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這個明星很想退休 > 這個明星很想退休 > 

第三百五十三章 邪門的黑幫之歌

第三百五十三章 邪門的黑幫之歌

《以父之名》,出自周杰倫03年的專輯《葉惠美》。

這張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的專輯,在當年可謂是一張神專。

被無數人奉爲摯愛的《晴天》,和開創了新式中國風的《東風破》,皆出自這張專輯。

而這張神專的主打歌,其實是——《以父之名》!

一首被很多人譽爲“領先樂壇至少20年”的歌。

誰能想到,轉眼之間,距離03年也真的快有20年了。

所以,又有很多人說,這句話怕是說錯了。

或許……..不止20年?

這首歌在發佈的時候,周杰倫的人氣其實已經處於巔峰期了。

一直有一個說法,說這首歌在2003年的7月16日首發,當時全亞洲有五十多家電臺共同聯合首播這首歌,有8億人同時收聽。。

以至於這一天後來被定爲【周杰倫日】。

實際上,說的嚴謹一點,應該是五十多家電臺所覆蓋的收聽人羣可達8億。

可就算如此,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這麼多電臺,爭先恐後地首播這首歌,這種情況,已經算是空前絕後了。

自那以後,這首歌就有了一個外號——【華語樂壇天花板級的作品】。

誠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是,一首歌能被很多人這樣稱呼,肯定是由原因的。

駱墨的想法自然是很簡單。

“你是天花板?”

“巧了,我也有天花板。”

………

………

這首歌的歌名於週一早上9點鐘正式公佈,企鵝音樂的首頁給出了大橫幅與彈窗廣告,進行最大程度的支持與推廣。

很多人看到這首歌的名字時,都懵了。

“《以父之名》?什麼意思?”

“駱墨:叫爸爸!”

“應該不是我們所想的那種爸爸的意思。”

“未來的音樂教父,新歌——《以父之名》!”

“太拽了,哈哈哈,太拽了!”

“你好壞喔,我好喜歡~”

當然,也有不少人敏銳地察覺到,這所謂的以父之名,會不會和宗教有所關係呢?

很多人說歌名的意思是“叫爸爸”,或者“以你爸我的名義”,這種都是打趣。

看到歌名,自然而然的就會聯想到宗教。

可是,問題來了。

“駱墨這個系列,是叫【暗黑三部曲】啊!”

“那好像就有點不對勁了。”

“難不成,他膽子大到………不可能不可能。”

網絡上激烈議論着這個【父】字究竟是何含義。

不過只要等到中午十二點,等到歌曲正式發佈了,一切自然就都有答案了。

在一片熱議中,駱墨並未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在微博上發出了一條宣傳微博,並配文:“大家可以戴上耳機聽。”

這首歌有很多細節,需要戴上耳機才能感受到。

比如前奏部分,有很多地方左耳和右耳播放的內容是不一致的。

也正因此,有一些喜歡聽歌時只戴一隻耳機,而且是隨機戴左耳或者右耳的聽衆,偶爾會表示:“怎麼感覺這首歌有時候是兩種感覺?”

快到中午12點的時候,磁龍大樓內,一間小型會議室裡,《太懂》這首歌的主創人員齊聚一堂。

袁鶴文也來了,因爲他是這首歌的製作人。

他本人和陳洛的合作並不多,陳洛不是很適合古風歌曲。

因此,陳洛的熱歌裡,只有3首是袁鶴文的創作。

其餘大多是他自己寫的,或者是【財神爺】三人組的作品。

【財神爺】三人組作爲《太懂》這首歌的創作者,當然也都來了。

只不過這三人一直很奇葩,雖然每次合作出歌都很強,但私底下卻特別不對付,每次也都是一邊爭吵一邊做歌,互看不順眼的。

再加上這三人單獨出歌時,一般都撲得平分秋色,菜的令人費解,所以也沒在內部爭出個高下來。

這不,三個人都坐得遠遠地。

彼此之間至少要隔兩個空位,否則感覺空氣都被污染了。

袁鶴文無奈地看了三人一眼,作爲音樂總監的他,有時候也拿他們沒辦法。

畢竟單獨把他們拆開,袁鶴文可以直接道:“我沒有針對誰,你們三個都是辣雞。”

可就是這三個辣雞,合到一起時,也沒有那種親密無間,合作愉快的感覺,各種內訌,各種罵街,偏偏出的歌就是牛!

“我今天叫大家來,其實是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聽一聽駱墨這首《以父之名》。”袁鶴文道。

三人齊齊“嗯”了一聲,但那互相嫌棄的眼神,明確表示了他們並沒有把袁鶴文的話當回事。

陳洛又不是音樂總監,所以這三人也不歸他管,他沒有這種領導帶不好手下的煩惱。

對他來說,【財神爺】真的就是財神爺。

所以陳洛並不覺得他們是三朵奇葩,只覺得他們是——歡喜冤家。

每次聽他們吵架,他也不覺得煩,甚至覺得…….很可愛?

說真的,他打從心眼裡覺得袁鶴文講的話就是屁話。

“要說心平氣和地聽歌,那最需要心平氣和的,就是你袁鶴文吧?”陳洛在心中道。

到了12點整,《太懂》和《以父之名》在各大平臺同步上傳。

袁鶴文打開藍蝦音樂,播放起了《以父之名》。

之所以沒有使用企鵝,是因爲企鵝音樂對駱墨是有偏愛的,他們對《以父之名》的推廣力度是大於《太懂》的。

藍蝦音樂就不一樣,鋪天蓋地的都是《太懂》的廣告。

所以磁龍的人平日裡也都大多使用藍蝦。

而讓大家意外的是,這首歌一開篇,在沒有任何伴奏聲的情況下,直接引入的就是一段低沉的外語聲。

聲音聽着,宛若是在向主禱告。

在十秒鐘左右的時候,絃樂聲纔開始切入。

《太懂》的作曲者,財神爺三人組中的富鴻開口道:“我這人說話向來是有一說一,駱墨在絃樂方面的造詣,在我心中是登峰造極的。”

這等於是這首歌的前奏聲纔剛出現,他就開始大力肯定了。

編曲人金玲玲白了他一眼,這個三人組裡唯一的女人平日裡並未受到過任何優待,往往還是被罵的最慘的那個。

她沒好氣地道:“呵,只聽到了絃樂?”

這個搞編曲的女人,對各種樂器則更敏感。

“木貝斯作爲低音,木管組交替絃樂,豎琴則是陪襯。”她冷聲道。

“我聽得出。”富鴻道。

“你聽得出個屁。”金玲玲說着。

袁鶴文頭都大了,忍不住拍了拍桌子,道:“聽完在討論,這怎麼聽?”

說着,他又從頭開始播放。

很快,他們就聽到了一聲女高音。

這個聲音很空曠,宛若站在空曠的教堂中,聆聽着聲響。

最主要的是,這個聲音出現之時,伴奏聲裡的絃樂採用的是顫音。

這一聲女高音的“啊——”,搭配上弦樂里長線條的顫音,以及那聲音很低的男子的禱告聲,瞬間就讓人起了雞皮疙瘩!

這年頭,很流行一個詞,叫【氛圍感】。

什麼【氛圍感美女】,【氛圍感帥哥】,層出不窮。

而駱墨的歌,在塑造氛圍感方面,當真是一絕!

哪怕有了《夜的第七章》作爲鋪墊,大家又知道這個系列是叫【暗黑三部曲】,是有做好心理建設的,但依然還是有被這種氛圍的營造給驚着。

最要命的是,在女高音的吟唱下,這個男子的禱告聲語速還加快了,開始變得越來越快。

語速,是傳達情緒的途徑之一。

緊接着,在稍顯暴躁的幾聲男聲下,開始出現了更爲刺耳的女聲。

你說她在尖叫吧,又感覺不是。

你說她在吟唱,那就更不是了。

至於這部分的伴奏聲,陳洛是有點聽不明白的,金玲玲心中卻知曉是如何做到的。

“打擊樂做了大範圍的濾波處理,清音吉他分解和絃,而且好像…….還搞了大混響?”

“但這個男聲和女聲,我也聽不懂,好像是搞了合成器?”她在心中喃喃。

可也是到了這個部分開始,伴奏聲才逐漸變得越發明朗。

確切的說,是這刺耳的女聲結束後,整體纔給人一種感覺:“這纔是正常歌曲的前奏!”

前面這部分,根本不是一首正常歌曲該有的內容!

可是,畫面感卻撲面而來。

真給人一種置身於大教堂之感。

而情緒的刻畫也是很明顯的,那種矛盾感,掙扎感,對主的懺悔,都給體現出來了。

但好像又不全是如此……..

實際上,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教父》。

是的,就是那部在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的經典影片。

這是一首黑社/會之歌。

一首黑幫之歌!

持續的前奏聲不斷在會議室內傳開,駱墨的歌聲卻遲遲未響起。

直到駱墨的歌聲正式傳開時,所有人都不約而同般地齊聲道:“時間過去多久了?”

說好的認真聽歌都不討論,但這怎麼忍得住啊?

這歌太邪門了,簡直太邪門了!

他們就沒想過有人會這樣子處理一首歌!

袁鶴文愣愣地低下頭去,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機。

然後,震驚道:“瘋了吧?這個前奏,接近一分半鐘!”

.......

(ps:第一更,求月票。)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