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朱門 > 戰朱門 > 

第272章 不學也罷

第272章 不學也罷

第272章 不學也罷

次日,李典收兄弟倆都去修壩了,家裡人也都起了。

苗氏和崔氏帶着明瑾和明玥在槳洗衣裳,李幟帶着兩個弟弟在劈柴,一會準備再去砍些柴禾一起拿去賣了。

表妹寄來的錢這些天四處打點也用了些,祖父說不能坐吃山空。家裡開了幾畝荒地,又買了十畝良田,平時除了砍柴,都在地裡幹活。

家裡的女人平時也做一些針線活。

“祖父祖母怎麼還沒起?”最小的明玥不時望一下祖父母的房門。老人覺少,平時家裡最早起的便是兩位老人。

崔氏嘆了口氣,每回收到信,公爹婆母總要傷感幾天。

“別吵着你祖父祖母。一會把衣裳洗了,跟你姐姐再把繡活做了,過幾日也能賣幾個錢。”

“嗯。”明玥點頭,加快了手裡的動作。

中午,吉祥藥鋪又送來霍惜的信。厚厚的一封。

兩個老人邊看邊笑,哈哈笑得前仰後合,臉上的愁容都不見了。

家裡幾個孩子都圍上來看,也是邊看邊笑:“念兒寫的字真大,幾個字就滿一張紙了。”

馬氏臉上揚着大大的笑容,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往眼角拭了拭:“這可是你們表弟頭一回寫信,能寫成這樣很不錯了。”

李幟忍不住笑:“表弟比我強,我這麼大還不曾寫過信呢。”

李石勉也笑容燦爛,一時之間又忍不住感慨,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只道:“這孩子,這孩子。”

準備一會好好給兩個孩子寫封回信。他一個國子監祭酒,桃李滿天下,兩個外孫字寫得不好,如何行。

一封信給幾個孩子和苗氏崔氏等人傳閱,每個人看到也是笑得不行。

馬氏目光粘在信上:“念兒都能寫回信了,我真高興。”

李石勉點頭:“嗯,我也高興。孩子總會長大的。寧姐兒把他照顧得好,他養父養母也是個好的,將來有機會咱得好好謝人家。”

“那是自然,還用你說。”想起未曾見過面的小孫孫,想着他字裡行間的稚嫩,又笑了一回。

只一會,又有些傷感:“只是,寧姐兒其他姐妹養在府裡,彈琴書畫樣樣精通,咱們寧姐兒,誰來教她這些,將來……”

“說那些做甚。寧姐兒比她們強多了!學那些彈琴書畫有什麼用,柔兒會的還少?就我說,就沒用,不學也罷。”

“不學也罷,你還要給兩個孩子寫字貼?”

“……寫字貼能一樣?寫得一手好字,將來也有用,給我寫信也好看些。”

馬氏撇嘴,不好看,你不也看得津津有味,哈哈大笑?

“母親,你來看,寧姐兒寄來的東西。這回怎麼寄來這麼多白綢和絲線?”苗氏和崔氏在收拾寧姐兒寄來的包裹。

馬氏和李石勉忙看去,見絲線中還有幾張紙,忙拿起來看。

看完又是忍不住心酸。

“惜兒寄來給你們做針線做帕子,做絨花用的。”

上回信裡她說了一嘴,讓寧姐兒不要再寄銀錢來,說家裡給人槳洗衣裳,做針線活,賣柴,開荒地,總能過下去。沒想到寧姐兒就寄來這麼大一包東西。

“絨花?我還沒做過絨花。”明瑾明玥很驚喜,小女孩誰不喜歡漂亮的頭飾?

“表姐連銅絲都給咱寄了來!蠶絲也染了色,還寫了做法!我要學!”

“我也學。”

“祖母也來學學。”

京城好的一朵絨花賣得並不便宜,以前她買過不少,但自己做還是頭一回。馬氏很是高興,若是把絨花做出來,拿在川蜀這邊賣了,也是一份不錯的收入。

一家人拿着蠶絲在那裡研究。李石勉噙着笑揹着手進書房給兩個孫孫寫回信去了。

另一邊,霍惜回了城裡,和沈掌櫃溝通一番。次日一早,扮做小管事跟在沈掌櫃身後進了江南商行。

扮小廝怕進不去,只說是東家派來的就行。

江南商行,是一座三進的宅子,不大不小,裝修得嚴肅古樸。

一進的大廳中間擺着一張黑紅的方桌,兩邊兩個太師椅,大廳裡左右各兩排高背椅,兩兩中間隔着茶几。兩排高背椅後頭還有兩排矮背椅,中間無茶几。

幾十個人坐進去沒什麼問題。只是京師有名號的商號何其多。也不怪沈千重每次過來只能站大廳外頭。

這要不是沈千重非要讓她來,霍惜是絕不賤腳踏貴地的。

只往大廳裡撇去兩眼,霍惜就不再看了。人還沒來齊,大家都只在園子裡攀談。

相熟的湊作一堆,小商號巴結大商號,只是大商號也沒空搭理你,點頭都懶得點。霍惜見沈千重跟這個打招呼那個打招呼,她就只看花花草草。

她也不認識誰,也沒人願意搭理她。

咦,霍管事?

再看他身邊那人,也不是隆興商號的裴東家啊。正想往那邊挪步跟霍忠打招呼,就見他二人已被人重重包圍。霍惜腳步便頓住了。

霍忠遠遠瞧見了她,朝她笑着點點頭。

又過了一盞茶時間,大家便往大廳裡進。

這回有個小廝領着沈千重進去大廳,雖然是最後一排最後的位置,但好歹進了大廳了。難得。

霍惜也跟着進了大廳,站在他身後。

再扭頭去看,大廳外頭站着幾重的人。沒被邀請進廳的小商號大家都站在廳外聽。當然你不來也行,但是對於小商號來說,認識人脈,共享資源是件求之不得的事。

霍惜看着大廳外圍了幾層的人,嘆了口氣。

商人地位低,自己行業內還要分三六九等,也是艱難。

但世情如此,人分了貴賤,商號有大有小,自然也是要分出等次的。

上座的兩位商行會長與大家寒暄了一陣,便進入了主題。

“這次召大家來,主要是兩件事。先說頭一件事。”

沒人說話,都豎着耳朵聽。

“大家都知道皇上命漕運司清理疏浚南北運河,投入了十數萬勞工,花費巨大。咱們在座的,很多商號每年都要在運河來回無數趟的,這於我朝,與我等息息相關,是造福後世子孫,福佑我等商家的大好事。咱不能只坐着享受,不出一份力,是不是?”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