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型建構
本書運用建立多項式迴歸模型進行假設檢驗。多項式迴歸模型與一般線性迴歸模型的不同之處是要從同一數據中基於已有的自變量創造出新的自變量,模型中可能包括多個基本自變量的不同高次項。運用多項式迴歸可以找到一個擬合數據較好的曲線,從而更好地描述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的關係;但多項式迴歸模型容易產生多重共線性問題,因此,要利用正交多項式予以解決。
網絡政治參與的測度包括參與“程度、效果、影響”等方面,其中,參與“程度”能夠較爲直接、簡便地對主體行爲特徵進行描述。因此,本文將“程度”作爲測量公民主體在網絡政治參與中的標準。我們將網絡政治參與程度分爲五個層級,從低到高分別爲:①潛水者,對於一些政治話題的新聞、言論,只瀏覽,不發表意見;②圍觀者,針對某些特別的政治事件或政治話題有意識地關注,但不發表意見;③響應者,參與政治話題的討論;④意見領袖,擁有較高的網絡知名度,發起政治話題討論,並引導較多的網民參與話題討論;⑤把關人,論壇版主、管理員等。
模型的因變量爲網絡政治參與程度(y),它由五個層級構成,從低到高分別爲:①潛水者,對於一些政治話題的新聞、言論,只瀏覽,不發表意見;②圍觀者,針對某些特別的政治事件或政治話題有意識地關注,但不發表意見;③響應者,參與政治話題的
討論;④意見領袖,擁有較高的網絡知名度,發起政治話題討論,並引導較多的網民參與話題討論;⑤把關人,論壇版主、管理員等。網絡政治參與程度在調查問卷中有不同的問項進行測度。
自變量由三類變量構成:①人口統計特徵變量,包括性別(x
11
)、年齡(x
12
)這兩個先天特徵和文化程度(x
13
)、月收入(x
14
)、職業聲望(x
15
)這三個後天特徵。其中,職業聲望代表被調查者在現實社會中的地位與社會聲望。參考李春玲對中國社會聲望分層的研究
,併兼顧問卷調查的簡約性與可行性,將職業聲望大致劃分爲七個層級:一是黨政機關的領導幹部等;二是企業/公司管理層、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職員等;三是企業/公司管理職員、專業技術人員、教師等;四是退休人員、學生等;五是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等;六是農民、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產業服務人員;七是無業、失業、下崗人員等。當然,這種劃分標準還不甚嚴謹,但大體可以反映出不同職業在公衆中的印象。②網絡基本使用特徵變量,包括網齡(x
21
)、每日上網時間(x
22
)。③網絡政治參與行爲變量,由四個
方面構成:一是網絡政治參與的使用工具,包括博客(x
311
)、微博(x
312
)、社交網絡SNS(x
313
)、論壇(x
314
)四個變量;二是網絡政治參與行爲的基本素養,包括在網上發佈假信息(x
321
)、說髒話(x
322
)、參與人肉搜索(x
323
)三個變量;三是網絡政治參與的目的,包括爲了獲得關注和重視(x
331
)、爲了實施對政府的監督權(x
332
)、爲了維權(x
333
)三個變量;四是對網絡政治參與效果的態度(x
34
),測量被調查者對互聯網是否有助於公民更好地履行其參政議政權的看法。
爲了滿足數據的正態性假定,將因變量變換爲通過方差齊性檢驗,並通過構造交互項,得到的方程及其係數如表4-1,方程的R
2
=0.464487。
表4-1 迴歸方程的係數
(續表4-1)
(續表4-1)
注:顯著性的標準是.Sig<0.05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