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富含鈣質的零食:含鈣華夫餅乾、冰淇淋、筒裝酸奶、麥片和水果混合物、酸奶拌麥片和香蕉、椒鹽餅乾塗奶酪等,這些孩子都可以吃,因爲,鈣質有助於兒童健康成長和骨骼的發育。其次就是富含蛋白質的零食,如奶酪片、火腿、煮雞蛋、花生醬等。因爲,在孩子成長髮育期,蛋白質有助肌肉的發育,蛋白質還有益於抵抗病毒;還有就是富含纖維的零食,像摻入麥芽的酸奶和冰淇淋、全麥餅蘸豆沙、葡萄乾小麥片和牛奶。這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對健康大有好處,它們營養豐富,而且能避免孩子飲食過度,纖維還能減輕便秘的症狀。
對於巧克力,可能孩子都喜歡吃。可是,由於巧克力含糖和脂肪過多,這兩種成分飽腹作用都很強。如果在正餐前吃了巧克力,會影響食慾。另外,巧克力口感黏膩,含糖過多,經常吃,容易引起齲齒。不過,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孩子在出去活動之前吃一塊巧克力可以獲得足夠的能量,防止在運動時發生低血糖。而且,巧克力還有克服抑鬱、增強記憶力、提高免疫力、緩解精神壓力的功效,可以適當補充。巧克力還有一個特別的功能,即能預防感冒,因爲巧克力獨特的氣味能促使免疫系統產生一種名爲免疫球蛋白A的抗體,可以來對付感冒。說到底,無論是巧克力還是其他零食,關鍵一點就是吃的時候要適量,不能放縱孩子吃得太多。
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零食時要遵循幾個原則:含有高糖、高鹽、高熱量的甜食少給孩子吃,以防引起肥胖、蛀牙、高脂;含有色素、碳酸的飲料和膨化食品、醃製食品、油炸食物,也要少給孩子吃。餐前半小時要限制兒童零食,晚上不要多吃零食。目前在托幼機構實施的“三餐三點”,就是要在三次正餐外,給孩子適當加餐,增加一些零食,但主要是果蔬和乳製品等,不能因吃零食影響正餐。
可經常食用的零食:水煮蛋、無糖或低糖燕麥片、煮玉米、全麥麪包、全麥餅乾、豆漿、烤黃豆、香蕉、西紅柿、黃瓜、梨、桃、蘋果、柑橘、西瓜、葡萄、純鮮牛奶、純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或烤制的紅薯、土豆、不加糖的鮮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適當食用的零食: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醬鴨翅、肉脯、滷蛋、魚片、蛋糕、月餅、怪味蠶豆、滷豆乾、海苔片、蘋果乾、葡萄乾、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鹽焗腰果、甘薯球、地瓜幹、果汁含量超過30%的果(蔬)飲料、乳酸飲料、鮮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每週1~2次)
限制食用的零食(每週不超過1次):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水果糖、話梅糖、炸雞塊、炸雞翅、炸雞翅根、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乾、方便麪、奶油蛋糕、罐頭、蜜棗脯、胡蘿蔔脯、蘋果脯、煉乳、炸薯片、可樂、雪糕、冰淇淋等。
家長在給孩子吃零食時需要注意的是:吃零食前先洗手,進食零食後要飲少量清水,防止蛀牙;零食分量要適可而止,切忌整天頻繁進食;看電視時不要吃零食;吃零食亦要定時定量,有規律地在兩頓正餐之間吃。另外,家長或長輩不要將零食作爲獎勵、安慰或討好孩子的手段,讓孩子養成以吃零食作爲“交換條件”的壞習性。因爲長期以往,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覺,以爲獎勵的東西都是好東西,無形之中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認知感,這些食物是應該吃的,而且很好吃。
另外,家長爲了讓孩子的正餐與零食合理搭配,可選擇以下對策:儘量誘導孩童選擇未經加工處理的新鮮瓜果作爲零食主體,迫不得已時應選擇不含食品添加劑或食品添加劑含量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少吃營養滋補品,兒童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是通過一日三餐獲得的,而各種滋補營養品的攝入量本來就很小,其中對身體真正有益的成分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不要用甜飲料解渴,餐前少喝飲料。甜飲料中含糖量達10%以上,飲後具有飽腹感,妨礙兒童正餐時的食慾。若要解渴,最好飲用白開水,它不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物,不增加腎臟的負擔;防止兒童吃甜點和冷飲量過大,不要貪便宜購買“三無”產品,更不要到街頭小攤購買沿街叫賣的地方小吃,要注意兒童吃零食的時間,在每日三餐的前一個小時內,切不可放任兒童貪吃零食。
答疑錄
散客問:
孩子1歲了,平時喜歡吃些零食,但又怕多給吃會對身體有影響而且養成壞習慣,我應該給她吃什麼零食比較適合?
張醫生答:
孩子1歲了已經長了好幾顆牙齒了,可以給孩子吃些不含糖的小餅乾,還可以給孩子喝酸奶。還有一些如“爽歪歪”之類的乳酸飲料也可以喝,但不能頂一頓奶,畢竟是零食。還有就是水果,像什麼蘋果、西瓜、梨等的水果也都可以吃。
冰子問:
2週歲的孩子可以吃什麼零食?
張醫生答:
對於2週歲的孩子來說,給她多吃一些像山楂、玉米棒子、牛奶、堅果、水果等都可以,不過一定要注意的是,無論何種零食,都要適量。
煙花問:
我的孩子腸胃不知咋回事,平時只要吃零食就會有排氣(或是想大便)的感覺,哪怕是隻吃一顆花生或瓜子,也是如此!請問這是什麼毛病?如何防治?
張醫生答:
你的孩子應該是胃腸功能有問題。吃一些冷食、零食或受涼都會有排氣比較多的情況。在中醫認爲是脾胃虛寒、脾虛胃弱。建議你首先在生活上要讓孩子注意愛護胃,認真地調養。可以先不用藥,經過調養可能會好。我主張胃病要三分治,七分養。如果還有症狀,可以用一些健脾的藥。
紅月亮問:
我的兒子平時也很愛吃零食,像娃哈哈、餅乾、糖果之類的零食,吃這些零食既沒什麼營養又上火,那麼,哪些零食既有營養還不會上火呢?
張醫生答:
比如說山楂片、果丹皮等有利消化吸收的傳統食品。
5.孩子想健康,少喝飲料多喝水
古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就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如果一旦出現大渴難耐的情況,應緩緩飲水,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曾經在公園遇到一個母親,領着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孩子懷裡抱了一瓶可樂,喝完後,又要嚷嚷着要喝雪碧,那位母親就給他買了一瓶雪碧;一會兒又說雪碧不好喝,要喝紅牛,那位母親又二話不說給孩子買了一罐紅牛。後來我問那位母親,孩子想喝什麼你怎麼就給他買什麼呢?孩子喝多了飲料對健康不好!
她說,你說的這我也知道,不過,孩子嘛,他愛喝什麼就喝吧,也不會有什麼關係吧!
你也看出來了,這位家長還真是滿不在乎,可是,孰不知,家長如果一味地放縱孩子,飲料喝多了,結果只會使他們喝出齲齒,喝出營養不良來。
首先飲料喝多了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從而導致消化系統的疾病。其次,孩子胃的容量有限,飲料喝多了,尤其在飯前喝甜飲料,必然影響孩子的食慾和進食量,影響對所需營養素的全面攝取,久而久之便造成營養失調或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和健康。另外,某些飲料中的色素和防腐劑也會對兒童發育中的大腦造成損害。國外一些研究指出,過多的色素和防腐劑可能是引發兒童多動症的病因。因此,家長應有意控制孩子喝飲料,更不能以飲料代水。
我也曾經遇到不少家長反映,現在的孩子呀,真是難養!爲什麼呢?你知道,孩子一般都喜歡甜食,而在喝上也還挺講究。白開水是好東西,可是他們就是不喝,嫌沒味!偏要喝飲料,管都管不住。有時候,從外面玩回來,滿頭大汗的,正渴着呢,他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可樂就是一通暴飲,喝得直打嗝,他們卻說這樣很爽!
像這種情況呀,家長就要從孩子的心理上做些工作了。
我國古代的先人認爲,水是宇宙血液、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水爲百藥之首。它與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關。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每天喝除身體代謝所需要的水外,適量的喝水可保障腸胃正常的消化功能,有助於排除人體內的毒素。
兒童喝水,也有講究。首先,不要長期喝同一種水,建議家長每週喝不同的水,不同的家庭結構或不同年齡段的人喝不同的礦物質含量的水。如果長期單一飲用一種水,會導致頭暈、體虛、無力等,而且一種礦泉水中有限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以提供給人體均衡的微量元素。長期飲用一種類型的水,會嚴重地引發一些相關的疾病。比如,飲用缺硒的水,抗癌力會降低,心肌容易衰退,而膽固醇會增加,較容易引發動脈硬化;飲用缺碘的水,容易使人患粗脖子病;飲用缺硅的水,骨骼代謝異常、老化、甲狀腺功能不正常;飲用缺鈣和鎂的水,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其次,家長飯前不要給孩子喝水,飯前喝水可使胃液稀釋,不利於食物消化,也影響食慾。此外,年齡較小的孩子在夜間深睡後不能自己完全控制排尿,如果在睡前喝水多了,很容易尿牀,即使不尿牀,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要養成定時喝水的好習慣;喝水不要過快,不要一次喝得過多;不要喝生水,以防感染胃腸道傳染病。
有些家長可能開始煩了,孩子連喝水都這麼麻煩!那到底應該給孩子喝什麼水呢?
我們可以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一般給孩子喝30攝氏度以下的溫開水最好。爲什麼呢?因爲白開水是天然狀態的水經過多層淨化處理後煮沸而來,水中的微生物已經在高溫中被殺死,而開水中的鈣、鎂元素對身體健康是很有益的。有研究表明,含鈣、鎂等元素的硬水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白開水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爲人體直接吸收利用,不會過於刺激腸胃道的蠕動,不易造成血管收縮。兒童對水的需要量比成人要多3~4倍。成人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水30~40毫升,嬰兒則需要100~160毫升,尤其在氣候乾燥的季節,兒童需補充更多的水。
而像礦泉水、純淨水之類的也可以給孩子喝,但是,最好少喝,至於冰水就最好不要給孩子喝了。這又是爲什麼呢?
拿礦泉水來說,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礦泉水是好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主要問題是,現在市場上的礦泉水很多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礦泉水,很多都是人工將純淨水中加入幾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做成的,這樣的礦泉水裡所含礦物質不成比例,很難保證自然正常比例,可能還會缺少某些需要的微量元素,孩子喝了不一定好。
純淨水是把所有有害無害的物質、元素都去掉了,若飲用及燒飯全用純淨水,水中各種微量元素都沒有了,孩子經常並大量飲用純淨水,人體內電解質的供求就會失去平衡,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兒童長期飲用“純水”會造成其骨質變軟。
家長更不要給孩子喝太多冰水,因爲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不但影響孩子的消化,甚至有可能引起腸**。
ωwш☢тt kān☢Сo
答疑錄
小腳丫問:
我孩子不愛喝水,一強迫喝水就開始大哭大鬧,真是沒辦法。有時將奶減少都不喝,請問該怎麼辦呢,什麼是孩子愛喝的水或怎樣能促進孩子喝水呢?
張醫生答:
你的孩子不愛喝水是習慣問題,應慢慢培養,可喝糖水、菜水、鮮果汁水或稀米湯、菜湯。
世紀過客問:
我的孩子4歲多了,可是她在喝水時老是嗆,哪怕是喝一口也會嗆。但吃其他東西不嗆。這種情況都有好長時間了。
張醫生答:
吃其他東西不會嗆,就是喝水要嗆,哪怕是喝一口也會嗆!從這個現象看,這孩子身體本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試想一下你的孩子是否習慣吃有味道的**食物,如湯、果汁、奶等,而拒絕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你可以在孩子口乾的時候,在白開水裡放點兒蜂蜜(口感微甜),然後再給她,看她是否喝,如果她津津有味地喝,說明你的孩子門檻太精了,專挑好的吃!
6.營養過剩,也需給孩子“脫貧”
兒童貧血最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中醫認爲兒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主要是攝取不足,再一個就是吸收得不好。中醫治療主要就是調理脾胃,如果脾胃調理好了貧血自然就好了。
以前的孩子很多都是因爲營養不良而導致缺鐵性貧血,治療上一般都是西醫補鐵,中醫補血。而現在,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發現,大部分兒童患這種病的原因卻是吃出來的。
這就有些奇怪了,爲什麼吃得好還會導致貧血呢?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曾經有一個家長帶着她白白胖胖的孩子來找我。她說,這孩子得了怪病了,家裡啥好吃的零食都不肯吃了,可是卻偏偏喜歡用手指去摳牆壁上的生石灰,一個勁兒地往嘴裡送,彷彿那是什麼美味佳餚。剛開始我還以爲是孩子調皮搗蛋,可後來不管我怎樣打罵,他就是照吃不誤!你說可氣不可氣!
我說,這並不是什麼怪病,這是由於孩子貧血而引起的異食癖。
家長納悶兒了,孩子身體這麼好,怎麼會貧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