一兩千人面前都能大呼小叫,三百人,也就那樣。”

把耳麥帶上,平靜的看向下方。

臺下,瞿孟修與學校幾位頭頭腦腦坐一堆。

“光憑這個心態與氣度,就與普通學生拉開距離了。”瞿孟修感慨道。

“是啊校長,這位學生根本不像十八歲的孩子。我記得第一次給一個班級上課,兩腿發軟,差點下不了臺。”

高三六個班,到集中在講臺正前方。學生擡頭,眼裡就只有一個身影。

第一啓明臉上帶着各種複雜,成績制霸同級三年,也沒人提出要讓他給別人上課等等。

“希望你走的更遠,還有那江水源……”崔啓明低聲呢喃。楊帆與江水源是壓在他心裡的兩座大山,同樣的場景似乎又出現了。

那江水源,是在初三下學期發力,把制霸三年的崔啓明拱下霸主地位,中考時崔啓明全市第三,九中都不願意去,就是不想看見江水源那虛僞的嘴臉。

然而三年過去,全市統一考試,江水源年年全市第一,崔啓明在三到五位之間徘徊。

一陣鈴聲響起,震醒了發花癡的蕭紅葉。她抹了一下自己的口水,要加快進度啊。

“喂喂。”耳麥效果良好,楊帆微笑道:“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高三三班楊帆,今天由我給各位講解期中卷子,若有疑問,可以大膽舉手。”

教室肅靜一片,無人發聲。

“第一題,選擇題,答案是a。錯誤的同學請舉手。”

高三年級幾十雙手舉起。

高三六個班,因到254人,實到253人。舉手人數14,佔比5%左右,此題過。

“因爲時間關係,這題由同學自行詢問他人。下一題,選b.錯誤同學舉手。”

舉手18人,佔比7%,此題過。

“第三題,答案是b,舉手。”

……

平平常常的開頭,讓幾位數學老師犯疑。

“就這樣話,是不是……”

“我們找的原因不一定對。”

“陳老師怎麼看?”

陳長億正要說話,耳畔一聲冷哼:“沒有耐心可以走,別吵。”

這麼傲的聲音,又是數學老師堆裡,除了馮耀,不會有別人。

“再等等。”老好人陳長億道。

高一學生代表李見興,期中考試年紀第三。聽到身後數學老師的討論,嘿嘿一笑,馮老師爲了那位學生,什麼都做的出來,還要跳出來作死。

那位學長,就是專門把人震驚壞的,越是平淡的開頭,後期才越驚豔。李見興羨慕的看了眼臺上,自己是不是有機會也來一次公開課,那麼高中的生活,就沒白過。

開局如水,一直到第八題。

“選d,舉手。”

83人舉手,超過30%,有爭議。

“好,現在,我們來看看這道題目,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錯誤。”

昏昏欲睡的聽衆精神一震,來了。

“這一題,b和d非常相似,是因爲選擇b才錯的舉手。”

82人又有68雙手舉起。

“就是這樣,大部分同學都是因爲被b干擾才錯。我們來看題目內容,這裡方法可能與老師有區別。首先,我們先認爲b是準確的,從後推演出題,直接以b爲答案帶入,是否可行。”

在△abc中,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爲a,b,c.若asinbcosc+csinbcosa=二分之一b,且a>b,則∠b=。

a:三分之πb六分之五πc三分之二πd六分之π

根據正弦定理:asinbcosc+csinbcosa=二分之一b

……

“到此,一目瞭然,b帶入出題,是錯誤的。如果要出讓b是成爲準確答案,我們應該把出題怎麼改?誰知道,請舉手。”

刷,1百多雙手同時高舉。

“漂亮,真漂亮。”數學組一位老師激動地大道,“這是把一道題,當成兩道題來用,兩次知識點鞏固。”

“不只是這樣,反向推演出題,是把類似的問題,完全解剖。可以說,同樣的題目,這些學生不會再錯第二遍了。”

“有句話說的好,萬變不離其中。一個知識點,其實就老三樣,這個方法很不錯。”

數學老師的嗡嗡討論,根本影響不到整個課堂。

楊帆一看舉手的同學,手一指:“恩,那位……”

隨即愣住了,那位同學自己叫不出名字,如何點出他呢。自己角度是可以確定某一個,而學生視角,看上去個個都指向他們。

一指,擴散到臺下,少數可以點出五個人。

想到這,楊帆道:“各位同學,我要求你們換下位子,沒問題吧。”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