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兒
《中華女兒》在京審查,頗得好評。文化部決定將此片作爲慶祝蘇聯電影三十週年紀念節的禮物之一,送給蘇聯。此片將在莫斯科放映,將獻給參加蘇聯電影節的各國代表……
———東北電影製片廠廠長吳印鹹在影片送審後,寫信給廠裡通報情況
影片檔案
拍攝年份:1949年
黑白/彩色:黑白
出品:東北電影製片廠
編劇:顏一煙
導演:凌子風、翟強
攝影:錢江
作曲:葛炎
主演:
張錚 飾演 胡秀芝
嶽慎 飾演 冷雲
柏李 飾演 安大姐
於洋 飾演 張勇
榮耀
1948年,顏一煙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中華女兒》,代表了她戲劇創作的新成。
該劇由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曾獲1950年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自由鬥爭獎”,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在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被評爲二等獎。
歷史背景:日寇的“集家並屯”政策
1938年春,日本帝國主義在不斷擴大侵華戰爭的同時,也加緊了對東北抗日聯軍的圍攻。在松花江下游地區,日僞軍集中了第四師團、第八師團、僞滿靖安軍和興安軍等共5萬餘人,向抗聯第二路軍各部發動了規模空前的“討伐”。在“討伐”中,敵僞採取了分割包圍、“篦梳(細密的搜索)”進攻的戰術。爲了破壞抗聯戰士的生存條件,把他們活活困死,敵人還在抗聯營地的周圍實行“集家並屯”的政策,逼迫羣衆遷徙,實行經濟管制。
光影故事
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進軍東北,人民公敵蔣介石、汪精衛等高唱不抵抗主義,命令駐軍撤進關內,東北全部淪陷,三千萬東北同胞墜入水深火熱之中。中國人民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立即提出驅逐日寇收復失地的主張,發動了東北優秀的兒女組織抗日軍隊,與敵僞展開了頑強的鬥爭。
臨近黃昏,空曠的打穀場靜悄悄的。井邊一位名叫胡秀芝的年輕婦女正在打水。她身上穿着滿是補丁的衣服,頭上盤着髮髻,滿臉愁容。她看見一個身穿警察服裝的人向屯子走來,來人正是本地的僞警察長。僞警長身穿筆挺的警服,腰間別着一隻盒子槍,大搖大擺地走進村子。
村子的街道上,頓時一個人也沒有了。村民見到僞警長,都嚇得躲到自己的屋子裡。從前些天開始,有些地方實行“並屯”,好幾個屯子的老百姓被集中關在一個大屯裡居住,由日軍和僞軍看管着,不允許自由出入。
僞警長並沒有理會任何村民,直奔村長屋子。村長連忙開門迎接,說:“啊,您來啦,請屋裡坐!”然後招呼老伴給僞警長倒茶遞煙。村長和僞警長坐在炕上,僞警長開門見山地說:“我是來通知你一聲,皇軍命令,讓村民都往大屯裡搬,皇軍今天晚上要來燒房子啦!”
村長聽了一驚,立即起身給僞警長點菸,爲難地說:“屯子裡的人都攜家帶小的,搬起來也是有點麻煩呢!”
“這是皇軍的命令!佈告早就貼出來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皇軍的命令,你敢違抗?我告訴你們,要是不快搬,今兒晚上燒死可沒人管。你趕快通知各戶,我還要去別的村。”僞警長無動於衷地說着,說完站起來就要走。
僞警長離開屯子後,村民們立馬圍到村長的屋子前面。村長喊道:“快搬家去吧!晚上皇軍就要來燒房子啦!”
胡秀芝愁眉苦臉地走到村長跟前,說:“村長,您說人病着可怎麼搬呢?”
村長也很無奈地說:“病着不病着,總比燒死了強吧!”
鄉親們都各自回到家中,套上牲口準備行李,忙忙亂亂地開始搬家。
胡秀芝家中。她丈夫劉昌病得很厲害,躺在炕上一動不動。胡秀芝拿起包裹坐在劉昌身邊,關切地問:“你覺得怎麼樣?好點沒有?”劉昌茫然地望着她,困難地呼吸着,病魔把他折磨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胡秀芝看着奄奄一息地丈夫,不知如何是好,着急地哭着。
窗外,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屯子的街道上,沉默的搬家人羣,成列地走着。山坡上,一位老大爺停下來回頭留戀地張望着自己的村莊。
夜色完全暗了下來,一隊鬼子兵騎着戰馬,舉着火把衝進村裡。房子一座一座得被鬼子點着,猛烈地燒着。那些沒來得及搬家或者不能搬家的鄉親們,慌忙地從火裡逃命。燃燒着的村子,哭聲、喊聲交織成一片。
兩個鬼子兵舉着火把衝進胡秀芝家。其中一個鬼子把伏在炕上哭泣的胡秀芝架走,另一個鬼子將窗戶點着。瞬間,房屋變成了火籠,在炕上無法行動的劉昌活活被燒死。
村莊遠處的森林中,王大隊長帶領着抗聯隊伍快速前進着。這時,整個村子燃燒起來了,熊熊的火光,照亮了天空。抗聯隊伍看見遠處的火光,停了下來。王隊長憤怒地說:“看!又並屯子了!”旁邊一個戰士怒罵一聲:“小鬼子真不是人!”
王大隊長手一揮說:“同志們,我們去打一仗!”說完,帶領着隊伍朝着火光奔去。抗聯隊伍快要接近村子時,王隊長將隊員分成幾個戰鬥小組,並指示各戰鬥小組進村之後分路圍剿敵人。
村子裡槍聲突起,抗聯戰士從四面圍攻日寇,手榴彈把日寇炸的是人仰馬翻。抗聯隊伍的這次突然襲擊把敵人打得是暈頭轉向,日寇被全部殲滅。胡秀芝從牆角慢慢地站起來,震驚地發覺剛纔殺人放火的鬼子被殺得一乾二淨。
抗聯戰士在殲滅完日寇,與獲救的鄉親們一起端着水盆、拎着桶,奮力地救火。還有的老鄉從火堆中往外搶着半焦的東西。
火勢撲滅之後,村民們都圍在抗聯隊伍旁邊。指導員冷雲在向鄉親們講話,她情緒激動地喊着:“鄉親們,我們的屯子都叫鬼子給燒光了!這都是蔣介石不抵抗,出賣東北,才叫我們受的這個罪!大家要團結起來,參加抗日聯軍,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
“幹吧!不幹咱們就沒有活路了!”鄉親們義憤填膺地喊道。
這時,胡秀芝奔到冷雲跟前,眼裡燃燒着復仇的火焰,激動地懇求:“同志,你們把我給帶走吧。”
冷雲親切地點點頭說:“好!”
二
早晨的太陽透過叢林,灑在抗聯部隊的駐地之中。王隊長帶走抗聯隊伍和剛參加隊伍的新兵一起來到駐地。幾位女同志圍着胡秀芝,七手八腳地給她換上軍裝。冷雲走過來,關切地問胡秀芝:“衣服合身嗎?”
胡秀芝換上軍裝,高興得不知道說什麼好,摸着衣服激動地說:“多好呀!多好呀!”
冷雲端詳地看了她一會,說:“從此你就是抗日戰士了!”胡秀芝聽後感到無比的光榮和驕傲。
這時,一名戰士從遠處跑了過來,把一頂新軍帽交給冷雲說:“這是給新戰士發的帽子。”
胡秀芝帶上軍帽後,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她摸着自己頭後邊梳着的髮髻,說:“戰士哪有梳這個的?我不要這個了。”說着轉身給大家看。大家都笑了起來。接着,女戰士小金從揹包裡拿出剪刀,說:“我給你剪去這個封建疙瘩!”說着,幾個人幫着給胡秀芝剪髮。
剪完髮髻後,胡秀芝高興地給大家敬了個軍禮,但是手心是向外翻着的,惹得大家一片鬨笑,都圍了過來幫助她糾正姿勢。班長安大姐笑着說:“不要緊,慢慢學。過一段時間,你就什麼都會了。”
“我一定好好向同志們學習!”胡秀芝陳懇地說。
森林裡,冷雲和周小隊長並肩走過一片矮樹叢,邊談邊向森林的僻靜處走去。鳥兒在枝頭歡快地叫着、跳着。冷雲問道:“黨交給你的任務,就是偵察那一帶的敵情嗎?”
“還要通過北滿的地下組織把羣衆發動起來,進行對敵鬥爭。”兩人停了下來,周小隊長接着說:“最近咱們的隊伍也要到那一帶去活動。”
冷雲神情緊張地說:“聽說那邊的敵人也實行了‘並屯’,軍民聯繫被切斷,工作比從前困難多了。”
“我和王德山同志一起去,你放心吧!”周小隊長安慰道。
冷雲轉身拿出一雙襪子遞給周小隊長,說:“你的襪子,我給你補好了,帶在路上好穿。”
周小隊長收好襪子,站起身來說:“我回去準備一下,你也早點休息,明天你們也要上路。”他們兩人依依不捨地走回駐地。
駐地裡,胡秀芝和班裡的女戰士坐在一起聊天。胡秀芝問安大姐:“聽說你是朝鮮人?”
旁
邊的小楊說:“咱們抗聯裡有不少朝鮮人呢!剛纔給你剪辮子的小金也是朝鮮人。”
“咱們朝鮮人和中國人要聯合起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爲了執行“主動出擊、打擊日寇”的戰略計劃,抗聯部隊爬過高山,跨過湍急的河流,穿梭在森林之中。忽然,偵察員跑來向王大隊長報告:“前面的尖兵連在山口與敵人遭遇了!”
“敵人有多少?是什麼兵種?”
“一百多人,都是步兵。大部隊命令你們一、二小隊佔領山頭,準備戰鬥。”
王大隊長揮起右手對着戰士們喊道:“同志們,跑步前進。”
抗聯的男女戰士們跟着王隊長向前方的山坡跑去。由於抗聯隊伍優先佔據了制高點,很快擊退了敵人的衝鋒,最後把日僞軍全部殲滅,繳獲了許多武器彈藥。抗聯部隊迅速地在草原上前進着,勝利讓戰士們心情愉快,都覺得再苦再累只要能抗擊侵略,心裡總是甜的。
深山密林裡,抗聯戰士用樹枝、樹幹搭建成窩棚,宿營地很快就建好了。金黃的落葉隨風飄舞在戰士們的身旁,轉眼又到了金色的秋天。
王大隊長從遠處走來,問冷雲:“同志們的乾糧袋都光了吧?”
“早就空了!”
“好在大秋收快到了。”王大隊長說。
“可眼下怎麼辦呢?”冷雲想了想,提議說:“是不是發動大家到遠一點的地方去採點蘑菇、野果吃?”
王大隊長同意冷雲的想法,點點頭說:“只好這樣啦。”
戰士們在一片松林中,採集了許多蘑菇和松果。大家看着一包包的蘑菇和松果高興得不得了,由於戰士們長期吃的都是野菜,這些東西不知道要高級多少倍了!
就在大家分享野味時,林間的另一處,小王悶悶不樂地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低着頭擺弄着她的一隻腳。安大姐走過來問她:“小王,你怎麼一個人坐在這兒?不去吃點蘑菇嗎?”
小王指着自己的腳,痛苦地說:“安大姐,你看我的腳都爛成這個樣子了,怎麼辦啊?”連日的長途跋涉,沒有時間休息,隊伍裡也沒有醫藥,安大姐安慰地說:“怎麼爛成這個樣子了?不要緊,我給你想個法子。”說着,就站了起來,向正在飯鍋旁邊燒火的楊秀貞招呼道:“楊秀貞,拿點開水來!”
“好。”楊秀貞端着開水向安大姐走過去。她看到小王的腳,驚叫着:“怎麼爛成這樣了!”說着,就從身上掏出一小袋食鹽,倒入水中,和安大姐一起用布頭蘸着鹽水給小王洗腳上的傷處。小王疼得大叫起來,安大姐勸慰她說:“忍着一點,不要怕疼,一會兒就好了。”
宿營地的行軍鍋竈旁邊,胡秀芝關切地問冷雲:“指導員,周小隊長走了一直沒給咱們來信,你說他還能回來嗎?”
冷雲非常有信心地答道:“能回來,他完成任務就回來了。”
“你們分開不難過嗎?”
“不難過。他爲了革命,我也是爲了革命,在什麼地方不都是爲了抗日嘛!爲了革命工作分開,沒有什麼值得難過的。”冷雲平靜地說。
胡秀芝一聲不吭地思索着冷雲的話,這是多麼高尚而純潔的革命情操!
沒過多久蘑菇燒好了,抗聯戰士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吃起飯來。
突然,遠處的山上傳來槍聲。戰士們立刻放下碗筷,提着槍迅速地向本班集合的地方跑去。這時,楊秀貞從山坡上跑過來告訴大家是山上的同志在打野豬,引得戰士們鬨堂大笑。大家重新坐下開始吃飯。山坡上,幾個戰士正拖着一隻野豬向宿營地走來。
三
冬季,屋外是漫天大雪。兩位老鄉拖着雪橇,從冰雪上向抗聯部隊的駐地走來,他們是給抗聯部隊送糧食的。這一帶自從抗聯部隊來了之後,日僞軍就不敢太放肆了,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太平多了。老鄉們爲了感謝抗聯部隊,大家拼湊了一點糧食給部隊送過來。
兩位老鄉到了山腳下,他們扛起大麻袋糧食,吃力地向山上爬去。正在站崗的兩名女戰士看見了,趕忙跑過去接應,高興地叫着:“老大爺,天這麼冷,凍壞了吧?快放下歇歇吧。”趕忙接住糧食袋,將兩位老鄉迎進山崗。
宿營地裡,炊事員高興地做起飯來。飯做熟了,戰士們一邊吃,一邊激動地說:“好長時間沒吃上這麼香的高粱米飯了!老百姓對我們真好!”
冷雲鼓勵大家說:“只要咱們打日本鬼子,老百姓就擁護我們!只要咱們多打勝仗,老百姓就會支持我們的!”
1937年7月7日,日寇進一步侵略華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動全國抗戰。東北的抗日武裝,爲了配合全國抗戰,更加活躍,積極向日僞進攻。不論如何艱苦困難,如何殘酷犧牲,始終英勇不屈,予敵僞以嚴重打擊。一張張東北日僞報紙,上面用大量篇幅寫着東北抗日聯軍襲擊日軍部隊的消息。
在一個靜悄悄的夜晚,埋伏在山下的抗聯戰士向樓山鎮的土圍子炮樓發起攻擊,用手榴彈炸燬了炮樓,抗聯隊伍以排山倒海之勢衝進樓山鎮。敵人如同割麥子一般倒下。抗聯戰士趁着火光,迅速登上城樓,瞄準敵人不停地射擊。屋裡睡覺正酣的敵人狼狽不堪,穿着襯衣短褲匆匆跑出門外逃命,手忙腳亂的敵兵滿街亂跑,倉皇應戰,最終都死在抗聯戰士的槍彈之下。
經過一場激戰,敵人被全部消滅,樓山鎮被抗日聯軍佔領了。樓山鎮的街道上熱鬧非凡,抗聯戰士們搬運着繳獲的槍支彈藥。鎮裡的羣衆聞訊趕來,提着燈籠協助戰士們搬運戰利品。街道上老鄉們和抗聯戰士親密地交談着。
陳小隊長遠遠地從街道那頭走來,看見戰士們吃着繳獲的食物,非常高興問道:“罐頭好吃吧?”
“好吃得很,陳小隊長,你也來點吧。”
陳小隊長接過來吃了兩口說:“這個可比吃樹皮蘑菇強多了。”
“可是,要不吃蘑菇跟樹皮,可也就吃不上這罐頭和餅乾了。要沒有那時候的苦,就沒有今兒個的甜。”另一個戰士喜悅地說着。“只要咱們多打幾個勝仗,咱們就有吃的。只要咱們不怕困難,革命一定能夠勝利。”
王大隊長對老鄉們說:“敵人倉庫裡的糧食,本來就是老鄉們的東西,現在就分給老鄉們了,你們快去搬吧!”王大隊長趕緊叫過冷雲命令道:“敵人的增援部隊已經出發了,我們馬上集合,轉移!”
樓山鎮外,張勇、楊淑貞、胡秀芝等五位同志的破路小組正在挖坑破路,爲大隊能夠儘快安全撤離,在公路附近構成障礙,阻擊一下敵人。他們在路中間挖了一個大坑,並用高粱杆蓋上將坑洞僞裝起來。當敵人的汽車開近時,他們急忙扛起工具躲在土坡後面。
汽車轟鳴聲越來越大了,突然“轟”的一聲,走在隊伍最前面的一輛汽車陷入坑裡。抗聯戰士們相互看了一眼,心裡非常高興。公路上,敵人的軍車都停了下來,車燈亮了起來,鬼子從車上跳了下來。鬼子軍官嘰裡呱啦地怒吼着,派人進入山林搜尋抗聯戰士。
山林中,抗聯部隊的破路小組與鬼子遭遇了。胡秀芝等人邊打邊撤,張勇喊道:“同志們,趕快回山!大家記住集合的地點!分散跑!”後面的鬼子喊着追着,瘋狂地向前射擊。胡秀芝不幸中彈倒地,她趴在草叢中看到三個鬼子向她走了過來。胡秀芝拼命地向草叢茂密的地方爬去。她找到了一個長滿蒿草的坑洞,直接滾到坑底一動不動地躲在草叢中。
天剛亮,打了勝仗的戰士們滿懷喜悅地在小河裡嬉鬧。有的同志在擦槍,有的在學習,有的在縫補衣服……王大隊長對兩個戰士說:“你們兩個再到昨天破路的那一帶樹林子裡去找胡秀芝同志,明天天亮一定要回來,大隊要轉移。”冷雲心裡非常難受,補充地說:“就是真的犧牲了,也一定要把屍首找到。”
此刻,負傷的胡秀芝望着坑壁,想着一定要回到隊伍中去。她艱難地攀爬着,一次次跌倒後又一次次爬起來。她堅信,不在困難面前低頭,只要自己努力,一定會克服的。她努力地爬出坑洞,向部隊的集合地走去。
晚上,冷雲坐在火堆旁看文件,不時地去問哨兵:“胡秀芝同志有信兒沒有?”哨兵滿臉無奈地低聲答道:“還沒有。”冷雲坐在火堆旁看着已經入睡的女同志們,忽然聽外邊的哨兵喊道:“站住!誰?幹什麼的?!”一個微弱的聲音答道:“胡……胡秀芝。”說完,胡秀芝就昏過去了。她終於以頑強的毅力,戰勝了困難,回到部隊裡來了!
早晨,太陽從地平線升起,霞光萬丈射入樹林中。抗聯戰士們圍坐在樹林中的一片空地上。戰士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王大隊長出現。王大隊長高聲說道:“同志們!我們今天開個聯歡會來慶祝我們打樓山鎮
的勝利!”戰士們一個節目接着一個節目的表演起來。大家一起歡快地跳着,唱着……
急瀉的瀑布,蒼翠的松樹,松樹下如同明鏡一般的湖水。中國共產黨黨旗高掛在樹上,抗聯的布爾什維克戰士們莊嚴地在黨旗前面唱起雄壯的《國際歌》,歌聲響徹森林上空。胡秀芝站在黨旗下舉手宣誓:“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堅決抗日到底,不妥協,不投降,保守黨的秘密,永不叛黨!”
四
抗聯部隊轉移到了新駐地不久,王大隊長就接到上級派人送來的信。其中一封信說的是周小隊長的事情,王大隊長將關於周小隊長的信和材料交給冷雲,悲痛地說:“周小隊長至死不屈,是黨的好戰士!”
安大姐聽到這突然的消息,悲痛得不知道說什麼好,冷雲悲憤地睜大眼睛,怒視前方。
王隊長憤怒地說:“我們決定打擊一下敵人,據可靠情報,明天早上七點鐘,有一趟敵人的軍用列車要路過江橋到關內去,我們派一個爆炸組,去炸橋!”
冷雲走上前去,懇請執行任務:“王隊長,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好!消滅敵人,給老週報仇!”王隊長答應道。
第二天,冷雲帶着戰士們來到江橋邊埋伏在樹林中,由張勇化裝成日本兵和另一名化裝成車伕的戰士一同拿下橋邊的炮樓。拿下炮樓後,張勇將炸彈安放在橋架上。張勇等到火車快要上橋時,點燃導火索,跳入江中。“轟”的一聲巨響,橋身炸裂,連同火車一起墜入江中。
冷雲看到任務已經完成,帶領隊伍迅速撤離。他們在翻過幾座山峰之後,在一處僻靜的小溪旁休息。哨兵突然來報:“指導員,前方發現敵人!”冷雲馬上命令戰士們上山。
山頭上,冷雲觀察敵人武裝部隊的目標是抗日聯軍主力部隊。冷雲決定不能讓主力部隊受損,立即命令兩名戰士速回駐地報信。然後,冷雲帶領其餘的人在此地盡最大努力牽制敵人。冷雲對大家說:“我們分散行動,只要敵人發起進攻,我們就撤退。咱們把敵人引到西邊江堰上去!大家開始行動。”說完,率先向敵人開槍射擊。
抗聯戰士們對着敵人就是一陣猛烈地射擊。敵人被這突然槍聲打得暈頭轉向,他們還以爲遇到了抗聯主力部隊了,馬上調轉目標衝向山頭。當鬼子快衝到山頭時,冷雲帶領戰士們已經向西邊樹林跑去。鬼子利用山頭的制高點瘋狂向樹林裡掃射。
樹林裡,冷雲率領同志們奔跑着。突然有一名戰士中彈負傷了。冷雲沉着地說:“同志們!這裡不能待了,我們要衝出樹林。”她領着大家跑到一個地方,指着說:“帶上受傷的同志,從這邊衝出去!”
張勇看看周圍的情況緊張地向冷雲說:“指導員,敵人進林子了!你領着女同志先撤,我們在這兒掩護你們!”
“不!指導員,我們還是一塊走吧。”胡秀芝不同意張勇的做法。
張勇爭着說:“你們先走吧!”
冷雲思考了一陣,決定道:“好!我們先走。你們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說完,領着七個女同志向前跑去。
冷雲等八位女同志跑出樹林,從大崖頂上翻了下來,停在大山石旁。冷雲命令道:“你們趕快往東邊跑!”
“你呢?”安大姐疑惑地問。
“我來掩護你們!我打一下就去追你們。”
安大姐知道留下來就等於送死,她想說讓她留下來狙擊敵人,但是看到冷雲堅定的眼神,把話嚥到肚子了,關心地囑咐道:“要留神!小心點!”說完,帶着其餘六名女同志向江堰跑去。
鬼子沿着冷雲她們的去路緊緊地追來。冷雲立刻趴在草地上,扔出一枚手榴彈,炸死了好幾個鬼子兵。接着,她翻身滾下山坡。安大姐領着大家藏在兩塊石頭後邊,等着冷雲過來。山腰上,一個騎馬的鬼子軍官用遠望鏡觀察着江邊的情況。他看到江邊丘陵地帶只有幾個女兵在抵抗,獰笑一聲,下令向江邊前進,將其全部消滅。
冷雲和安大姐她們匯合之後,前面是殺氣騰騰的敵人,後面是波濤滾滾的江水,情況十分危急,冷雲思索了片刻,命令道:“小於、小王你們三個分頭去江邊找船。同志們在找不到船的時候,在江邊堅持戰鬥。”冷雲等六人在江邊掀起樹幹作爲掩體,同日軍進行戰鬥,殺死了不少敵人,使得鬼子一時不敢上前。鬼子也躲在掩體後面向她們的陣地不斷射擊。忽然,冷雲中彈倒下。胡秀芝急忙扶住她,喊:“指導員!指導員!”她所敬愛的指導員就此犧牲了。沒過多久,抗聯戰士們手中的彈藥打完了。
胡秀芝挺身站了起來,她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終於完成了,子彈也沒有了。前面是江水,後面是敵人,我們再沒有路可退了!我們爲革命犧牲的時刻到了!”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爲黨爲人民犧牲的時刻到了!我決不做俘虜!”楊淑貞站起來說。
安大姐舉起步槍,對大家說道:“同志們,把槍都砸了!”
鬼子發現抗聯戰士已經沒有彈藥了,漸漸逼近過來。八名抗聯女戰士作出了最後的選擇,她們擡起犧牲了的指導員冷雲,振臂高呼:“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迎着滾滾江流,她們神情莊重,昂首挺胸,目視前方,手拉着手,邁入冰涼的江水中,一步一步向河的深處走去。
敵人更加瘋狂了,子彈從女戰士們身後追來,從頭上、從身邊呼嘯而過,並架起了迫擊炮向河面上轟擊。她們一會兒躺倒在水中,一會兒掙扎起來,急流衝得她們立身不穩。突然,敵人的一排炮彈落在了她們的身旁,在巨大的爆炸聲中,河面上掀起了幾支高高的水柱。巨浪過後,再也見不到女英雄們的身影,餘下的是一片激流滾滾、浪花奔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年的陳小隊長等人後來都成爲高級幹部。他們在參觀革命烈士博物館時,在《八女投江》這幅畫前停下腳步,久久凝視,沉浸在那些艱苦日子的回憶中。
點擊點評:樸素而明瞭
影片所用的題材是“八女投江”的故事,但是編劇並沒有使用“八女投江”作爲片名,而用“中華女兒”作爲片名。這一改非常好,“八女投江”的事蹟,有力地說明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日精神。這個題材本身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同時我們不可忘記,在中國抗日曆史上類似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所以,“中華女兒”這個名字直接概括了所有爲抗日戰爭奮鬥的女同志們。影片中使用具體事例清晰地讓觀衆瞭解中華兒女的抗日戰鬥歷程。這樣的做法使影片不單單是一部烈女傳記,而是一部偉大的革命鬥爭歷史電影。
蘇聯著名導演希·格拉西莫夫在1950年8月2日《真理報》上發表《評“中華女兒”》的文章,他對影片的風格做了很高的評價,他說:“《中華女兒》這部影片攝製的樸素而明瞭,具有深刻的信念毫無虛假掩飾。在影片裡用毫無人爲的純樸和真實顯示了中國游擊隊的生活、勞動和日常戰鬥。”
回望精彩
影片結尾八女投江的場面,拍得非常悲壯感人。
當女指導員冷雲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後,以胡秀芝爲首的七名女戰友,爲了不讓敵人得到冷雲的屍體,她們擡着犧牲了的指導員,邊打邊退。她們把所有子彈打光之後,爲了不讓敵人得到她們的武器,便將其砸碎。她們在槍林彈雨中一步步後退到江邊,高高舉起女指導員冷雲的屍體,踏入洶涌奔騰的波濤之中……
八位女英雄,爲了中華民族,爲了祖國,壯烈捐軀。她們的從容鎮定,英勇獻身的精神,使人永遠銘記不忘,她們的英雄羣像,猶如一組浮雕,永遠矗立在人們的心中。
星光:凌子風
凌子風,男,1917年3月出生於北平市貧苦家庭。1938年11月奔赴延安,曾任西北戰地服務團編導,冀中軍區火線劇社副社長等職。他曾深入敵佔區組織過武工隊,參加過話劇《前線》、歌劇《白毛女》等名劇的演出,導演過話劇《日出》。1946年7月參加延安電影製片廠,曾在影片《邊區勞動英雄》中扮演勞動英雄。1948年6月,參加東北電影製片廠任導演。翌年同翟強聯合執導了《中華女兒》這部影片。他通過這部電影一舉成名,併爲他後來的導演創作開闢了勝利的道路。
電影知識鏈接: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捷克斯洛伐克於1946年創辦,1993年起由捷克主辦。第一至第四屆在馬里亞溫泉市舉行,第五屆起移至卡羅維發利,故名。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辦一次。1959年改爲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爲期兩週。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爲和平、爲人類幸福、爲各國自由而鬥爭,與不道德的影片作鬥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