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洲--帶不走的陽光 > 非洲--帶不走的陽光 > 

第八十四章 艾滋病1

第八十四章 艾滋病1

她穿了一套長袖長褲,背了個大包,坐上了《南非華人報》記者小馬的車,不帶一點思想負擔的出發了。

前兩天《南非華人報》的記者小馬,同楊帆也是老熟人了,來公司坐坐說是今天要去採訪艾滋病,蘇沈在一邊聽到,就非常好奇地說,她也想去看看,所以今天小馬真的來約她一起去參觀南非的艾滋病區,好啊!她總是對什麼都好奇,只是楊帆沒想到蘇沈還動真格地跟去看。

小馬約40多歲左右,有點禿頭,帶個眼鏡,因爲未婚,所以雖然他已到不惑之年,但大家還是叫他小馬,不錯,很健談。一路上蘇沈沒有問他的任何關於他個人的私事,心想,問他這種八卦事的人應該很多了,在說自己都搞不清楚,所以也關心不來別人。

倒是在剛開出市區沒多久,小馬就接到了個楊帆打來的電話,交代他要照顧好他的女朋友,不要讓她到處摸、碰,並且說要早點把她送回來。小馬嘀咕着跟蘇沈說,“楊帆也真是的,一句話重複了好幾遍,交代了又交代,這麼麻煩,知道我就不帶你出來玩。”反正今天是要跟小馬一路同行,保持良好的關係對她有好處,再因爲她也理解楊帆的擔心,於是就沒跟他頂嘴。之後,說的所有的話題都是圍繞着艾滋病這個話題。

她問小馬,“去那種地方,你不怕嘛?”

“哈哈......這話應該我問你纔對。”小馬爽朗地笑道。

小馬繼續說,“沒有人不怕死的!可害怕又有什麼用,害怕又不能不死人。不過,你知道,象我這樣年紀的人是不會得艾滋病的。”

“你不會得艾滋病?”她睜大眼睛盯着小馬,以至於說起話來倒像是很希望他會得艾滋病似的。蘇沈立刻意識到這樣不妥,趕快就放鬆了面部表情。

小馬繼續解釋到,“有個白人醫生親口對我說過,45歲以上的人羣一般是不會得艾滋病的,醫生當時解釋了很多,原理聽的不是很明白,大概是跟不同的年齡身體機能的差異有關,這你沒聽說過吧?”

這樣的“艾滋病理論”蘇沈的確沒聽說過,也從未留心過關於艾滋病的報道里那些病人是否“超齡”,也不知道小馬的這些“驚人之語”是否有科學依據還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說法。

“你對艾滋病了解多少?”小馬開着車,簡單地問道。

“不是知道的很多,只知道艾滋病菌只要接觸空氣就死掉,還有他只能存活於37度,人的體溫最合適它生存。這種病毒存活與人體時會使人沒有免疫力,然後耗竭人的機能,還有就是它的傳播途徑。”蘇沈將自己知道的似乎都表達出來了,她問楊帆,“對不對。”

“我不是醫生,我無法對它的病理解釋的太清楚。”小馬笑笑說。

很快到了去南非的關口,例行公事,填表、檢查了護照、回答海關人員的問話什麼的,很快就過關了。

他們今天直奔的城市仍然是約翰內斯堡。

約翰內斯堡位於南非國境東北部的法爾河上游高地,海拔1754米,是南非最大的城市,豪登省省會,世界上最大產金中心和旅遊勝地。

早在1880年,這裡僅是價值2頭牛的一座農場,1886年建起了金礦探測站,隨着金礦的發現和開採,開始形成城鎮的格局,1928年正式成爲一座城市。現在市區高樓林立,馬路寬闊,車水馬龍,市面繁榮。

埃洛夫大街是鬧市區,商場、銀行和賓館等均集中在這裡。市區有博物館、教堂、市政廳等建築物。整個城市,林木蔥鬱,鮮花遍佈,公園和草地佔全市總面積的1/10,著名的朱伯特公園就坐落在市中心的一個高地上。

另外還有密爾勒公園、唐納德。麥凱公園、埃利斯公園等。東北郊有開普敦公園等。動物園位於史末資大道旁邊,面積廣闊,棲息着各種熱帶動物,園內有花園和小湖。北郊有植物園和梅爾羅斯鳥類保護區等。

這座城市最富有吸引力的旅遊項目是參觀市內的採礦和鑽石加工廠。城市周邊綿延240多公里的地帶內有數十座金礦,遊客可以坐升降機上下,開採金礦的地下坑道縱橫交錯,密如織網,沒有導遊的帶領,遊客萬萬不可擅自走動。

車子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艾滋病村的地址很不好找,小馬在路上到處兜圈,問警察,也問了好幾個當地人,甚至差點遭到一個交通警察的勒索,纔在一個遠離居民區的小上坡上找到了個新落成的艾滋病村的大門,“陽光天使”。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