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對治我們身上的這些弱點,就必須用一些東西來“管理”我們,使我們少走彎路、使我們不會誤入歧途。我們就像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總是犯一些無心的過失,爲了使自己更好地“成長”,就必須遵守做人的規矩。
做人的規矩,就像馬路上的紅綠燈,雖然它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某些不便,但正因爲有了紅綠燈,道路纔有了秩序,我們的安全也纔有了保障。如果你違反交通規則,亂闖紅燈,後果就很嚴重了。
做人的規矩,是我們不得不遵守的。
做人之道,從“方”開始。
3.找到奮鬥的目標
每一次旅遊之前,我們都會精心策劃一番:去南方還是去北方?去幾天?和誰去?找旅行社還是“驢行”?策劃周全後我們纔會上路,不然心裡肯定會不踏實。
但面對人生這趟最重要的旅行,很少有人會做出規劃後再上路,常常是摸着石頭過河,走到哪裡算哪裡。待多年過後,眼看着當年與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線的人已遠遠把自己拋在腦後,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的事情,在現實世界中是不會發生的,時間與空間,不會因爲你的喜怒哀樂而產生任何扭曲。
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在本寧頓學院唸書時,要在電訊業找一份工作,她的父親爲她約好了當時擔任美國無線電公司董事長的薩爾洛夫將軍。羅斯福夫人回憶說,將軍問我想找哪種工作,我說:“隨便吧。”將軍對我說:“沒有一種工作叫隨便,成功的道路是目標鋪成的。”
沒有願望,人生就沒有動力;沒有方向和目標,動力就無所釋放;沒有目標的實現,我們就永遠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目標就是方向,有了目標,我們才明白自己要到哪裡去,我們纔不會走錯漫漫人生路。
有這樣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經典事例:
哈佛大學曾對一羣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做了一個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二十七的人沒有目標,百分之六十的人目標模糊,百分之十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百分之三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經過長達二十五年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佈現象十分有意思。那些佔百分之三有清晰長期目標的人,二十五年來幾乎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二十五年來他們都朝着同一個方向不懈努力。二十五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那些佔百分之十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成爲各行各業不可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等。
佔百分之六十的目標模糊者,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就。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七是那些二十五年來都沒有目標的人,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都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這個社會、這個世界。
從這個經典案例當中,我們可以認識到目標對走向成功的巨大作用。人們常說“知足常樂”,殊不知正是由於安於現狀,我們纔會不思進取,與一個個擦肩而過的機會錯失交臂。
目標是一盞燈,它可以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有了燈的指引,我們纔不會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目標就是目的地,沒有目的地,我們永遠也無法到達終點。
有一句話說:一心向着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說得很有道理,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但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往往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因爲有太多人告訴我們該做什麼,這很容易使我們感到困惑。人生漫漫,人海茫茫,我們要如何找準自己的方向呢?
古人講“安身立命”,即是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託。要使生活有着落,就要找到一份工作,並且最好這份工作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又接着來了,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呢?
第一,我們應該把興趣和才華區別開來。做自己有才華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爲自己做得好就認爲那是你的興趣所在。爲了找到真正的興趣和激情,你可以問自己:對於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複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過去是不是一直嚮往它?你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是不是和它有關?
第二,我們要客觀地做自我分析。當我們問自己上面這些問題時,不能把父母的期望、社會的價值觀和朋友的影響加進來,不能把社會、家人、朋友認可和看重的事當作自己的興趣,更不能把看着有趣但沒親身體驗過的事當作自己的興趣。
第三,如果在做了以上兩點之後仍沒結果,最好找更多的機會去嘗試其他選擇,接觸其他領域。唯有接觸才能嘗試,唯有嘗試才能找到心中的最愛。那些敢於去嘗試的人是聰明人,他們不會輸,因爲即使不成功,也能從中學到教訓、開拓視野。
第四,找到自己的志向。人生很長,可以同時擁有很多興趣。在發展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尋終身不變的志向。有一本書的作者訪問了幾百個成功者,詢問他們有什麼是他們年輕時不明白,而今天終於明白的事。他得到最多的回答是“希望有前輩告訴我,鼓勵我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最後,要接受現實,腳踏實地,發掘出自己獨到的才智。興趣不一定就能當作職業,喜歡玩網絡遊戲不代表你會喜歡或有天賦來開發網絡遊戲。華盛頓起初也不過是個驗貨員,毛姆提筆寫作前讀的是醫學,他們最終都找到了能充分發揮自已才能的事業,從而走向成功。
找到興趣,確定目標,即意味着爲了達到目標必然要把自己逼進艱難困苦的境地中去;但如果一個人不能確定自己的目標,他必定是個沒有勇氣的人。
我們不能因爲外在的原因而隨波逐流,更不能因爲暫時不知道自己的長處而猶疑不決。對於勇敢的人來說,人生就是一場實驗。勇敢地嘗試、開拓,這是我們找到人生目標的最好方法。這樣,就算我們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卻已經是“在路上”了。
暫時的迷失、彷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未曾出發!
4.“方”是人生的支點
高樓大廈需要地基做支點,參天古樹需要根做支點,股市投資需要錢做支點。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
人活着,也要有支點。但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卻經常處於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愛人不是自己滿意的;擁有的不是我們需要的;需要的不是我們擁有的。
就這樣,在這種不平衡中,時間一天天地溜走,我們希望自己能過得更好,卻像飄浮在空中一樣,找不到用力的地方。有人說,請給我一個人生的支點,讓我的世界平衡起來。
什麼纔是我們人生蹺蹺板上的支點呢?
我們需要不同的支點來維持生命:軀體的生存需要食物和空間;社會的生存需要秩序和認同;精神的生存需要智慧和情感。
動物活着的原因比較簡單,就是出於生命本能。爲了延續生命,動物竭力尋求食物,爲了延續種族,盡力繁育後代。人類脫胎於動物,也承續了動物的生命本能。生年不滿百,人的生命過程是短暫的,因而是寶貴的。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費爾巴哈說:“生命是一切寶物中最高的東西。”
生命本能是人生支點之一,但人不能只靠本能而活着,這就涉及到第二個支點:物質需求。
鮮活的血肉之軀需要三種基本物質來維持:食物、水、空氣。就常人而言,離開空氣幾分鐘就會死去,沒有水活不過七天,沒有食物活不過半月。人要維持正常的生命過程還需要其他物質,如衣物、房屋、燃料、光、鹽……
動物生存出於本能,依靠物質,這些都與人一樣,那麼人與動物的區別在哪裡呢?人的生存還有一個支點——精神的追求,這就是人與動物的區別。
動物是爲活着而活着,維持生命過程即可:斑馬吃草即可,熊貓吃竹子即可,它們不再追求新的東西,所以不能創造,沒有理想。而人不但要活着,還要活得更好。人有得寸進尺、喜新厭舊的天性,有了一件衣服,還希望有更多更新更美的衣服,口味也渴望不斷變化。於是產生理想,於是進行創造。
那麼,從身、心、靈三個層次綜合來看,人生的支點到底是什麼呢?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標準答案:有人認爲支點是家人,有人認爲支點是事業,有人認爲支點是情愛,有人認爲支點就是金錢、權力……
也有一些人認爲人生的價值感不在支點本身,而在尋找支點的過程中。在他們眼中,找到了支點,也就失去了支點,生命就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
對人生支點的不同認知,構成了社會的複雜性和世界的多樣性。然而,無論是無意識地跟隨衆人,還是有意識地獨自追尋;無論是企圖獲得一個一勞永逸的支撐人生的“點”,還是認爲生命的意義在過程之中,相同之處就是——不能停下這追尋的腳步。
孔子說:“飽食終日而無所用心,難矣哉!”生而爲人,我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尋求什麼——通過尋求,我們才感覺到自己是“活着”的,才認爲自己是具有某種“意義”的。
每個人都在尋找人生的支點,我們讀書、學習的最大價值,正在於通過認識自己而降低這“尋找”的盲動性,形成最適合自己的價值觀。那麼,我們去哪裡探求這支點呢?
有人喜歡沉湎於過去,或懊悔或緬懷地希望從歷史當中發掘出新聞,這時候他忘了,只要把支點定在過去,就是活在記憶當中;
有人喜歡預測未來,或滿懷希望或躊躇不安,這時候他又忘了,只要把支點定在未來,就只能把生命空耗在渺不可蹤的幻想當中;
過去已爲陳跡,未來尚不可尋,人生的支點只能在當下獲得,把握今天的藝術,就是把握今生的藝術。
當然,人生的支點會隨着時空的變幻、心境的變遷而不斷更替。它很像錨:看上去是固定的,其實錨的固定是服務於航船的運行的。尋找人生的支點,不是爲了讓我們抓住某樣東西不放,把它當成救命的稻草,而是用它讓我們漂浮的心沉下來,讓我們當止則止,當行則行。
這就像我們做人的原則一樣,從小到大,它一定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個人的成長、成熟,我們做人的原則也不斷修正、更替,最後才能達於完善。
人生,就是不斷尋找支點的過程。
不但個人的做人原則會隨時間更迭而不斷改變,形成一個社會的原則(或者說道德)也非恆定不變的。唐宋時期,文人墨客都喜好狎妓作樂,將其視爲雅興。但在現代社會,如果你公然宣稱自己有此“嗜好”,那別人就會說你生活作風有問題了。這就是道德的解構與重建,這就是道德的相對性。
說到這裡,記起一個非常有趣的關於人類道德起源的實驗,實驗對象是我們的近親——猴子。
有五隻猴子被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方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然後這五隻猴子都會成落湯雞。
一隻猴子看到香蕉,當然條件反射地伸手去拿。結果,每隻猴子都被淋溼了。每隻猴子不甘落後地如法炮製幾次之後,發現莫不如此,於是猴子們經過商量達成了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以免大家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拿出來,換進去一隻新猴子A。這隻初來乍到的猴子A看到香蕉,馬上分泌唾液、放大瞳孔,想要伸手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一頓。
猴子A嘗試了幾次,雖被打得滿頭包,也依然沒有拿到香蕉。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