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饕餮之冒險王 > 饕餮之冒險王 > 

第三十一章 強大和弱小

第三十一章 強大和弱小

“喂?”方宏躺在沙發上,逗文安,看到電話,又沒存號碼,很隨意的就接了起來。

結果聽到對方說的第一句話,方宏瞬間坐正了身體:“史大師……師叔您好您好!”

從川菜上講,主要分成三派,上河菜,鹽幫菜,下河菜。

上河菜又分了兩派,一個叫做宴席菜,一個叫做家常菜。

當然了,說這麼分,不一定廚師就這麼學,但是大體上就是這麼分的。

來電話這一位,是川菜史上的一個傳奇,自從羅國榮之後,當屬他第一,而且他是屬於家常菜那一派的。

這一位成爲廚師的時間和方宏他爹方邵武時間差不多,不過這一位與衆不同之處在於,他就是小當家真人版。

這位年紀輕輕,在全國各行各業恢復等級考試之初,就參加了考覈,本來自己報考的三級廚師,結果他所在的單位認爲他有實力,應該考一級,那一年考試,他排名第三,成爲了一級廚師。

隨後,他轉會了。

你沒有聽錯,他轉會了,一個廚師轉會了。

那一年mianyang酒店開出五十萬的天價,對其發起了轉會邀請,最終達成價格是二十五萬加二十五噸柴油。

那一年是一九八一年,那一年sc省長的工資是一百三十二元,那一年mianyang核工程頂級科學家的工資是一百四十元。

這麼多年過去了,物價普遍上漲一百倍左右。當年的五十萬,等於現在的五千萬。

如果有一天出現一個新聞,某個餐飲集團以五千萬高價作爲賠償從另一個餐飲公司挖走了一個大廚,那麼這個新聞將會上頭條。

這個人叫做史正良。

隨後,八十年代末,史正良成爲全國十大名廚之一,開始在全世界各地進行餐飲交流,並一手推動麻辣化改革和新派川菜的誕生。

換句話說,他一手將川菜推向了全世界。

“方大師你好丫。”

方宏立刻起身:“別,折壽折壽,折我的壽,在您面前,全世界沒人敢稱大師。”

這句話千真萬確,大概二十年前,史大師的徒弟參加世界廚藝大師賽時,就拿下了特等金獎,史正良一門徒弟,個個大師,個個當面方宏都只能喊師兄,更何況,自己的親五師伯其實就是史大師第一個師傅時候的師弟,本來就沾親帶故。

“哈哈,不逗你了,按理說你爸去世的時候我們幾個老傢伙應該去的,不過你爸生前就告訴我們別去,所以我沒有去。”

“您記得,就算是一份情了。”

史正良是個比較風趣的人,他小學沒畢業就因爲廚藝被看中,然後在體制內靠着廚藝一步步的往上走,靠的就是智慧和風趣,要不然,當年他做科長處長的時候,手底下那些個大學生會服他的管教?

“師叔,您親自來電話是有什麼事情吧?”系出同門,天下川廚是一家。

史正良:“是這樣的,今年年末有一次世界廚藝大賽。”

方宏:“讓我去?”

“對,你去。”

方宏:“師叔,那麼多師兄,讓我這個半吊子去幹嘛……”

“我尋思了一下,最近幾屆廚藝大師賽,要不就是其他幾個菜系去了,要不就是你幾個師兄去了,你們宴席菜這一派從來就沒有參與過,我覺得你這兩年的工作成績斐然,是時候那點東西撐門面了。”在史正良的想法下,方宏去了就是拿冠軍去的,所以幾乎等於是送金牌了。

方宏:“這……我這一派的師兄也多了去了,幹嘛讓我去。”

史正良搖頭:“這一次還真就只能你去,其他人沒法去。”

“新情況?”

“也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說這一次的所有調味料和主料都不能有半成品,所以我感覺是針對我們的,這一次去的時間會很長。”

什麼叫半成品,鹽是初加工,幹辣椒是初加工,豆瓣是自然材料,豆瓣醬就是半成品,泡菜是半成品,醬油是半成品,油都是半成品。

“舉辦方瘋了?”一次廚藝大賽,全世界名廚圍在一起榨油?這裡花生嘎嘣脆,哪兒橄欖咕咚響?

“你沒聽懂我的意思,解釋權在主辦方手裡,你懂麼。”

“意思是他們專門針對我們?”

“是這個意思。”

方宏思考了一下:“我去解決這個問題。”

史正良:“你先說你是準備去還是不準備去吧。”

方宏瞬間明白了史正良的意思。

因爲兩個派系中,都很考究基本功,但是宴席菜基本功更考究,如果方宏去,那就可以大家玩兒陽謀,你不是要半成品麼,讓新聞輿論來吧菜油,把他媽海水都變成半成品,到時候大家一起熬油敖鹽熬糖。如果方宏不去,那就要讓輿論壓力讓這種限制取消。

方宏恍然大悟:“我懂了,要玩兒大家就在……對了舉辦地是哪兒?”

“法國梅斯。”

“大家就在梅斯玩兒上一個月,我做豆瓣醬做豆豉做紅糖,熬油,他們也給我老老實實做芝士做火腿做橄欖油。”

史正良:“奶酪就奶酪,非要叫芝士……好了,我就當你答應了。”

方宏拍手:“有意思,到時候大家一起玩兒一場大的。”

玩兒陰的,比基本功,比文化?玩兒死你們。

想到年末的廚藝大賽,方宏看到了牆上唐事成掛的世界地圖,於是抱着方文安:“來,指一個。”

三天後,直播再度打開,水友涌了進來。

方宏站在一個綠樹環繞的地方。

“槍哥,又是雨林?”

方宏看了看自己的衝鋒衣:“你家雨林長針葉?”

“這是?”

“高加索山脈。”

高加索,歐洲文化源地,別扯犢子說希臘羅馬,希臘羅馬都失傳不知道幾多年了。

“來到這兒,我就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的爭端。”

拉脫維亞和俄國的爭端。

“到了這兒,我不得不給大家普及一下,我們熟知的歐洲城市是倫敦,是巴黎,是柏林。不過在歐洲並不是這樣。歐洲人哪怕是德國人自己都認爲柏林是粗魯野蠻的象徵,而英法互相看不起,巴黎髒亂差,倫敦危險且陰霾,都不是那麼受歐洲人喜歡。歐洲人喜歡的城市是維也納,是華沙,是聖彼得堡,漢堡這種城市。”

“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曾經能代表歐洲的文化。”

一戰前夕,你不敢想象那些人在維也納。世界著名的音樂家,詩人文學家們全在維也納,小鬍子在維亞納考試,史達琳在維也納研究第二國際,鐵托在維也納修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人物在一戰前夕都在維也納進修。

華沙就不說了,被陰了,導致全城毀滅重建。

漢堡成了工業城市,聖彼得堡經歷了長期的封閉之後也不再輝煌。

從二戰後,歐洲文化中心才從維也納轉到了巴黎。

“到這兒,我不得不想起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二戰前後,被滅國的波蘭實際上領土面積飆升,比如俄國和德國反而都損失了大量土地。”

有些國家在二戰時期是不存在的,比如拉脫維亞,著名的城市裡加和利耶帕亞,是沙俄時期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是俄國和瑞典爭霸的基地,留下過無數的文學作品。

比如烏克蘭侵吞了大量波蘭領土而波蘭拿走了大量德國領土,德國曾經的工業重鎮和發源地普魯士全在波蘭境內,包括小鬍子的二戰指揮中心都在現在的波蘭境內。

歷史再一次證明,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有些國家雖然賤,就是運氣好。沒錯說的就是波蘭,波蘭是歐洲小跳蚤,遠比反華急先鋒法國煩的多。

“槍哥,你現在是在高加索山脈哪個國家的境內?”

“我在黑海這一側,前往裡海那一側,到了之後會開啓不一樣的下半程。”

“又保密?”

“保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