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林凡從頭疼欲裂中醒來,侍女打來一盆冷水,林凡沉浸其中,這才感覺清爽了許多,頭腦變得明白,但也想不起來昨晚後來發生了什麼。
洗漱趕緊,疾步在州牧府走動。在府中,他看到了一個將近四十歲的男子,正是張紘,正跪坐一旁,專心讀書。
一襲青衫,器宇不凡。
張紘還住在府中,聽下人提醒,林凡才漸漸醒悟過來,昨日只是飲酒高歌,也未對張紘有任職,張紘不住在府中住哪裡?
他急忙上前行禮,口中說道:“林某見過子綱先生,子綱先生早安!”
被林凡有禮參拜,張紘雖然有學識之名,卻也不敢託大。急忙上前,一把扶住林凡,說道:“主公現在乃是一方諸侯,擁地千里,手下帶甲十萬,紘如何能夠受你大禮?”
張紘雖有濟世之才,行爲卻不狂放,是個有禮君子,昨日爲林凡解惑,正兒八經受了林凡一禮,到了今天,就不行了,這禮節堅決不受。
被張紘扶住,林凡臉色一正,說道:“文禮先生乃世之博學,林某不過末學晚輩,我向先生執晚輩禮,理所當然。”
聽到林凡的話,張紘欣慰的笑了。這笑卻很快就收起來了,指教林凡道:“主公既爲一方諸侯,就再也不是末學晚輩了,也不再是文人身份,當行威嚴,切記。”
林凡再三反駁,張紘堅決不受,口中只有那句名言。
禮不可廢!
林凡也是無奈,不見得行個晚輩禮就喪失了威嚴吧!在林凡看來,威嚴不是單純的嚇唬人而已,要讓人發自內心地尊重你,身至末端也能顯威嚴。
當然,時代不同,這些都是林凡借鑑後世的一些行爲,放在東漢也不見得能行,東漢末年有東漢末年的規矩,林凡也不能逾越。
此事先不去管它,兩人復而閒聊幾句,張紘口中不停讚歎:“某一路行來,發現揚州境內的百姓,全都安居樂業。戰亂不過半年的時間,戰亂之景象皆不見,肅容也爲之一變。揚州百姓復安康,主公真謂雄武之姿。”
聽到張紘讚歎的話,林凡先是一愣,而後纔有些感嘆的說道:“當不得先生讚歎,不過麾下英才衆多罷了。”
林凡這話說的還真是一點沒錯,揚州雖有戰亂卻不大,只是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就修復完全,重複昔日雄光,甚至比往昔還要更進一籌,實乃麾下賢才衆多的關係。
你想想看,本都是一州之才,被用到了一郡之中,而且都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少不得要用盡心思施展一番,蒸蒸日上。少年強則國強,就是這個道理。
這時,林凡才想起,他只顧着與張紘敘舊,居然忘了對張紘任職。
整理了一下衣冠,兩人到大堂之上,林凡拿出州牧大印,說道:“自我取揚州以來,每日殫精竭慮,日夜操勞,不敢有絲毫懈怠。奈何某根基淺薄,欲逞霸業,遠遠不夠,今日既然子綱先生前來揚州,林某斗膽,懇請先生留於此地,幫助林某管理揚州。”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本就是說好的,張紘欣然應諾,忽然問道:“我若前來揚州任職,主公將授予我何等官職?”
林凡答道:“揚州官職,但憑先生挑選。”
張紘聞言,哈哈大笑,扶起了林凡,說道:“我新來投奔,寸功未立,又豈敢身居高位?”
“說得廬江來投,豈稱無功?”林凡有些着急的說道:“以先生之才,揚州何等官職不能擔任?”
張紘搖了搖頭,意味深長地說道:“主公,你身爲上位者,遇事當權衡得失,謹言慎行。我若初來揚州,而居高位,反而不好,主公用人之策,不可因我更改。”
林凡還要爭辯,被張紘打斷了,“廬江來投,乃是陸太守本就有意,張紘不過一說客而已,陸太守能因此得高位,而張紘不能。”
林凡倒吸一口冷氣:“此事林某當謹記!”
“就任爲州中長史如何?”
張紘搖搖頭:“太高了!”
“那就暫以軍師職,入我幕僚。”
張紘應諾,道:“如此恰當,張紘多謝主公。”
這是林凡被張紘第二次叫主公,一聽之下還真是心情愉悅,大喜過望,急忙扶住張紘的手臂,說道:“子綱先生肯來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說了沒兩句,林凡派人帶張紘前去上任去了,也是緊急,張紘不願耽擱,安安穩穩地上任去了,林凡特意賜下州牧府旁邊宅子一座,以示器重。
沒過幾日,林凡就徹底收取了廬江郡,可憐袁術廢了一年半的功夫圍困廬江郡,到頭來竟爲林凡做了嫁衣。
袁術本就以林凡爲友,也率兵全然退出了廬江郡,將廬江郡拱手相讓。
不過現在既然都爲諸侯,林凡捨不得廬江地方,難道袁術就能捨得嗎?率兵退出廬江郡,算是給林凡面子,算是很夠朋友的做法了,可其心裡必然是不痛快的。
又過了幾天,林凡在南昌之中就收到袁術的書信,書信正中,寫着幾個大字,道:衛將軍林子瞻收。
拆開信來一看,只有白紙一張,什麼也沒寫。
林凡一看,什麼都明瞭了,袁術什麼都不說,只是以衛將軍相稱,那必然是有責怪之意,袁術率兵退出廬江,再發這信,仔細深究,其中還有詢問之意。
這信也是玄奧,就跟後來曹操留給荀彧的信是一樣的,白紙一張讓你猜,你猜出來什麼就是什麼。
而且往往你心中在想什麼,猜出來的就是什麼。
林凡也是苦笑,什麼時候袁術也會了這小把戲,立刻便是提筆疾書一封。
道:江東世家林立,陸康率陸家來投,形勢逼迫,不可不收,不收則江東世家異心,因此林凡才在千難萬難之下,爲了揚州的穩定着想,才收取了廬江郡,背棄盟約只是萬不得已罷了。
反正就是一堆扯皮的話,也沒什麼營養,全信的主要營養還在這最後一句。
願助兄長復奪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