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家治理現代化背景下實現幹部能力考覈現代化的路徑分析
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對領導幹部推動改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明確指出: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動改革能力。目前,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背景之下,特別需要各級領導幹部具備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能力。這種改革領導力的提升,急需適應時代新需求的新機制予以保障,這使得幹部能力考覈機制現代化成爲一項重大課題。
創新與完善領導幹部能力考覈機制,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所關聯的政策性必然較強、涉及的面也將會很廣,必須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深入思考,積極探索,整體推進。
(一)着眼於“由誰考”,進一步科學細化考覈責任
由於考覈工作制度的不完善,造成考覈工作的隨意性,是考覈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完善考覈制度,細化考覈責任。
1.要建立考覈工作責任制
按照“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全力配合,幹部羣衆共同參與”的總體要求,開展領導幹部能力考覈工作。要成立專門的考覈辦公室,具體負責幹部能力考覈工作的協調、組織和實施。對幹部的考覈工作,各相關部門單位要本着對組織、對事業、對幹部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配合,認真組織,不搞形式、不走過場。
2.要強化考覈工作監督
通過聘請考覈工作監督員,開通網絡舉報平臺、舉報電話和信箱等,促使考覈工作人員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嚴格遵守紀律,堅持考覈程序,自覺做到公道正派,確保考覈結果的真實性。
3.要加強考覈隊伍建設
要努力建設一支專業性強、業務熟悉、相對穩定的考覈幹部隊伍,爲提高考覈質量提供保障。要完善按規範形成考覈材料的制度。考覈材料是反映考覈成果的基本形式。要認真搞好綜合分析,慎重形成考覈結論,把方方面面的意見摸清搞準弄透,正確集中提煉,防止重此輕彼,對於幹部的評價性用語不能出現歧義,要規範、妥帖,從而全面、真實、準確、無誤地反映幹部的情況。
(二)着眼於“考什麼”,進一步科學設定考覈指標
考覈評價指標是做好考覈工作的尺子,如果指標設置不科學,考覈結果的認同度就不會高,考覈的導向性作用就難以充分發揮。要適應經濟新常態,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正確政績觀,科學設定考覈指標。
1.要突出全面性
將年度考覈、行政績效考覈、機關作風建設考覈、黨風廉政建設考覈與領導幹部年度考覈等有機結合,統一組織,統一協調,分項實施。同時,必須根據幹部選拔任用條件和不同領導職務崗位的職責要求,全面考察其學習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實踐調研能力、工作創新能力、綜合決策能力等。
2.要突出科學性
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急需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因而衡量一名領導幹部,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因此要既注重經濟發展質量與效益指標,又要重點關注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
益、環境優化等社會指標。通過考覈內容和指標的導向作用,向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傳遞壓力,增強動力,從而形成促進科學發展的倒逼機制。
3.要突出差異性
根據各地各單位自然條件、區位條件、工作基礎等方面的差異,以及不同職務崗位對任職人選素質的不同要求,科學選擇考覈評價指標,進行考覈要素分析,把測評內容變成可測、可量、可比的多級指標體系。根據被考覈對象身份、工作隸屬關係、考評項目等內容,分別賦予不同的權重,運用數據統計的方法,將各類人員對被測評者的評價量化爲分值,自動進行分類測算,並得出測評結果。通過多層面、多維度、多要素的量化考覈考察評價,獲取比較客觀的評價信息並進行科學彙總提煉,得出的結果作爲評價幹部的重要依據。
(三)着眼於“怎麼考”,進一步科學規範考覈程序
開展考覈工作,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組織實施,落實好羣衆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提高考覈工作的公開透明度。
1.要積極宣傳發動,落實好羣衆的知情權
適時、適度宣傳幹部工作的有關情況,消除人民羣衆對幹部工作的神秘感。考覈前要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公告,說明時間、目的、程序,鼓勵羣衆參與。重點是領導幹部的述職材料,一般要在述職測評會議召開前印發給與會人員,單位黨政正職要在本單位大會上進行口頭述職,然後再進行民主測評。對考覈的結果及使用情況要及時向社會公佈,讓羣衆知其始更知其終。
2.要擴大參與範圍,落實好羣衆的參與權
考覈領導幹部,不應只侷限在本單位幹部職工中進行民意測評,要注重開展服務對象滿意度測評和政風行風測評。要結合服務對象評價反映工作情況,結合所居住社區羣衆評價反映生活情況,結合單位幹部羣衆評價反映作風情況。要擴大參加推薦測評和座談人員的範圍,延伸到被考覈幹部所在單位的服務對象、同級“兩代表一委員”和其他了解情況的人員。
3.要充分尊重民意,落實好羣衆的表達權
進一步擴大民主測評、民意測驗範圍,杜絕民意被幫派、領導意志綁架,防止民意變爲表達情意、發泄私憤的工具。“要多到基層幹部羣衆中去,多到幹部曾經工作的地方去,善於從羣衆口碑中瞭解幹部品行,在街坊鄰里間掌握幹部生活、社交表現,重視少數知情人的意見。”
4.要利用信息技術,落實好羣衆的監督權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廣開監督渠道,擴大羣衆參與程度。結合幹部動態管理,開通監督舉報電話,在網上開闢意見反饋專欄,實行網絡評議等。通過多種方式拓展羣衆意見的反映渠道,對考覈中無論是通過何種形式反映的問題,都要記錄在案,對情況清楚或有明顯線索的,要會同有關部門儘快處理,及時回覆反饋。
(四)着眼於“考得準”,進一步科學完善考覈方法
加強領導幹部能力考覈工作,必須創新與完善考覈方法。
1.要以日常考覈印證集中考覈
堅持日常考覈常態化,將其他各類考覈評定成果納入領導幹部考評的重要範疇,嚴格實行綜合考評、行政績效考覈、機關作風建設考評,
全面推行問責制。強化專項考覈,通過督促檢查、專項調研、即時考覈等方式,注重考覈幹部在完成重大任務、應對重大事件中的表現,瞭解被考覈領導幹部落實重點工作目標、推進重大事項中的表現情況和在關鍵時刻的政治態度、負責精神,駕馭局面、控制事態、統籌協調、處理突發事件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並將其作爲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要以動態考覈印證任前考覈
要注重幹部信息檔案動態管理,及時收集幹部考評、行政績效考覈、機關作風建設考評、年度考覈等方面的情況,定期進行綜合分析,分析成果作爲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依據。
3.要以社會調查印證組織考覈
針對當前幹部能力考覈中民意調查主體特殊、範圍有限、調查結果失真的現狀,探索轉換調查主體的民意測評辦法,可以試行委託非幹部工作職能部門開展社會民意調查,消除調查對象的潛意識影響,獲取真實反映幹部隊伍現狀的信息。要推行延伸考覈。不斷改進考覈方法,採取暗訪、走訪、回訪等形式對考覈對象進行深入考覈。試行對擬提拔幹部的親人圈、朋友圈、社交圈進行擴展調查的考覈制度,並廣泛聽取紀檢、政法、信訪、審計、計生等有關部門的意見。考覈組再根據考覈情況,結合幹部動態管理信息檔案,慎重負責地對幹部提出綜合考覈意見。
4.要以羣衆評判印證組織評價
對領導幹部的考覈,組織評價側重崗位實績,而羣衆的評價則注重社會效應。把崗位實績和社會效應兩個角度結合起來進行客觀評價,才能使評價更準確科學。因而在考覈過程中,既要聽取組織內部的意見和建議,也要通過羣衆滿意度測評、行風評議等活動,廣泛吸納羣衆意見,對被考覈幹部進行全面綜合評價。
(五)着眼於“用得好”,進一步科學運用考覈成果
加大對考覈結果的應用力度,切實提高考覈工作的公信度。
1.要實行考覈結果反饋制度
通過文件通報、領導談話等形式,及時反饋考覈結果,當年的考覈情況反饋給單位和個人後,單位和個人對存在的問題要作出說明,提出整改計劃,在下一年的考覈中要對照計劃看整改情況,並將整改情況作爲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
2.要將考覈結果作爲幹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各級黨委在集體研究推薦幹部年度考覈評定等次時,要根據考覈結果以及平時工作表現,進行慎重推薦,不得搞平衡照顧。
3.要通過運用幹部能力考覈結果形成幹部獎懲激勵機制
要進一步強化考覈結果的運用,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將領導幹部能力考覈與幹部選拔任用相結合,與公務員獎懲相結合,與行政問責處理相結合,與幹部日常教育管理相結合。對反映好的幹部,要及時採取多種形式給予表彰獎勵,如年度考覈連續三年被評爲優秀等次的,可優先提拔重用;對反映一般的幹部,幫助其分析原因,指出改進和努力的方向;對反映較差的幹部,要採取懲戒和糾偏措施。同時,要加強跟蹤管理與考察,對處置後的幹部,若重新做出了成績、得到了羣衆擁護,一年、兩年後,經考察合格可重新提拔任用,從而全面激發原落後的幹部的積極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