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案例 > 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案例 > 

第四章 加強先進精神引領 凝聚核心價值觀之魂_三、小結

第四章 加強先進精神引領 凝聚核心價值觀之魂_三、小結

三、小結

本章案例的選取遵循了三個基本的原則,一是先進精神的代表性和共識性,即選取的這些先進精神是爲大家所公認的,也是人所共知的,在其作爲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和凝聚上是可以建立起共識的。二是學校的代表性,這個代表性不是簡單體現“高大上”方面的代表性,而是指普遍代表性,只有普遍性、可示範可引領性才能作爲代表。本章中選取的廈門大學是“985”高校中的學校,北京建築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和溫州醫科大學則是非“985”、非“211”高校中的普通高等學校,正是它們的普通使它們的案例理念與方法的推廣具有廣泛性和普適性。三是案例的方法性與示範性,案例應該是成熟而完整的,其中沉澱着思想和智慧。首要的是方法,通過案例的認知,我們是要“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其次是完整,即它應是一個系統的設計,是多元素、多方位、多層次、多側面的融匯。我們常說案例就是一個點,但這個點應該是一個豐富的、意蘊深厚的點,從點中既可見到面的廣闊,又可見到縱的深邃;它是一個源泉,是一個富礦,它值得我們鑽探下去,並讓我們有所收穫。

從上面這組案例來看,加強先進精神引領,凝聚核心價值觀之魂,不是高山仰止、高不可攀的,不是隻有大理論家或大教育家纔可以做到和實現的。它不是抽象思辨的產物,也不是高頭講章的成果。做到這些,最重要、最關鍵、最

基本的是要這些精神元素參與、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中來,使它們成爲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元素,是生活中精神性、情感性的元素。

焦裕祿精神、勞模精神、志願精神,很高尚,很高大,但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或者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身上。大學生不是從外部把這些精神作爲標籤貼在自己身上,而是真正從自己內心激發出這種精神來,這些精神不是學習得來的,而是大學生自身所固有的,只是平時浮躁的生活遮蔽、壓抑了它們,一旦它們被激發出來,就會煥發出巨大的能量,改變人們的心靈和麪貌。

我們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需要先進精神引領的。先進精神,比如上述三種精神,因其生活化特質、人生化特質、人性化特質更容易爲大學生所尊崇和敬仰。弘揚核心價值觀要的就是這種尊崇意識和敬仰意識。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尊崇和敬仰意識,一個人在其人生的字典裡沒有尊崇和敬畏,那麼這個人就很容易在道德上滑入泥淖之中,因爲沒有什麼能指引他、引領他,而他又無所畏懼。

上述案例都告訴我們,做好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能只是泛泛地進行、空洞地進行,要具體,特別是要選好一個點。這個點最重要的是它要是一個富礦,可以持續開採出我們需要的資源。如果說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勞模精神是學校自身所擁有的富礦,可供我們直接開採的話;那麼,北京建築大學的焦裕祿精神則是借

別人的礦來開採自己所需的資源,自己做得更多的是來料加工式的工作。路徑不同,但異曲同工,條條大路通羅馬,都現實而有效地找到了核心價值觀的適宜的載體。

可以說,無論是嫁接型、引進型案例,還是資源便利型、校本優勢型案例,或是平臺構建型、園地開發型案例,都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鑑。核心價值觀不能始終只是一種觀念的形態,它必須落實,必須在堅實的大地上生根發芽,長成枝葉繁茂的大樹,纔是活的靈魂。因此,落實是根本,但落實的關鍵又在於方法,沒有好的、科學的方法,落實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貫徹。上述案例都是在覈心價值觀精神的落實上所做的有益探索,而事實證明,也都是很有成效的探索。相信隨着這些方法或模式的推廣,核心價值觀必將在高校校園落地生根。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這裡我們或許不能把勞模精神、焦裕祿精神、志願精神跟核心價值觀取向的12個詞建立起一一對應的明確關聯,但從這12個詞中昇華出來的那些精神,正和這樣的精神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說,先進精神是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的凝聚,是核心價值觀的靈魂所在,加強先進精神引領,凝聚核心價值觀之魂,是使受衆對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在精神層面上受到強烈感染和得到高度認同的必要環節。上述案例在學生中發生的影響、產生的育人效果已經並將繼續有力地證明這一點。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