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與經驗:中國共產黨與當代中國發展 > 歷史與經驗:中國共產黨與當代中國發展 > 

第四章 在開拓中創新:選擇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_三、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軌

第四章 在開拓中創新:選擇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_三、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軌

三、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軌

在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模式的選擇中,必須處理好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社會主義能否與市場經濟兼容的問題。如果說鄧小平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人們對於“走自己的路”、“中國特色”的理解還有些抽象的話,那麼,在此後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經過近十年的反覆思考和實踐,在黨的十四大最終突破原有的傳統計劃經濟模式,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則賦予了“走自己的路”、“中國特色”等用語以具體的內涵。實際上,對於社會主義能否發展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由於人們的認識角度、分析方法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得出的結論也有很大的差別。西方經濟學界的主流是不贊成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他們認爲,私有制是市場經濟的前提,社會主義國家要發展市場經濟就必須先搞私有化。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也不盡一致。

(一)毛澤東的社會主義商品理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萌芽

雖然馬克思、恩格斯一再聲明,他們不對未來的社會作具體的構想,但他們的上述言論還是被後來的領袖們繼承下來,並運用到社會主義的實踐當中。在前蘇聯,以1936年通過的蘇聯憲法爲標誌,以國家爲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基本形成。這種體制的特點突出表現在以國家指令性計劃爲基本調控手段,以行政命令、行政手段和行政組織來干預經濟,以公有制爲惟一的所有制形式,以按勞分配爲惟一的分配手段。

在我國,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我們基本上是學習前蘇聯的模式,建立了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計劃體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建國初期的國情和特殊的工業化啓動方式以及兩個陣營對立的國際環境決定的,有其歷史必然性。並且,從實踐角度看,在國家經濟力量薄弱的情況下,計劃經濟體制有利於集中大量人、財、物用於基本建設,併爲我國建立基本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特別是工業體系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着工業化啓動過程的完成、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經濟聯繫的不斷加強,這種明顯帶有過渡性質的經濟體制越來越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其弊端日益凸顯出來。特別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中,黨內有人主張破除資產階級法權,取消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實行產品調撥,搞單一的全民所有制和全面的供給制,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平、二調”的共產風,嚴重挫傷了廣大羣衆的積極性。爲了糾正這種“左”傾錯誤,克服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毛澤東帶領全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的經濟理論,並依據蘇聯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特別是針對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關於商品經濟的一系列真知灼見,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併爲我黨後來作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科學決策奠定了理論基礎。

1.提出了“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概念

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不久,毛澤東就曾指出,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過程中,中國需要一個發展商品生產的階段,並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商品生產”這一科學概念。這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史上還是第一次。不僅如此,他還闡明瞭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本質區別。在1958年11月召開的第一次鄭州會議上,毛澤東指出,商品生產不能與資本主義生產混爲一談,不能孤立地看待商品生產,要看商品生產與什麼經濟條件相聯繫。如果與資本主義相聯繫,它就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與社會主義相聯繫,它就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這個講話,實際上是否認商品經濟的存在和發展是區別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標準,並把商品生產納入了社會主義經濟關係的範圍內,這就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提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概念提供了思想材料。

2.論證了發展商品生產的必然性

對於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原因,斯大林歸結爲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不同的公有制的並存。毛澤東贊同斯大林的觀點,但認爲斯大林闡述得不夠完整。毛澤東認爲,兩種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產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產的存在最終與生產力緊密相關。作爲發展生產力的有效形式,商品生產不僅僅是在現實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條件下不得不保留的經濟形式,更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工具。只要生產還沒有充分發展,即使實行了完全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某些地方仍要通過商品來交換。只有生產充分發展了,才能使商品流通趨於消失。這樣,就把商品生產存在、發展和消亡的過程看作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過程,從而有利於從根本上克服急於取消商品生產的思想。

3.拓展了商品範疇的外延

在蘇聯,斯大林雖然認爲在社會主義制度仍需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但將商品僅限於個人生活資料,而將生產資料排除於商品範疇之外。毛澤東對此並不認同。他指出,在我國,在全民所有制範疇內調撥的生產資料確實不是商品,但也有一部分生產資料是商品,比如賣給公社的拖拉機等農業生產資料,以及工業賣給公社的那部分工業生產資料等。他還說,如果說農產品是商品,工業品是非商品,那麼,一個商品,一個非商品,兩者交換,怎樣講得通呢?應當指出的是,毛澤東的這一論述是有侷限性的,因爲他僅僅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交換的角度來界定商品的範圍,而沒有進一步說明製造生產資料的各企業之間是否也存在商品交換的問題。但是,能夠提出在社會主義社會裡,不僅生活資料是商品,而且部分生產資料也是商品,這就大大拓展了商品範疇的外延,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斯大林的認識。

4.強調了遵循價值規律的重要性

毛澤東認爲,既然我國還存在着商品生產,那麼作爲商品經濟基本規律的價值規律就一定會存在並起作用。在第二次鄭州會議上,毛澤東進一步

指出,價值法則、等價交換不僅存在於公社內部,也存在於集體所有制與全民所有制之間。價值法則是客觀存在的經濟法則,誰違反了它,誰就會碰得頭破血流。換句話說,價值規律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只有按價值規律辦事,才能促進生產發展。雖然如此,但毛澤東同時堅持認爲,社會主義的商品交換應有計劃地進行,應納入計劃的軌道,商品生產最終會產生“資本主義的鬼”,社會主義經濟的主要依據只能是“計劃第一,價格第二”。

儘管毛澤東關於商品經濟的理論還存在很多侷限和不足,儘管毛澤東沒有徹底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儘管他的許多正確思想未能在實踐中堅持下去,但並不能因此否定毛澤東上述思想的科學價值。從一定意義上說,毛澤東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的開拓者。正是在吸收了毛澤東的這些科學思想的基礎上,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才能在後來較爲平穩地推進,並最終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科學目標。

(二)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突破與創新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爲起點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從一開始就是向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向發展。當然,黨和國家在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選擇上,並不是一開始就明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模式的確立,經歷了一個反覆探索、不斷深入、逐步明確的過程。這個實踐和認識的深化過程,大體可以概括爲“計劃經濟”、“有計劃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三個階段,貫穿其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鄧小平在領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提出並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使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和市場經濟理論都得到了重大的飛躍性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創立,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新發展、新貢獻。

1.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爲,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專有屬性,社會主義制度同市場經濟是水火不相容的。這一認識誤區首先在鄧小平那裡得以突破。1979年12月,鄧小平最早提出了“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觀點。他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爲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的。1985年,鄧小平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之間是不存在根本矛盾的。進入90年代以後,在總結80年代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鄧小平更加重視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問題。他告誡人們要從理論上認識到,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分不在於是實行計劃經濟還是實行市場經濟這樣的問題。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也有計劃控制,不要以爲搞點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道路。1992年初,鄧小平在視察南方的談話中又以更清晰簡明的語言,闡述了市場經濟體制與社會基本制度的關係問題: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鄧小平的這些論斷,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制度範疇的思想束縛,在關係改革成敗的大論爭相持不下的關鍵時刻,使全黨思想獲得一次大解放,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2.科學解析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

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實踐反覆證明,計劃和市場是現代經濟運行普遍採用的調節手段。但計劃與市場都不是盡善盡美的,二者各有優點和不足,因此,實現計劃與市場的優勢互補、互相結合,是保證經濟協調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但長期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調節方式上過於倚重指令性計劃手段,排斥市場手段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對計劃與市場關係的問題進行了反覆思考。他認爲:“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於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缺點在於市場運用得不好,經濟搞得不活。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問題如何解決?解決得好,對經濟的發展就有利,解決得不好,就會糟。”“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搞計劃經濟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就更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爲此,1982年黨的十二大重申了“計劃經濟爲主,市場調節爲輔”的原則。1987年黨的十三大召開前夕,鄧小平再次提出:不要一談市場就是資本主義,一談計劃就是社會主義。計劃和市場都是配置資源的方法,它爲社會主義服務,就是社會主義的;爲資本主義服務,就是資本主義的。據此,黨的十三大鄭重指出: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90年代初期,鄧小平在總結十幾年改革開放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地回答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問題,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關於經濟發展必須運用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並實現兩者有機結合的觀點,不僅是對經濟發展實踐的深刻總結,而且揭示了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和一般特徵。

3.正確界定了經濟體制變革的根本目的

鄧小平始終認爲,改革是爲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行經濟體制變革的根本目的,也是爲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對創立新的經濟體制所進行的思考和探索,圍繞的中心問題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多年的經驗表明,要發展生產力,靠過去的經濟體制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吸收資本主義中一些有用的方法來發展生產力。現在看得很清楚,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搞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進行一系列的體制改革,這個路子是對的。”在1992年初,鄧小平更加明確地指出,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在鄧小平看來,改革是中

國的一場新的革命,中國所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不應是在原有的經濟體制框架內作枝枝節節的修補改良,而是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其直接目標在於建立一個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的嶄新的經濟體制,而根本目的則在於爲了解放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判斷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敗得失的首要標準,就是要看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三)江澤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新發展

以江澤民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針對經濟體制改革中所面臨的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探索,並在理論上作出了重大創新,實踐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1.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江澤民於1992年6月9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上作了重要講話,第一次公開使用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概念,明確指出加快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更加重視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作用。在黨的十四大上,江澤民明確提出並詳細論述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涵,江澤民指出,中國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就是通過價格槓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並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就是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映比較靈敏的優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已經科學而深刻地認識到,市場經濟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和經濟運行方式,而不具有社會經濟制度屬性,從而徹底擺脫了把市場經濟看作是資本主義特有東西的傳統觀念和錯誤認識。在黨的十五大上,江澤民又進一步強調: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內,實現國家工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建立和完善比較成熟的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構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在江澤民主持下,1993年12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構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新體制的基本任務和一系列新的理論和觀點:在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上,指出以公有制爲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要逐步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從而爲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指明瞭方向;在市場體系理論上,明確提出要發展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提出了價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從而解決了建立市場機制的關鍵問題;在宏觀管理體制改革理論上,提出建立適應市場運行要求的以間接調控方式爲主的宏觀調控體系,辯證處理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的關係;在收入分配理論上,堅持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允許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在社會保障理論上,提出要建立多層次、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把效率和公平有機地結合起來。《決定》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總體框架的勾畫,使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目標和基本原則更加系統化和具體化,預示着經濟體制改革在各個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3.找到了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有效形式

黨的十四大以後,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以市場經濟體制爲目標的改革逐步深入。但當改革真正深入並觸動舊體制時,一個自改革開始就一直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即所有制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長期以來,由於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個別論斷的教條式理解,許多人在所有制問題上存在種種疑惑,特別是擔心市場取向的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會動搖國有經濟及公有制的地位,進而改變社會主義的性質。在黨的十五大上,江澤民圍繞所有制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觀點,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一是在所有制結構方面,強調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及其主體地位,指出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而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三是指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要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這些新的思想和觀點,深刻地回答了長期以來在所有制問題上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理論和認識問題。這不僅是對傳統所有制理論的重大突破和重大發展,而且也是十四大以來黨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爲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我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這集中反映在於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決定》總結了改革開放的經驗,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創新:首次提出要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爲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首次提出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首次對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作出具體描述;首次強調要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首次提出“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徵管”的稅制改革新原則;首次提出要提高中國共產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等等。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